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正能量經典禪語,讓人大徹大悟

2021-02-08 騰訊佛學

一、真正的修行和功德:讓每個靠近你的人都很舒服!不刻意,不勉強,自然而然,從善如流。

二、水,看似清澈,並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心,看似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


三、你的善良裡,藏著你的福氣,你有多善良,就會多有福。茫茫人海,坎坷旅途都是生命的一種歷程,不必計較,無須介懷。你給自己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做人,心存善念者,必會好運連連,鴻福相伴。

四、人生就是一次長跑,輸贏得失都是暫時的,從容淡定,張弛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五、禪本無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要糾結於別人的評說,照自己舒服的感覺生活。我們的幸福,不在別人眼裡,而在自己心裡。

六、問禪師:當我與他人有矛盾時,我好心退讓,他人不但不會看到寬容,相反還會覺得我很懦弱好欺負,真讓我難過!禪師問:你拿出寬容是為了讓別人感恩你的麼?我說:也不是,我只是不想讓人嘲笑懦弱。禪師微笑道:表面的激烈是由於內心的單薄,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靜。


七、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八、許多看似擁有的,其實未必真的擁有。那些看似離去的,其實未必真的離開。倘若因果真有定數,有朝一日,該忘記的都要忘記,該重逢的還會重逢。


九、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富來自施捨,尊貴來自謙恭一樣,美麗的容顏來自柔和善良的性情。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麗。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願你能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十、在自己的年齡段做好份內的事,就是本分;本分地走過一生,就是境界。


十一、世間一切痛苦都是來自我執,一切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苦非苦,樂非樂,別因一時的執著,讓自己更苦。

十二、時間,是世上最無情的東西,再深的感情,恩義,情愫,都會因天涯遠隔歲月流失而漸漸淡去。所以請記住,再熟的路若不行走也會陌生,再深的情如不呵護也會如煙而逝。緣起緣滅,世事皆無常!


十三、其實人活著,開心就好,在乎的越多、計較的越多,苦難就越多。

十四、命由天定,運由己生。三問自己,悟透原諒。人生一世,糊塗難得,難得糊塗。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


十五、不過世上的事情,常常都是這樣,有的人求得太急切,最後什麼都得不到,有的人放棄了,卻又得到了。其實得得失失又算什麼?最終還是都要失去的,只可惜很多人在得得失失裡面失去了自己的心。

十六、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對,全然的接受。


十七、看世間芸芸眾生,多少人從白手起家,到達榮華富貴,又從榮華富貴,落得一文不名,所以世事無常,無論什麼都會過去。

十八、人的心啊,簡直像是一個牢籠。每一種思緒,每一種情感,每一種本能的衝動,每一種社會的理念,都像是一頭怪獸,互相糾纏,互相衝撞,互相折磨。你東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見出路,你的心是牢籠,心裡的東西是困獸,沒人能夠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結果。


十九、把每一段旅途,都當做最好的修行;把每一段旅途遇到的困難,都當做自己的助力;把每一段旅途中遇到的人,都當做今生的因緣。

二十、抬頭時,便看雲;低頭時,便看路。淡泊寧靜,自然從容,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的苦樂,不在於碰到多少事情,而在於心裡裝著多少事情。清空心裡的陰霾,心淨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安。


二十一、現在中國人有個誤區,以為擠垮了誰,超越了誰,就是比誰強,以這種邏輯在成長著。其實,一個真正的強者,不是擺平了多少人,而要看他能幫助多少人,能幫助別人,這是德,能幫到別人,這是能。有德、有能的才是強者。——星雲大師

二十二、時光靜好,則人生靜美。靜,踏實而安穩。世界從來寧靜,浮躁的是人心。人浮躁在人的世界,花寧靜在大地的懷裡。若不是慾火熊熊燃燒,人生亦如花寧靜而淡雅。放下執念,人生就是一個快樂的淨土。


二十三、所謂平常心,就是為善不執,老死不懼,吃虧不計,逆境不煩。人生難免會遇到坎坷和困境,只有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以平和的心態消除偏狹和狂傲之氣,捨去浮躁和虛華,用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才會淡定從容。

二十四、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所謂福分,就是能和有緣人共享人生的悲歡。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藉口。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緣在惜緣,緣去隨緣。





圖文轉自網絡,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合作聯繫:

010-62671188-36503

waltergao@tencent.com



相關焦點

  • 感悟人生的佛教禪語,句句讓你大徹大悟!
    一、感悟人生的佛教禪語,句句讓你大徹大悟!二、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因為那是睡覺的地方:不要把怨恨帶到明天,因為那是美好的日子:不要把不良的情緒掛在臉上,因為那是一個令人討厭的表情!「自己跌了跤,埋怨門檻高」,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百無一用是抱怨,喜也一天,怨也一天,何不棄怨就喜,享受每一天呢!早上好三、你說要敬往事一杯酒,再愛也不回頭。
  • 2019關於人生感悟佛教經典語錄 句句充滿智慧讓人大徹大悟
    2019關於人生感悟佛教經典語錄 句句充滿智慧讓人大徹大悟時間:2019-04-08 16:14   來源:好句子迷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關於人生感悟佛教經典語錄 句句充滿智慧讓人大徹大悟 一、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 二十句佛教禪語,讀後醍醐灌頂、心神寧靜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土,經過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我國不斷地繼承並發揚,從古至今,誕生了眾多令人敬仰的佛教禪師,他們智慧通達,才華橫溢,留下了不勝枚舉的經典禪詩。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智慧就在我們身邊,就蘊含在生活中。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那些經典的佛家禪語,看一看哪一句說到了你的心坎裡。
  • 10個佛教名句,讀完大徹大悟!
    學佛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佛教經典中充滿著人生智慧,讀完讓人法喜充滿,頓感醍醐灌頂,有種大徹大悟的感覺。今天挑選了十個佛教經典名句,與大家一起共享:一、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法句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生短短幾十年,就如小水窪裡的魚兒,過一天就少一天,有什麼值得可樂呢?
  • 佛家十大經典禪語 一句禪語一種人生
    佛家十大經典禪語,願能讓你多思慮一番自己的人生。  禪語一:一切皆為虛幻  句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意指世間萬物有種種生滅變化,存在的只是一個個過程片段,一切事物本身不能脫離其他外界條件和關係而獨立存在,一切事物表現都是不真正把握的,不是真正了解的,正是所謂的一切皆流,無物永駐,這其實是佛法中「空」的一個概念。
  • 如何把握當下一切事,解決人生三大問題,得究竟圓滿,大徹大悟
    感嘆光陰流逝,如何把握當下一切事,解決人生三大問題,得究竟圓滿,大徹大悟中國禪宗文化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一大特色,為禪宗文化的宗旨。禪宗文化的思想主要於佛陀時代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的典故,因而成就了拈花一笑「以心傳心」而聞名於中國佛教。
  • 佛經中8句經典禪語,句句直指人心!
    佛經中有很多經典的禪語,句句直指人心!讓修行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悟道。其中有惠能大師在大街上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也有舍利弗聽到馬勝比丘誦念「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而開悟,等等不一而足。
  • 被譽為「大徹大悟」象徵的菩提樹留下的成果對人們的影響源遠流長
    圖片來源網絡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傳說在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摩尼當時還是古印度北部的一位青年王子,叫喬達摩·悉達多。在天將拂曉的時候,終於大徹大悟,悟得真理,修煉成佛陀。菩提樹在印度是很神聖的,當地教徒相信菩提樹能凝聚各種美德,可以讓人實現願望和擺脫罪責。人們認為菩提樹上生活著神仙,只要向菩提樹祈禱,定期澆水,就會恩賜他們的願望得到結果。而在佛教寺廟裡還有這麼一個規定,那就是每個寺廟至少要種一棵菩提樹。
  • 《壇經》最經典的智慧禪語,明本心,見自性,句句開悟
    ,弟子法海集錄而成的一部佛教經典。《壇經》是中國僧人著作當中,唯一一部被稱為「經」的經典著作,是禪宗的「宗經」,在中國甚至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上面意義都非常大。《壇經》能和佛陀所說的經相提並論,可見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特殊和重要的地位。細讀經文,精選出了智慧禪語,句句開悟,讓人明本心,見自性。
  • 佛教:佛陀教育與淨土宗
    佛教是宗教,很多年來給我們社會上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它是屬於迷信、消極的,不是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一個宗教。正確的認識佛教,對於初機者很重要!很多人對於佛教的觀念是錯誤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教育。
  • 禪語佛心正能量語錄,哪一句讓你大徹大悟?
    三、不必太過斤斤計較,願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吃虧多了,總有厚報;愛佔便宜的人,定是佔不了便宜,贏了微利,卻失了大貴。四、走過坎坷,才知平安就好。嘗過酸甜,才知平淡就好。歷盡興衰,才知知足就好。費盡思量,才知糊塗最好。人生最好的活法:且行且惜,不悲不怨,活在當下,珍惜身邊!五、永遠不要輕信你眼前的判斷,永遠不要看低任何人,別人的涵養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 讓人大徹大悟的句子,佛心禪語!
    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麼都看得那麼重。人生最怕什麼都想計較,卻又什麼都抓不牢。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等不來的渴望,全都住在緣分的盡頭。何必太執著,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放開執念,隨緣是最好的生活。 二、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許多人執著於佛的外相,反而越修越迷失。心中有佛佛無處不在,心中無佛,你再拜也不過是自欺欺人。要修好自己的心,令心清淨不蒙塵,逐漸與佛心相應,才是真正的與佛有緣。二、放棄非分的欲望是佛緣有一句禪語: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生活中人們之所以困惑、煩惱,往往是在得到和失去之間迷失了自我。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 正能量的句子,經典走心,讓人大徹大悟
    媽媽們都說「要強的女人沒人疼」。可我們不是爭強好勝,只是沒遇到那個能呵護自己一生的人之前,得像男人一樣活著。——蘇芩3、一句無心的話,卻得罪了一個有心的人;一次全力以赴,卻落得萬劫不復。不是你想得太多,是經歷讓你學會了不語沉默;不是你變得太假,是世事讓你懂得了自我保護。4、沒有自我設計,那麼人生將是盲目的。
  • 佛教5句偈語,蘊藏無上智慧,說透世事天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同時也是對我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宗教,佛教自傳入中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漸漸與我國傳統文化相融合,時至今日已經與最初傳入之時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如今我們所說的佛教多是指中國佛教。
  • 成語「安身立命」源自佛教
    成語「安身立命」源自佛教 安身立命 見《五燈會元·長沙景岑禪師》:「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曰:汝向什麼處安身立命?曰:卻據地時如何?師曰:拖出死屍著。」「安身立命」與下文「著身處」意同。曰:恁麼則學人無著身處也。師曰:是爾著身處。曰:如何是著身處?師曰:大海水,深又深。曰:學人不會。師曰:魚龍出入任升沉。」可見在禪語中,安身立命指在根本處見性亦即悟心而言。後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事業有成就。如言「安身立命之所」。《水滸傳》第二回:「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那裡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茅盾《創造》:「他老了,少壯時奔走衣食,不曾定下安身立命的大方針。」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發人深省,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說起佛教,每個人都不陌生,現如今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在中國,信奉佛教的人非常多,之所以信奉,主要是希望佛祖可以保佑人們健康平安。有佛教,自然也有佛教文化,筆者最熟悉的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你對佛教文化了解多了,參透明白了,你的人生會多多少少跟著改變。
  • 中國佛教文化常識
    **作者簡介**商景桂,號南溪山人,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系;曾先後在院校中為人說教,在軍隊中摸爬滾打,在商海中追逐財富,現任職於某經濟研究院。著有《學成語,講故事》、《中國佛教文化傳說》等作品。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
    談起佛教,想必對於廣大的中國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已經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裡。或多或少,大家都被佛教的一些思想所影響。在中國,也有很多人去信仰佛教,人們修建寺廟,在特定的節日去祈福,希望佛能夠保佑人們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見佛教已經深入人心。
  • 禪語 | 阿彌陀佛在心間
    很多人聽到「禪」,便以為是抽象的,似乎不可捉摸,只可玄談。其實禪是非常具體的,生活中切的經驗,無一不蘊含著禪機。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眾皆不解,唯迦葉尊者會心一笑,於是便有了世尊將「禪」這一「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付囑給迦葉尊者之說。「禪」在拈花微笑之間便活脫脫地誕生了,所以,「禪」來源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