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見,在這裡您將發現屬於內心的那份平靜和無限可能!點擊上方「譜樂臺」關注我們,獲得每天身心健康快樂文摘,共同感受正念的快樂
我們都知道一個理論,也經常引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這是一個上世紀40年代就有的理論,我們一直用這個理論來看待人性、來理解世界。在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3.0》書中,引用了英國企業管理專家左哈在起《精神資本》書中寫到,天才的馬斯洛在臨死前曾對自己的理論表示遺憾,認為這個金字塔應該顛倒過來才對,自我實現的需求才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否則就與其他動物的起點是一樣的了。 「馬斯洛金字塔」是一個把人的需求給分層的著名學說,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年提出的。人生在世,最底層的需求是生理上的,比如食物啊,休息啊,睡眠啊這些,比動物強不了多少。往上一層是安全需求,我們要求有穩定的收入,有健康的身體,不用一天到晚提心弔膽,還能給自己的家庭提供福利保障。再往上一層是關係需求,我們要有親情、愛情和友情。這些都是哪怕再普通的人,也理應擁有的東西。更往上一層,可能就有點不普通了,是聲望需求。我們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在社會上受人尊敬,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人物。金字塔的頂層則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這是人生的高境界,名利都已經不再重要了,我們只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有所創造、有所發現,我們要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為此我們非常樂意完善自己,提升自我,樹立正確的三觀,有高尚的道德,避免各種認知偏誤,追求真理……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3.0》書中指出,當今的營銷正在形成創造型的社會。在創造型社會的核心人群,將以實現自我價值作為人生的第一目標。以人類精神為信仰,聽從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馬斯洛本意是說人應該一層一層地往上走,但是後世的心理學家發現這並不是嚴格的順序。很多人連溫飽都沒滿足,就已經在追求自我實現,人的需求是複雜的。但不論如何,這個需求的分層,很容易讓我們把人給分層:有的人蠅營狗苟就知道賺錢,有的人卻在追求道德、科學和藝術,他們顯然不是一個層次。那好,請問,現在我們周圍這些人,誰在低層次,誰在高層次呢?這個需求層次金字塔的呈現問題所在,出發點是引導人們一層一層往上走,結果迎合了我們很多人習慣攀比和彰顯的劣性。經常會聽到有些人會振振有詞地說:「別人都在馬斯洛金字塔的下部,我在頂層」!
換句話說,在我們的心目中,自己都是處在馬斯洛金字塔的頂層,而別人都處在中下層。
馬斯洛金字塔
「能力的缺陷」,左邊是自己,右邊是別人。
但真正高估的是認知偏誤方面 ——
馬斯洛金字塔
說白了,就是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在個人能力方面可能比別人強那麼一點點,但是要說有沒有偏見,三觀正不正,那自己是明顯強於別人。這裡所說的能力大約能管到馬斯洛金字塔上的聲望需求這一層;而認知偏誤,那可是自我實現層面的高級東西。不見得每個人都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這個總體趨勢非常明顯。大家心裡都這麼想 —— 也許我掙錢不多,也許我能力有限,但是我可不像大多數人那樣對世界充滿偏見,我是一個公正的人。錢當然是個好東西,但我工作主要是為了理想和愛好,不像大多數人那樣就為了掙錢。我一直都是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層次,別人基本都只為名利奔忙。如果這麼說感覺有點誇張,那就換個說法。比如你在工作中跟一位同事發生了衝突,他激烈地反對你,你覺得,他為什麼會這樣?難道他是為了公司著想嗎?難道他是為了公平和正義嗎?肯定不會的。他要麼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要麼就是被偏見衝昏了頭腦!由此我們能不能反思一下。當我們評估社會現實的時候,是不是總覺得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當我們不得不維護自身利益的時候,是不是都是……「不得不」如此 —— 我們內心永遠是個好孩子,只是不得不偶爾向現實低頭。
而那很可能是我們的偏見!我們低估了別人在馬斯洛金字塔上的位置。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身處馬斯洛金字塔頂層的自我】日用品的營銷廣告都是試圖從馬斯洛中下層吸引消費者:我這個冰箱物美價廉,我這個手機性能卓越。那些奢侈品的廣告,都是試圖打動消費者那個馬斯洛頂層的自我。這也是為什麼長輩給介紹對象不靠譜:他們看孩子只能看到馬斯洛中下層,因為頂層的內容很難跨代交流。你家孩子愛好藝術但你覺得那不是賣點,你以為別人家孩子都只認房產證嗎?如果用這個金字塔去衡量「別人」,我們在使用「馬斯洛金字塔「所產生的偏見就更嚴重了。比如:中國古人看自己,那是禮儀之邦,我們是知書達理、捨身取義的中華;我們看蠻夷,那都是只知道利害不知道大義的野蠻人。可是殊不知蠻夷看我們也是這樣:他們可能覺得中原人都愛欺詐而且貪生怕死,草原人都是講義氣的豪傑。【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
近代我們被西方文化影響太深了,我們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就是過於重視「禮儀之邦的教育模式」,不重視科技和邏輯思維,企業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 說白了,我們是因為在馬斯洛頂層呆的太久,吃夠了過度文明的虧。於是中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在國際上做事應該只談利益!既然別人是「列強」,那我們就必須成為「更強」。這個想法其實沒有大毛病,想在國際上混好,硬實力絕對是第一位的。但是,軟實力其實也很重要。列強並不是只講「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胡蘿蔔加大棒」之類,列強的人民也有馬斯洛頂層需求。有研究發現,西方選民投票,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人人都知道自己手裡這區區一票根本左右不了大局,之所以出去投票,那其實是一種自我表達 —— 那是要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那是自我實現的需求。近些年,隨著量子科學在西方的崛起,佛學禪宗的普及,全球正在重塑我們看待世界和宇宙的觀念。也有更多人意識到,只有追隨內心的需求和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本質應該是這樣的:
如同企業發展一樣,當明確了人生的願景和意義,才能清晰地自主規劃發展的路線和階段性的目標,知道如何一步步向目標邁進,過程中也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去逐步實現自己的精神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
這才從真正的意義上走出人生應有的姿態。
謹藉此文感謝菲利普科特勒和左哈這些智者的分享,我們才得以正確解讀「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意義。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因為您的分享,獲得內心平靜、和諧、快樂。
》期待您的關注和支持,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我們將與您分享更多關於正念生活的文章,一起匯聚正能量,讓愛傳遞你可能喜歡或值得回味的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