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鐘教你看懂英文義大利麵菜單,做個高端的吃貨!想吃什麼點什麼!

2021-02-16 澳村吃貨地圖

每次吃義大利麵,看看菜單,這些名稱不同的義大利麵究竟長什麼樣子呢?拿出字典想翻譯看看,結果字典也就是告訴你這是「義大利麵的一種」。

於是你就會一知半解地點單,然後任由店員端上來一份跟你想像中差距很大的Pasta除非你是一個很喜歡驚喜的人,不然通常這種時候都只能默默地告訴自己:「自己點的意面,含著淚也要吃完!」

為了減少這種尷尬的場面,今天樂城君將全!彩!圖!介紹比較常見的幾種意面。

據不完全統計,意面的種類有500多種,而且商家為了吸引顧客還在不斷地創新中。而所有的這些意面都叫Pasta(對的,不是spaghetti,spaghetti只是pasta的一種)。通常根據不同的形狀再將Pasta細分。

Spaghetti /spə'getɪ/是最常見的實心長條細意面。如果要形象一點形容的話,長得像我們的桂林米粉。與其相似的有Spaghettini和Spaghettoni。Spaghettini是這種意面的加細版,Spaghettoni則是加粗或者加長版。

小常識:有一些意面名字會以以-ini、-elli、-illi結尾,這些後綴一般表示「小」,而以-oni、-one結尾的表示「大」

一般最常見的做法是SpaghettiBolognese /spə'getɪ,bəulə'ni:z/,肉醬意面。Bolognese是番茄肉醬的意思。

Macaroni& Penne & Rigatoni 通心粉

Macaroni& Penne & Rigatoni這三種都是最常見的通心粉。

Macaroni/mækə'rəuni/體積最小。通心部分的管比較窄,多為捲曲的。因為它十分捲曲,所以有時也稱為elbowmacaroni,像手肘一樣的通心粉。

而這種類型的通心粉也是在中國大陸最常見的,如果在港式茶餐廳點通心粉的話,它們做的通心粉就是Macaroni。

Penne /'pennei/體積較大,兩邊斜切,直管,不捲曲的粗通心粉。

Penne表面的刻紋,體積大的管筒和兩邊的的斜切部分都幫助這種意面更好地吸收和承載醬汁。意面沙拉裡面一般使用的就是Penne。

Rigatoni /riɡə'təuni/是這三種通心粉裡面體積最大的通心粉。與Penne最明顯的差別是,Rigatoni的兩邊是直切的。

Linguine& Fettuccine  義大利扁麵條

Linguine和Fettuccine都是義大利扁麵條。

想像一下,把Spaghetti壓扁了就是Linguine/liŋ'ɡwi:ni/了。跟Spaghetti不一樣,Linguine一般不配Bolognese那樣的番茄類的醬料,常配Linguine的醬料是海鮮醬(seafood)和香蒜醬(pesto)。

Fettucine/,fetu'tʃni/就是比Linguine再寬一點的扁面。一般的意面是由小麥粉加水做成的,但是Fettucine則是小麥加雞蛋,所以面的質地比較軟,存放的時間比較短,是一種十分新鮮的意面。很多時候顧客都會夠買現做的。


Lasagne(在非義大利語裡亦寫作Lasagna)/lə'zænjə/意面粗面(這種面並不是粗,而是像一張攤開的紙一樣一大片),又叫千層面。

千層面,顧名思義,Lasagne製作過程複雜,材料多樣且要鋪很多層。一般底層是牛肉,然後是一層粗面,然後是一層芝士,再一層粗面……最上面的一層會蓋滿肉醬,然後塗上滿滿一層芝士再拿去烤。

看到如此繁複的過程,MissRen認為去餐廳點千層面還是很值回票價的,因為如果自己做的話,想想都累。

Ravioli /,rævɪ'əʊlɪ/有餡的意式餃。其實說白了就是義大利人吃的餃子啦。跟中式的餃子和雲吞相似,義大利的Ravioli的餡料多是香料、肉碎、雞蛋等的混合物。

但是這也是豐儉由人,按照不同地方的口味和大廚的愛好,也可以加入不同的葷素。至於吃法,Ravioli除了像普通意面一樣可以拌意面醬吃以外,更常見的吃法是Ravioliserved with broth,就是拌著意式濃湯(broth)吃。

Risotto /ri'zɔtəu/義大利調味飯。Risotto嚴格意義上不算意面,但是經常會出現在餐單上Pasta的那一欄。

所以這裡也介紹一下。其實Risotto就是飯啦,只是這種飯會在意式濃湯中煮到有粘稠感之後再上桌,是一盤獨立的主菜。而不是像我們中式的飯那樣要配其他菜吃。如果你是一個無米不歡的人,下次吃西餐就不用發愁啦。

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Risoni/ri'sɔ:ni/,就要注意:Risoni是真的意面,它的意思是大米狀的意面。一般是加在湯裡,使湯變得更濃稠。

看了這麼多pasta的圖片,MissRen也餓了。

在覓食之前再教大家一個很實用的單詞:我們在這個專欄裡面看到的所有美食的圖片,或者那些把美食拍得美美的讓人很有食慾的圖片,都可以這個詞組來形容—— foodporn(food是食物,porn是島國愛情動作片的意思,所以這個詞就是說把照片拍得如此的漂亮導致看得人忍不住要蠢蠢欲動了~~~)。

這個單詞在instagram上面很常用,你只要輸入#foodporn,就能很容易找到一堆美食啦。最後祝大家吃嘛嘛香!

相關焦點

  • 三分鐘教你看懂英文菜單
    對於吃貨們來說,國外美食雖好,但是苦於英文難懂啊!一本厚厚菜單上來全是英文……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啊!  其實,英文菜單遠沒有你想得那般難懂,短短三分鐘教你看懂外文菜單,咱們絕不做餓死鬼!實在不行你就列印收藏吧!
  • 你怎麼點菜?我要這個,那個?!尷尬嗎?看這裡—3分鐘教你看懂英文菜單,以後點菜再也不用亂指了!
    其實,英文菜單遠沒有你想得那般難懂,短短三分鐘教你看懂外文菜單,咱們絕不做餓死鬼!記住了這些食材之後,你就需要了解一些烹飪方法了,比如 Grilled 代表燒烤、Sizzling 代表鐵板、Pan-fried/Deep-Fried 代表煎/炸、Milk Shake 代表奶昔等等。接著,隨著上面兩部分的內容不斷組合,其實你就已經可以看懂很多菜單上寫的是什麼了。
  • 〖實用英語〗一分鐘教你看懂英文Menu,點菜不用再害怕了!
    在加拿大生活,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就是上餐廳看到原汁原味的英文菜名,總之是讓人一頭霧水。而究其原因,只因五個個字:沒看懂菜單。其實,英文菜單遠沒有你想得那麼難懂,短短一分鐘就足以讓你拿下。【調味品類食材】食材作用Nutmeg豆蔻用於煲制雞肉、豬肉及牛肉或烹製芝士乳酪Cinnamon肉桂燒鵝、火雞的的填塞調料,燴煮雞湯及蕃薯等根莖類蔬菜湯的上等調味料或做糕點配料
  • 【味蕾發現】當麻辣牛肉粒遇上義大利麵 就這麼任性!
    這家店是一位吃貨朋友推薦給點妹兒的,推薦理由是:西餐地道,還有讓你驚豔的義大利麵!點妹兒對店名能一下子記住,源於家裡小丫頭喜歡看的系列繪本《花格子大象艾瑪》!艾瑪,EMMA,是老闆娘的英文名字,也是她家小丫頭的英文名字,這麼親子,簡直萌萌噠!這家小廚,就是老闆娘基於對西餐的無限熱愛,和老公一起開的!
  • 山東歐米奇西餐知識百科:西餐菜單裡你必須看懂的幾個菜式!
    如果境外旅遊,「吃」一定是一檔重要節目。而天書一般的西餐菜單則讓許多人覺得困擾,或是草草地點了不如意的食物,或是錯過了本該享受到的美食,亦或是點餐時囧態百出。即使你英文很好,整不明白西餐菜單也很正常,很多西餐廳的英文菜單上還會保留著法語或者義大利語的詞彙。但無論什麼語言,幾個基本的跟最常見菜式有關的詞彙總得知道,不然端上來的東西不能吃事小,吃壞了可事大。Steak Tartar:韃靼生牛肉。
  • 80後吃貨|連續吃2個月泡麵的我們,到底是在吃什麼?
    有網友看完表示,"碗裡的泡麵突然就不香了"、"我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煮泡麵了"、"方便麵加上黑椒醬,煮了點青菜乾拌吃出了義大利麵的滋味"、"方便麵成功不方便"。「你泡我吧」「我泡你了」那麼連續吃2個月泡麵的我們,到底是在吃什麼?是時間的哲學。
  • 怎麼用英語點義大利麵?
    我們中國人喜歡吃麵條,英文中通常用noodles來形容,義大利人則喜歡吃義大利麵,pasta,記住是pasta!我們中國的麵條有很多種類,例如手擀麵、刀削麵、掛麵、面片等。義大利麵也很很多分類呢!說實話,一開始去義大利餐廳很怯場,因為看到菜單後即使你有英語基礎也會基本保持蒙圈狀態!今天就讓我們先來對意面的種類簡單了解一下吧!儘量以後去義大利餐廳吃飯不露怯~Long pasta: 長意面長意面的種類主要以粗細來進行區分。
  • 這樣的菜單文案中翻英,分分鐘逼死歪果仁
    文案君(Mrcopywriter)你的文案學習站!英文:F**k the duck until exploded轉載請保留以下來源:公號:文案君(ID:Mrcopywriter) 編輯:那口蟲(ID:wenanjun01)
  • 飪我食 |《廚王爭霸》大神教你不一樣的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你吃過嗎?吃過嗎?吃過嗎?我知道,你肯定吃過啦!但是,你會做嗎?今天M爺請了一個神秘嘉賓,澳洲歸來的神秘大咖教大家做一道海鮮義大利麵,所有的食材都可以在菜市場買到,簡單易上手,15分鐘,一頓晚餐輕鬆搞定。即使再忙,也要替我照顧好你的胃!
  • 還去什麼西餐廳?在家15分鐘就能自制義大利麵,好吃到停不下來
    最近我被李佳琦種草了一款義大利麵,終於入手回來了,吃了之後我真是愛了,怎麼能這麼好吃。還去什麼西餐廳?在家15分鐘就能自制義大利麵,好吃到停不下來。這款空刻義大利麵是由米其林主廚親自搭配研究的意面,幫我們這種吃貨把所有的配料都配好了,不用出門就能吃到米其林大餐,你來做自己的主廚!
  • 如何只看菜單就知道這家餐廳很貴?| 你不知道的西式菜單套路
    我第一次和小夥伴們吃義大利菜,餐廳太暗、菜單生詞太多,又不想問服務員顯得自己很無知,情急之下點了個Tortellini (下面備註的是cooked with cream)。心想義大利餐廳都是義大利麵吧,義大利麵用奶油煮沒毛病!上來以後才知道,Tortellini是義大利餛飩,包的是奶酪餡兒,又用大量的奶油煮,活生生一個乳酪味炸彈。
  • 教你做正宗的番茄醬義大利麵,掌握這幾點,再不去西餐廳花冤枉錢
    教你做正宗的番茄醬義大利麵,掌握這幾點,再不去西餐廳花冤枉錢義大利麵就像我們中國的麵條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形式和各種各樣不同的澆頭,義大利麵呢,也是需要醬汁的,有白醬、紅醬、青醬、蛋醬等。紅醬是最廣泛使用的,紅醬就是番茄醬,它是我們家吃義大利麵出鏡最高的。
  • 教你如何在家做義大利麵,美味可口,一學就會!
    說到義大利麵,大家都很熟悉。以前經常出去買義大利麵,價格太貴了,而且買到的面裡有很多添加劑,這對孩子是不健康。今天給大家帶來家庭版自製義大利麵。幾個步驟就能完成,而且在家做的麵條比買的麵條特別好吃!喜歡吃義大利麵條的人注意!不要再出去買了。
  • 【TELLUS OVERSEAS】菜單不認識?外國餐廳點餐必備英語攻略
    不知道大家進西餐廳吃飯有木有一種感覺:點了主餐被問要不要加套餐、點了漢堡被問要搭薯條還是洋蔥圈...好不容易準備的幾句英文都不夠用。
  • 我可能吃到了假義大利麵
    於是某天鼓足了勇氣進去吃了一次,華麗麗的被難吃到了……蛋包飯還沒有便利店的好吃,烤的法棍片也乾乾的。醬汁全是用的罐頭,橄欖油大蝦用的是冷凍蝦仁……想到主頁君之前在日本的家庭小館吃的「洋風料理」,簡直不是一個等級的食物——人家連前菜的小食都是自製的。唉,開餐廳這件事,沒點匠人精神還真不行。不過,這家餐廳的菜單上,有一道菜吸引了主頁君的注意力。
  • 在加拿大不會點餐?教你搞定加拿大的英文菜單!
    對於吃貨來說,新到國外必然會綜合各種攻略及個人口味,挑選好屬於自己的美食目的地。 那麼,當我們坐在期待已久的小館子中,看著滿眼的英文菜單,是否也能自如且準確地選到適合自己口味的呢?今天小編就教小夥伴們如何面對一個中文字都沒有的菜單,讓大家都可以做到響指一打,輕鬆搞定各式菜單!
  • 因為疫情出不了國,那我們去外國餐廳看菜單點餐時用英語怎麼點餐呢?
    、點了漢堡被問要搭薯條還是洋蔥圈...好不容易準備的幾句英文都不夠用。快跟著小編認識一下西餐廳菜單上及點餐時的常用英文,擺脫尷尬吧!漢堡/三明治類除了肉排種類,服務員也經常詢問要搭配的麵包種類及配菜(side / side dish)。常見肉排:可能經煎(pan fried)、烤(grilled)、燻(smoked)等料理手法處理過。
  • 《街頭美食鬥士》:白老師教你做真吃貨
    節目計劃12集,每集一個地方,目前已播出了成都、香港、泰國、東京、夏威夷等地,在這些地方,白老師坐在小巷子裡吃,坐在小船上吃,坐在馬路邊吃,站在馬路邊吃,在馬路上邊走邊吃……他用自己如火般的激情、精準的眼光、靈敏的味蕾、淵博的知識、異於常人的胃容量向觀眾示範了,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吃貨。可能會有人有異議,吃貨?誰不是呢?我一頓能吃八個雞腿,十塊紅燒肉,二斤餃子。
  • 英文菜單上,這個縮寫要看清!點錯菜就尬了!
    vegan 除了不吃肉,連蛋和乳製品都不吃,而 vegetarian 只是不吃肉,雞蛋和牛奶還是吃的。如果你是 vegan 或者 vegetariian,菜單中 V 和 VG 的標註一定要看清。另外,國際機場裡的「免稅店」,英文是 duty-free,這裡的 free 跟上面如出一轍,都表示「免除…的」。再回到 gluten free,表示「不含麩質」的,那麼什麼是「麩質」,為什麼老外如此在意?我研究了一下:麩質(gluten)是穀物(比如小麥、大麥)中的一組蛋白質。咱們覺得麵包嚼著很筋道就是因為裡面的麩質。
  • 「香菜」在美國英國印度都有什麼區別?帶你走進吃貨的世界
    學英語的意識是潛移默化的,學什麼取決於你。之前的文章一直提到的從興趣入手。如果你把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挖了,你也可以成為英語高手。那怎麼深挖呢?作為一個廚男+吃貨,我特別喜歡在吃東西的時候模擬菜品怎麼做,材料英語怎麼說。吃貨也能學英語,不懂得,動動手,兩分鐘就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