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寫愁新題材的李煜,600年不曾被人模仿的詞,結果被人截胡了

2020-12-20 請叫我盧指導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雲一渦,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李煜的這首《長相思重山》開創了寫愁的新境界,新題材。在李煜之前,文壇中的詩人從未以這樣一個愁字都沒有,卻能句句表現出愁的詩詞。

這首名作是李煜後期所創,它沒有脫離花間詞的風格,但又比一般的花間詞寫得清新雋永。這首詞不像李煜往常的風格,引起了後世名人的爭相模仿,為什麼要模仿?因為它的難度太高了。

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這整首詞,先看看他都寫了些什麼?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又在哪裡?

「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遠天高煙水寒」,是遠景。這一切都是跟著思婦眺望目光的由近及遠漸次展開的。

需注意的是,「煙水寒」的「寒」,並非僅僅用來形容「煙水」,而且還曲折傳出了思婦的心理感覺。正因為久望不見,更添哀傷,心頭才滋生了寒意

不經意地掃視周遭景物,瞥見不遠處有楓葉如火,灼人眼目。這使她猛然想起:時令又到了丹楓滿山的秋天,自己經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結啊?

上片「相思」一詞的出現,使得詞旨豁然顯現。緊接著點出了下片,並著重刻畫她的心理活動。「菊花開,菊花殘」,用短促、相同的句式,點出時間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

塞雁高飛人未還」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歸,那漂泊在外的遊子為什麼還見不到他的蹤影呢?用雁知「歸」來反襯人不知「還」,就更深一層地表現出了她的內心怨苦。

一簾風月閒」,刻畫出了思婦由於離人不歸,對簾外風晨月夕的美好景致無意賞玩的心境。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裡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句句寫思婦「秋怨」,「秋怨」二字卻深藏不露。側重於表現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現其胸中之情,用筆極其空靈。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他善於用單純明淨、簡潔準確的語言生動地再現物象,展示意境。

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後期複雜的情感,只是通過寫詞即興抒發內心的情感。

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義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李煜一生視詞如命,愛詩如狂。

相傳,自己生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因詞中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

他的生命就是葬送在了自己的詩詞上,而且他的這首絕命詞,知名度很高。《李煜詞傳》中記錄了他的絕命詞《虞美人》,簡單幾個字,卻要了君王的命。

他的傳奇可不止這個《虞美人》,還有很多表現親愛的有趣佳作,這些描寫情愛的基本都是李煜早期的作品,當時的他可是住在皇宮了,三宮六院,這要有多少好玩的事情呢?

要是想知道李煜在深宮中如何,不如拿一本《李煜詞傳》看一看,要想了解一個聞名於世的詩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他的詩詞。

《李煜詞傳》記錄了李煜從深宮皇帝到世間階下囚的全部「詞」佳作,而且不僅僅有佳作,還有佳作背後的創作背景,李煜的小故事。

除此之外,李清照、蘇軾、辛棄疾、納蘭容若、倉央嘉措都在裡面,而且是單獨的一本書,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小本本」。

我們總是逼著孩子讀書,背詩詞,但是有些孩子就是記不住,自己很努力的背也記不住,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不理解這首詩詞。

孩子知道這首詩詞是怎麼來的時候,孩子背誦可以聯想到故事,能明白這首詩詞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帶著理解去背誦詩詞,這不簡單多了。

這一套詩詞,只需要79元錢,79元錢換取6本詩詞,能讓孩子至少提高10分,老師常說,一分壓倒千萬人,10分你的孩子很可能就是重點大學。

相關焦點

  •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作為帝王,李煜的政治生活是一出荒謬的悲喜劇。風流才子無心政治,卻陰差陽錯,做了一代君主。再加之李煜即位之後,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詩詞創作方面,過著輕歌曼舞、往來酬唱的生活,且沉迷於吟誦佛經,把朝廷國事放在一旁,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的慘劇。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他算得上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被稱為「千古詞帝」,他的詩詞也被後人爭相模仿。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李煜特殊的君主身份,讓他的詞作和尋常人比起來更多了一種家國情懷,尤其是在滅國之後他的作品中更是透露出一種無人可體會的哀愁,這讓後世不少文人騷客都為之拜服,更是爭先模仿。像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喻愁就引領了文人騷客間一種時尚,當他寫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又成為文人之間爭相詠誦的對象,足以見得李煜在詞壇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他對後世詞作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但有一首詞,自李煜寫過後600多年來竟無人效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的《長相思》妙啊,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容若27歲仿出一篇
    唐後主李煜,他的詞美的讓人心痛,讀之令人斷腸,造詣之高,引得後世文人墨客爭相傳唱模仿。但是有李煜有一首詞,精妙絕倫,誕生600年來無人能模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短短4句「寫愁」詞,寫出王國維的「無我境界」,被世人盛讚
    但凡有些人生經歷的人,誰會沒有各種各樣的憂愁?誰會沒有體味酸甜苦辣鹹的人生滋味?此處的「獨」字告訴我們,此時的李煜是孤獨的,是無人陪伴的,他的心情也是無人能體會的,像李煜這樣的偉大人物則是孤獨者中的孤獨者,正所謂曲高和寡,他們只能孤獨地行走於人世間。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南唐後主一直是悲情悽厲的代名詞,因此李煜也就成為了哀傷苦楚的別名。我們一般認為李煜的詩詞創作風格是以公元975年作為分水嶺的,時年38歲的李煜兵敗被俘,國破家亡。他前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寫的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所以清新明快,婉約動人。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罵不配為人君有人拍手叫絕
    李煜為天下人孰知,我認為最多的主要是因為他的文採,而不是由於他的社會地位。他是一個傑出的詩人,但他肯定並非一名出色的君王。一名沒打算做君王的人,老天爺居然叫他做到了,這讓那一些戳破腦殼想當君王的人,情何以堪?但無論其他人如何看,李煜著實也坐上了王位之上,一頓操作猛如虎,秀的令人全身發麻。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然而想要真正了解李煜,他前期那些「花前月下」的創作是繞不開的。李煜雖然經歷了亡國,他的身份和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李煜即使在亡國之後,他的本心也是不曾發生變化的,依舊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之心。所以說,只有把他的前後創作階段連在一起,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才是完整的李煜。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作為君王,李帝是後世不少人眼中的笑話。上位不是因為有才,而是因為哥哥弘冀早亡;在位15年,正事幹得不多,只知鶯鶯燕燕;遭遇變故後,無力反抗,終日長籲短嘆了殘生。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
  • 李煜寫了首很唯美的詞,隨便拿出一段都是千古名句,如今人人會背
    倉央嘉措有一首詩,道盡了自己的一生,也道盡了很多與他命運相似之人的一生:「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人不可能即作受人枯守青燈的活佛,又做流連塵世的情郎。正如一個人不可能做執掌蒼生的無情帝王,又做多愁善感的儒雅文人。前者是倉央嘉措的無奈,而後者便是李煜的無奈。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4句話道盡人生痛苦,後世文人無一仿出精髓
    縱觀古今,如果李煜的詞牌第二,那麼沒人敢稱第一。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有了前面幾句的鋪墊,最後這句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橫空出世,這句詞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極富感染力。無論是措辭還是格律,這首《虞美人》都堪稱是詞中翹楚,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李煜卻在其中道盡了人生的痛苦。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最經典一闋詞:字字滴血,句句含情,很多人讀後溼了眼眶!
    李煜最經典一闋詞南唐後主李煜,是一個一輩子都不能奈何自己命運的可憐人。他於公元937年生於南唐皇室,因自小目有雙瞳便被人稱為又帝王之象受到哥哥的忌憚。可李煜自小就只是相當一個無拘無束的隱士,偏愛吳舞文弄墨,詩詞歌賦。可是命運就是這麼的捉弄人,公元961年,李煜25歲,太子李璟意外身亡,李煜被推上了皇位。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