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侯——張騫

2021-02-23 cici的分享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是不是認為後面的劇情應該是:「張騫在嚮導的指引下成功避開匈奴人,到達遠方的大月氏。」嘿嘿(●ˇ∀ˇ●)恭喜你們……答錯了。

       是的,無論張騫他們怎麼左躲右閃,他們還是遇上了匈奴,張騫他們寡不敵眾,畢竟只有一百餘人的軍隊,那些隨從的戰鬥力也不可能強到哪裡,畢竟張騫也不是皇帝嘛。於是,張騫的部隊死的死,逃的逃,而他本人,也成為了匈奴人的俘虜。你看,這運氣多背。

       單于早就聽聞漢朝派了個使臣,向大月氏出使,如今見到了大漢使臣的本人,單于又怎麼會放過這樣一個拉攏使臣,使使臣背叛國家的這等好事呢?於是單于在手下抓到張騫之後,對張騫說:「你看,大月氏在我匈奴之北,無論怎麼走,你們還是要撞見我們噠!可我們又怎麼會把你們放到北邊去呢?就像我們匈奴人要出使你們大漢南邊的越國,你們漢人會放我們通行嗎?」於是,單于就扣留了張騫一行人。

注意一點,為什麼張騫它們會被單于扣留?其實單于只要把張騫他們殺了就可以了啊?這一段就能突出張騫的才幹。以及匈奴是識才的,就像飛將軍那裡一樣(詳情請看李廣輯)。

      張騫這一行人啊,在匈奴那兒一呆就是十年,單于甚至還給張騫找了個匈奴老婆,想勸他放棄,不要再想著出使大月氏了。但張騫是一個對國家忠心耿耿的人。這十年裡,他都一直沒放棄尋找逃出匈奴地盤的機會,他也從沒放棄過身上的神聖任務。

       十年以後,他瞅準機會,帶著老婆孩子,和當年剩餘的隨從,逃出了匈奴的地盤。

現實很骨感

       世人皆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說的就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故事。由於大月氏人遷移之後的地方土地肥沃,離匈奴這樣的強大部落距離比較遙遠,再加上如果要攻打匈奴,那他們就很難撤兵了。所以,大月氏國王不願意與漢朝合作,打這場仗。張騫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終未能說服月氏人與漢朝聯盟夾擊匈奴。

       在此期間,張騫曾越過媯水南下,抵達大夏的藍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齊拉巴德)。元朔元年(前128年)動身返國。

      歸途中,張騫為避開匈奴勢力,改變了行軍路線。計劃走塔裡木盆地南部,崑崙山北麓的「南道」,從莎車,經于闐(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通過青海羌人地區後歸漢。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淪為匈奴的附庸,張騫等人再次被匈奴騎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匈奴為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張騫趁機和堂邑父逃回長安。從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發,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共歷十三年。出發時是一百多人,回來時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並沒有收穫什麼,甚至損失了更多的人馬。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張騫的這第一次,是拓展了中國人的視野,第一次讓中國人清清楚楚地知道,原來世界不止一個中國這麼大。

第二次出使西域

         當漢武帝看到張騫和堂邑父的時候,他是很驚訝的。因為都過去這麼久了,一般人肯定認為他們小隊全軍覆沒了。所以當張騫回來報告失敗的時候,漢武帝並沒有處罰他,反而是讚賞了他,提高他的官職。

      元狩四年,張騫開始了第二次的出使之路。這一次,他要出使的是和匈奴有矛盾的烏孫,其目的之一是為了斷匈奴右臂,第二個目的也是宣揚國威,想讓其他國家與漢朝聯盟。

      張騫並沒能實現第一個目的,因為烏孫當時正內亂著;但他的副使則分別訪問了中亞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擴大了西漢王朝的政治影響,增強了相互間的了解。張騫一行偕烏孫使者數十人於元鼎二年(前115年)返抵長安。

       這裡便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事情。第三次的時候,便是著名的、名揚千古的絲綢之路的故事了,我想我在這裡不用多說了。

總結

       太史公認為,要不是漢武帝挑起戰爭,匈奴根本就不會攻擊漢朝。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漢武帝劉徹即位的時候匈奴在幹什麼?在擴大領土。擴大領土代表了什麼?代表匈奴正在擴大勢力,他們不可能只局限於現在安定的假象,這就是匈奴能打敗我們的最主要原因。他們知道,要是不擴大勢力,自己就只會像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只會像羊圈裡的羊,每日無所事事,等被養肥了,等放鬆警惕的時候,別人就會來宰割我們,根本就不會給我們反擊的機會。這也是我們中原人要學習匈奴人的地方。

       作為天子的劉徹又怎麼會不知道這件事呢?既然劉徹能成為天子,那就代表著他的視角,一定是領導人的視角。他的視角就會比我們更加廣闊。因此,當初漢武帝攻打匈奴的原因正是那句老話:先下手為強。

       而至於張騫這裡。張騫出使西域,有人認為只是為了滿足皇帝的好奇心,但我個人認為,皇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這個舉動能使當時的經濟發展得更快。據百度詞條上記載,如天馬、汗血寶馬這樣的寶馬、千裡馬都是進口馬。它們並不是我們中國原產的,要不是張騫,我們中國人可能還要更加晚才能認識到葡萄這種水果呢!

相關焦點

  • 「博望侯」張騫的遺憾人生
    雖然這次出徵並沒有取得很大戰果,但張騫的作用得到突顯,這年春天(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封43歲的張騫為博望侯——這將是世界上傳得最遠的侯爵稱號!能與之媲美的,估計只有後來班超的「定遠侯」。但張騫心裡仍然橫亙著一個疙瘩,這是不吐不快的塊壘!出使大月氏的任務未能完成,這在他來說是一個無法抹去的遺憾,其他榮譽加身,並不能將其抵消。
  • 史記縱談丨生子當如博望侯
    >
  • 張騫在此封侯,陳勝在此出生,方城的驚人之處不止如此
    01張騫封侯之地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張騫因出使西域,抗擊匈奴有功,功勳卓著,因此被漢武帝封到了方城博望,曰「博望侯」,取其「廣博瞻望張騫被封博望侯後,帶領不少張姓族人和西域來的胡商胡僧來到博望,商人們把西域之香料、皮毛、寶馬及各種植物種子帶到方城,同時,也把中原等地的特產,如:南陽鐵器、堵陽(方城古稱)絲綢通過洛陽、長安等地,被帶到了西域各國,讓西域各國貴族領略到了東方絲綢的魅力。
  • 博望之上古
    博望古今之一:博望之上古自然給予了人類豐厚的愛戴,人類從洪荒中步履維艱地走來。大約300萬年前,古猿就轉變為最早的人——猿人。在周宣王時期,申伯世為西周王朝卿士,文武兼備,在輔佐宣王「中興」的過程中立功,因此宣王封申伯為侯,都謝邑(今南陽市北)。當時宣王「餞送申伯還南,防禦夷楚,保衛南土。」申國成為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門戶重鎮。後來,幽王寵幸褒姒,廢申後、太子。「申侯怒,與繒、西戎攻幽王。」(《史記·周本紀》)最後殺死了幽王,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平王。可見當是時作為鄰國的申國與繒國在周朝的勢力不可小覷。
  • 出演宣傳片中的漢朝西域特使張騫,給我啟示而受到鼓舞!
    角色,在懷柔影視城殺青,張騫是漢朝西域特使,具有堅毅和親善的兩面性格,我都詮釋的很到位,很好的文化素養幫助我把古代人物準確的把握和演好。也是漢武帝時期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建元元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 河南一縣,古稱裕州,是中華曾氏祖根地,博望鍋盔是著名小吃
    文/史間一壺酒張騫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旅行家。先後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國與西域諸國溝通往來之路,被視為開拓絲綢之路第一人。因功勳卓著,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取其"廣博瞻望"之意,博望地名由此而得。博望位於河南省方城縣西南30公裡處博望鎮境內。
  • 「張騫出使西域」之於當下的啟示 | 活動回顧
    可知死去的這位單于是軍臣單于,他死於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冬,張騫可能要到第二年(公元前125年)春天才逃脫。這樣前推十三年,張騫出發的時間大致應該是公元前138年左右。張騫從什麼地方出發的呢?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時,漢武帝剛即位不久,朝政還受到竇太后的控制,還沒有像後來那樣常在甘泉宮派出使節和接見外國賓客。
  • 張騫的地理探險
    張騫的地理探險 文/楊天林 古代中國的探險家其實不少,但絕大多數都已湮沒無聞,留在史冊上的寥寥無幾,張騫就是其中之一。歷史教科書中說,張騫是鑿空西域的第一人,自他之後,通向西域的路逐漸清晰,且越走越遠。
  • 博望區將建成南京周邊重要衛星城:寧宣黃高速鐵路將在博望設立高鐵站!
    博望作為南京南下的節點門戶,在推動發展的同時順勢而為是戰術必然。在南京道路規劃中,寧宣黃高速鐵路將在博望設立高鐵站,線路選址已經過江蘇、安徽兩省發改委、鐵辦的同意。未來這一項目建成後,博望將會成為集空港、鐵路資源為一體的高等級要素高地,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首選寶地。
  • 電影《大漢張騫》在絲路電影節發布
    10月12日下午,由唐滔導演,張寧江、石兆琪等主演的歷史動作片《大漢張騫》,在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發布。該片由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出品,講述了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的張騫被匈奴攔截軟禁後拒絕變節並計劃出逃的故事,填補了「張騫」題材電影的空白,讓更多觀眾了解張騫的事跡,弘揚了張騫的精神。
  • 評書《三國演義》第077回——博望坡諸葛初用兵
    第077回 博望坡諸葛初用兵博望坡軍師初用兵。這是孔明出得茅廬來的第一仗,他要在博望坡前是大敗夏侯惇。自從拜劍印之後,孔明這一升帳,那真是令下山搖動,升帳鬼神驚啊。別看年紀不大,當一道道令往下這麼一傳的時候,誒呀那個威嚴吶,簡直讓人是望而生畏啊。當把令傳給趙雲的時候,把子龍給難住了。怎麼回事兒呢?
  • 小城大愛看博望 ——講述我們身邊的博望故事
    在博望,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英雄,平凡、不起眼是他們的標籤,然而,他們卻用日復一日平凡的舉動詮釋著不平凡的品質,默默奉獻
  • 爆款兒童舞臺劇如何誕生 揭秘《張騫出使西域》
    騰訊大秦網訊 大型兒童原創歷史舞臺劇《張騫出使西域》7月6日首演,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很多家長帶著孩子早早到人民劇院門口排隊候場。兒童舞臺劇《張騫出使西域》作為微庫影業兒童舞臺劇星光計劃第二部作品。2017年12月24日啟動《張騫出使西域》舞臺劇,該劇劇本的創作由成石和王欣創作執行導演笑宇製片人吳向陽。為了創作該劇主創團隊專門去張騫故裡城固學習搜集素材,了解張騫故事,絲路文化。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盛大啟幕 電影《大漢張騫》備受矚目
    昨日下午,由唐滔導演,張寧江、石兆琪、陳曦、張凱元等主演的歷史動作片《大漢張騫》在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發布,吸睛無數。本次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邀請到數百位影壇名流匯聚西安,除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多個優秀劇組之外,電影《大漢張騫》也收到了電影節的特別邀請。電影《大漢張騫》由橫店影視旗下浙江橫店柏品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馨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北京馨友影視獨家製作。據悉,該片邀請了院線電影層級的製作團隊來為影片的質量保駕護航。
  • 真實的博望坡之戰指揮官究竟是誰?為何有人說不是諸葛亮
    在演義當中,博望坡之戰的指揮官是諸葛亮,他通過火攻曹軍,使得其大敗。而在正史當中,博望坡之戰的指揮官卻不是諸葛亮。那麼接下來就以正史當中的描述為範本,為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歷史當中博望坡之戰,指揮官不是諸葛亮。首先,先要簡要介紹一下歷史當中博望坡之戰的具體經過。
  • 看三國,學項目管理——用項目知識解讀「火燒博望坡」
    本文想再次通過「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案例探討,從項目管理角度解讀這一經典案例,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切入點。純屬文字遊戲,歡迎批評指正。  從本次戰鬥結果看,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初次用兵大獲成功,致使諸葛亮成為「神機妙算」的化身,但諸葛亮是如何妙算的?本文從目經理諸葛亮的角度,用項目管理知識解讀「火燒博望坡」這一過程。  細讀小說後,對「博望坡初用兵」一節按下頁圖表,項目理論進行定義,也未嘗不可。具體如下。  目標:打敗夏侯惇為首的十萬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