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便當文化

2021-02-13 新浪旅遊網

在日本這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島國上,有著許多獨特的文化,其中有一種,從古墳時代(大約四世紀至六世紀之間)就開始醞釀,至今已自成體系的,叫做便當文化。

「便當」一詞從中國傳入日本又反傳日本,含義早已有所改變,最初意為「便利的東西、方便、順利」,現在類比,大概就類似於「盒飯」即盒裝餐食的東西吧。


日本的便當大多缺乏熱度,日本人民對此並沒感到不妥,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美感的營造上。因此,便當製作者傾注心血和滿腔的熱情,不厭其煩地執著於色彩搭配、擺放次序、盛放器皿,跟隨四季的變遷、場合的切換各式不同。食用者打開便當盒,首目觀其形,然心會其意,賞心悅目後,方可品其味。

日本人對便當的熱衷,促使便當發展得相當多元化,鐵路便當(車站便當)、愛妻便當、角色便當(卡通便當)、幕間便當等各種各樣種類、稱呼層出不求。


顧名思義就是乘坐列車的時候食用的便當,在各大車站都可以購買。對於鐵路便當,日本人幾近瘋狂,每年的4月10日定為「鐵路便當日」,有相當一部分人為了嘗試各種鐵路便當而踏上旅程。據說日本有一位鐵路便當達人花了20年嘗遍日本各地的鐵路便當,編寫了《日本鐵路便當大全》,裡面有著最全的鐵路便當推薦,相當狂熱。


日本家庭主婦給丈夫製作的便當,體現了妻子對丈夫滿滿的愛。據說愛妻便當還可以反映最近夫妻關係是否融洽。關係融洽的時候,便當菜式比較豐富,鬧矛盾的時候就只有「日本國旗」(酸梅)了。



根據動漫卡通等角色擺設而成的便當,因為色彩豐富,角色生動形象,很受歡迎。但是工序比較複雜,剪剪貼貼,製作花費的時間較長,觸碰飯菜的時間也長,會引起不衛生等問題。有時候日本的媽媽會在便當上添加文字給孩子打氣加油或者訓話哦!


特意定製的便當,由專門的定製料理店製作,彩色種類豐富,相當奢華,遇到貴客登門或者值得慶祝的日子,都可以提前預定。


由於便當的十字盒由愛茶的僧人松花堂昭乘的菸草箱演變而來,因此命名松花堂便當。隨著茶道文化的大眾化,參加茶道會的人數大幅上升,人們很難像以往一樣,在茶道會中細緻地品嘗的懷石料理和茶道,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品嘗到懷石料理,於是有了把懷石料理裝進便當的發明,松花堂便當就此誕生。


起源於江戶時代,當時百姓的娛樂主要是觀看歌舞伎,人們出行觀看一看就是一天,期間會享用茶屋提供的料理,幕間便當應運而生。因為這種便當都是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吃的,因而得名「幕間便當」。標準配置的幕間便當主要包含三種食物:蛋卷、烤魚、魚板。幕間便當設計是適合放在兩膝上的大小,為了能讓人們在中場休息的30分鐘內吃完,便當的食物都被製作成一口的大小,大有講究。

從學生時期到畢業就職,日本人每天都帶著媽媽、妻子或者自己做得便當出門,午飯時間滿懷期待地打開,然後或三五成群分享,或獨自一人滿心歡喜地品嘗。跟隨四季變更,春賞櫻、夏賞螢、秋賞楓、冬賞雪,總少不了便當的點綴。運動大會、遠足郊遊、茶道會、看歌舞伎、能等節目,也無處不見便當身影。

或許我們都曾訝異於日本人對便當的熱衷,但是只要了解到,每一個日本人的一生,至少有大半的時間,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便當陪伴著他們走過的,就不難理解,便當裡所包含的,其實是人世的喜怒哀樂。

美之壺有一期關於便當的紀錄片,日本人對便當的講究可見一斑,一起來體會便當的魅力吧。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



【喜歡本文?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哦!】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發送「優惠券」即可獲取日本藥妝、日上等優惠券相關信息。

歡迎登錄hzxlglsh.alitrip.com 或天貓搜索#新浪國旅#了解最新日本當地遊、私人定製、各國籤證及旅遊周邊產品。

諮詢電話:4007-280-917

相關焦點

  • 日本的便當為何精緻又有美感?從便當文化中看日本人的性格
    說起日本的便當,不少人認為不過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盒飯而已,這其實是不準確的。雖然便當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與我們的盒飯差不多,但是卻多了一份日式的精緻在裡面。日本人外出喜歡帶便當,已經是一項深遠的傳統。不僅是學生,上班族會經常帶,甚至人們去賞花,旅遊也會帶著便當。
  • 日本的「便當文化」
    在日本,當地人的地道的賞櫻活動(お花見)並不是隨便的邊走邊看,而是與家人,朋友或同事一起帶上野餐用具,在櫻花雨中席地而坐。這時往往不可缺少的野餐食品——就是「賞櫻便當」(花見弁當)。那麼,說到「賞櫻便當」,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日本豐富的便當文化。
  • 日本的便當文化
    便當(Bento)這個詞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了,這個詞看似簡單,其實包含了非常多的內容。時至今日,美觀精緻、食材考究的便當已經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廣受關注,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日本的便當,看看它究竟都包含了什麼樣的內容。
  • 食慾全開 聊聊日本的便當文化
    時至今日,美觀精緻、食材考究的便當已經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廣受關注,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日本的便當,看看它究竟都包含了什麼樣的內容。我們現在一提到便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在影視作品或者動漫作品中看到的那種,傳統一點的會包在布制的包裹皮裡,有一個漂亮的便當盒,盒子裡面就是供人享用的美味,可以隨時隨地吃上一口飯。
  • 便當爭奪戰:用生命吃便當的日本人
    漫畫社按:本期介紹一部以便當為題材的漫畫,並介紹日本的便當文化,讓你了解什麼是在用生命吃便當的日本人!看完了漫畫,不禁疑問,日本人用生命去拼搶的便當在日本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首先,什麼是便當」日語中「弁當」一詞,據說是日本特有的詞語,並非來自中國。後來傳到了日本曾統治過的臺灣地區。「便當」一詞傳入中國是源於日語的「弁當」(新字體:弁當,舊字體:辨當),亦即中國大陸慣稱之的盒飯,或香港人稱的飯盒。臺灣早期以閩南語稱之為飯包,後因受日治時期影響而慣稱為便當。但不同的是,日本人的便當是室溫冷飯。
  • 【感悟篇】悠久的日本便當文化,如今已是滿滿的套路~
    愛看日劇動漫的朋友,是不是對日本學生帶著便當上學的情景非常熟悉?在日本,便當是非常普遍的,不僅是學生,公司職員經常帶,甚至人們去賞花,旅遊也會帶著便當。便當文化在日本歷史悠久,早已成為日本飲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甚至演變出了一些特殊的主題便當,例如「鐵道便當(駅弁)」便是融入了鐵道沿途站點的當地特色食材和飲食文化。
  • 日本便當文化—如何把普通的盒飯吃出高級的感覺
    日本,這個集工匠精神和中二病於一體的國度,是怎樣和「盒飯」擦出火花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日本的便當文化。便當文化是什麼?日本人把出門在外吃的可攜帶食物稱為便當。而在便當裡,通常會有米飯、主菜、副菜以及餐後的小甜點,其花樣之豐富,有點類似於西式全餐。
  • 日本的便當文化,餐盒中的藝術品
    喜歡看日劇的大家,一定會留意到日本人有製作以及攜帶便當的習慣。午飯時,打工人會拿出家裡精心準備的便當來獨自享用。這種量少種類多,擺放得非常精緻的便當,甚至不用加熱直接吃冷冰冰的飯,在我們眼中還是有些不太能理解。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這種看似是簡單的便當,裡面卻有著無窮的魅力。
  • 日本吃冷便當:無法理解的文化 暗藏民族禮儀
    日本的便當產業,一年的銷售額達到6萬億日元,相當於3000億人民幣左右,便當是日本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它深深地紮根於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日本的便當歷史悠久,最早出現在古墳時代(大約四世紀至六世紀之間),那時的便當還很簡單,就是把做好的米飯在陽光下曬乾,叫做「乾飯」,具有不易變質,便於攜帶,可以立即食用的優點。在戰國時代成為武士在戰場上的軍糧。
  • 日本人為何愛吃「冷掉」的便當?原來跟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有關!
    日本有著深厚的便當文化,根據《語源由來辭典》的表述,「便當」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的俗語,意思就是方便、便利。「便當」一詞傳入日本後,也曾寫作「便道」、「弁道」,最後採用了表示「準備」意思的和製漢字「弁」作為表示擺放菜餚的便當盒之意來使用。
  • 便當不「方便」,日本人費盡心思做出來的便當真有這麼好吃?
    京都就是便當文化的發源地,現在的便當文化已經傳遍日本。 種種跡象表明,日本便當是日本文化中有日本特性跟代表性的一部分。不過「便當」一詞最早源於南宋時期的俗語,意思是「便利的東西、方便、順利」。 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本便當文化一直延續至今。在日本不論是公司訂購的,還是家庭自帶便當上班,「好看」是一份便當的重要條件。
  • 日本人的便當能做到多精緻?一份便當就能ins點讚百萬?!
    日本媽媽們製作的便當早已成為一種文化每天丈夫上班、孩子上學媽媽們都會做好便當讓親愛的家人帶上而這些便當一般也不僅只有「好吃」主婦們會把便當做成各種各樣的有時候精緻的無法下口日本便當是日本文化中有日本特性跟代表性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嘛,其實「便當」一詞最早源於南宋時期的俗語,意思是「便利的東西、方便、順利」。
  • 疫情間日本人都「苦兮兮」吃便當?那是你不知道日本便當多好吃!
    熬著熬著,沒想到兩個月時間就這麼過來了,日本疫情終於好轉,政府也宣布取消出門、營業的限制,我們可以暢快玩耍啦!之前疫情嚴重的時候,很多人不敢在超市、商場那些人多的地方長時間停留,因此方便、快捷的便當成為不少日本人的三餐標配。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覺得,天天吃便當,不好吃又沒營養,這也太苦了吧?
  • 日本車站的便當文化,為了不影響別人就吃冷食?腸胃受得了嗎
    導語:日本車站的便當文化,為了不影響別人就吃冷食?腸胃受得了嗎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美味視咖。日本向來是一個精緻的國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以細心為主,這一點還是讓我們敬佩的,當然也是我們生活中所缺少的。
  • 便當達人,用便當傳遞情感,連接中日文化
    2020佳佳便當的總結詞是「感恩」感恩這一年中所相遇的人對文華的支持與鼓勵!感恩這一年中所經歷的一切,都將隨著2021的到來成為回憶!珍惜〜珍惜我的人,愛我〜愛我的人。我若盛開清風自來!「也正是因為這款愛心便當自己的「便當事業」有幸得到了更多媒介的關注和宣傳,加上自媒體公眾號《佳佳便當》的推出,自己的花式創意便當才能夠迅速被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真的非常幸運。」
  • 日本便當……不說了,流口水了
    日本便當最早出現的時間,已無法考證,有人說是在公元4-6世紀之間,有人說是在公元16世紀下半葉,而它真正進入上流社會並廣受歡迎,是在江戶川時代(1603-1868年)。那段時期,日本人熱衷到劇場看歌舞表演,經常一看就是一整天。
  • 日本便當文化能對抗外賣的衝擊嗎?
    「我們採訪過很多做便當的人,三百人左右,通過便當能去了解一個真實的個體。」「說到便當,要用我喜歡的方式來做,不然就做不下去。」「所以現在上班族會吃這個嗎?」「我丈夫就在吃,但是在公司很不好意思。」你看什麼書告訴我們,給我們還得了,給個新的投資的說的意思,那死了那麼多人,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吃?「我是對料理這個事情懷有信念和嚮往的。我覺得便當最精髓的部分就是每天加的那一點剩菜,昨天的剩菜,最不精緻的部分是它的精髓。」「這樣小熊便當就做好了,你做地像個小豬啊!」
  • 日本便當為什麼比中國的好吃?丨日本美食
    大家都知道,臺灣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日本所侵佔。同時日本的文化也有部分流入臺灣,便當文化自然而然也隨之流入臺灣。相比日本的便當,中國的盒飯真的是被甩出十萬八千裡。除此之外,日本便當發展的非常迅速(跟國內相比)。因為日本是眾所周知的快節奏國家,日本的男人幾乎要承擔一個家庭所有的經濟來源,日本的女性養成了一種「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早上男人上班前,都要帶上妻子做的「愛心便當」。(因為節奏快啊,中午吃便當方便啊)而且假如妻子不會做便當,在日本便當店也是隨處可見,密集程度參考中國沙縣。
  • 便當等於剩飯?日本人為什麼視便當如珍寶?
    其實不僅僅是日本的學生,日本的上班族也喜歡帶便當,但是我們經常有一個疑問:這種早上做的飯,到了中午不就是剩飯了嗎?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吃呢?說起日本吃冷食物,其實日本人不喜歡太燙太辣的食物,比如很多日本人都是「貓舌頭」,日語叫做「ねこした」,他們的舌頭像貓一樣,稍微熱一點都受不了,必須要等涼了之後才能吃。所以吃涼的食物對日本人來說已經很隨意了。
  • 臺鐵便當一個臺灣文化的標記
    就像看電影一定要吃爆米花一樣臺灣人坐火車似乎一定要吃便當甚至成為了一種獨立於火車之外的另一個行業「便當」在日語中叫「弁當」內地人俗稱「盒飯」香港人稱「飯盒」臺灣人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多半用便當一詞關於便當的前世今生你可要搬起小板凳聽我給你一一道來在還是蒸汽火車的年代,對於一個長途旅客來說,坐一趟火車實在不易,時間久、肚子餓,在火車上解決吃飯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鐵路便當也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