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尋找薇薇安:一個保姆一生的攝影日記 戲劇的藝術 Vol 91

2021-02-27 戲劇的藝術

2007年地產經紀人,跳蚤市場賣家約翰·馬羅夫為寫當地公園的小冊子找舊照片時,在舊家具拍賣場買下一箱薇薇安·梅耶的底片和照片。據說那是一個民用倉庫收不到租金拿出來抵賣的許多舊家具及雜碎物件的一部分。


馬羅夫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照片。不會攝影的他剛開始也不知道怎麼處置這批底片和照片。後來馬羅夫有時間仔細整理這批底片和照片,慢慢也喜歡上了攝影。並且有意識地在跳蚤市場收集薇薇安·梅耶的照片底片膠捲。

馬羅夫哥哥的朋友羅恩·斯萊特裡一直在收集舊照片。生活窘迫的斯萊特裡沒有醫療保險,為付醫療費他將他收集的薇薇安·梅耶膠捲的大部分,以一美元一卷的價格,共1000卷賣給了馬羅夫。

馬羅夫一共收集到100,000多張底片,2,000多卷還沒有衝洗出來的膠捲,3,000張照片和許多8毫米影片。時間跨度大約是六十到七十年代。

傑夫·戈爾茨坦,從跳蚤市場聽說了馬羅夫收集薇薇安·梅耶照片的事兒,也加入了收集的行列。功夫不負有心人,目前戈爾茨坦收集到12,000張底片,700張照片,20個影片和許多反轉片。時間跨度大約是五十到七十年代。

就這樣,薇薇安·梅耶的攝影開始慢慢浮出水面。其規模,其質量,其時間跨度令人震撼。那麼,薇薇安·梅耶又是誰呢?


薇薇安喜歡在休息日周日拿著她的祿來福來相機到處走到處拍。她從來不和別人分享她的照片,有一大部分照片因為沒有衝洗出來,連她自己都沒有看到過。


儘管有僱傭過她的家庭出來說一些她的事,儘管她常去買膠捲的照相店認識她,但因為她的內向,薇薇安·梅耶是神秘的。


到底她是誰?有過什麼樣的人生?為什麼拍了一輩子的照片又不去衝洗出來看?為什麼不衝洗出來還不停地拍攝?她又是在哪裡學的攝影?

2009年4月的一天,馬羅夫在其中一個盒子裡找到一個衝膠捲的信封,上面用鉛筆草寫著:薇薇安·梅耶。馬羅夫趕緊再次在網上查找,驚奇地發現薇薇安·梅耶的名字出現在芝加哥論壇報的訃告欄裡,是前幾天剛剛過世的。發訃告的是約翰,萊恩和馬修。他們留下的地址和電話都不準確,馬羅夫試圖通過芝加哥論壇報和他們聯繫也沒有聯繫上。線索斷了。

2009年5月18日馬羅夫專門建立了一個薇薇安·梅耶博客,並逐步開始貼薇薇安的作品。2009年10月9日馬羅夫在照片分享網站Flickr貼了一個專題「我該如何處理這批照片」,反映很熱烈,馬羅夫也得到許多熱心的建議,這些都增加了他整理出這批照片的動力。

馬羅夫隨後在另外一個盒子底部發現一個高地公園地區的地址,上面的名字是俄夫仁·根斯堡。仔細調查之後發現俄夫仁·根斯堡的確住在這個地址,而且他的三個兒子的名字是約翰,萊恩和馬修,正是在芝加哥論壇報發訃告的那三位。就這樣,從根斯堡家開始,馬羅夫總算找到一些了解薇薇安·梅耶的人。

薇薇安是1956年應徵根斯堡家登在報紙上找保姆的廣告到他們家的照顧他家三個兒子的。這一做就是十六七年,一直到1972年孩子們長大成人薇薇安才離開根斯堡家。

薇薇安不太願意提起自己的過去,誰也不知她怎麼會來芝加哥做保姆。但薇薇安很直爽,從不隱瞞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尤其喜歡對政治和電影發表評論。根斯堡太太南希印象中薇薇安對做保姆興趣不大,只是她不知道還可以做其它什麼。

儘管她有濃重的法國口音,薇薇安·梅耶1926年2月1日出生於紐約,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奧地利人。薇薇安4歲時,父親就不再和她們在一起了,原因也無從查起。

在1930年的人口普查中,薇薇安和她母親的名字出現過,但那時戶主名字是49歲的法國婦女珍妮·貝特朗。珍妮·貝特朗是小有名氣並得過獎的人像攝影家,也認識紐約惠特尼博物館的創立者格特魯德·范德比爾特·惠特尼。但是沒有人知道珍妮和薇薇安母女的故事。

薇薇安母女後來去了法國並在那裡生活了很長時間,可以說薇薇安是在法國長大的。但是她們在法國具體生活在哪裡,有什麼經歷,薇薇安又怎麼喜歡上攝影目前還不清楚。

我們知道的是薇薇安於1951年4月16日隻身從法國港口勒阿弗爾登上了去美國的輪船。10天後她抵達了紐約,那年薇薇安只有25歲。已經沒有人知道薇薇安在紐約的5年在做什麼,只有馬羅夫手上的一些紐約的照片顯示薇薇安已經開始她的攝影生涯了。

從1956年到1972年在根斯堡家做保姆的日子是薇薇安最安穩的17年,根斯堡夫婦尊重她,孩子們喜歡她。薇薇安將專門留給她用的廁所改成了暗房。「不讓我們進她的暗房」,俄夫仁·根斯堡先生回憶說,「儘管我們也沒想過要進去」。

從來沒聽說薇薇安約朋友見面,也沒有男朋友,更不用說丈夫了。在薇薇安不用工作的日子裡,她要不去看電影,要不就將自己鎖在暗房裡,但是最多的就是到處去拍照片了。脖子上吊著祿來福來相機成了薇薇安的經典形象。

1959年到1960年中有6個月,薇薇安一個人去週遊了世界。儘管薇薇安不怎麼聊起自己的家庭,根斯堡先生記得薇薇安繼承了一小筆遺產:法國阿爾薩斯一個小農場的一部分。薇薇安兌現了屬於她的那部分並用這筆錢去了洛杉磯,馬尼拉,曼谷,北京,埃及,義大利,法國,再回到紐約。


「如果她想好去哪裡,她就會去」,根斯堡太太南希回憶說,「你也完全不必去問具體她去哪裡的。當然你可以問…可是,薇薇安是很注意自己隱私的人。」

薇薇安也會給他們看她拍的根斯堡家孩子的照片,但從不會送他們這些照片。「如果你喜歡一張照片,你就得花錢買。」 太太南希說。但是她相信薇薇安也不是願意靠照片謀利的人。「就像畫家不捨得出賣自己的畫一樣,薇薇安非常喜歡自己拍的每一張照片。」

薇薇安在1972年離開根斯堡家時帶走了她所有的東西,卻隻字不提她去哪裡做保姆。就是後來時不時回根斯堡家看望她帶大的孩子們時,也從來沒有提過她在哪裡工作。薇薇安的故事還不完整,但看來她一直在芝加哥的北岸地區做保姆。

1987年薇薇安到烏瑟斯金家做時,她隨身帶著30年的攝影積累。丈夫扎爾曼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教授,太太卡倫是教科書編輯。他們記得在面試薇薇安時,她就清楚地表明:「我必須要告訴你們我可會帶著我的一生來的。而我的一生就在一個個盒子裡。」

烏瑟斯金告訴她沒問題,他們家有個大車庫。「可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料的是,薇薇安真的帶來了200多個大盒子。」烏瑟斯金記得她對孩子們很好,但對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好了。太太卡倫感覺她不喜歡買貴重的東西:「我想薇薇安將自己定位成窮人,並為此自豪。」

從1989年到1993年, 薇薇安在費德裡科·貝裡德家照顧他有殘疾的女兒。對她的印象和以前的幾家差不多:薇薇安對他女兒很好;她在地下室堆了幾百個盒子;她喜歡評論電影,對政治話題的討論也很有興趣。

根斯堡家的人常為薇薇安擔心。和以前一樣什麼都不怕,薇薇安經常很晚了還在芝加哥治安不太好的地區到處走,和高速橋下的無業游民說話,還教他們怎麼去庇護所。

2008年聖誕節的時候,薇薇安在市區滑了一跤並傷著頭部,被送進了急診室。根斯堡家的人幫忙找最好的醫生。南希嘆道:「孩子們實在太了解薇薇安了。她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但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

薇薇安2009年4月20日在在羅傑斯公園的療養院過世。根斯堡家的孩子們將薇薇安的骨灰撒在他們小時候薇薇安帶他們去採過野草莓,共同度過許多快樂時光的樹林裡。

這就是目前我們知道的薇薇安的一些故事。也許我們有機會知道更多她的生平故事。但也許薇薇安·梅耶將永遠是個謎。她給我們留下的,只是她的攝影作品,讓人驚嘆的攝影作品。

作者:童加涵,轉自童加涵新浪博客。

歡迎推薦經典作品或評論本期內容。

✂--

相關專題推薦:(回複數字)

【光影】亞當斯攝影→1

【光影】以黑白之名看建築→84

【光影】如詩如畫:郎靜山攝影藝術→88

✂--

微信公眾號:戲劇的藝術

最前沿的戲劇共享、最獨特的戲劇解讀、最開闊的藝術視角

相關焦點

  • 生前料到、死後成名 薇薇安.梅耶 「一個保姆一生的視覺日記」
    珍妮·貝特朗是小有名氣並得過獎的人像攝影家,也認識紐約惠特尼博物館的創立者格特魯德·范德比爾特·惠特尼(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但是沒有人知道珍妮和薇薇安母女的故事。
  • 《尋找薇薇安》:魔法保姆的黛安·阿勃斯故事
    推薦理由:魔法保姆的黛安·阿勃斯故事我覺得紀錄片最重要的應該是拍攝的內容值得被紀錄,也就是說,只要你找到一個足夠好看的題材,紀錄下來,很容易就會是好看的紀錄片。這點,《尋找薇薇安·邁爾》這部紀錄片有著天然優勢,因為電影紀錄的人物,堪稱近年來在芝加哥發現的最有意思的人物——薇薇安·邁爾。誰是薇薇安·邁爾?
  • 《尋找薇薇安·邁爾》:她做了40年保姆、終身未婚,去世時窮困潦倒,死後卻被稱為攝影大師!
    ——《尋找薇薇安·邁爾》2007年,美國一個舊貨商約翰·馬盧夫,在一家拍賣行花費380美元,購得了一大箱六十年代拍攝於芝加哥的舊照片底片。馬盧夫購買這些照片的本意,是為自己撰寫的一本關於地方歷史的書籍尋找影像資料。
  • 尋找薇薇安·邁爾—保姆與攝影師的雙面人生(上)薇薇安攝影展專題
    微信號:sdadagallery12月10日上午,「走進大學看展覽」第20期藝術攝影原作《薇薇安·邁爾攝影展》展覽,在長清校區美術館開展。展覽至12月29日結束。關於攝影,應該是薇薇安·邁爾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是她理解、表達世界的方式,甚至是一種生活的技巧,生活的一部分。對於薇薇安·邁爾來說,攝影是她不想被別人觸碰的理想國,小心的呵護,不斷自給自足。生活是我們的點點滴滴,一秒一秒的經過。
  • 尋找朋友圈的「薇薇安」攝影選集
    編者按:偶爾的一個機會,看到攝影師朋友「以繪」和她的夥伴做了一個攝影項目「尋找朋友圈的薇薇安
  • 如果你覺得身份卑微,懷才不遇,那就請「尋找薇薇安.邁爾」
    看完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內心極不平靜,一位做了四十年保姆的偉大攝影師,生前籍籍無名,在死後卻聲名遠揚。我在想,如果她活著的時候,她的作品就能夠橫空出世,受到舉世矚目。她是否會願意接受這樣的身份轉變。從保姆到偉大的攝影師。
  • 潘魯生:再尋薇薇安,再現藝術本真薇薇安攝影展專題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本次展覽共展出薇薇安·邁爾各個時期的經典原作50幅,作品由美國畫廊及收藏家提供。展覽至12月29日結束。冬至剛過,在中國北方歲末年初最寒冷的季節,中美專家為了一個共同的展覽和研討會齊聚孔子的故鄉,在山東工藝美院研討薇薇安·邁爾的攝影,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
  • 薇薇安·邁爾:終生以保姆為業的神秘攝影大咖
    她終生以保姆為業,直至2009年逝世之後,作品才因偶然的機遇而被發現,由此她的名字也隨之從美國傳遍世界各地。這可能是攝影史上最特別的一個個案。她的故事之所以廣為人知,源於其雙重身份之間的巨大反差:身世成謎的保姆與隱士般的藝術家。薇薇安一生中拍了大約十幾萬張底片,而且生前她很少洗過照片,甚至有上千隻膠捲竟未衝洗。
  • 攝影界的梵谷-全職保姆Vivian Maier的傳奇一生
    在攝影界,有一個人被譽為是街拍攝影的梵谷,她的名字叫做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1926年2月1日- 2009年4月21日。)薇薇安·邁爾的一生和梵谷有著太多相似之處:性格古怪狂傲,難以接近才華橫溢卻無人問津在世不得志,死後享有極大盛名更奇怪的是,她在世時前後做了40年的保姆工作,鮮少有人知道她會攝影。
  • Vivian Maier 薇薇安· 梅耶
    2009年過世的薇薇安· 梅耶(Vivian Maier)本來會以一個普通保姆的身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但是在隨著她所拍攝的十萬多張照片和底片被發現和擴散,一個女攝影師的傳奇故事逐漸被揭開。薇薇安在丹納休家照顧他的4個孩子不到一年。和根斯堡家不同,這家的 孩子不怎麼喜歡薇薇安。他們覺得她是古怪的法國女人,帶他們去奇奇怪怪的地方,做的三明治很難吃。丹納休當時12歲的小兒子詹姆斯記得薇薇安經常在附近轉悠拍照片,一身裝束有點像瑪麗亞·川普(《音樂之聲》中保姆的原型)。丹納休也記得薇薇安經常在拍,但卻不記得見過照片。「有一次見到她在拍垃圾桶的裡面。從來沒有想到過她做的事有什麼藝術價值。」
  • 頂級女攝影師,竟然做了40年保姆,她的一生充滿傳奇
    不同的是,桃姐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她所照顧的家庭。而薇薇安卻是用保姆身份,來掩藏自己作為攝影師的另一面。薇薇安將她的保姆身份和攝影師身份平衡得很好:前者用來餬口,後者滋潤心靈。她故意拼錯自己的名字、模仿蹩腳的法國口音,還戲稱自己的真實身份是「間諜」。
  • 從神秘保姆到傳奇攝影師,說不盡的薇薇安·邁爾
    文章中還透露出一些奇聞軼事,包括這位攝影師生前一直從事著保姆工作,她一生都未成家,她十年來從未在自己服務的人家打過一通私人電話……這是個足以抓住觀眾眼球的話題。尋找薇薇安·邁爾》登上了奧斯卡,獲得了當年最佳紀錄長片的提名……© Vivian Maier© Vivian Maier被薇薇安故事吸引的人甚至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故事看起來太像是編造的了,簡直就是一個童話。」
  • 《尋找薇薇安.邁爾》——在黑白的世界上做一個孤獨的自由人。
    有一天她想,我不能一直這樣,我要在陽光下生活,於是她辭去了工廠的工作,當起了保姆,一家又一家,長達四十年。她對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做到收支平衡就行了。在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她掛著她的卡式老相機自由拍照,拍街景、拍人物、拍車禍、拍災難、拍垃圾桶.....。沒有人知道她拍這些是為了什麼?有一天她對她的僱主說,我要去巡遊世界,八個月之後回來。
  • "尋找薇薇安邁爾"入圍奧斯卡 聚焦隱匿的藝術家
    薇薇安與大畫家梵谷有著類似懷才不遇的情況,去世後作品才得到挖掘與認可。她一生未婚,也未曾有過親密的親友。薇薇安於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期間在芝加哥的郊區默默無聞地做著保姆的工作,沒有任何一位僱主知道,她還是一名優秀的街頭攝影師。邊緣化的人物是薇薇安·邁爾拍攝的主體,包括窮人、老人、少數民族和兒童等。
  • 薇薇安.邁爾-孤獨的注視過這個世界
    薇薇安.邁爾是1926年生的人她祖籍是法國出生在美國她這一輩子沒有結婚沒有孩子只做過一份工作就是給別人當保姆薇薇安作品於是他不斷的拿膠捲去衝洗衝洗完了建了一個網站向全世界介紹這位已經去世的老太太薇薇安.邁爾他只要一出書 大賣他只要一辦影展 爆棚可見全世界都被薇薇安的攝影折服了我們來看她拍的這些照片
  • 上遊時尚|街頭攝影大師薇薇安·邁爾:一生默默無聞,死後才被認可
    被公認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的薇薇安·邁爾,與大畫家梵谷有著類似懷才不遇的情況,一生默默無聞做著保姆,去世後作品才得到挖掘與認可。生前默默無聞卻才華橫溢,死後享譽世界,薇薇安的鏡頭裡充滿了對世界的思考,孤獨是她的代名詞,默默無聞做了40年保姆,一生未嫁,無兒無女,唯有去世後留下的10萬多張芝加哥街景和街頭人像底片。
  • 薇薇安:在孤獨中離世的保姆,也是最偉大的攝影師
    她一生拍攝了十幾萬張照片卻無人曾見,大部分連她自己都沒見過,因為從未衝印,她生前是一個保姆,從未結婚,窮困至死。
  • 最全Vivian Maier 薇薇安街頭攝影作品集
    ,文章裡只展示一部分想要薇薇安攝影作品請打賞私信後芒種先生Vivian Maier 薇薇安街頭攝影作品集,薇薇安·邁爾是美國的一位業餘街頭攝影師,她一生拍攝了超過10萬張照片,由美國歷史學家約翰馬魯夫整理其作品後發布,收到世界各地的媒體報導,並被認可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
  • "尋找薇薇安·邁爾"主創專訪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隱匿的藝術家
    自2013年9月《尋找薇薇安·邁爾》在倫敦國際電影節上首映以後,次年3月在多家藝術院線放映過。儘管影片票房僅有150萬美元的成績,這部佳片仍然躋身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的五席之一,與其一同入圍的影片還有《第四公民》《在越南最後的日子》《地球之鹽》《維龍加》。
  • 魔法保姆--29歲的店主約翰,在拍賣會上花400美元買了一箱資料,然後...
    有時,在薇薇安休息的日子裡,她會與那些她關心的孩子們待在一起,或者漫步到城市中破舊的、不太安全的類似「貧民窟」的地方去尋找貧苦人們生活的細節,拍攝那些鮮有曝光的生活。然而,在她的一生中,她從未將其攝影事業與任何人分享過,這是本片中最大的懸念。本片導演之一的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實際上是薇薇安·邁爾的伯樂,而這一切,都緣起於約翰在一場拍賣會上無意中買到的大量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