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適區的劉詩詩,該質疑還是祝福?

2020-09-17 骨朵星番

| 肉鬆


《親愛的自己》上線一周。

作為產後復出再入電視劇片場的的第一部作品,劉詩詩顯然為她的職業生涯千挑萬選了最好的配置,導演和編劇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主創班底:大導丁黑、編劇蘇曉苑,男主是2018年的頂流、演技也飽受好評的朱一龍。畢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再次出現在電視劇屏幕裡的第一次,大概率決定著後續的路徑。



這樣的配置無論如何都算得上頂級。粉絲們殷殷以待,作品也拉高了各路人馬的期待度。根據骨朵數據顯示,播出8天以來的排名在第五名上下浮動,網絡熱度並不出彩;更令人意外的是女主劉詩詩的數據——即使在霸屏榜的女演員裡,她也未能登頂。



01

新劇遇冷的85花


劇未能大火,劉詩詩本人也不得不承載了觀眾們的聲討,網絡上的評議一向不太友善:微博的話題,表達的大多是負面輿情。


微博和豆瓣負面輿情


評議集中在劉詩詩對劇中人物的處理上。作為一部偏傳統的都市劇,《親愛的自己》通過幾對境遇各異的人物折射年輕人在大城市的奮鬥與成長,整體畫風並非劉詩詩最擅長的偶像劇式的浪漫與唯美,懸浮度較低,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現實困頓和窘境。


劉詩詩飾演的李思雨,是一名銷售經理,有相戀多年、談婚論嫁的男朋友。看似愛情事業雙豐收,實則飽受前後夾擊。一方面,她對婚姻生活有遲疑且在原則問題上與男友存在衝突;另一方面,要和帶自己入行的上司共同競爭晉升機會;與此同時,當閨蜜和妹妹遇事,她也得伸手相助……


這便不難看出,圍繞在她身上的諸多標籤與特質:銷售人才、獨立女性、伶牙俐齒、聰慧機敏、自信能幹,生活磨礪出來的韌性讓她能屈能伸,遊刃有餘之中需要流露出的是一點江湖氣,而非精英感。


客觀地說,這樣一個人物留給演員的發揮空間和塑造難度都不小,劉詩詩的完成度確實略有欠缺。在前兩集,去男廁所堵客戶、爽約男友後撒嬌等戲份的處理上,遇到緊張就深呼吸、胃痛就彎腰皺眉等動作,尚未完全脫出偶像劇的表達方式。


而更糟心的恐怕還是戀愛戲。這確實並非劉詩詩一人該背的鍋:朱一龍和劉詩詩這一對CP,兩位演員的氣質都是溫文爾雅,優雅恬淡,溫和對溫和,相對兩無言,難以產生花火和碰撞感,連營銷號也很難做出易於傳播的CP畫面。

如此表現之下,劉詩詩收穫了一定的話題度,但並未形成足以匹配所謂85花段位的聲量。


根據骨朵藝人排行榜的領銜主演榜單,自9月7日《親愛的自己》上線至今,劉詩詩的排名均處於前五,最高位時位列第三且僅有一天。近30日、近一年的微博和百度指數,都在排名靠前的位置浮動,但是近一周的數據呈下降趨勢,全然不像在播劇女主演員該有的表現。



不得不說,此番重返「戰場」,劉詩詩的開局算不上精彩。



02

劉詩詩的「武器」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個結果是劉詩詩的自我選擇。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她於以往表演經歷裡得到的負面評價,和如今的狀態完全相反,關鍵詞是「面癱」,而她那時的圈粉點,更多的還是她的青衣人設,在國內爭奇鬥妍的85花們當中,她的書卷氣稀缺而珍貴。


2013年,她和楊冪、楊穎、倪妮被評為新「四小花旦」時,就有媒體如此總結道,「她的出現填補了一種影視角色的空白,迎合了時下的流行需求,同時她也代表了一種新的造星模式」。


圖源網絡


如果說,每個有機會被造星的演員都有自己的「武器」,那麼她的必殺技便是出挑的外形,溫婉大氣、恬淡優雅的氣質,有難得一見的古典美。同時,沒有攻擊性的長相以及人稱「詩爺」「劉哈哈」的爽朗個性,都讓她極具路人緣。


回顧她過去的作品,這種質感在最大程度上發揮於角色,並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點。經典如《仙劍奇俠傳三》的龍葵、《步步驚心》的若曦,還有《怪俠一枝梅》《繡春刀》《女醫明妃傳》等影視劇中的形象。


都市題材的嘗試少見且水花不大,如《傷心童話》《不二神探》,她的舒適區或者說發光區大多在於古裝。人設方面,儘管並非一概的冷美人,但有賴於年齡所賦予的元氣,在演技被吐槽的同時依然有很大的圈粉餘地。此外,她不是那種具有CP體質的女演員,除了吳奇隆、霍建華和胡歌,並未在和男演員的合作中留下好磕熒幕情侶形象。2014年的《繡春刀》裡與張震的CP線,更成為電影的扣分項。


結合以上種種再說回最近的《親愛的自己》,可以肯定的是,它對劉詩詩來說是個並不友好的選擇。題材類型、人設、與朱一龍的CP感營造,樁樁件件都考驗著她和自己的觀眾。


即便只停留於猜測,以劉詩詩的定位,能夠重回古裝劇的選擇一定不在少數。但看起來,她都沒有予以考慮,後面的《流金歲月》是一部時間背景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年代情感劇。


這也許是效仿好友胡歌的轉型路徑:同樣在偶像劇裡打滾了許多年,演技飽受質疑的他,即憑藉幾部現實主義作品,成為妥妥的演技派,並重新佔據粉絲心目中的高位。只是胡歌的轉型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03

道阻且艱的復出與轉型


相比復出,劉詩詩同樣迫切需要從偶像到演員的身份轉型。除了出於個人職業生涯的需求,這同樣是她所屬85花梯隊的集體困境。


觀察其他幾位的復出作,共同點是以打安全牌優先。楊冪當初連拍《戀愛中的城市》《何以笙簫默》兩部愛情片,趙麗穎的選擇是最擅長的古裝劇《有匪》,唐嫣大概率是婚後首次接演的《燕雲臺》。


但幾人也不約而同地作出了新的嘗試:楊冪從2015年開始,先後在懸疑片《我是證人》和文藝片《寶貝兒》裡飾演邊緣人物,效果雖然談不上理想,但在院線電影裡試水,不大容易波及劇集,相對更為安全。趙麗穎和唐嫣的具體表現還有待觀望,但最新動態都存在尋求突破的信號,前者官宣加盟「迷霧劇場」新作《誰是兇手》,後者參演《繁花》的路透圖流傳於網絡。


經過兩年多時間,關於「中女」的話題討論正發酵出成果。30+女性的價值得以凸顯。有人在「姐綜」裡乘風破浪,有人借熱劇突出重圍,萬茜、張雨綺、江疏影、童瑤、毛曉彤、宋茜等人的關注度都水漲船高,同時也在瓜分「蛋糕」。更別提,網劇頻繁上新之中,還湧現出勢頭向好的95、甚至00後新生代小花。


反觀當初可與85花齊肩的楊穎、劉亦菲,都在新作面世之後遭遇不同程度的質疑。演技有進步的,關心者了了;期待值過載的,口碑滑落嚴重。


那麼由此便可以換個角度看《親愛的自己》的選擇,它不討巧、不明智,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就像是劉詩詩借著復出的機會,用李思雨去試探了觀眾的底線。


這對她來說不是新奇之舉。畢竟早在2017年,她就做出過不同方向的嘗試。


前一年,她剛離開合作10年的老東家唐人,然後便一口氣帶來多部類型和角色各異的作品:諜戰劇《黎明決戰》裡的女特工、都市劇《天使的幸福》裡的單親媽媽、古裝劇《醉玲瓏》裡的巫女以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裡的痕跡學專家。而偶像的終極命運大約總是轉型之痛,極端的例子如鹿晗。


對比兩個時期的作品選擇能看得出,現在的劉詩詩規劃得更清楚。此一役雖然勝績並不突出,但大好局面尚在:即使停工兩年之後,劉詩詩對品牌合作和時尚雜誌的收割能力仍然在線。截至目前,劉詩詩今年已收穫十刊封面,並先後成為凡士林首位亞太區、Qeelin珠寶、Olay亞太區、歐樂B品牌代言人,以及歐米茄名人大使和TODS品牌大使。



儘管數據能明確顯示出,她很難引起與過去同一量級的討論度與話題度,但是總歸能在大眾心裡留下美好的濾鏡。


從這個層面而言,劉詩詩的轉型仍需努力。更適用於她當下的結論或許是,劉詩詩大膽地走出了舒適區,但還沒有找到讓觀眾也同樣感到舒適的方式:認同她是一個好演員。

相關焦點

  • 勇於走出「舒適區」
    陳長 舒適區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們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黨員幹部在幹事創業上習慣待在「舒適區」,必然導致意志消沉、能力落後,難以跟上時代步伐;導致不能有效履行責任擔當,出現當「太平官」、念「平安經」的問題。因此,黨員幹部要勇於走出「舒適區」,在其位謀其政,做到「有位更有為」。 走出「舒適區」,要勤於學習思考。加強理論學習,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全方位提升個人精神境界。
  • 心理舒適區並不舒適,只需4步即可走出舒適區
    美國作家尼爾·唐納·沃許說過:「真正的人生始於你走出舒適區。」最近幾年溫水煮青蛙的故事耳熟能詳。青蛙正是因為不肯離開舒適區,所以到了最後想要逃離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待在舒適區之所以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危害,是因為讓我們無法獲得警惕。長久的安逸會讓我們失去鬥志。
  • 黨員幹部要走出「舒適區」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勇於走出「舒適區」,多給自己幾分「自討苦吃」,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磨出真功夫,練就硬本領。 「舒適」看似是好事,但一旦沉浸於舒適區,就如同慢慢加熱的溫水中放入一隻青蛙,水溫能帶來暫時的舒適,當它發現無法忍受的高溫時,卻再也跳不出來了。黨員幹部如果習慣待在「舒適區」,就會看不到人民群眾的需求,聽不見人民群眾的訴求。
  • 敢於走出人生的舒適區
    不要害怕吃苦,也不要害怕挑戰,人生不可能處處都是康莊大道,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困難、阻礙和挫折,此時,退縮、軟弱和安於現狀只會不斷消耗我們本就不夠鮮活的生命力,唯有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想方設法跨越生命中的障礙,我們才能像故事中的小河流一樣,從雨水變成河流,又從河流變成汪洋大海。
  • 《刻意練習》:走出舒適區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就是因為從假期回到工作時,讓我們不適應,也就是打破了我們的舒適區。何為舒適區在解決走出舒適區的痛苦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舒適區。想像一下,你即將面臨一個至少三天的小長假。在這個假期中,你會做些什麼?因此我們會本能的習慣舒適區,卻不會喜歡走出舒適區之後那個痛苦的狀態。既然走出舒適區這麼痛苦,那我們為什麼不永遠待在舒適區呢?這是因為待在舒適區,我們就沒法接受新的東西,也就無法學習到新的知識,無法讓自己得到成長。因此想要成長和進步,我們不得不走出舒適區。
  • 《楚門的世界》走出舒適區的你夢想實現了嗎?
    楚門到底該不該走出去可外面的世界真的比舒適區好嗎?楚門不會知道。現在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雞湯文,鼓勵你走出去,仿佛待在舒適區,跟不上現在的節奏,被人恥笑,不思進取,可是為什麼非要走出舒適區呢?今天看得見明天,明天看得見後天,一眼望得見一生,你被誘惑跑出舒適區,拼搏了幾年,你可能會發現,你拼搏後理想的生活,可能就是你拼搏前正在經歷的生活。
  • 敢於走出舒適區,才能找到更高級的舒適
    9-3 敢於走出舒適區才能找到更高級的舒適因為生活中的重大機會總是會迫使我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這就意味著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肯定會感覺到不舒服。Comfortable[kmftbl] adj.使人舒服的,舒適的;05If you’re in a comfort zone,afraid to venture out,remember that all
  • 勇敢走出舒適區 個中利弊應該如何抉擇?
    如果敢於在需要成長和挑戰時勇敢地踏出下一步,勇敢地選擇走出自己熟悉的舒適區,也許你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風景,看到更大更波瀾壯闊的足球世界。 或許對比起五大聯賽國籍的球員,足球小國的球員,他們走出舒適區的能力就相對更強一些。
  • 走出舒適區,人人都可以活出一個嶄新的自我
    否則,在舒適區呆久了,我們就容易放棄成長,最終渾渾噩噩、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那麼,我們如何走出舒適區,活出更好的、嶄新的自我呢?1.明確什麼是舒適區?每天都在緊張忙碌中度過的你,不妨先靜下心來,好好地問一下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閱讀一本書了?你有多久沒有學習一項新的生活技能了?
  • 聽聽丨 逃離舒適區,你確定你活在舒適區?
    今晚我們來聊聊:逃離舒適區,你確定你活在舒適區?2020年的開端,以一個沒人料到的方式打開。當習以為常的一切開始崩塌,我們該不該衝去舒適區?有人說:「你沒窮過所以你不懂,我為什麼急著上班!」對於很多人而言,車貸,房貸,信用卡都需要每個月的工資去還。
  • 《急先鋒》票房破億,觀眾談最多的,是楊洋走出「舒適區」的演技
    片名《急先鋒》其實是一個安保組織的名字,這個組織主要負責保護富豪富商之類的,而組織的成員可以說神通廣大,唐煥庭(成龍飾)是該組織的負責人,楊洋走出「舒適區」對於《急先鋒》觀眾談論最多的就是走出「舒適區」的楊洋的演技。
  • 《乘風破浪的姐姐》爆火,走出舒適區的人活的有多漂亮?
    感覺Duck不必~)走出舒適區 讓大家看到全新的自己除了霸氣的寧靜、率真的張雨綺、低調卻成團寵的萬茜,初選第一名的藍盈瑩也讓人驚豔!大家印象中她可能還是《甄嬛傳》裡面那個小丫鬟她不甘於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待一輩子,她想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讓大家看到全新的自己。所以她才來到了這個節目。走出舒適區,一點也不輕鬆其實藍盈瑩已小有名氣,家底也厚,屬於那種不好好演戲,就要回去繼承家產的主兒。
  • 所有的成長都需要走出舒適區
    職場新老交替,80後成為領導,90後成為主力軍,00後也雄心勃勃地加入角逐,作為年青一代,以標新立異、追求個性為己任,如何管理90、00後,李順軍在《領導力就是不裝》這本書裡給出了答案:所有的成長都需要走出舒適區。
  • 電影產業想要健康持續生長 也需要走出「舒適區」
    電影產業想要健康持續生長 也需要走出「舒適區」 時間:2019.06.18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到:
  • 憑什麼,要我走出舒適區
    總有人在跟你說,你還年輕,要有上進心,要走出舒適區。現在的媒體總在販賣一種焦慮的情緒,覺得年輕人就應該走出舒適區,不是每天加班996就是沒有上進心。應該被批判,被釘在恥辱柱上。而實際上大多數人奮鬥的最終目標都是獲得一個能夠安逸生存的舒適區。當你找到了自己的舒適區,你能認真熱愛且樂於享受。那麼就死死抓著,千萬別鬆手。當有人跟你說,年輕人應該走出舒適區,要上進的時候。
  • 劉詩詩,不面癱就不會演戲了?
    只不過因為這部劇又糊又爛又積壓許久,關注的人本身沒那麼多,所以批評的聲音不那麼響亮。而顯然,劉詩詩沒演好白考兒。這個角色超出了劉詩詩的氣質舒適區,劉詩詩對她一些大開大合情緒的表現,浮於表面。觀眾可以看出劉詩詩「演」的痕跡,白考兒那些濃烈的情緒,比如氣餒、發火,劉詩詩並沒有辦法進入內心,只是通過面部表情「演」出來。
  • 劉詩詩,不面癱就不會演戲了?
    《如果可以這樣愛》播出期間,劉詩詩的演技就遭到廣泛質疑。作為古典內秀的美人,劉詩詩一直沒有學會如何鬆弛地表演可活潑愛,所以她演起可愛來,就用力過猛、放飛自我。03 演員一定要走出舒適區嗎《親愛的自己》證明了劉詩詩轉型的努力。
  • 走出舒適區 才能入角色 張嘉益演活小人物
    張嘉益認為,藝無止境,最主要的是要放下自己,「必須要不斷突破自己,走出自己的那個舒適區。如果沒有勇氣打破自己,走出舒適區,就沒有更進一步的感受。其實每個演員創作的原材料就是你自己,可能有你最舒服的一個狀態。但是有時候,一定要努力地放下自己,儘可能地去靠近那個角色,去塑造那個角色。」
  •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不靠譜,只有走出舒適區才能助你快跑
    它需要你走出早已習慣的「舒適區」, 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超越自我。03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的學習能力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部分:即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如果你能主動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那麼,你就是在進行有意識的「刻意練習」。一般來說,學習區的內容,並不是你無法掌握的技能。只要願意學習,稍稍用點力,就可以獲得。再來說說「恐慌區」,恐慌區離舒適區最遠,是我們最不願意面對的層面,也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
  • 大偵探皮卡丘:融合Pokemon元素的現實世界,走出舒適區值得點讚
    2019年上映的《精靈夢可寶:大偵探皮卡丘》在豆瓣只有6.5的評分,雖然槽點是很多,但它依然有值得點讚的地方,這部電影整體基調的呈現方式是目前最適合Pokemon真人電影的思路,此文對該電影做僅僅是魚醬個人看法的簡單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