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不掩瑕」的《八佰》,影評分享

2021-02-08 新浪眾測
八佰是不是好電影?當然是好電影,不但重現了真實感極強的戰爭場面,更是通過一些實力派演員塑造了細膩的人物內心活動,還有對戰爭的批判與對和平的嚮往,這些都讓觀影的人們沉浸其中,看到動人之處大家的淚水不由自主的從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轟然湧出。但是「瑜不掩瑕」,首先說明一點,澗亭並非專業的影評人,無法從專業的角度去審視這部電影,我只是從一名普通觀眾的角度談一下自己觀影過程中感受到的一些牽強和不太符合常理的片段,如有不同見解的朋友歡迎在文末留言討論。

首先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場景,因為戰爭的摧毀城市經成為廢墟,奇蹟的是廢墟中的霓虹燈還在閃爍,甚至是快要掉下來了還在堅強地亮著,真的感嘆那個時代的供電系統好強大,可以看到畫面裡的這處霓虹燈和廢墟同處一個場景,並不是河對岸的租界。

歐豪飾演的端午無意中掉入四行倉庫的水池,定睛一看發現這裡與外面的蘇州河相通,這也成為了當天晚上日本兵偷襲四行倉庫的入口,且不說外界的日本兵怎麼發現這個通道的,作為訓練有素的德械作戰部隊竟然如此大意,從常理上講不通,難道進駐倉庫之後不應該首先檢查和封鎖不必要的通道嗎?非得讓日軍摸進來了才想起來放下水道本就是有的閘門?

日本兵從水道偷襲的同時還從朝向租界的這面搭梯子進入三樓,真不敢想像在如此嚴峻的戰爭時期,晚上沒有巡邏放哨的嗎?沒有明哨還沒有暗哨了嗎?總不會天真的以為朝向租界的這面就是安全的吧,還好有端午和租界的同胞們及時提醒才沒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國人愛看熱鬧是事實,但是恐怕沒有為看熱鬧連命都不顧了吧,對面打的火光四射,子彈橫飛,租界這邊的同胞們包括一些老外也被傳染了死的,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擠在河邊隔岸觀火,甚至還放起了煙花為國軍助威。不怕笑話如果是我在現場,我是躲在家裡不敢露頭的,子彈又不長眼睛。

鄭愷扮演的陳樹生抱著十幾個手榴彈跳下去與爆破倉庫的敵人同歸於儘是戳到大部分觀影者淚點的高潮時刻,這一跳不僅引爆了十幾個手榴彈還引爆了日軍要炸樓的一堆炸藥,按說這種爆炸的威力至此也就將西牆下企圖炸樓的三支日軍小分隊消滅殆盡了,(事實上當年也只有陳樹生一個人跳了下去並成功阻擊了日軍)。雖然作為電影藝術加工也無可厚非,但是後面緊跟著下餃子似的一個接一個綁著手榴彈往下跳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十幾個手榴彈的威力真的就那麼差勁嗎?影片中前後總共跳下了七名戰士,讓人總有種白白犧牲的感覺。

前面說過晚上四行倉庫混戰的時候,租界這邊的婦孺相親們圍在河邊隔岸觀火一點都不擔心流彈襲來,結果白天日軍狙擊手定點擊殺過橋送電話線的猛士們時,倒把大家嚇住了,一個個害怕的互相提醒「前面打槍不要過去」,當然這是為了體現敢於上橋送電話線人們的勇敢,不過前後場景的反差自相矛盾。而且我在想大白天的硬往前衝也太傻了,後面劇情中趁夜色送國旗的童子軍——楊慧敏也印證了我的這個想法。

雖說晚上趁夜色前往四行倉庫比較安全,但也不代表送國旗的楊慧敏就可以穿件白色的校服吧?這也太扯了,明明是小心翼翼冒著危險的過河穿一件深色或黑色的衣服才比較符合常理吧。真不知道這個細節管虎導演是怎麼想的?難道就為了表明楊慧敏的學生身份?

升旗的前一夜,選定了十幾個逃兵作為升旗的人選,結果第二天升旗的時候衛兵報告除了站崗放哨的全部到了。頭一晚謝團長在決定是否升旗的時候說:「升旗是對日軍極大的侮辱。」現在看來,全員沒有戒備的站到樓頂去升旗才是對日軍極大的侮辱。

就在日軍飛機在天上打的最兇狠的時候,租借的同胞們又一個個不怕死的出來看熱鬧了,租界的英軍勸也勸不住,結果被惱羞成怒的日軍飛機掃死掃傷了一大片。一會看熱鬧不怕死,一會看熱鬧怕死,一會又不怕死,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

作為一名陝西人,對於片中出現陝西地名很敏感,當王千源飾演的羊拐自報家門是陝西人的時候,我才明白王千源說的怪裡怪氣的方言是陝西話,請原諒我這個陝西人真沒聽出來,這都不說了,畢竟王千源不是陝西人。但是這個陝西晉陽縣在哪裡呢?陝西總共有八十多個縣級區域,不過沒有一個叫晉陽縣的,可以肯定的是建國之前也沒有。百度後得知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古稱晉陽縣,這個錯誤應該算編劇的吧。

姜武飾演的老鐵本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因為戰爭的洗禮被子彈貫穿的嘴巴也不疼了,可以扯著嗓子唱《定軍山》了,頭兩天腿部中彈還需擔架抬的他現在也可以走路了,雖然走得一瘸一拐。斷後的雜牌兵不好好在陣地守著,以王千源為首衝向敵營是為哪般?而且用一陣傳來的槍聲作為這些人命運的交代,感覺太過潦草。

劉曉慶飾演的蓉姐一直是以隔岸觀火的姿態出現在鏡頭前,當弟弟因為送電話線而送命的那一刻內心開始發生了變化,在戰士們過橋受阻大面積傷亡的時候,蓉姐毅然決然的拿出了壓箱底的兩箱嗎啡。可以看出來鎖得嚴嚴實實的嗎啡在那個時代很稀缺珍貴,按說箱子應該也很嚴實卻被蓉姐一提箱子蓋就意外打開了,珍貴的嗎啡散落一地,在個人看來不如讓蓉姐在匆忙之中摔一跤更合理。

再說一說撤退的時候,日軍對橋上的國軍進行阻擊,在這種情況下還採用了「添油戰術」( 添油,就是沒油的時候添一點,運用在軍事上,就是人員不夠了,就一點點的加,這種戰術被認為是兵家大忌,讓士兵白白送死,一般情況下,指揮官都不會採用此辦法。)撤退,實屬不該,是怕日軍阻擊不過來嗎?

那邊國軍們想以最快的速度衝過橋來,這邊群起激昂的民眾們衝過英軍的警戒線,擠在橋頭的柵欄前,手通過柵欄揮舞著,這不添亂嘛?你們手一伸就把戰士們提溜進來了嗎?好不容易衝過來的戰士一時半會還進不來,真是捉急死人了。

以上就是澗亭在觀影過程中感到處理的不夠合理的一些地方,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八佰》作為疫情之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非常的優秀,讓大家了解到了這麼一段不太為人知的歷史事件,同時激起了大家的愛國熱情,客觀來說「瑜」大於「瑕」,澗亭之所以說了這麼多絕對不是「雞蛋裡挑骨頭」,只是希望國產影片更加的優秀,作為歷史事件的重現說服力更強一些,而不能一味的讓合理性向藝術加工妥協。大家有不同觀點嗎?記得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影評
    電影《八佰》是2020年新上映的一部大陸戰爭片,影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感人故事。八佰英雄,在疫情動蕩之際,給正處國泰民安的我們深深上了一課,我們為之所做的一切都將是為了世界和平,也只能惟願世界和平。
  • 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全
    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全導語: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演習,當晚炮轟宛平城,29軍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後,八年抗戰開啟。下面勵志故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八佰》電影影評,大家快來看看吧。
  • 《八佰》影評為何兩極分化嚴重?
    我想這一定是《八佰》,因為近期鋪天蓋地都是有關這部電影的消息。截止昨天為止,《八佰》票房突破20億,衝進了中國影史TOP20。為何影評如此兩極分化?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畫面精良,製作精湛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八佰》的確是大製作的電影,場景宏大,畫面精良,讓人看了心情澎湃。這種大製作又有家國情懷的電影的確能讓國人提振精神。
  • 趙彥彬影評《八佰》:還原真實歷史就是影片的成功
    近日,觀看管虎電影《八佰》。該影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趙彥彬影評《八佰》影片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
  • 紅星影評|譚飛: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八佰》是這幾年最好的國產電影,沒有之一。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竊笑,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之外的銀幕外那群看得熱血沸騰、欲罷不能但又幫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員。
  • 楠風影評|八佰
    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也向八佰英魂致敬。謹以此文紀念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的中國軍人。以往的戰爭電影,特別是以抗戰為背景的戰爭片,幾乎以八路軍為主,日本軍隊在影視劇裡總是表現的又白痴、又無能,比如前些年的手撕鬼子,手榴彈扔天上炸飛機的無腦劇情,那些影視劇沒有起到一絲一毫的愛國教育目的,反而把中國觀眾當傻子,一方面侮辱歷史、一方面侮辱觀眾智商。
  • 【影評八卦】渺小生命的選擇 - 評「八佰」
    排除萬難,管虎的「八佰」終於上映了。從技術上評價,這部國內少有的全片IMAX製作,對於戰爭場景的宏觀寫實與微觀描摹,都可圈可點。
  • 影評《八佰》,先烈已去、信念永存
    近期《八佰》熱映,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八佰》的影評。更多的是華誼兄弟能否靠著《八佰》翻身的新聞。說實話,我不在乎華誼兄弟是否翻身。我更在乎這是否是個好片。受華誼兄弟負面新聞影響,筆者其實一直如鯁在喉,直到昨天才動身看了這部電影。
  • 影評《八佰》:中規中矩
    捨棄掉讓我們感動的地方,《八佰》可以稱得上優秀嗎?恐怕不然,在人物刻畫上,他不如《集結號》,在敘事手法上,管虎也未曾達到大師的水準。題材的正確選擇,使得人們忽略了《八佰》的缺點。甚至於它值得稱道的地方,都只是一個略微有點名氣的導演,應該達到的水準。有網友評價說《八佰》過於煽情,然而在個人看來,煽得並不過於,悲壯的表達還沒達到藝術的境地,導演對於全局尚且缺少絕對的掌控力。被多數人詬病的是該影片的虎頭蛇尾,結局過於倉促,也太過平淡。
  • 對於《八佰》我無法保持理智,做個勇敢的中國人評八佰
    《八佰》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了,每個人看完的感受都不同,想要評價這部電影是非常困難的。先說一下背景,《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血腥場面被指「少兒不宜」觀眾:麻煩給個提示唄!|我看《八佰》③
    據貓眼數據顯示,在8月20日中午,《八佰》點映票房突破1.8億元,超過了《西遊記女兒國》1.79億元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八佰》作為戰爭片有的場面比較血腥,但卻發現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子前來觀看。就此,業內人士表示,片方和影院最好提醒觀眾此片「少兒不宜」,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片方未作出相關提示。
  • 對於《八佰》我無法保持理智
    《八佰》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了,每個人看完的感受都不同,想要評價這部電影是非常困難的。先說一下背景,《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的三重曖昧|影評大賽
    【  影  評  大  賽  初  賽  入  圍  影  評】《八佰》的三重曖昧初審評委|柯諾(電影媒體人)這是一篇觀點明確,結構清晰,且切中要害的敘事分析與文本分析,從觀看機制、群像塑造、鏡頭目光三個角度對《八佰》存在的問題進行批評,入口挺精準,且簡明扼要,沒有任何抒情式的廢言,如果多一些論據支撐,會更有說服力
  • 《八佰》劇透版影評:你能同時看到悲壯與膽怯,冷漠與覺醒
    文/丁敏君這是一篇帶劇透的影評,請謹慎觀看!管虎的《八佰》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但他卻在電影中加入了很多象徵性的元素,有人說管虎是借「八佰壯士」講趙子龍。實則,管虎何嘗不是在借趙子龍講《八佰》。可以說,在《八佰》裡,每一次選擇都是源於對生命的渴望與尊重,只不過有些人無論生死都不是為了自己,這種氣節尤其令人嘆服。
  • 看完電影八佰,有點失望,八佰影評!
    昨天去電影院看了八佰,說實話有一點小小的失望,整體上雖然質量較高,但還是沒有達到我心裡的預期,之前網絡上把八佰過於神話了,給影片總體打6.5分吧,下面就來說一下這部電影 。 電影中戰爭畫面的殘酷程度,雖然和國產電影比起來已經非常好了,但和外國電影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八佰這部電影,希望通過碎片化的群像敘事,展現小人物在戰爭面前的無奈與迷茫
  • 一條關於《八佰》的不正經影評
    《八佰》,由知名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黃千源、姜武等知名演員主演的抗日戰爭電影。首先我覺得《八佰》好的地方還是有挺多的,交戰場面拍攝的質量不僅高而且緊密,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真實的戰場,而且戰場上人的血與肉的消逝,雖然會覺得有點血腥但卻不會覺得很暴力;在不影響電影的整體走向的情況下加入一些小角色,比如,租界的外國記者、賭場老闆、黑幫老大、青年等,其中還有個名場面——女孩泅水送旗,這似乎有點類似於寫文章的側面描寫,從側面為構造一個大環境起襯託作用
  • 「八佰」拍了拍你
    八佰火了。不到4天的時間,票房已經飆升到了11億,並且看上去還沒有後繼乏力的意思,毫無疑問,又一部現象級的電影。但相比較而言,《戰狼2》受到的質疑聲無疑更大,尤其是在影視及影評圈子當中。撇去其他外界因素不談,只談作品本身,這個結果也是正常的。原因也很簡單,相比《八佰》的這麼多「體現」,《戰狼2》體現的東西就太簡單直白了,除了熱血還是熱血,除了愛國還是愛國,幾乎沒有任何值得觀眾去燒腦或者說去深思的東西。
  • 金剛川票房破億哭倒一片,豆瓣分卻低於《八佰》,影評不可信了?
    可是這麼好的片子,豆瓣卻不到7分,遠遠低於《八佰》,這是怎麼回事?額外說一下,這次有了《八佰》的經驗,管虎導演在電影場面製作方面有了不少進步,整體還是很震撼。 現在的影評人和打分網站,已經不太可信了。
  • 《八佰》血腥場面被指「少兒不宜」 觀眾:麻煩給個提示唄!
    據貓眼數據顯示,在8月20日中午,《八佰》點映票房突破1.8億元,超過了《西遊記女兒國》1.79億元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八佰》作為戰爭片有的場面比較血腥,但卻發現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子前來觀看。就此,業內人士表示,片方和影院最好提醒觀眾此片「少兒不宜」,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
  • 《杳無人跡看八佰》[原創.影評.中國老張]
    (中國老張攝影)《八佰》上影了,影院杳無人跡(如下圖),《八佰《八佰》比《集結號》差。有些拖踏,漏洞多,缺乏真實感。一不真實,就叫人興味大減。不過在近兩年的電影中《八佰》尚屬上乘之作,看還是可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