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王立群讀史記》之大風歌視頻合集

2021-03-03 好文拾遺

百家講壇《大風歌》由王立群主持。主要講述劉邦的一生之成敗,對之進行反思和總結,得到對今人有用的啟迪。

《大風歌》是西漢皇帝劉邦創作的一首詩歌。此詩只有區區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顯得躊躇滿志,第三句卻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發了作者內心表現出對國家尚不安定的濃鬱的惆悵。全詩渾然一體、語言質樸、大氣磅礴,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別具一格。

漢高祖十二年(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由於其英勇善戰,軍勢甚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徵。後他擊敗了英布,在得勝還軍途中,劉邦順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鄉——沛縣(今屬江蘇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長召來,共同歡飲十數日。一天酒酣,劉邦一面擊築、一面唱地即興創作了這首《大風歌》。

在這首詩創作的前幾年,新建的漢帝國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劉邦在這時返回到了故鄉,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換來了如今的榮華,而各方勢力又正欲把這個他親手打造的帝國推向深淵,想必劉邦在吟唱這首詩歌時必是懷著一股被悲涼掩蓋的豪氣。

《大風歌》一詩抒發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複雜心情。

此詩每句中皆帶有「兮」。劉邦故鄉沛縣原本雖為宋地,但已被楚國佔有百年,文筆自然不免沾染了些許楚風。楚辭又由於其代表人物屈原的悲慘,而成為抒發憤懣的文體,且因楚地民風彪悍,楚辭便多了大氣磅礴。劉邦選取這種文體,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他對家國興亡的擔憂,又不失王者風範。

此詩全篇只有區區三句,卻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現別具一格的轉折。其詩用大風、飛雲開篇,令人拍案叫絕。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他與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戰場上是如何殲剿重創叛亂的敵軍,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雲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畫面。「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只一個「威」字就是那樣生動貼切地闡明了各諸侯臣服於大漢天子劉邦的腳下,一個「威」字也直抒了劉邦的威風凜凜、所向披靡,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那種巨無霸的沖天豪邁氣概。但詩篇的著重點乃是後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最後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寫他的心情與思想,但這最後一句,劉邦沒有繼續沉浸在勝利後的巨大喜悅與光環之中,而且是筆峰一轉,寫出內心又將面臨的另一種巨大的壓力。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問。它顯露了劉邦的無奈不禁叩問天下,有誰能為他守住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個個謀反,獨留他這個老朽在此老淚縱橫。

相關焦點

  • 「百家講壇王立群讀《史記》」之有感
    王立群讀《史記》」,是繼「於丹的《論語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國》」之後,百家講壇今年重點推薦的品牌欄目,這檔欄目主要是以司馬遷的《史記》為藍本,以漢武帝為一根紅線,橫向展開,講述了黃帝至漢武帝時期,二千三百多年活躍上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歷史舞臺上的一些重要人物。
  •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
    【本期推薦】 書名:《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 作者:王立群 頁數:555 定價:20.00元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王立群自述十年講史路,感覺自己很幸運 豫記
    說實話,當時對於已經大紅大紫的「百家講壇」,我深懷一顆敬畏之心,位置、現場情況必須要先熟悉一下才能放心。現場的觀眾非常多,人聲鼎沸,正面已無座位,我悄悄坐在講臺兩邊的加座上,聽了一場後悄悄離去。第二天下午,我如期錄製了兩集《鴻門宴》。錄完以後他們領導就說要見見我,經介紹我才知道這兩位領導一位是「百家講壇」的總顧問謝如光先生,一位是「百家講壇」的掌門人萬衛老師。
  • 32歲考入大學,在百家講壇成名,大器晚成的他如今退休還在努力
    ,愛上那離我們遙遠又無比貼近的歷朝歷代,無論是英雄輩出的三國還是豪氣萬丈的盛唐,都在百家講壇中呈現出一種與晦澀難懂的《史記》截然不同的姿態,這些除了源於節目本身的策劃之外,還得力於百家講壇的講師。 百家講壇中比較特殊的一位講師王立群的履歷並沒有其他講師的那麼鮮亮,他的求學之路可謂充滿艱難險阻,王立群的祖籍在山東,出生於安徽,一生的大部分時光卻在充滿文化底蘊的河南度過,甚至在有「十三朝古都」之稱的開封扎了根,開封是宋朝都城,素有東京夢華的美名,
  • 王立群:讀史記之劉邦 | 合集45集全
    【往期選鏈】趙忠祥朗誦合集16篇舒婷詩文朗誦合集42篇
  • 王立群:大美宋詞,一闋入耳,一闋入心
    兩次高考失利,33歲撿起丟下14年的俄語,從高中生「直升」研究生;留校授課24載,從講師到教授再到博導,再到《百家講壇》三尺書卷一部史記,一舉成名天下知。之後,去青歌賽做評委,去《中華百家姓》做嘉賓,去《中國詩詞大會》做點評,他成了如今家喻戶曉的王立群。
  • 河南大學最牛博導,曾在百家講壇上走紅,32歲才考入大學十分勵志
    這句成語來形容王立群先生再合適不過了,對於17、8歲就邁入高考行列的大學生而言,在32歲才考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先生已經算是大器晚成。 但和尋常大學生不同的並不僅僅是年齡,王立群先生被稱為「河南大學最牛博導」,並且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走紅——百家講壇。
  • 百家講壇 |《納蘭心事有誰知》8集音頻視頻合集
    ▼點擊文章標題觀看百家講壇 |《武則天》32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李清照》10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太平公主》18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長恨歌》41集合集百家講壇 |《中華孝道》7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漢代風雲人物》32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風雨張居正》25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貞觀之治》11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44集視頻合集百家講壇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合集
  • 康震、王立群、於丹、蒙曼,誰的傳統文化根底深?答案一目了然
    康震、王立群、蒙曼、於丹這幾位都是古代文學的大咖。尤其是康震、蒙曼和王立群幾位老師,更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做點評嘉賓,他們四位也都在《百家講壇》做過節目,都能顯示出過人的文化底蘊,看得出都有很厚的積累,厚積才能薄發嘛! 這幾位老師,誰的文化根底更深一些?我覺得非康震莫屬。
  • 同樣是「國學網紅教授」,為何於丹跌落神壇,而王立群卻一直很火
    2006年「十一」黃金假期,《百家講壇》連續七天播出了於丹《論語》心得。深入淺出的講解,信口拈來的詩詞,讓於丹一下子火了起來。隨後,於丹又趁熱打鐵,在2007年的《百家講壇》中又推出了於丹《莊子》心得,同年在央視「文化訪談錄」播出了「於丹遊園驚夢」講解崑曲。當時的於丹有多火,有這麼一個小事例可窺見一斑。
  • 愛了愛了,「萌老頭」王立群又玩出了新花樣!
    近日,抖音、今日頭條、番茄小說、人民日報新媒體與13家出版機構聯合發起「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這是國內傳統出版文化機構與網際網路平臺共同發起的首個大型讀書計劃,旨在呼籲全民閱讀,共享書籍之美。王立群是這個呼籲讀書計劃的首批領讀人之一,他推薦了《大風起兮雲飛揚:漢高祖劉邦》,在慢條斯理的講述中,將帝王將相的歷史浮沉娓娓道來。
  • 【文化】王立群:講課要幽默 學術不打折
    自2006年在《百家講壇》開講歷史以來,王立群已經講述了超過300期歷史故事,觀眾們早已習慣的是那個溫文儒雅、嚴謹較真,在螢屏上講述項羽、劉邦、呂后等歷史人物的王立群。2006年,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文學教授講歷史,易中天曾調侃這種跨界叫「公雞下蛋」,但王立群說恰恰是他的這種身份讓他成了「公雞中的戰鬥機」。他說:「歷史系的老師看重的是歷史事件,而我們文學更注重對歷史人物的分析,比如我講《史記》,就是挖掘人物最隱秘的部分。人活了,歷史就活了。」
  • 聽聽王立群的解讀
    來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的抖音,你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王立群,1945年出生於安徽省霍山縣,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是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2006年其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堂》擔任主講人的學者。  由於對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有著深刻的研究,講到劉邦與項羽,王立群總是能侃侃而談。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開啟全民收聽模式 創2億播放成有聲黑馬
    《百家講壇》自1月1日獨家上線酷我音樂後,傳播度加倍增長,打造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生態。千堂音頻好課繼續將經典流傳,眾多歷史專家學者帶領國內聽眾,在趣味中重現過去,在講述中品悟歷史。同時,可聽、可學成為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的最強特點,聽眾在接收知識普及時更能夠深入學習。
  • 《百家講壇》開啟全民收聽模式創2億播放成有聲黑馬
    《百家講壇》自1月1日獨家上線酷我音樂後,傳播度加倍增長,打造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生態。千堂音頻好課繼續將經典流傳,眾多歷史專家學者帶領國內聽眾,在趣味中重現過去,在講述中品悟歷史。同時,可聽、可學成為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的最強特點,聽眾在接收知識普及時更能夠深入學習。
  • 王立群在抖音上講文學:詠嘆烏江自刎最好的詩是《夏日絕句》
    來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的抖音,你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王立群,1945年出生於安徽省霍山縣,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是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2006年其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堂》擔任主講人的學者。
  • 王立群濮陽講學: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10月26日上午,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老師蒞臨濮陽,在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報告廳,為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學生做了一場題為「勤奮與堅持」的精彩講座。
  • 王立群在「藝術清單」中@了司馬遷、項羽、李清照、王安石和你
    三讀《史記》悟出人生三個道理 2006年,河南大學的王立群老師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從此王立群成為當代《史記》的「代言人」。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突破全網有聲格局 2億播放量成國民必聽節目
    《百家講壇》自1月1日獨家上線酷我音樂後,傳播度加倍增長,打造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生態。千堂音頻好課繼續將經典流傳,眾多歷史專家學者帶領國內聽眾,在趣味中重現過去,在講述中品悟歷史。同時,可聽、可學成為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的最強特點,聽眾在接收知識普及時更能夠深入學習。
  • 紅了14年的王立群,卻因賞析「停車坐愛楓林晚」被質疑,其實很冤
    2006年開始,王立群登上了《百家講壇》,從此開始了走紅之路,這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