辛亥革命:一場「成功」的大起義!

2020-12-21 啊元看世界

不是我在標榜什麼,從一些角度來看,辛亥革命成功了,它達成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效果:

說明資產階級領導不了中國革命。說明了革命對一切反動勢力必須毫不妥協。說明了革命必須緊緊依靠群眾發展群眾為了群眾。

在這些意義上來看,這為後來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起到了一個催化作用。並且可以作為一個啟示,在辛亥革命之後還有許許多多的革命運動,無一勝利,直到中國共產黨出現,中國的革命面貌才煥然一新!

此外,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雖然沒有建立一個全新的中國,但是它牽出了各個勢力,使得所有的矛盾都暴露了出來。那些明的,暗的,統統地出來了,意思是以後的革命就有了目的性,有了標準,再也不是那一種摸索的時期了,可以說,那時的中國經歷過了探索時期。

在中國近代史中,辛亥革命的爆發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發展提供了優質土壤,讓這兩者能夠在後續的國家發展中居於領導地位。而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在兩者的發展中起到了各項成果的鞏固和促進作用,最終讓我國能夠擺脫貧困,迅猛發展。

國民黨左派代表人物何香凝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大會講話中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它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廣大人民中傳播了民主共和國思想的種子,促進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新發展。」是的,它最為偉大的意義就是摧毀了一些中國民眾的思想枷鎖,使得人們開始思考,思考本身之於時代的價值。不再單單的為了生存。

1954年9月15日劉少奇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關於憲法草案的報告中認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

周恩來總理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以後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1982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首次將辛亥革命納入憲法,稱「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

最終,它是成功的。當然這是我們後代人的觀點了,回望那段崢嶸歲月,無數的偉人在我腦海中浮現,這一刻,我無比感激。

不論如何,這些都是偉大的先行者

相關焦點

  • 《辛亥革命》影評:革命尚未成功 電影仍需努力
    雖然《辛亥革命》打著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獻禮片的稱號,但是說起來這部電影還是有點小尷尬。  從表面上看,這部電影力求延續《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那樣的主旋律的基調,但是看似都是主旋律,差別卻是很明顯。
  • 為什麼說辛亥革命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失敗了?這兩大原因不可忽視
    我們都知道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一次革命之一,推翻了統治中國長達262年的滿清王朝,終結了長達2000多年的帝制,然而,辛亥革命卻沒有把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況中帶出,實際上辛亥革命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失敗了。
  • 太平天國幾十萬人沒推翻清朝,為何「辛亥革命」就靠幾萬人成功?
    然而在這段的時間內,有不少的起義軍也是紛紛出動,然而最著名的應該是屬太平天國的運動了,然而這還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股力量,在他們的領導人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的領導後,他們在廣西的農村發動了起義,然後將近有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在他們巔峰的時候曾經就佔領過一多半的中國,其率兵就多達幾十萬人。
  • 辛亥革命首義第一城——榮縣
    辛亥革命首義第一城——榮縣提到辛亥革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然而,辛亥革命首先起義,獨立於清朝的卻是四川地區的一個縣城——榮縣。今天,筆者就來聊聊辛亥革命榮縣獨立。榮縣位於四川南部,屬自貢市管轄。東鄰自貢市貢井區,西接樂山市井研縣,南連宜賓市,北靠眉山市仁壽縣、內江市威遠縣,地處長江上遊、沱江、岷江水系之間的低山丘陵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 近代民主的開端——淺談辛亥革命
    一,世界大背景下的決定因素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與此同時,同盟會還進一步聯合地方會黨,先後發動了廣州起義、黃岡起義、黃花崗起義等等,試圖推翻清政府,但最後都失敗了。革命黨人黃興利用這個機會,打算在10月底發動一場起義。不料,在10月9日,反清的革命計劃被暴露,由革命黨人組成的新軍被逼提前起義,一舉攻佔總督衙門,並迅速光復漢口和漢陽。這就是「武昌起義」,也是中國國慶雙十節的來源。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革命黨人紛紛發動新軍、會黨或商會起義。
  • 參加起義的幾個人結局各不相同:1911年10月9日辛亥革命打響第一槍
    後來分析,1911年武昌首義是新軍起義,然後響應的陝西、湖南二省,是新軍起義。接下來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也是新軍起義。除上海、廣東、廣西辛亥革命起義是以民軍商團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義均為新軍起義為主。 辛亥革命也可以說是新軍大起義。
  • 辛亥革命時期的珍貴照片:就是照片中的人,推翻了大清朝
    本組老照片,真實展示了百年前辛亥革命時期的百態,一起回望那場革命。【正在休息中革命軍官兵】第二天,起義軍的領頭人聚集在湖北諮議局,共同商討由誰來擔任湖北軍政府的都督。考慮到當時黃興、宋教仁等人都不在武昌,故有人建議推黎元洪出來主持大計。
  • 真實的辛亥革命竟是這樣的?
    晚清民國,張鳴是輕車熟路,去年剛寫了本《北洋裂變》,這次寫辛亥革命,不僅是湊辛亥革命百年紀念的熱鬧,更是趁著手熱,他說自己不像馬克斯·韋伯那樣,將學術當做為人類承擔的使命,而是「為了好玩」。此等遊戲人生的態度,對才華橫溢者,最為適合,最有可能寫出好文章來。
  • 辛亥革命影響下的臺灣少數民族抗日武裝鬥爭
    自1895年日本割佔臺灣至1915年噍吧哖起義失敗,臺灣少數民族舉行或參加抗日武裝鬥爭十餘次,殺死殺傷日寇上百人,其中直接受辛亥革命影響而爆發的有北埔起義、大安溪抗擊日警、苗慄起義、噍吧哖起義等。這些武裝鬥爭從客觀上反映出臺灣少數民族對日本殖民者的痛恨和對回歸祖國的迫切願望,同時也加速了辛亥革命後臺灣抗日武裝鬥爭新高潮的到來。
  • 推翻大清最強的推手不是辛亥革命,而是一直被人們痛罵的他
    許多人都會認為,是孫中山大總統領導民眾,發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現實卻並非如此。 1911年的辛亥革命與孫中山的關係其實並不大。給予清朝最大打擊,推翻清朝的最大推手並不是孫中山,而是一個被後人一直稱為「漢奸、賣國賊」的袁世凱,袁大總統。
  • 解析:太平天國運動折騰十四年,為什麼不如辛亥革命的半年時間?
    因此,只要大清朝廷一聲號令,諸如曾國藩這樣的地方鄉紳,就會組織軍隊幫助清朝進攻太平天國。並且當時清朝方面,還處於革新狀態。鹹豐帝為人保守。但是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發動政權奪取政權,而後支持洋務派進行改革。雖然後世評價洋務運動,認為洋務運動局限性很大。但是有一點不能夠否認:那就是洋務運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朝的國力。
  • 東方雄獅甦醒的第一聲怒吼,讓整個亞洲人民沸騰覺醒——辛亥革命
    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預備立憲以9年為期,使得人們對君主立憲信心大增。然而在1911年5月清政府發布的內閣官制中,皇室依然把持大權: "黜陟百司,系皇上大權,議員不得妄加幹涉。"結果立憲派也看清了清政府的真面目,開始轉向革命陣營。
  • 辛亥革命風雲人物 羅覺庵
    廣東省委任其為陸豐縣碣石警察第二四區官,辛亥九月,奉革命第一軍都督總司令陳炯明委任,率兵光復陸豐縣城、碣石鎮衛城後,隨總司令光復惠州、廣州等城,至民國成立元年一月,陳炯明任廣東省大都督時,被委任都督府參謀兼交通處長。三月調任廣九鐵路警察總局長。民國七年,委為粵軍潮汕剿匪司令,旋又調回軍中任前方統領,用為攻閩先鋒。民國九年,升粵軍第五路軍第一統領,陸軍步兵上校。
  • 佛教辛亥革命時期的兩位革命僧人:黃宗仰、意周
    僧人多喜雲遊,行蹤不定,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辛亥革命時期的兩位革命僧人:黃宗仰、意周。但黃宗仰拒絕了這個可以當大官的機會,「廓然歸山,謝絕交際」,仍然做他的僧人,當了棲霞寺住持。孫中山於是捐銀洋一萬元,給宗仰重修寺院。當宗仰積勞成疾,於1921年圓寂,民國政府又明令褒揚,並且撥款五千元為法師修塔立碑。
  • 帝國的清晨——辛亥革命時,99%的人都不知道的秘聞
    前言: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 1955年開國將帥中,哪些人參加過辛亥革命
    獲得軍銜的將帥不用說,至少都參加過解放戰爭(比如國民黨起義將領),個別抗戰初期入伍的老幹部參加過抗戰和解放戰爭。除此外,95%以上的將帥都有紅軍資歷。但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開國將帥就不算多了,這些人可以說是中國近代革命史的見證。都有誰呢?
  • 為何武昌起義1聲槍響清朝就滅亡了?
    慈禧最後的幾年,大清朝就是彌留之際最後掙扎的幾年。慈禧一死,最後的政治平衡也不存在了,大清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辛亥革命,就是起到了推一把的作用。太平天國,則是真正的消耗掉了清朝中央政權的元氣。由於慈禧太后高超的政治手腕所蘊藏的矛盾,藉助辛亥革命來了個總爆發。辛亥革命不是弄死了大清朝,只是在給大清朝辦喪事!太平天國為什麼滅亡?它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戰略目標與政治主張!
  • 廣州推出紀念黃花崗起義109周年展覽
    2020年3月29日是廣州「三·二九」起義(黃花崗起義)109周年紀念日。當日,由廣州博物館與杭州市江幹區逸仙錢幣紀念館主辦的「經營籌措——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時期貨幣展」正式開展。該展覽在廣州博物館下屬分館「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展期為一年。↑2020年3月29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越華路小東營拍攝的「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外觀。
  • 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金銀紀念幣
    在這一天,武昌城打響起義的第一槍。「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這就是武昌起義所體現的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也就是不畏艱險,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  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在這一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辛亥革命70周年金銀紀念幣,包括1/2盎司金幣和1盎司銀幣各一枚。
  • 【方志四川•人物】鄧沛 ‖ 辛亥革命先烈佘英傳略
    辛亥革命先烈佘英傳略鄧 沛佘英,字竟成,原名俊英,四川瀘州小市人,辛亥革命先烈。四川革命風潮由是大起,佘英之名亦因之益噪。佘英自在東京受孫中山等人的教誨和幫助,革命思想由是大進。回川後他明顯地感到會黨落後,很不利於發動革命,於是注重對各地會黨灌輸革命道理。他往結交川滇黔邊會黨首領劉天成及所屬劉子成、劉希成、劉炳榮各部,「英之說之也,曰:『鄒容、陳天華,今之賢者,容著有《革命軍》,天華著有《警世鐘》,其書言之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