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解讀《我不是藥神》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最近一部非常火爆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對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進行了完美的詮釋。
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求
人的生理需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等各個方面。生理需求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求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求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在第一層次的需求中,性的需求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正所謂「飽暖思淫慾」,性的需求是在生命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才會成為必須品。
《我不是藥神》影片中那些白血病人,就處於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一層。對於他們來說,能夠活下去就很好。由於家境的貧窮和藥物的昂貴,導致這些病人們每天掙扎在生死邊緣。對於他們來說,道德與法律形同虛設,因為在生命是否能得以延續的殘酷事實面前,道德與法律的底線是如此脆弱,以至於被他們完全忽略。
黃毛的偷竊,老呂的焦慮,思慧的墮落,老劉的無奈,以及程勇的鋌而走險,都來自於人類第一層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在這些需求不能真正被滿足之前,沒有人會想到其他需求。
對於前來度麥學苑諮詢的來訪者,有一部分抑鬱和焦慮情緒較為嚴重的患者。對於他們來說,前來做心理諮詢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如何活下去。對於抑鬱,很多人無法有清晰的理解。因為在常人看來根本無所謂的事情,對於一個抑鬱或焦慮患者來說,則意味著毀滅。
所以,對於我們無法理解的人或事,多一份寬容之心,加一點允許和接納。也許你無法為他們提供直接的援助,但是,從內心去允許和接納他們,就能讓壓在情緒五指山下的他們、無法擺脫苦痛與掙扎的他們獲得力量,重新開始生活。
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等。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求的一部分。
影片中程勇帶領著幾個白血病友們共同創業,開始時自然是為了第一層需求——生理需求。但是,當這個需求得以滿足之後,他們的需求層次自動升級到第二層——安全的需求。程勇從鋌而走險到放棄賣藥規避風險,而黃毛、思慧、老呂、老劉等人則在滿足了自己的生命需求之後,希望賺到更多的錢,有更好的出路,同時期待自己能擁有自己的事業。這一點在黃毛身上的體現尤為明顯,曾經因病而偷竊的人,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他都願意為自己的工作奉獻一生。也正因為如此,在最後他意識到危險之後,開車逃離,並最終致死。
在這裡,我想單獨說一下健康。身體健人康是每個人最大的渴望。不管是影片中,還是生活裡,身體健康的程度真的是非常重要。但是,國人的習慣卻是年輕時用命換錢,老了後拿錢換命。前者容易實現,後者卻無可多得。因此,學會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當然也包括心理健康,是每個人都需求做也必須做的事。
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求
友情、愛情、性親密等都是人類情感和歸屬的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求比生理上的需求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
在影片中,當黃毛和老呂以及其他人因販賣格列寧而逐漸成功時,他們不再對賺錢有著別樣的執著,而是對彼此間的友情表示出了極為珍惜的狀態。尤其是程勇和思慧單獨在房間外的時候,程勇敢於放下性的枷鎖,讓他與思慧之間的感覺越來越完整。
第四層次:尊重的需求
三個層次均被滿足之後 ,人會自動升級為第四個層次,即尊重的需求,它分為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求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價值。
對於程勇和他的夥伴們來說,尊重的需求最初的展現是在舞廳裡。當思慧被領導叫去跳舞時,程勇用自己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了被尊重的快樂。而黃毛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尊重,也是他滿足自己尊重需求的方式。
因各類心理問題前來諮詢的來訪者中,多數人都缺少尊重需求的滿足。或者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或者是成年之後遭遇的挫折和痛苦,或者是自身能力受限而造成的心理創傷等。其實,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並不是你得到了尊重才去努力,而是你要經過努力才能獲得尊重。尊重一定是由內而外的,人首先要有內部自尊,而後才會有外部自尊的出現。但是,生活中多數人往往會反其意而用之。所以,在諮詢中逐漸重建自尊,在自尊的基礎上再獲取外部的尊重,就能讓來訪者走上改變和成長之路。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
自我實現包括了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等方面。
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求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
影片的後半部分,每個人都朝著自我實現的道路而努力。黃毛為了保護程勇不受傷害,寧願自己開車逃逸,哪怕賠上自己的命也在所不惜;而因為賣假藥而逃逸的張長林,居然死不吐口,堅決地保護了程勇;而程勇則用自己賺來的錢貼補病友們的藥費,甚至寧願違背自己的心意,把孩子送出國,並在明知風險極大的情況下依然為病友們買來最後一批藥。
如同馬斯洛所說:自我實現的需求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影片最後,每個人都朝著自己的自我實現之路邁出了勇敢而堅實的一步。
其實,心理成長的道路,就是一條不斷升級、逐步前進的自我實現之路。如同度麥學苑的倡議「做自己」一樣,每個人其實最終都會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我,在陪伴每一位來訪者不斷蛻變的成長之路上,既收穫滿滿,亦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