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影評,能成為密友,大概都帶著愛

2021-02-21 宅影評

能成為密友,大概都帶著愛。七月與安生就像是存在於這世界上兩極化的整體,七月渴望安生的自由,安生嚮往七月的安穩。她們互相愛著對方,互相成為著對方。年紀輕輕就去世的不是二十七歲就去死的安生,成為小說家過著安穩日子的不是想讀中文系的七月。故事到最後,她們相互成為彼此。你說家明重要嗎?重要,他是七月與安生成長的契機,她們終於意識到有些東西即便是對方也無法分享。可家明的作用卻僅限於此了,他的重要遠遠不及七月與安生對彼此的愛。

電影從過去現在兩條時間線展開敘述,看到結尾才意識到這篇小說是安生以七月的身份寫出來的。七月變成了安生當年那樣週遊世界飄蕩四海,而安生變成了七月當年那樣上學工作平淡生活,活成了對方的樣子。海報上兩人被人相擁,卻面面相視,如果用閨蜜搶男人來形容這部電影是極其不合適的。這世間還有一種愛叫做,請以她的名字呼喚我。

導演採用回憶和現實交織的形式進行敘事。採用了多線式結構。很好的暗示性信息,轉場方式雖並不多樣,但卻顯得整部片子更加質樸純粹!聲畫組合也配合的很好,使得觀眾淚如雨下。

這部電影拍的真的太好了,這種類型的電影也是自己喜歡的,以前不是很喜歡周冬雨,但是看了這部電影覺得她演的也特別好,兩個女主都有自己的特點,我也一樣是哭著看完整部電影的,真的是太虐心了,同時也有好多類似的感情也在生活中發生。很感人,這是寫友情的電影中最有感覺的一部了。劇情中多次出現轉折,讓人意想不到又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
    我不再說喜歡看她的書,我說她的文字都是矯揉造作、堆砌詞藻,我一度真的以為自己已經厭倦了她的陰暗與頹廢。畢竟,孤獨在這個呼朋引伴的世界,聽上去是多麼可恥。可是,看到熒幕上的安生眼中退去凜冽,無能為力般哭著問七月,「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的心裡像被誰捅了個大窟窿,整個胸腔空蕩蕩的,能聽到風穿過的聲音。所有前塵往事撲面而來,連迴避都來不及。
  • 影評分享|《七月與安生》不應該被辜負
    大白兔奶糖,小霸王學習機,摩託摩拉大哥大,98抗洪,03非典,08金融危機,有了這些經典符號,隨便搭配一個最乏善可陳的青春故事,也能顯得盪氣迴腸。啊!我的青春多牛逼。可是哥們,這只是時代牛逼,你的青春一點都不牛逼啊。。。電影人,或者說投資人都太聰明,太了解觀眾,太會取巧,以至於我們觀眾已經看慣了木偶表演和華麗排場,自己都忘了上一個會在銀幕上會呼吸的角色是誰。
  • 電影《七月與安生》影評
    那種明明從小到大活成了對方的影子卻因為現實因素無法成為對方,影片通過這點寫出現實的殘酷。朋友這個詞彙之於很多人,僅僅是一瞬間的想法。偶爾的敏感思緒上頭來,自私佔據大腦時,友情這個詞顯得尤為可笑。究根結底,人都是這樣自私。即使安生讓出了自己的一切,即使七月給了安生自己的一切。而你我又都一樣,身體裡活著一個安生,一個七月,這就是影片的藝術性表達。       因了這樣,人生多出許多未知。
  • 七月與安生影評
    影片主要圍繞著兩個閨蜜七月與安生展開的,七月是典型的乖乖女好孩子,成績好,性格溫和乖巧,一直過著父母期望她過的穩定生活,而安生就是那種會搗亂,不願學習,到處去飛的女生,居無定所,漂泊流浪。兩個看似不一樣性格的人卻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然後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家明,男孩兩個都愛,無法割捨任何一個。
  • 《七月與安生》影評
    憑藉著慣性思維,我們會對這個問題給出種種假想:失魂落魄地奔波於往來的人流中,看到每一個像七月的女孩就會瘋狂地跑上去,一次次在誤解與鄙視的眼神裡帶著說不出的疲憊呆呆地站在原地,迷茫著、痛苦著;空曠的房間裡,坐在床邊,埋頭抽菸,煙霧瀰漫了整個屋子;被人嬉笑著從酒吧推出,散發著令人噁心的酒氣跌跌撞撞在別人的視線裡……不管他究竟是愛著七月還是安生,尋找七月將會成為他今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 《七月與安生》一對並蒂花
    與家庭幸福美滿的七月相比,安生的人生可謂曲折很多,從小失去父親的她,母親也對她置之不理,本是安逸恬靜的性格因無人管束而變得放蕩不羈。兩個性格如此互補的人放在一起,慢慢開始互相吸引,相互依賴,很快成為相濡以沫的閨中密友。
  • 《七月與安生》:安生讓給七月的生活最後七月還是失去了
    影片中的七月與安生,分別代表著安穩與自由,七月從小就是品學兼優人們眼中的乖寶寶,安生由於家庭原因不得不早早地踏入社會,這就代表著她一直在漂泊,生活也是居無定所。而而七月呢?一直過著父母給自己計劃好的人生,考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這些似乎是每個人都要過的生活,沒有任何新鮮可言,還因為這些和男朋友的意見產生分歧。但是七月就一直在過,她們兩個代表的就是這兩種生活。
  • 評電影《七月與安生》:無論得到與失去,你依然值得被愛
    儘管這句話對安生來說,那個女孩指的是七月,但站在家明的角度,卻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4 在他們一起去踏春的廟裡,安生說:「佛知道我喜歡你嗎?」 家明確認了安生的心意,也把母親為他求來的、保佑他一生平安的玉墜送給了安生,也算是情定安生了。 儘管愛是自私的,但他能為了安生離開七月嗎?
  • 重溫《七月與安生》:如果家明沒有出現,七月和安生還會分開嗎?
    七月會把安生帶回家,毫不吝嗇的分享當初小孩子心中最重要的東西。長大後的安生會帶七月去買東西,哪怕是大半夜,安生也會帶著七月騎著小電車去找。女孩子最珍貴的情感就是什麼事都會講給你聽。安生自己租了一個隔間時,像擁有了珍寶一樣帶著七月去看,自然的就將七月帶去了心中最為重要的地方。七月同樣也將自己內心中的情感傾訴給了安生。七月戀愛了,和同校的家明,在安生的小隔間裡坦白的。
  • 《七月與安生》(在線觀看)
    —員長《鏡子、窗戶、夢》《七月與安生》(在線觀看)劇情簡介:       七月(馬思純 飾)和安生(周冬雨 飾)的第一次相識在十三歲,她們一個是特立獨行飛揚跋扈的「野孩子」,一個是單純溫婉循規蹈矩的「乖乖女」,從那一年開始,七月和安生幾乎形影不離,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為蘇家明(李程彬 飾)的少年出現在了七月的身邊,七月戀愛了。
  • 《七月與安生》影評:如何安放自己?
    電影《七月與安生》是由曾國祥執導的,由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這部影片是根據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敘述的是出生在南方的兩個十三歲的女孩,由於各自鮮明而獨特的個性,相互吸引,成為最要好的閨蜜。而這兩個清純的女孩又都愛上了同一個叫家明的男孩。
  • 《七月與安生》:除了心疼七月和安生,你還體會到什麼?
    《七月與安生》16年上映的電影,這部作品讓周冬雨和馬思純成為了金馬獎「雙黃蛋」影后,我前兩天才把它慢慢看完,內心有點感受,就想把它記錄下來,跟你們一起來分享。我體會到:女生之間的感情真奇妙女孩子之間的感情真的很奇妙,看似擁有的東西都可以分享,倒有些東西卻是任何人都不能去觸碰,尤其這個人是對方,就比如愛情。七月的家庭條件優越,安生則是沒人管的「野孩子」,七月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跟安生分享,包括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愛。
  • 安生何處安生?《七月與安生》電影解讀
    安生找到了七月,也找到了填補她缺失的情感,從此有了命運的落腳點。這也註定了她的命運要與七月捆綁在一起:因為七月是她此生找到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愛她的人。就這樣,安生與七月,成了不分你我的統一。安生羨慕七月的幸福,但她沒表現出來。七月佩服安生的勇敢,她也沒表現出來。
  • 《七月與安生》北美DVD發行,三年後你變成了七月還是安生?
    《七月與安生》或許就是能產生更大能量的電影2016年上映,當時也算引起了一陣討論閨蜜搶男朋友,佳明是渣男,狗血終於不再套路的華語青春片.——Matthew Leung  V Cinema Show"《七月與安生》是一部精彩的電影,在每個層面都用它的藝術性給一個被拍濫的類型片注入新鮮血液。"
  • 今日91新電影《七月與安生》影評:我們都曾體會友誼最真的模樣!
    七月與安生代表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七月從小到大循規蹈矩的過著安穩的生活,有著父母全部的疼愛和足以令人驕傲的成績,而安生,從小沒有父親,與母親又格外疏遠。所以,在這樣不同的背景下,兩人成為好朋友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了。七月嚮往安生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安生卻又羨慕著七月的安穩與溫暖。
  • 七月與安生:閨蜜都是一邊撕一邊愛嗎?
    大概都是一邊撕一遍愛..不管是十五歲還是二十五歲,甚至到了四十歲。我的一對高中同學,她倆是雙胞胎,從小一起長大,穿同樣的衣服,上從來沒有分開超過24個小時。但是她們是姐妹,也是朋友,也是.知根知底的仇人。怎麼說呢?女孩子總是忍不住會相互比較,而有了比較,就會忍不住有嫉妒.
  •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剛出的時候很火,但趕上了我煩心事最多的時候所以沒去看,但是朋友圈微博看到很多影評還有討論,覺得這好像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有空可以去看看。後來等電影下架了才有空了,去網頁看,看了十幾分鐘沒看下去,可能是大概知道情節,也可能是期待太大反而失望。今天看完之後我覺得是時機不對吧。
  • 影評|《七月與安生》:你會從遠方歸來
    七月是自私的,內心渴望自由與流浪,卻無奈於家人的管制,只能按部就班地聽從家人的安排,潦草而平淡地過一生。七月遇見安生,徹底改變了彼此的人生。安生憧憬著七月的生活,嚮往安穩的小小幸福,喜歡眷戀著有人關心愛護的片刻。安生愛著的一切,都是在七月家才得以享有的。
  • 感情的脆弱在《七月與安生》中暴露無遺
    ----《七月與安生》13歲的一天,安生對七月說,咱們去操場轉轉吧。七月說,她和安生的相遇是一個被選擇的結果,她心甘情願。從概率論來計算,在人的一生中,平均會遇到2920萬人,但只會與其中的3000人結交。成為密友的只不過寥寥幾人。這樣的相遇中,往往緣起於一個微笑或者一個眼神。
  • 七月與安生.
    杜拉斯說,除非你非常愛這個男人,否則男人都是難以忍受的。末尾都有一句問候家明。安生大概還以為自己這問候說得雲淡風輕,稀鬆平常吧。七月怕是心裡刺痛得緊。想到果郡王致玉隱的家書裡,那句「熹貴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