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
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
2019年4月,劇組主創在全州採風。粟國光/攝
11月10日至11日,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演出的歌劇去年9月28日在廣西南寧首演,經過修改後首次亮相京城。跌宕起伏的情節、激情澎湃的音樂、肅穆凝重的舞臺氛圍,讓觀眾穿越時空,仰望86年前血染桂北大地的英烈們不屈不撓的信仰之光。
由陳蔚導演,錢曉天編劇、作詞,劉科棟擔任視覺總監、舞美設計,張巍作曲,朱曼擔任指揮,青年歌唱家呂薇、高鵬等擔任A組主演,歌劇《血色湘江》講述了1934年11月發生在廣西桂北湘江戰役的感人故事,執行後衛任務的部隊掩護中央機關和兄弟部隊強渡湘江,最終全部壯烈犧牲。劇中紅軍師長陳湘的原型是犧牲時年僅29歲的紅第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長徵路上,他率全師奮力拼殺,鏖戰4天5夜,三十四師從6000人銳減到不足1000人,保證了紅軍主力安全渡過湘江。陳樹湘鏖戰到彈盡糧絕,腹部中彈不幸被捕後,斷腸明志壯烈犧牲。
舞臺上,一面是破碎凋敝的桂北山河,一面是被吹散的人間煙火,戰爭的鐵血,映襯出英雄的人性光輝。紅軍政委犧牲前請求戰士們堅定意志「活下去」,保留革命火種,傳遞著對革命勝利堅定的信仰,滿臉血淚的戰士們高唱著「活下去,天下遍地是紅旗」;為了戰勝共同的敵人,以鳳鳴為代表的瑤族山寨村民與紅軍結下深厚情誼,最終擔負起撫養紅軍後代長大的重任,一群瑤族的婦女圍抱著「小湘江」唱起瑤族搖籃曲,望著血染的湘江,傳頌著紅軍的故事,等待著紅軍歸來……
作為80後,編劇錢曉天把取材真實,作為創作主旋律題材文藝作品的第一要務,更以點帶面,用生動飽滿的典型紅軍形象,折射出湘江戰役各個戰場上犧牲的紅軍戰士群像。劇中反覆出現紅旗的唱段,而紅旗就象徵著紅軍。錢曉天說:「希望能夠突破在普通觀眾心裡,尤其是年輕人心裡對主旋律作品或者是紅色作品的刻板印象。讓觀眾走入劇場看到這部戲的時候會被震撼,而不是被說教。」
在舞臺設計上,視覺總監劉科棟選擇用破碎建築的局部、斷裂的正在燃燒的樹幹,來表現「在一個生死瞬間的人的選擇」。上一秒鐘還是生意盎然的綠樹,下一秒鐘樹幹已經燃燒殆盡變為焦木。他說:「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前一瞬還活著,後一瞬已死去。戰爭是一個巨大的煉獄,只有無比強大的信念才可以支撐,而舞臺就是在樹立那股信念感。」
總導演陳蔚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這部戲是為紀念湘江戰役85周年創作的,我們到戰爭的發生地桂北地區,進行了嚴肅認真的採風。這個題材是史詩性的革命歷史題材,所以我要求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要『三實』,即樸實、紮實、堅實。人物形象塑造要紮實豐富,最重要就是在革命信念和情感的傳達上,一定要堅實可信。讓英烈們在舞臺上高擎理想信念的火炬,用現代的、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藝術手段將紅色的文化和藝術相結合,讓年輕人能聽進去,看進去,並且能重溫那段歷史,記住這些英烈。」
去年以來,劇目主創、主演團隊先後多次前往湘江戰役的發生地廣西興安、全州、灌陽等地深入採風,走紅軍戰士走過的路,拜祭紅軍將士墓地,閱讀墓碑上的文字記載尋找創作的靈感,看著江水滔滔感受紅軍戰士當年艱苦卓絕的戰鬥……一次次採風給予了這個團隊極大的精神滋養和創作源泉。據陳蔚介紹,扮演紅軍戰士的全體男演員都進入部隊軍訓了10天,每天和戰士們一樣操練跑步。她說:「演員回來以後都不用我教,真的就很像紅軍了!我也帶動著我的團隊,帶動著全體的演員演紅軍、學紅軍,像紅軍!」
呂薇在劇中扮演潑辣勇敢的瑤家女鳳鳴。一開始,鳳鳴一腔熱血,只想跟紅軍一起去戰鬥,為父報仇。後半程,她放下個人情愫,為了紅軍的一句囑託留在了瑤寨。「小湘江」不僅是已經犧牲的紅軍戰士後代,更是革命信仰的傳承。呂薇說,採風不光是從外在形式上對瑤族同胞的行為方式有所吸收,更重要的是探索人物的真實內在,當時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對於人物性格的影響,最終呈現出戲劇性的張力。「鳳鳴是一位忍辱負重的少數民族女性代表,每一次演出都掀起我內心的震撼,每演一次都是一場洗禮。每當謝幕看到戰士們從雕塑還原成一支隊伍,向觀眾集體敬禮的時候,我總是在側幕條忍不住流淚,因為我通過採風,真正了解了這段歷史,了解了當時紅軍的犧牲和付出」。
主演高鵬為了塑造紅軍師長陳湘,減肥30斤。從未扮演過軍人的他,每天都會像普通士兵一樣,立軍姿、站軍姿、練敬禮、踢正步,只為塑造出陳湘英勇無畏的軍人氣概。高鵬說,他跟隨團隊前往桂北採風過程中,看到年僅14歲的紅軍戰士為革命犧牲時,內心受到極大震動,在湘江邊默哀了很久。「我在這部劇裡感受最多的就是信仰的力量。我覺得現在我們的年輕一輩也需要這種信仰的力量,不管是做一件平凡的事還是偉大的事,都需要堅持。紅軍當年就是因為他們有自己堅定的信仰,所以革命取得了成功。今天《血色湘江》搬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會讓更多的人體會到信仰的強大,信仰的力量」。
「這是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的一次生動實踐。」陳蔚說,「我們要把《血色湘江》打造成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三精』作品,向長眠於桂北湘江的烈士們致敬!」
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旅廳舉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西優秀舞臺藝術劇目晉京展演活動的收官之作,《血色湘江》在今年10月,入選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百年百部」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詩童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