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說書|《四季便當》

2021-02-17 三樂書屋


本文作者製作的三色便當


作者簡介:劉小禾,畢業於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布朗大學流體力學在讀碩士。曾任「沒人性文學社」書記,非正常文藝青年,嬉皮士。

新浪微博:Instagram: @sd_athena

小紀找我約稿的時候,是美國東部時間上午九點半,我正在給依次蘸過麵粉和雞蛋液的大蝦裹上椰蓉和麵包糠,準備放進烤箱。弄得雙手黏糊糊的,沒有及時回復小紀的消息。

這是我本學期的第一頓便當,給自己做了椰蓉蝦(菜譜見於:http://www.justonecookbook.com/coconut-shrimp/)和咖喱飯。做蝦用的多餘的雞蛋液則「回收利用」成了蛋皮絲,擺在米飯上也挺好看。自打來了美國讀書,便開始給自己做便當。通常是睡前想著次日便當的菜譜,帶著美味如夢;起床便做好熱騰騰的便當,帶著去學校聽一節連續介質力學,然後趁便當尚溫趕緊享用,一邊還不忘發一張美圖到Instagram上。後來有一次大驢跟我說,她每天中午吃自己的飯時都默默地把我的ins打開——我心甚慰啊,哈哈。


本文作者製作的便當


於是當小紀讓我推薦一本書的時候,這本《四季便當》便從菜板上切好的土豆塊和胡蘿蔔塊中脫穎而出。這本書,為我的便當製作技術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我的便當製作事業樹立了良好的三觀。出國之前,曾以1.99元一本的價格在豆瓣閱讀上買了《春日便當》《夏日便當》《秋日便當》和《冬日便當》,本來只是覬覦其中精美的便當菜餚,沒想到每個菜譜附帶的小品文也是很有意趣。每晚睡前讀上一兩篇,猶如吃下一碗小份的茶泡飯,心裡既滿足,又放鬆,又寧靜。

 

作者吉井忍是現居於北京的日本媳婦,在日本文化下長大、打工,又輾轉漂泊到中國,最終在這裡定居下來。她分享的菜譜,用的都是中國菜市場上常見的食材,但按她的做法和搭配,卻能做成地道的日式美味,且營養均衡、賣相上乘。最有趣的是,每份便當的參考成本她也列出來了,大部分便當都在7元/人的價位上,偶有十幾元/人的價位,就算是小奢侈了(當然,三年前的物價要更低一些)。看到這樣的菜譜,真是很想嘗試呢!在每一篇菜譜的後面,還附有「小貼士」,講一些日本便當文化的點滴,以及做便當的小竅門。我很喜歡吉井的一點,就是她在教你如何做出美食的同時,還會告訴你如何避免浪費。比如,在《土豆燉肉》這一節的「小貼士」裡,吉井貼心地給出了對做多而剩下的土豆燉肉的處理方法:一種是改成日式咖喱飯,另一種則是搗碎成泥、重新投胎做成「可樂餅」(croquette)。吉井在豆瓣上也很活躍,經常會與讀者在評論中交流,把更多便當心得分享給大家。


土豆燉肉,摘自《冬日便當》

 

吉井在每一篇菜譜的前面,還會講一下跟這道菜有關的小故事。這頗有點像日劇《深夜食堂》裡的模式。都是那種很有生活氣息的小事,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但讓你亦或心中一暖,亦或陷入沉思,亦或會心一笑。這種精緻雋永的小品,有時反而能道破一些我們視而不見的天機。在《培根卷便當》附帶的小品文裡,吉井講述了她在農場實習看農場主殺豬、用豬肉做培根的故事。她說,「在日本,人們打開便當盒,拿起筷子時會說『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這句話一般中譯成『我開動了。』日語的『itadaku(得到)』是自謙語,降低自己的位置,以示尊敬對方。而『itadakimasu』的原意是『我從您那裡領受(生命)了』。平時我總是匆匆說完這句,但偶爾會想起農場裡的小豬們。好好欣賞培根的味道、吸收它的營養,好好生活,這就是領受它們生命的方法。」吉井對小豬們的看法可愛極了!日本文化裡對自然造物的謙遜與熱愛可見一斑。現在我在給自己做便當的時候,也努力把它們做得好看又好吃,這樣也算是在感激這些胡蘿蔔、土豆和大蝦們的生命了吧!

吉井在書裡寫道,「帶便當不僅僅是為了營養和省錢,關於它的回憶會一直陪伴你。」

正是如此。


《四季便當》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年10月第一版

相關焦點

  • 【周三便當日】軟乎乎!蝦肉土豆腐皮餃便當
    這也源於這段時間在學習的營養學的知識,檢討自己以前的便當雖然看起來蠻健康的,但是實際上有一些油炸之類不太健康的做法,以後我會儘量避免這些,用更科學的料理方式帶給大家更健康也更漂亮的便當。天涼了,拿到上周我們送出的木質飯盒的同學,還有平時喜歡這種漂亮便當盒而吃常溫便當的同學,在吃便當的時候配上一個熱湯或者熱牛奶之類的會更舒服呀!
  • 吉井忍:四季便當
    在北京遇到現在的先生,結婚。我喜歡寫作,但對經濟領域興趣不大,所以結婚後辭職,在丈夫的經濟支持下開始了自由撰稿人生活。期間在「豆瓣閱讀」上發表了《東京獨立書店巡禮》、《春日便當》等4本便當系列、《本格料理物語》等作品,最近出版了紙質版《四季便當》。
  • 《四季便當》美食與攝影
    期間在「豆瓣閱讀」上發表了《東京獨立書店巡禮》、《春日便當》等4本便當系列、《本格料理物語》等作品,最近出版了紙質版《四季便當》。於是想到平時給丈夫做的便當。Q:《四季便當》是一本充滿了回憶中的食物的書,可以講講關於這本書的故事嗎?《四季便當》的每個季節有10個故事,一本書共有40個故事和便當的介紹。這些故事大家不妨慢慢讀,主要是我小時候的回憶,多多少少和日本料理及普通日本人的家庭生活有關。
  • 四季便當書影人生
    春夏秋冬四季輪轉,便當盒裝著家的溫暖,盛著愛的滋味。成都、北京和臺北,不一樣的異鄉風景,一樣的家常實惠。四十個和風便當,四十種生活體會。
  • 【周三便當日】肉食暴擊四重奏便當——半小時搞定四道大菜
    ▼▼▼這道菜中,因為要做便當,我把配過來的中東小米做成了今天這套便當的主食!這是一道讓人驚喜的融合菜。雞肉是日式口味。把燜好的中東小米飯鋪在整個便當盒底一層,這樣可以讓下面的米飯充分吸收各種菜的味道。拌的牛舌用單獨的玻璃罐裝好,中午吃的時候不需要加熱。今天的整套便當,我基本上沒用到食材包以外的東西!這種半成品的食材包真的是太方便了!而且味道調的很棒,每道菜都有很獨特的風味。如果不是帶便當,周末訂一套,一家人享用,也是足夠的!
  • 讓便當變得美味的,是一個人對日常的用心
    因為在感恩節每個人家裡做的土豆都不一樣,有人要吃土豆塊、有人要吃油炸的、還有人要吃帶豌豆和洋蔥的土豆泥。最後,為了給大家創造「家的感覺」,她做了三種土豆,忙得焦頭爛額。我們的編輯小李分享了另一個故事:她曾經為了如何處理大蒜和男朋友吵過一架。她的舅舅教她,要把大蒜放在砧板上用菜刀拍碎,就可以很簡單地去皮;但是男朋友的媽媽的做法卻是先剝開蒜瓣,用菜刀切去蒜瓣頭,再剝開蒜皮。
  • 吉井忍:極客快手便當
    家庭便當不比料亭,但製作食物的心意是一脈相通的。寫有《四季便當》一書的吉井忍是旅居北京的日籍作家。她秉持「使用當地當季食材」的原則,憑藉普通的工具做出元氣滿滿的便當,實惠而且健康。每一個人日日面對的都是平凡事物,生活之美正是在平凡中投入巧思。便當的「好」不在於盒子,而是在它背後的故事和心意,這一點也是吉井想要透過《四季便當》傳達的。
  • 守護吃一份便當的喜悅
    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在推出她的口碑佳作《四季便當》姊妹篇《四季便當Ⅱ》時如是說。吉井忍,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的美食散文,是一篇篇優美耐讀的小品文,如日本飲食「私小說」,充滿生動可感的細節畫面與故事,飽含真實的生活質感與樸素智慧,折射出時代與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變遷,將便當之美開掘出豐富綿延的生命維度。當年,她的《四季便當》甫一出版便大獲好評,開啟國內飲食生活美學熱潮。
  • 便當爭奪戰:用生命吃便當的日本人
    超蠢之一:一個半價便當引發的血案這部漫畫的背景是超市的便當為避免賣剩而浪費,會在夜間某個時刻將剩餘的便當貼上半價標籤以刺激銷售。由於可用一半的價錢就可購買到美味的便當,吸引許多人(不少是經濟受限者像學生)前來搶購。但因為半價便當的數量有限又不固定,造成僧多粥少的情況。所以,為了決定誰有得到便當的資格,所有人便大打出手來一決高下。
  •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會做便當?我復刻了4道日式經典便當菜終於領悟了
    作為一個「便當死忠粉」,我一直對日式便當充滿好奇:到底是什麼讓一份看似平凡的便當這麼有魅力?對於做飯這件事兒,理論總是不如實踐來得過癮。所以我照著吉井忍老師的《四季便當II》中的食譜,復刻了四道經典日式便當菜。不試不知道,原來看似普通的便當中居然有這麼多值得玩味的細節啊。
  • 日本人的便當文化
    「便當」一詞從中國傳入日本又反傳日本,含義早已有所改變,最初意為「便利的東西、方便、順利」,現在類比,大概就類似於「盒飯」即盒裝餐食的東西吧。日本的便當大多缺乏熱度,日本人民對此並沒感到不妥,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美感的營造上。因此,便當製作者傾注心血和滿腔的熱情,不厭其煩地執著於色彩搭配、擺放次序、盛放器皿,跟隨四季的變遷、場合的切換各式不同。
  • 說書人
    「說書的,」他們中間有人回答。「說書的死了?」他們大概認為我的話沒有意思,全不作聲。「他怎麼死的?」因此我接著問。「吐血。」「吐血還說書嗎?」「可不,讓他別說了,他硬去,還要穿著那件長衫,要臉啊。」「他家裡人呢?」「他壓根兒沒有家。大家集了一點銅元,好歹聽了他這麼多年書。」他們順著大路到郊野上去。我跟在他們後面。
  • 大象筆會 | 春日宴·四季便當
    今日和大家分享的是日本作家吉井忍的《四季便當》,聊聊「便當」這種異國他鄉的家常滋味。「便當」這個詞源於中國,但在日本形成了獨特的便當文化。
  • 【萬邦·分享】便當裡的春秋
    每一天,每一季,每一年,每一份便當,每一道食物,都是自然的饋贈,都是家人的關愛。今日,萬邦與你分享吉井忍的《四季便當》,品讀她質樸而溫馨的文字,了解便當文化,為自己,為愛的人,做一份美味便當。櫻花小飯糰「便當」一詞源於中國,日文漢字寫作「弁當」[bento]。
  • 《權力的遊戲》下一份便當誰來領?
    其實書評君的小心臟早就提到了嗓子眼,都不敢往下細想,生怕大幕一拉開,自己最喜歡的幾個角色就領了便當。《權力的遊戲》第五季海報馬丁叔是世界上最狠心的叔。「Valar Morghulis!」(凡人皆有一死)真是說到做到。但求五位主線POV人物能挺到最後。相比活著,艾婭和布蘭長殘什麼的都不要緊。
  • 拯救400年「福安說書」:建說書亭 傳承人每周開講
    200餘名「說書迷」或端坐,或翹著二郎腿,身臨其境中,細細品味著說書的樂趣。  臺上、臺下的這一幕,自今年5月以來,每周有5天在福建福安市陽頭人民廣場的說書亭上演。55歲的福安評話傳承人楊光興,在說書亭中,延續著這一民間草根藝術的生命力。  「自己從小都是講這個(福安說書),老人也聽得快樂,把這個(福安說書)傳承下去,也是我的期望。」楊光興14日對中新社記者說。
  • 照著做就行的一周復工便當菜譜
    復工的朋友給我說,因為餐飲行業還沒有恢復營業,只能吃外賣,想做便當又沒有靈感。那怎麼辦呢,當然是照著便當達人的菜譜做啦。顏值高營養好,中午吃飯的時候打開便當盒肯定能夠贏來辦公室同事驚豔的目光!今天的便當來自於一位日本的便當達人。
  • 說書人的故事
    說書人與武人同場作戲當時的說書人在瓦子中,與雜技、武藝演員經常同場作戲,藉以互相觀摩。雖然書場乃臥牛之地,卻也常常由摺扇或鼓捶,表現出火爆熱烈的武打場面。由於說書人能夠體味觀眾的興趣喜尚,明白「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的原則,善於以多變的節奏、繪聲繪形的語言聲調和身姿表情,「以己情動人情,縱橫撼動,聲搖屋宇,俯仰離合,皆出己意。說人頭廝挺,令羽士快心;言兩陣對圓,使雄夫壯志」。
  • 九日便當
    長得好看的中年男子才叫大叔長得好看的犯二才叫蠢萌長得好看的筆記本才叫手帳長得好看的盒飯才叫便當這世界真是殘酷高溫天實在不想出去覓食通過做飯還可以增加和父上母上交流的機會於是帶了九天的飯↓↓↓為了讓它們能順利進入便當界
  • 【Packit】適合孩子使用的三款冰包,可搭配Penny Scallan便當盒,上學必備(5月27日周三晚截團)
    這款摺疊冰袋可以放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一些飯盒,比如:Omie Box,Penny Scallan便當盒,My Family便當盒等。放完飯盒後,還有一點空間可以放包酸奶或者小零食等。Freezable Bento Lunch Boxes Bag這款便當冰包自帶一個三格便當盒(請注意:此三個便當盒不防漏,只能放一些幹的午餐,比如三明治,壽司之類的,或者是一些幹的小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