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場景,因為戰爭的摧毀城市經成為廢墟,奇蹟的是廢墟中的霓虹燈還在閃爍,甚至是快要掉下來了還在堅強地亮著,真的感嘆那個時代的供電系統好強大,可以看到畫面裡的這處霓虹燈和廢墟同處一個場景,並不是河對岸的租界。
歐豪飾演的端午無意中掉入四行倉庫的水池,定睛一看發現這裡與外面的蘇州河相通,這也成為了當天晚上日本兵偷襲四行倉庫的入口,且不說外界的日本兵怎麼發現這個通道的,作為訓練有素的德械作戰部隊竟然如此大意,從常理上講不通,難道進駐倉庫之後不應該首先檢查和封鎖不必要的通道嗎?非得讓日軍摸進來了才想起來放下水道本就是有的閘門?
日本兵從水道偷襲的同時還從朝向租界的這面搭梯子進入三樓,真不敢想像在如此嚴峻的戰爭時期,晚上沒有巡邏放哨的嗎?沒有明哨還沒有暗哨了嗎?總不會天真的以為朝向租界的這面就是安全的吧,還好有端午和租界的同胞們及時提醒才沒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國人愛看熱鬧是事實,但是恐怕沒有為看熱鬧連命都不顧了吧,對面打的火光四射,子彈橫飛,租界這邊的同胞們包括一些老外也被傳染了死的,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擠在河邊隔岸觀火,甚至還放起了煙花為國軍助威。不怕笑話如果是我在現場,我是躲在家裡不敢露頭的,子彈又不長眼睛。
鄭愷扮演的陳樹生抱著十幾個手榴彈跳下去與爆破倉庫的敵人同歸於儘是戳到大部分觀影者淚點的高潮時刻,這一跳不僅引爆了十幾個手榴彈還引爆了日軍要炸樓的一堆炸藥,按說這種爆炸的威力至此也就將西牆下企圖炸樓的三支日軍小分隊消滅殆盡了,(事實上當年也只有陳樹生一個人跳了下去並成功阻擊了日軍)。雖然作為電影藝術加工也無可厚非,但是後面緊跟著下餃子似的一個接一個綁著手榴彈往下跳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十幾個手榴彈的威力真的就那麼差勁嗎?影片中前後總共跳下了七名戰士,讓人總有種白白犧牲的感覺。
前面說過晚上四行倉庫混戰的時候,租界這邊的婦孺相親們圍在河邊隔岸觀火一點都不擔心流彈襲來,結果白天日軍狙擊手定點擊殺過橋送電話線的猛士們時,倒把大家嚇住了,一個個害怕的互相提醒「前面打槍不要過去」,當然這是為了體現敢於上橋送電話線人們的勇敢,不過前後場景的反差自相矛盾。而且我在想大白天的硬往前衝也太傻了,後面劇情中趁夜色送國旗的童子軍——楊慧敏也印證了我的這個想法。
雖說晚上趁夜色前往四行倉庫比較安全,但也不代表送國旗的楊慧敏就可以穿件白色的校服吧?這也太扯了,明明是小心翼翼冒著危險的過河穿一件深色或黑色的衣服才比較符合常理吧。真不知道這個細節管虎導演是怎麼想的?難道就為了表明楊慧敏的學生身份?
升旗的前一夜,選定了十幾個逃兵作為升旗的人選,結果第二天升旗的時候衛兵報告除了站崗放哨的全部到了。頭一晚謝團長在決定是否升旗的時候說:「升旗是對日軍極大的侮辱。」現在看來,全員沒有戒備的站到樓頂去升旗才是對日軍極大的侮辱。
就在日軍飛機在天上打的最兇狠的時候,租借的同胞們又一個個不怕死的出來看熱鬧了,租界的英軍勸也勸不住,結果被惱羞成怒的日軍飛機掃死掃傷了一大片。一會看熱鬧不怕死,一會看熱鬧怕死,一會又不怕死,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
作為一名陝西人,對於片中出現陝西地名很敏感,當王千源飾演的羊拐自報家門是陝西人的時候,我才明白王千源說的怪裡怪氣的方言是陝西話,請原諒我這個陝西人真沒聽出來,這都不說了,畢竟王千源不是陝西人。但是這個陝西晉陽縣在哪裡呢?陝西總共有八十多個縣級區域,不過沒有一個叫晉陽縣的,可以肯定的是建國之前也沒有。百度後得知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古稱晉陽縣,這個錯誤應該算編劇的吧。
姜武飾演的老鐵本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因為戰爭的洗禮被子彈貫穿的嘴巴也不疼了,可以扯著嗓子唱《定軍山》了,頭兩天腿部中彈還需擔架抬的他現在也可以走路了,雖然走得一瘸一拐。斷後的雜牌兵不好好在陣地守著,以王千源為首衝向敵營是為哪般?而且用一陣傳來的槍聲作為這些人命運的交代,感覺太過潦草。
劉曉慶飾演的蓉姐一直是以隔岸觀火的姿態出現在鏡頭前,當弟弟因為送電話線而送命的那一刻內心開始發生了變化,在戰士們過橋受阻大面積傷亡的時候,蓉姐毅然決然的拿出了壓箱底的兩箱嗎啡。可以看出來鎖得嚴嚴實實的嗎啡在那個時代很稀缺珍貴,按說箱子應該也很嚴實卻被蓉姐一提箱子蓋就意外打開了,珍貴的嗎啡散落一地,在個人看來不如讓蓉姐在匆忙之中摔一跤更合理。
再說一說撤退的時候,日軍對橋上的國軍進行阻擊,在這種情況下還採用了「添油戰術」( 添油,就是沒油的時候添一點,運用在軍事上,就是人員不夠了,就一點點的加,這種戰術被認為是兵家大忌,讓士兵白白送死,一般情況下,指揮官都不會採用此辦法。)撤退,實屬不該,是怕日軍阻擊不過來嗎?
那邊國軍們想以最快的速度衝過橋來,這邊群起激昂的民眾們衝過英軍的警戒線,擠在橋頭的柵欄前,手通過柵欄揮舞著,這不添亂嘛?你們手一伸就把戰士們提溜進來了嗎?好不容易衝過來的戰士一時半會還進不來,真是捉急死人了。
以上就是澗亭在觀影過程中感到處理的不夠合理的一些地方,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八佰》作為疫情之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非常的優秀,讓大家了解到了這麼一段不太為人知的歷史事件,同時激起了大家的愛國熱情,客觀來說「瑜」大於「瑕」,澗亭之所以說了這麼多絕對不是「雞蛋裡挑骨頭」,只是希望國產影片更加的優秀,作為歷史事件的重現說服力更強一些,而不能一味的讓合理性向藝術加工妥協。大家有不同觀點嗎?記得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