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血色湘江》:再現湘江之戰 彰顯信仰之光

2020-11-17 中國青年網

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

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

2019年4月,劇組主創在全州採風。粟國光/攝

11月10日至11日,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演出的歌劇去年9月28日在廣西南寧首演,經過修改後首次亮相京城。跌宕起伏的情節、激情澎湃的音樂、肅穆凝重的舞臺氛圍,讓觀眾穿越時空,仰望86年前血染桂北大地的英烈們不屈不撓的信仰之光。

由陳蔚導演,錢曉天編劇、作詞,劉科棟擔任視覺總監、舞美設計,張巍作曲,朱曼擔任指揮,青年歌唱家呂薇、高鵬等擔任A組主演,歌劇《血色湘江》講述了1934年11月發生在廣西桂北湘江戰役的感人故事,執行後衛任務的部隊掩護中央機關和兄弟部隊強渡湘江,最終全部壯烈犧牲。劇中紅軍師長陳湘的原型是犧牲時年僅29歲的紅第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長徵路上,他率全師奮力拼殺,鏖戰4天5夜,三十四師從6000人銳減到不足1000人,保證了紅軍主力安全渡過湘江。陳樹湘鏖戰到彈盡糧絕,腹部中彈不幸被捕後,斷腸明志壯烈犧牲。

舞臺上,一面是破碎凋敝的桂北山河,一面是被吹散的人間煙火,戰爭的鐵血,映襯出英雄的人性光輝。紅軍政委犧牲前請求戰士們堅定意志「活下去」,保留革命火種,傳遞著對革命勝利堅定的信仰,滿臉血淚的戰士們高唱著「活下去,天下遍地是紅旗」;為了戰勝共同的敵人,以鳳鳴為代表的瑤族山寨村民與紅軍結下深厚情誼,最終擔負起撫養紅軍後代長大的重任,一群瑤族的婦女圍抱著「小湘江」唱起瑤族搖籃曲,望著血染的湘江,傳頌著紅軍的故事,等待著紅軍歸來……

作為80後,編劇錢曉天把取材真實,作為創作主旋律題材文藝作品的第一要務,更以點帶面,用生動飽滿的典型紅軍形象,折射出湘江戰役各個戰場上犧牲的紅軍戰士群像。劇中反覆出現紅旗的唱段,而紅旗就象徵著紅軍。錢曉天說:「希望能夠突破在普通觀眾心裡,尤其是年輕人心裡對主旋律作品或者是紅色作品的刻板印象。讓觀眾走入劇場看到這部戲的時候會被震撼,而不是被說教。」

在舞臺設計上,視覺總監劉科棟選擇用破碎建築的局部、斷裂的正在燃燒的樹幹,來表現「在一個生死瞬間的人的選擇」。上一秒鐘還是生意盎然的綠樹,下一秒鐘樹幹已經燃燒殆盡變為焦木。他說:「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前一瞬還活著,後一瞬已死去。戰爭是一個巨大的煉獄,只有無比強大的信念才可以支撐,而舞臺就是在樹立那股信念感。」

總導演陳蔚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這部戲是為紀念湘江戰役85周年創作的,我們到戰爭的發生地桂北地區,進行了嚴肅認真的採風。這個題材是史詩性的革命歷史題材,所以我要求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要『三實』,即樸實、紮實、堅實。人物形象塑造要紮實豐富,最重要就是在革命信念和情感的傳達上,一定要堅實可信。讓英烈們在舞臺上高擎理想信念的火炬,用現代的、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藝術手段將紅色的文化和藝術相結合,讓年輕人能聽進去,看進去,並且能重溫那段歷史,記住這些英烈。」

去年以來,劇目主創、主演團隊先後多次前往湘江戰役的發生地廣西興安、全州、灌陽等地深入採風,走紅軍戰士走過的路,拜祭紅軍將士墓地,閱讀墓碑上的文字記載尋找創作的靈感,看著江水滔滔感受紅軍戰士當年艱苦卓絕的戰鬥……一次次採風給予了這個團隊極大的精神滋養和創作源泉。據陳蔚介紹,扮演紅軍戰士的全體男演員都進入部隊軍訓了10天,每天和戰士們一樣操練跑步。她說:「演員回來以後都不用我教,真的就很像紅軍了!我也帶動著我的團隊,帶動著全體的演員演紅軍、學紅軍,像紅軍!」

呂薇在劇中扮演潑辣勇敢的瑤家女鳳鳴。一開始,鳳鳴一腔熱血,只想跟紅軍一起去戰鬥,為父報仇。後半程,她放下個人情愫,為了紅軍的一句囑託留在了瑤寨。「小湘江」不僅是已經犧牲的紅軍戰士後代,更是革命信仰的傳承。呂薇說,採風不光是從外在形式上對瑤族同胞的行為方式有所吸收,更重要的是探索人物的真實內在,當時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對於人物性格的影響,最終呈現出戲劇性的張力。「鳳鳴是一位忍辱負重的少數民族女性代表,每一次演出都掀起我內心的震撼,每演一次都是一場洗禮。每當謝幕看到戰士們從雕塑還原成一支隊伍,向觀眾集體敬禮的時候,我總是在側幕條忍不住流淚,因為我通過採風,真正了解了這段歷史,了解了當時紅軍的犧牲和付出」。

主演高鵬為了塑造紅軍師長陳湘,減肥30斤。從未扮演過軍人的他,每天都會像普通士兵一樣,立軍姿、站軍姿、練敬禮、踢正步,只為塑造出陳湘英勇無畏的軍人氣概。高鵬說,他跟隨團隊前往桂北採風過程中,看到年僅14歲的紅軍戰士為革命犧牲時,內心受到極大震動,在湘江邊默哀了很久。「我在這部劇裡感受最多的就是信仰的力量。我覺得現在我們的年輕一輩也需要這種信仰的力量,不管是做一件平凡的事還是偉大的事,都需要堅持。紅軍當年就是因為他們有自己堅定的信仰,所以革命取得了成功。今天《血色湘江》搬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會讓更多的人體會到信仰的強大,信仰的力量」。

「這是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的一次生動實踐。」陳蔚說,「我們要把《血色湘江》打造成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三精』作品,向長眠於桂北湘江的烈士們致敬!」

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旅廳舉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西優秀舞臺藝術劇目晉京展演活動的收官之作,《血色湘江》在今年10月,入選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百年百部」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詩童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歌劇《血色湘江》:再現湘江之戰 彰顯信仰之光
    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2019年4月,劇組主創在全州採風。粟國光/攝11月10日至11日,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演出的歌劇去年9月28日在廣西南寧首演,經過修改後首次亮相京城。跌宕起伏的情節、激情澎湃的音樂、肅穆凝重的舞臺氛圍,讓觀眾穿越時空,仰望86年前血染桂北大地的英烈們不屈不撓的信仰之光。
  • 原創歌劇《血色湘江》亮相國家大劇院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近日在國家大劇院激情上演,這是該劇去年9月28日在廣西南寧首演後經過修改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歌劇取材於1934年11月發生在廣西桂北湘江戰役的史實,以磅礴的氣勢再現在湘江戰役中執行後衛任務的部隊掩護中央機關和兄弟部隊強渡湘江,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感人故事。《血色湘江》總導演陳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個戲是為紀念湘江戰役85周年創作的,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演藝集團的領導下,幾次到戰爭的發生地桂北地區採風,進行了嚴肅認真的創作。
  • 原創歌劇《血色湘江》亮相大劇院 導演陳蔚要求學紅軍演紅軍像紅軍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11月10日和11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演出的歌劇去年9月28日在廣西南寧首演,經過修改後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
  • 滾滾湘江化赤水 昭昭青史耀英輝
    全州,桂林市轄縣,位於廣西東北部,湘江上遊,與湖南毗鄰,地處湘桂走廊,堪稱廣西北大門。全州是廣西最早的建制地,距今已逾2200年歷史。兼瀟湘之靈秀,承荊楚之遺風,煙波浩渺,古木蔽日,舊城遺址,禮佛湘山,到處風光別致,景色宜人。三江口,位於全州縣城中心,因湘江、灌江和萬鄉河在此匯聚而得名。
  • 打磨時光,再現湘江古帆船|王芳德
    王芳德生於船,業於船,退休後,繼續潛心打磨船模,試圖再現記憶裡湘江古帆船的崢嶸歲月。古帆船於他,是剪不斷的羈絆,也是負重前行的執念。精心打磨,一艘船模有100多個部件(30歲時,王芳德已經是船長,負責湘江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貨運,見識過各種船隻。)16艘船模,每一艘都是王芳德的匠心之作,已經完工的15艘船模,暫時被安放在某旅遊度假區,供遊客觀覽。
  • 李準:《血戰湘江》,震撼從何而來
    觀看影片《血戰湘江》,我一直處在震撼之中。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徵打得最慘烈的一仗。《血戰湘江》這種強烈而獨特的震撼力,首先來自創作者在還原80多年前那場血戰的戰爭狀態上的狠下功夫與大膽創新。比如,在服裝和造型上,堅決摒棄那種為追求漂亮而丟掉真實的做法。
  • 《血戰湘江》:讓年輕人與英雄們對話
    但是究竟當時場景是什麼樣,以往影視作品對湘江戰役表現得很少,自然沒有可借鑑參考的相關影視資料。此次,《血戰湘江》用電影鏡頭向觀眾講述了83年前紅軍付出巨大犧牲血戰湘江的悲壯故事,正面表現了紅軍將士滿懷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對黨的堅定信念,深刻揭示了左傾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慘痛損失,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赴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 湘江奔流① 湘江奔流「高」歌湧
    文波 易添麒 陳張書/文 湘江奔流,經年不息;時代大潮,浩蕩前行。公元2020年,在這個註定要成為中國,也註定是世界編年史上的特殊年份,作為中部首個國家級新區,湖南湘江新區也迎來了特別的時刻——2020年5月24日,湖南湘江新區授牌五周年。
  • 萬綠叢中一點紅——評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
    這樣匠心獨運的藝術構思,使人們耳熟能詳的湘江戰役變成了熟悉得陌生的電影故事,進而呈現出新穎之氣象,完成了湘江戰役題材影視創作的新突破。    其次,採用動畫電影的形式。動畫電影是最受青少年喜愛的文藝類型。但是,在中國出品的電影裡,動畫電影所佔比例卻非常低。
  • 電影分享|《血戰湘江》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關注單元各獎項揭曉,血戰湘江獲得組委會特別榮譽獎。
  • 第二章 血戰湘江--黨史頻道-人民網
    隨後立即趕往衡陽,親自主持軍事會議,確定了湘江決戰的部署。於是,在紅軍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時,各路國民黨軍依令行事,開始向湘桂邊界地區疾速開進。 湘江地區,戰雲密布。西進的紅軍面臨出徵後最嚴酷的考驗。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將即將展開的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強渡湘江之戰,視為關係到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於25日以中共中央、紅軍總政治部名義聯合發出《政治命令》:「為著勝利進行這次戰役,要求野戰軍全體人員最英勇、堅決不顧一切地行動。進攻部隊應堅決果斷地粉碎前進路上之一切抵抗,並徵服一切天然和敵人設置的障礙。掩護部隊應不顧一切地阻止及部分地撲滅尾追之敵。
  • 血戰湘江:為了紅色的紀念
    作者:之之最近有一部新片,讓之之很是糾結。
  • 看完《血戰湘江》,才明白中國的戰爭電影就得這麼拍才夠硬
    而正在全國影院熱映的《血戰湘江》,從戰爭的慘烈程度上來看,並不亞於《血戰鋼鋸嶺》,偏寫實的風格、硬碰硬的對戰模式、全程無尿點的戰爭場景,把炮火帶進了影院,把硝煙帶出了銀幕,真實殘酷的呈現了紅軍在生死存亡之際的關鍵一戰。不同於一般的國產戰爭題材,影片不僅注重真實的展現戰爭場景,更注重刻畫人物內心的同時。從張一山誇張的表情、從保劍鋒滿臉是泥的表情中,看得出戰爭的殘酷。
  • 禁毒之聲 · 唱響三湘 | 湘江邊,唱響湖南禁毒最強音!
    今天是「6.26」國際禁毒日,湖南省禁毒委員會在長沙賀龍體育中心東廣場舉辦湖南「禁毒之聲——唱享健康」大型禁毒主題宣傳活動。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省禁毒委主任黃關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向力力出席活動。
  • 湘江浴血壯歌 長徵勝利豐碑 ——印記央視即將隆重獻播的電視連續劇《絕命後衛師》
    於是,湘江之戰成為將軍一生的沉痛,閩西兒女成為將軍一生的愧疚。他總覺得自己的將軍稱謂是用閩西子弟兵的鮮血換來的,彌留之際,留下遺願:有生之年沒有與閩西子弟兵一起戰鬥到最後勝利,死後一定要陪著閩西子弟兵在一起。習總書記站在紅色古田的聖地之上,意味深長地警醒大家切實思考一個意義深遠的課題:「我們當初是從哪裡出發的?我們為什麼出發?」
  • 《湘江1934·向死而生》兩校同日熱映
    12月18日,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在南寧市柳沙學校和琅西小學分別放映。「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此次觀影活動以動畫的形式再現了那場傷亡慘重的戰爭,再現了革命先烈為黨和國家奉獻自我,拋頭顱灑熱血的動人情景。
  • 《湘江1934·向死而生》在南寧市仙葫學校放映
    12月22日,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在南寧市仙葫學校禮堂及班級內放映。廣西新聞網記者 何淞熒 攝教室內,同學們認真地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廣西新聞網記者 何淞熒 攝教室內,同學們認真地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廣西新聞網記者 何淞熒 攝同學們認真地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
  • 《血戰湘江》:悲劇美的英雄讚歌
    悲劇美的革命英雄頌歌——電影《血戰湘江》觀後劉潤為「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
  • 「若有戰,召必回!」《湘江1934·向死而生》點燃愛國情
    「若有戰,召必回!」陸世勇語氣堅定地告訴記者:「若有戰,召必回!」中式烹調專業頂級7班的學生馬華清表示,由於家人經常看紅色題材的電影,自己從小耳濡目染也非常喜歡,但觀看紅色動畫電影還是首次,「看電影之前還以為動畫的沒有真人那麼有代入感,但我今天看的時候熱血沸騰,非常喜歡這部影片。」
  • 《音樂Big榜》合肥交通廣播與湘江之聲開播
    《音樂Big榜》1月9日將在FM102.6合肥交通廣播及FM1039湘江之聲率先開播,招牌單元《音樂Big榜之DJ 丹尼斯的 WowShow 哇秀》大來賓邀請到中國好聲音學員卓義峰擔任首期專訪嘉賓。  此次卓義峰擔任《音樂Big榜之DJ 丹尼斯的 WowShow 哇秀》首期嘉賓,不僅與DJ 丹尼斯暢談分享個人近況,還為聽眾帶來《再見煙火》, 《人格分裂》, 《放棄妳的是我》三,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