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華:人民無法得到法律的公正,自然法則就是最後的正義

2020-12-24 華哥社論

近日,看到一條舊的新聞,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淶源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當地農民畢志新故意殺人案。法庭上,畢志新及其律師稱,畢志新是在得知妻子被同村的冀鵬強姦後,因事件一直未得到解決而不滿,才最終動刀殺死了冀鵬。

庭後,記者曾多處走訪,試圖弄清當初曾秀被強姦事件的解決過程。淶源縣公安局稱,曾對此案發出《起訴意見書》,已向檢察院報批捕,但未獲批准;而淶源縣檢察院則表示,沒有接到該案的批捕申請。

據檢察機關指控,35歲的畢志新獲知妻子曾秀被同村的冀鵬強姦後,對該事一直沒得到解決而不滿。2015年2月5日23時許,畢志新攜鐮刀、菜刀前往冀鵬家復仇。在冀鵬家附近,畢志新與冀鵬相遇,兩人發生廝打。畢志新持鐮刀砍擊冀鵬頭、面、頸部及四肢數刀,後又持菜刀砍擊冀鵬頭、頸部數刀,致冀鵬死亡。經法醫鑑定,冀鵬符合失血性休剋死亡。

河北淶源縣「辱妻殺人案」始末細節:畢志新終審被判無期

http://www.mnw.cn/news/shehui/1885346.html

身穿便裝、戴著戒具的畢志新情緒還算平靜,他對指控的基本事實沒有異議。檢察機關在法庭上出示了畢志新的供述、證人證言、現場勘查筆錄、物證等10餘組證據,並建議法庭以故意殺人罪追究畢志新的刑事責任。稱當地警方偵辦存在瀆職;畢志新的妻子曾秀(化名)為其委託了北京市慕公律師事務所主任劉昌松出庭應訴。

劉昌松在法庭上為畢志新作了罪輕和從輕處罰的辯護。他認為,畢志新是基於自己老婆遭受被害人冀鵬多次強姦之嚴重侮辱,且報案後警方又一直藉口證據不足不予查處,上訪回來又被拘留,其受辱心理長久得不到排遣,進而走向自己找冀鵬了斷之路引發了本案,屬於典型的義憤殺人,成立刑法第232規定的「情節較輕」應當在3至10年量刑的故意殺人;畢志新具有自首情節,依法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被害人存在嚴重過錯,據此可減輕被告人的責任;被告人一貫表現良好,此是初犯,認罪悔罪態度好,都是酌定從輕處罰情節。

此外,劉昌松還提出,淶源警方在查處畢志新妻子被冀鵬強姦一案中,存在嚴重失職,是引發本案的重要因素。他稱,畢志新夫妻對冀鵬強姦案報警後,警方對冀鵬採取拘留後不該放人時放人了,該報批捕時不報批捕,對冀鵬名為監視居住,實際上既不監也不視,放任自流,夫婦倆進京上訪反映警方瀆職回來反被關押,從而激化矛盾。因此,警方對該案的發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被冀鵬強姦的曾秀梅說她想了很多,絕望、無助和不解縈繞在心頭,對她而言,這樣的結果完全不能接受和理解,「強姦我的人只關了一個星期,我們去要說法,卻被關了10天。」我認為;狀告無門有冤無處申的情況下,受害人可以自行執法懲罰罪犯。畢志新是由於老婆被人多次強姦,報案後得不到當地政法機關的查處,去北京上訪回來又被拘留,是在狀告無門有冤無處申的情況下,自行執法,懲罰罪犯,屬正當殺人。希望法院判畢志新無罪,並追究當地政法機關的責任,有此判決後,以後犯罪分子就不敢肆無忌憚,政法機關也不敢不作為。

任何刑事案件都並非孤立的事件,司法機關不僅要關注案件本身的事實,還要注意分析案件發生的深層原因。張扣扣是在殺母兇手得不到法律應當的制裁,其父上訪幾年都無果之情況下殺了兇手,是符合天理國法人情的,司法機關應當儘快糾正對張扣扣的判決,才能震懾那些有錢有權有勢的犯罪分子。當人民無法得到法律的公正,自然法則就是最後的正義。有了張扣扣們,才能使權貴們不敢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權貴們不敢胡作非為,社會也就自然安定,也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司法的公平正義。

司法公正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來說,都是一場雙贏遊戲。司法公正,犧牲掉的只是少數權勢人物,而贏得勝利的則是整個政權。「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千古不變的鐵律,黨一定要知道,任何人傷害老百姓的利權就是等於傷害黨的政權之邏輯。黨要加強對司法機關的全面領導,對不公正的裁決應當儘快糾正,更不能讓司法機關獨立辦案變成獨立王國,肆無忌憚地違法執法貪贓枉法。中國的司法決不能脫離黨的領導,對違法執法貪贓枉法的司法人員必須嚴懲不貸,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再完美的法律體系也不能天然構成法治實踐。實際的法治體系是在司法實踐中形成的。脫離了「政治性」的約束,如果不顧實際的社會階級結構和時代特點,抽象地推行所謂「司法獨立」、「法官中立」和律師的「獨立性」,法律從業者的廉潔自律和司法公正就越難以保證,甚至是明目張胆的腐敗行為也往往無法追究。法律監督、司法審查等監督機制再完善,也難以杜絕檢察官起訴罪名的選擇權、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和律師的辯護行為依照自由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原則,演變成金錢和國家暴力的公開、合法勾兌。文藝作品是現實社會矛盾和時代精神的反映,從《楊三姐告狀》到《我不是潘金蓮》再到《嘉年華》,離開了「權力」保證的任何權利,都不過是一張一戳就破的廢紙。

堅決制止藉口司法工作的專業性,用所謂防止「輿論幹預司法」為名,弱化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因勢利導建設與拓寬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民參與司法的渠道。與其任無組織的事實上的公眾參與司法存在,任其容易影響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甚至產生某些人操縱輿論損害司法公正甚至衝擊我國社會主義司法體制甚至整個法治體系的流弊。不如對人民群眾的民主參與熱情因勢利導,以人民陪審員制度和公開審判中的旁聽制度為依託加強人民群眾的司法參與。邀請新聞媒體參與旁聽,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監督下,公開透明遴選人民陪審員,用好管好人民陪審員。

過去幾十年來,美國發生多起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死亡事件,並引發大規模抗議遊行和社會騷亂,而涉案警察往往被判無罪或免於起訴。200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路澤恩縣曝出醜聞,兩名法官關閉政府少年監獄,與人合夥成立私人少年監獄,收受數百萬美元賄賂,將幾千名少年輕罪重判入獄以保證其私人監獄獲利。說到底,現實生活中,所謂的依據法官的「良心」來行使司法權的 「司法獨立」、「法官中立」和律師的「獨立性」等制度設計,實際上只不過是在不威脅資本主義基本秩序的前提下,對法庭這種國家暴力的競價購買,不過是資產階級壟斷法律資源和國家權力,以金錢為後盾欺壓人民群眾的遮羞布。

脫離了「政治性」的司法實踐活動,必然使社會主義的法治原則落空,特別是使共產黨的領導、人民主體地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空。會導致花得起錢的人輕易獲得金牌律師團隊耐心細緻地區分怎樣的性器官接觸只是「蹭一蹭」而絕不同於「插入」,而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農家女剛一發聲就被威脅侄女輩正要參加中考而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卻得不到及時足夠的法律保護,14歲女童和猥瑣「乾爸爸」的性行為也會被千方百計解釋成情侶之間的「自願」行為。因此,必須在司法實踐中貫徹「人民司法為人民」的無產階級政治原則。

第一,司法機關要同時從質量和普惠性兩方面同時入手改善供給。法官要在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前提下,明確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係」這一重大原則,在嚴格依據法律的基礎上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權,充分考慮審判的社會影響。

第二,對於審判中發現的法律明顯滯後的情況,要及時向法律檢察機關和行使立法權的國家權力機關,向黨的政法領導機關進行反映,以推動立法機關通過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第三,為了確保司法公正和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及人民司法的統一,對群眾的疑惑要及時依據法律進行溝通,但不建議法官直接就法律本身存在的問題向社會公眾進行解釋,法官個人向社會公眾發表自身對個別法律條文的褒貶判斷或暗示的行為,更應當嚴格禁止。

第四,要站在堅持司法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的高度,依法重新明確律師的「國家法律工作者」性質,按照忠於法律、忠於人民、忠於委託人的順序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律師職業道德和從業規範,決不允許社會主義律師蛻變成剝削階級豢養的「挑詞架訟」,不管是非曲直和社會後果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訟棍」,要讓律師真正充當司法公平和社會公序良俗的守護神,而不能墮落為法律自由市場上權勢者的公共打手。

第五,要充分考慮不同社會階層在市場中獲得優質法律服務的不平等性,將法律服務自由市場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建立黨領導下的國家法律服務市場並使之成為法律服務的主體,儘快把基本法律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範圍,逐漸實現基本法律服務供給的均等化。

第六,將黨的領導和司法公正有機結合起來。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律師等法律工作者依法獨立開展工作,任何組織和個人,包括黨的任何一級組織和任何領導人不得幹涉具體案件審理。同時以黨對政法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落實,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杜絕實踐中各類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行為,保證法律從業人員自覺按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辦事,做到帶頭守法、模範守法。

總而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設,離不開對無產階級政治的堅持。法律服務的首要目的是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社會公平和法律的嚴肅性,市場是實現法律服務目的的工具,而不能成為目的本身。目前,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設中的一股邪氣不是司法政治化,而恰恰是放棄政治、不講政治。脫離了政治,司法無非是權勢階級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和統治權力的在另一個場所的擴張,必然是金錢和權力的勾結,必然掉入金錢操縱,只不過是更方便權勢階層僱傭打手、顛覆黑白壟斷而已。

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立法和司法兩個方面同時全面落實「政治性」要求,明確並逐步實現司法資源和公共產品性質,同時以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有序參與司法來保證司法資源獲取的平等性和司法活動的人民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遏制司法腐敗,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同國家政法機關的關係,才能避免民間暴力和私力救濟重新具備社會合法性從而使得法治建設的成果毀於一旦。才能真正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統一于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北京法健諮詢服務中心陳中華

相關焦點

  • 法律影評 | 《正義的慈悲》:貧窮的反面不是富裕,而是公正.
    因此亞當.本福拉多在《公正何以難行》一書中提醒:法律制度的真相不能局限於研究它的學者或者那些捲入訴訟的不幸的人;公眾也需要直面隱藏在制度內部的不公正。刑事案件的錯判不僅具有嚴重的不可逆轉的社會危害性,更是對人類文明底線的挑戰。「無罪推定」看似簡單,但時至今日並未真正實現。 我們應當時刻警惕:正義,絕不應當成為商品。
  • 《東方快車謀殺案》:密室殺人案,法律無法維持的公正
    第二天,大家醒來發現列車困於暴風雪之中無法前進,更驚訝的消息是富商被謀殺於快車車廂中,而門居然是反鎖的。經過種種推理,偵探發現兇手就在快車之上,於是開始了縝密的推理與偵查……然後,小編與大家談談對於影片中法律與人情的看法。富商被殺害的原因是他作惡多端,將12歲的少女殘忍殺害,卻又逃脫法律的制裁,逍遙法外還毫無悔過之心。於是兇手只能自己實行懲罰手段,將這個惡人謀殺。
  • 《辛普森:美國製造》關於法律,正義,公正,合理的一些思考。
    然而,我有兩個問題,一,當初之前的三個案子,第一個警察出於自衛槍決黑人婦女,這個也勉強說的過去,畢竟黑人婦女持刀襲警,第二個警察毆打黑人司機的案子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從任何角度來講無論這個黑人司機犯了什麼罪,警察將他制服後應該做的是逮捕歸案,哪怕他有危險舉動將他就地槍決,也不能持續毆打虐待,最後警察無罪釋放,這我不能理解,這個時候陪審團哪裡去了?
  • 人民法院報評論員: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維護司法公正:增強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檢察機關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系列報導之二·公正篇   維護司法公正:增強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鄭赫南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檢察方的罪人》通過法律很多正義可以得到伸張,但也有不可以
    通過法律,很多正義可以得到伸張;但也有很多不可以。後人定的法律,自然也有不完善、不妥帖的地方,被前人去鑽。法律的每一次修訂完善都見證著理性思維邏輯的日趨縝密、日臻成熟;但同時不要忘了,它還意味著此前至少有一個案件中的當事人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不是別的東西,是鮮血和輿論才真正像鞭子一樣驅趕著法律的車輪滾滾向前。
  • 獬豸主題雕塑,視為法律與公正的偶像
    獬豸與法的不解之結,還可從古代「法」字的結構得到解答,古體的「法」字寫作「灋」,而「廌」即為獬豸,「廌法」二字合為一體,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從水,取法平如水之意。獬豸作為法律象徵的地位就這樣被認定下來。由「灋」到「法」,「廌 」字雖然已被隱去,然而它象徵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並沒有消失。
  • 日劇《legal high》:勝者即是正義?實為法律眼中的「正義」
    而我們的影視作品,近些年來除了電影《我不是藥神》、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之外反映社會問題的確實很少。哪怕有雄心去嘗試,最後大部分也是沒有恆心挖掘本質或者為市場讓步,還是逐漸娛樂化了。在大陸法系中判案運用的是演繹推理,三段論的方法:先查明法律事實。即小前提;然後選擇與法律事實符合的法律條規,為大前提;最後在兩個前提下推導出一個法律決定,做出結論。——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白斌這就是從法學中的觀點,判斷正義的方法。
  • 敢於監督,為公平正義「把關」 | 人民時評
    實踐證明,不斷完善法律監督體系,提升法律監督能力和水平,檢察機關才能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能。  公平正義的實現,離不開法律監督的堅守。從辦案中對執法司法違法線索和問題的及時發現,到公益訴訟中對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的有效督促,再到以「火眼金睛」嚴格監督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檢察機關把法律監督落實到每一個辦案環節,為人民群眾守住了公平正義。(圖源網絡)  做好法律監督,關鍵是要找準監督的「錨點」。
  • 電視劇《繼承人》用法律的武器 為正義發聲
    1.講好「故事」-為正義「帶鹽」  最近,一部反貪劇——《人民的名義》火了,鋪天蓋地的好評瞬間席捲網絡,網友們熱議不斷,紛紛誇讚:「正氣十足」。而4月14日起每天19:30登陸東方衛視黃金檔的都市情感懸疑職場劇《繼承人》中,劉愷威、蔣欣兩位主演將化身律師,以法律為武器,以「繼承人」的名義,再次為正義發聲。  都是「錢」惹的禍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官員貪汙為線索,揭露了現在官場不為人知的黑暗面,以及官場上人與人之間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種種黑幕,拷問人性深處的惡與善。
  • 「正義女神」忒彌斯支撐起西方法律信仰,中國為什麼是它?
    正義面前人人皆得所值1「法獸」獬豸在西方法律文化中,「正義女神」忒彌斯是法律的象徵。進入近代,人們仍將其視為勇猛、公正的象徵,代表著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美好願望。古代東方和西方都出現這種情況,其實說明一個問題:古代人民對於公正同樣是非常渴望的,而「角」則被認為是力量的象徵,那為什麼用「角」呢?可能古代先民看著犀牛之類的動物的角有強大的力量,所以對「角」產生了崇拜吧。
  • 「遲到的正義非正義」,過於速成的正義也不一定就是正義
    《看得見的正義》,陳瑞華著,法律出版社·天下,2019年5月。「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是一個老話題。 而法學家陳瑞華在《看得見的正義》中,是這樣向讀者闡述「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的: 「遲到的正義之所以為非正義,倒不是因為實體結論發生了錯誤或者造成了實體上的不公正,而是由於實體結論的過遲產生造成了程序過程上的不公正。」
  • 《守法公民》當法律無法捍衛正義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影片的主人公曾是一名治安警員(傑拉德·巴特勒飾),他認為因為黑幕交易,使得殺害他的妻子和女兒的主犯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他準備策劃一次復仇,懲治那些謀殺者和幕後審判交易人;而負責這起案件的地方法院檢察官(傑米·福克斯飾)也捲入這次復仇陰謀的漩渦之中,他察覺秘密復仇的計劃後,試圖捍衛法律體制。
  • 《亂步奇譚》:法律與正義,應該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之中
    不管如何看待,都必須銘記,維護公平和正義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法律。獵奇的推理番動畫《亂步奇譚 Game of Laplace》是以已逝世50年的日本著名推理作家江戶川亂步的作品為原案,並以現代為舞臺改編而成的原創動畫。故事以某中學發生了教師被分屍殺人事件為線索,使得在這所學校就讀的主人公小林,和天才高中生偵探明智小五郎相遇了。
  • 正義的化身!呂佳容《執行利劍》獨挑大梁演繹公正執法者
    其中,呂佳容飾演的執行法官左琳作為該劇的靈魂人物,在面臨親情與國家法律的抉擇、正義與情感的較量時將如何「秉公執法」備受劇迷期待。《執行利劍》講述了明州市人民法院女執行法官左琳在執行案件的過程中,偶遇自己多年未見的大學老師鄭懷山(譚凱飾演)。鄭懷山表面是中國法學院理事,而實際卻是商界「明山系」幕後操控人。呂佳容則出演執行女法官左琳,負責執行一些特殊的疑難案件。
  • 丹寧勳爵與看得見的正義——讀《法律的正當程序》 我讀
    我極不情願提出不同意見,但在最後我還是表示了不同意見。我是問心無愧的。只要我認為我這樣做是有公正的,我就感到滿意。我晚上就能睡得著覺。但如果我做得不公正,我就會因苦惱而睡不著覺 。」可以想見,在英國,法律並非僅為治國之重器,更是社會公正的助推器;法律並非只是定分止爭的手段,也是良好社會的目標。因此,法官扮演的絕不僅是國會立法的踐行者,更要承擔起整個社會的期待。
  • 當「私法」與「正義」對峙,該怎麼維護人民的正義?
    不是你情我愛,毫無看點的肥皂偶像劇,就是各種三觀雷的炸裂的網劇。最近被小夥伴安利的這部劇《巡迴檢察組》,這部劇題材敏感、播出低調,但是沒有迴避社會、官場「尺度」話題,很值得一看。與之相反,馮森堅持以法律為準繩。他講證據、擺事實、依法律,同樣用十年的時間,找出了殺害妻子的真兇,並將內外的黑惡勢力繩之以法,實現的是「人民的正義」。
  • 巡迴審判:打通司法正義的「最後一公裡」
    如果對當下中國的社會現實缺乏了解,作為一個普通人很可能無法意識到基層、邊遠地區對於司法服務的現實需求。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邊緣意味著鄉土,象徵著田園牧歌。「桃源世界」理應一切和諧美好,怎麼又會存在「送法下鄉」的現實需要呢?這就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有井水處必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自然就會有糾紛解決的需求,且這一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只能是與日俱增。
  • 《戰略特勤組》:何謂正義?誰才是正義的裁定者
    人是正義反映的主體,也是評價正義的主體,用不同的標準、角度和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其觀察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不同的。楊格是為了自己的宗教,海倫是為了法律的公正,H是為了結果的勝利,誰是誰非,無從評判。從審訊的一開始她便與H處於對立面,始終不贊同H的行事作風,堅持程序正義,尊重憲法,保障犯人的人身權利,最後甚至還在楊格去世後承擔照顧其兒女的責任。但就是這樣一個堅持原則,維護正義的「好人」,因為她對楊格的信任,間接致使商場中五十三名普通人的死亡;因為她對人性底線的不退步,間接導致H沒能問出最後的真相,最終可能毀滅整個城市。
  • 周強:遲到的正義使正義大打折扣,要建立錯案倒查制、問責制
    公正必須以高效為支撐,遲到的正義會使正義大打折扣,同樣影響法治實施的權威和公信。       周強同時指出,要建立健全執法司法辦案責任制。司法人員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就是終身對法律負責,對歷史負責和對人民負責。要建立健全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建立錯案倒查制度,確保錯案發生以後,倒查程序立即啟動,保障錯案的責任人和錯案發生的原因及時查明。建立錯案問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