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加速,爭推超巴產品,巴氏奶市場「卡位」戰術升級

2020-12-25 新京報

近日,光明乳業聯手寶銀集團成立的光明銀寶乳業工廠、銀寶光明牧業牧場舉行開工儀式。以此為起點,光明乳業欲將巴氏奶版圖延伸到蘇皖魯等地,而助推其搶佔二三線市場的一大「神器」,正是超巴長保產品。

在業內看來,以巨頭跑馬圈地、長保超巴產品湧現、生產工藝不斷提升為三大特徵,巴氏奶市場「卡位戰」已悄然進入白熱化階段。無論在巴氏奶存量市場還是增量市場上,各乳企都在竭力突破銷售半徑,搶佔消費者心智,否則很可能失去競爭機會。

巨頭加速併購擴張

繼新希望乳業北上併購夏進乳業,欲將巴氏奶版圖貫穿整個西部地區後,光明乳業收購江蘇輝山乳業資產也有了新進展。

2019年12月,光明乳業宣布參與競拍輝山乳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及輝山牧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相關資產(以下合稱「江蘇輝山資產」),並最終以7.5億元的價格中標。2020年7月17日,在江蘇輝山資產的基礎上,光明乳業聯手銀寶集團成立的江蘇光明銀寶乳業工廠、江蘇銀寶光明牧業牧場在江蘇省射陽縣舉行開工和揭牌儀式。

鮮為人知的是,擁有80餘年歷史的江蘇老牌乳企衛崗乳業也曾參與江蘇輝山資產的競拍,最終不敵對手。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江蘇本土乳企,衛崗原可憑藉巴氏奶等低溫產品在「兩強」夾擊下謀得一席之地,但主打新鮮戰略的光明拿下江蘇輝山後,無疑成為衛崗最直接的威脅。

然而,光明此舉的目標市場並沒有局限在江蘇。光明乳業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一份通報顯示,射陽項目整體位於江蘇北部,周邊城市低溫鮮奶和酸奶業務有大幅拓展空間,往西及南部方向可覆蓋蘇北腹地及安徽大部分地區,往北可覆蓋山東全境,有利於開拓蘇皖魯的廣闊市場。「以此為起點,光明乳業全國領鮮版圖再度擴大。」

事實上,「巨頭擴張論」早在伊利、蒙牛等巨頭入局巴氏奶市場時就已有之。乳業專家宋亮認為,伊利、蒙牛等巨頭的進入會加速巴氏奶市場的三個動向,即市場容量增大、行業集中度提升、區域乳企併購加速。南方一區域乳企負責人也認為,巨頭進入後可以把巴氏奶的聲音放大,但也考驗區域乳企的「內功」,強者會發展得更好,弱者很有可能被併購。

尼爾森數據監測顯示,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全國巴氏鮮奶增長速度為12.6%,光明、蒙牛、新希望、三元均實現增長。今年5月28日,蒙牛總裁盧敏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的一組數據,更是引起了行業關注——蒙牛鮮奶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100%以上,市場份額突破雙位數,「牢牢守住第二名是沒問題了,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做老大」。

超巴產品先行一步

在各乳企跑馬圈地的過程中,速度顯然成了搶佔巴氏奶份額的關鍵。然而一直以來,奶源與冷鏈被視為阻礙巴氏奶發展的兩大行業痛點。

按照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低溫事業部總經理楊洪濱的說法,由於保質期短(通常2-7天),傳統巴氏奶無法打破「產地銷」的限制。數據顯示,我國低溫鮮奶在牛奶中的市場佔有率不超過25%,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低溫鮮奶的佔有率高達90%以上。

「短保質期的產品要經歷較長時間的產業鏈布局,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 新希望乳業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在此背景下,一些企業推出了ESL工藝(簡稱「超巴工藝」)巴氏殺菌奶,主要是為市場佔位,擴大銷售半徑。

在江蘇光明銀寶乳業工廠的開工儀式上,其生產的第一批鮮奶產品「新鮮牧場」進入公眾視野。區別於光明以往主打的「7天」短保巴氏奶,「新鮮牧場」採用的正是超巴工藝,保質期可達15天。

據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超巴產品將成為江蘇光明銀寶乳業未來的一個主要品類,其目的是在短保巴氏奶銷售半徑無法觸達的二三線市場提前布局。「巴氏奶企業不提前在空白市場做超巴產品可能會失去機會,因為市場不會等你。超巴產品是一種很好的過渡性產品,如果長保產品能走進消費者心裡,短保產品也可以。隨著產業鏈布局的完善,預計未來光明還是會在這些地區主推短保產品。」

事實上,在奶源、冷鏈等產業鏈條受限的條件下,利用超巴產品在市場「先行一步」的乳企並不少見。2019年11月,君樂寶推出19天長保鮮奶產品「悅鮮活」,並與物美、蘇寧等全國30餘家零售商、電商全平臺合作。據君樂寶方面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悅鮮活」目前已覆蓋上海、北京以及河北、山東等地的城市,2020年1月-6月複合增長率為42%。

2019年12月,世界第二大酸奶品牌「優諾」發布4款超巴冷藏牛奶新品,重點布局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高端零售市場和以咖啡、烘焙為主的餐飲渠道。而憑藉超巴產品和低溫酸奶,日本明治乳業不斷加碼中國市場,於近期成立了明治食品(廣州)有限公司,並建設華南工廠。

生產工藝不斷提升

如果說巨頭併購、超巴產品是對增量市場的卡位,那麼巴氏奶生產工藝的快速提升,可以視為各乳企對存量市場的守衛或爭奪。

一位西部地區乳企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巴氏鮮奶產品競爭在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方向是鮮活營養,如富含更多活性營養物質,這需要優質的產業鏈管控。另一個方向是高蛋白,其含量提升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優質奶源,如娟姍牛、有機牧場等;二是通過濃縮等工藝,有些超巴產品可以做到高蛋白。

據2019年底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透露的數據,2019年我國有25個省份的50家乳品企業進入優質乳工程,佔規模以上乳品企業數量的60%以上,其中巴氏殺菌乳年產量已達到31.7萬噸。

目前,光明乳業已推出高端鮮奶品牌「致優娟姍鮮牛乳」,並將殺菌溫度從80℃降低到75℃,以保留牛乳中的更多活性營養。同樣降低殺菌溫度的,還有新希望乳業、福建長富乳業等。而為將工藝優勢更直觀地傳遞給消費者,光明、新希望、三元等乳企目前都在巴氏奶產品包裝上顯著標示出了活性物質含量。如在光明乳業產品包裝上,可以看到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等活性物質含量。

「以巴氏殺菌溫度從85℃降到75℃為例,考驗的是企業在奶源、工藝、冷鏈等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並不是所有區域乳企都能做到。」上述南方一區域乳企負責人提醒。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資料圖片

編輯 李嚴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超巴奶頻出,乳企巴氏奶戰術升級了?
    目前超巴奶與低溫巴氏奶「界限」並不明確,超巴奶標準空白,不僅讓消費者難以分清而且也容易產生混亂。未來乳企若要進一步佔領低溫鮮奶市場,提升技術和工藝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超巴奶「卡位」低溫巴氏奶市場增速不斷提高、市場前景良好,再加上消費者對低溫巴氏奶認可程度不斷增加,都讓乳企在低溫巴氏奶市場發現了機會,開始相繼布局。
  • 低溫乳品「軍備賽」開始,巨頭加入將改寫巴氏奶格局?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伊利、蒙牛等巨頭的進入會加速巴氏奶市場的3個動向,即市場容量壯大、行業集中度提升、區域乳企併購加速。「現在伊利、蒙牛的奶源供應不是問題,同時藉助新零售加速巴氏奶的市場滲入,比傳統網絡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面對蒙牛、伊利等國內外巨頭的入局,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6月16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如果行業裡的主要企業都在關注巴氏奶品類,說明這個品類的機會來了。
  • 上市與併購齊飛 乳業上演低溫爭奪戰
    這廂區域乳企扎堆上市,那廂龍頭乳企加速奶源爭奪。而乳企儲備「糧草」的一大目的則是備戰低溫奶,巴氏奶這一屢見不鮮的「物種」在2020年重新被推到風口浪尖,激發了乳企一次次搶灘登陸戰。  宋亮認為,龍頭乳企加速奶源布局,一是因為近幾年我國奶牛存欄量不斷下降,當前我國奶源供應偏緊;二是龍頭乳企通過奶源爭奪可以保證未來5-10年奶源供應安全,以滿足後續加碼高端低溫產品對高品質奶源的需求。  新老陣營低溫奶大戰  實際上,龍頭乳企爭奪上遊奶源正是要為後續低溫奶大戰儲備「糧草」。
  • 年終盤點之乳業篇: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原標題:年終盤點之乳業篇: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低溫奶對品質要求高,需要高品質的分布式奶源和冷鏈物流配送儲運體系配合,保質期一般也不超過7天。當前技術水平下,覆蓋半逕往往不超過300公裡,因此低溫鮮奶也是區域乳企的專利,各乳企劃片而治。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光明乳業在全國巴氏奶市場份額近40%,位列第一。其他巴氏奶品牌主要分散在各區域,如四川新希望、北京三元、遼寧輝山、黑龍江完達山等。
  • 競相購買牧場、推新品鮮奶,乳企大公司都打的什麼算盤?
    例如1升光明「新鮮牧場」鮮奶折後價格只需5.8元的狀況,這些低溫奶的包裝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印有「高溫殺菌乳」的標識。目前市場上的牛奶產品主要是3種殺菌工藝,巴氏殺菌、高溫殺菌(ESL)以及超高溫滅菌(UHT),3種殺菌工藝的加工溫度逐步提高。殺菌溫度越高,牛奶保質期也越長,營養物質也越少。
  • 多拿牧場巴氏鮮奶 滿足消費升級傾力打造鮮奶新標準
    調查顯示,中國現在的巴氏鮮奶市場佔有量只有14%左右,反而利用UHT超高溫滅菌法生產的常溫奶成為人們選擇的主要乳製品。為什麼發達地區的人普遍選擇了巴氏鮮奶呢?這是因為牛奶除了鈣和蛋白質之外的一個關鍵詞——「天然活性營養」。從科學角度來看,獲取天然活性營養才是喝奶更重要的目的。但天然活性營養十分嬌貴,不耐高溫,只能存在於使用低熱加工工藝的巴氏鮮奶當中。
  • 可口可樂賣奶:「碳酸飲料」標籤下陷瓶頸 低溫奶賽道能否破局
    ,自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可口可樂公司和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已無條件批准後,5月11日,可口可樂和蒙牛正式官宣雙方成立的合營公司將在中國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  歷經半個月的磨合,可口可樂和蒙牛的合作終於塵埃落定,自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可口可樂公司和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已無條件批准後,5月11日,可口可樂和蒙牛正式官宣雙方成立的合營公司將在中國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  這也意味著雙方合作後,即將在中國市場上誕生一個全新的低溫奶品牌。
  • 新乳業併購棋盤再下一城 開掛式擴張「後遺症」凸顯,前路如何?
    一是為了獲得穩定的奶源基礎,這是新乳業目前發展中的最大瓶頸;二是可以擴充新乳業的營收規模,併購完成後,新乳業可以利用寰美乳業的品牌開拓西北市場。天眼查數據顯示,寰美乳業成立於2007年,註冊資本3700萬美元,公司的主營業務為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主要包括常溫奶和低溫奶兩大類。
  • 面對消費升級,這些奶企的「營銷秘籍」值得一看
    奶業消費需求從「有奶喝」轉變為「喝好奶」,消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進一步加速了消費升級,人們更加追求便利、強調品質、關注健康。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奶業企業在營銷上下足工夫、各顯其能,為奶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
  • 巴氏奶酸奶乾酪等將納入學生飲用奶計劃
    原標題:巴氏奶酸奶乾酪等將納入學生飲用奶計劃   摘要:為了讓更多孩子喝上優質的「學生奶」,
  • 長富牛奶巴氏鮮奶鮮活升級啦!
    每天都在喝長富巴氏鮮奶的你,是否已經發現了它的包裝大變樣了呢?是的,沒錯!2020年長富全部巴氏鮮奶包裝升級,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那麼換了新裝的它,究竟有哪些不同呢?長富在包裝上標明活性營養的含量,是為了讓消費者明明白白選好奶,喝到真正含有活性營養的好牛奶,實現喝奶價值更大化。
  • 蒙牛同可口可樂成立可牛了乳製品公司 加速「爭飲」低溫奶市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0月30日,天眼查顯示,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近日成立,註冊資本為6885.94萬美元,法定代表人為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經營範圍包含生產、銷售和營銷低溫奶產品等,該公司由蒙牛與可口可樂共同持股。
  • 活性營養看得到,長富牛奶全部巴氏鮮奶品質升級!
    推陳出新,就是這麼猝不及防,長富全部巴氏鮮奶品質升級,包裝換新啦~你能看出哪些新變化?升級的背後藏著這些你不知道的數字,今天長富君就帶你來逐!個!揭!秘!
  • 巴氏奶、常溫奶、脫脂奶、全脂奶……牛奶到底買哪種更好?
    但超市裡的滅菌牛奶種類繁多,有巴氏奶、常溫奶、脫脂奶、低脂奶、全脂奶等,這些牛奶的區別都在哪呢?巴氏奶VS常溫奶1、滅菌方式巴氏奶採取的是巴氏消毒,在 75 ℃~90 ℃條件下加熱10 s~15 s[2],殺滅有害的微生物,保留有益菌,保質期通常只有
  • 巴氏奶、發酵乳將進入學生飲用奶計劃
    學生奶對於孩子們來說,既是營養,也是關愛。2000年,原農業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等7部門聯合啟動實施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2013年,中國奶業協會負責推廣工作後,先後頒布了推廣管理辦法及學生飲用奶系列團體標準,啟動增加學生飲用奶產品種類試點工作。
  • 為什麼超市裡的巴氏滅菌奶必須放在冰箱,UHT奶卻可以常溫保存?
    來源 | 網絡01第一次突破:巴氏殺菌法的發明對乳業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一次革命發生於1864年。按這種方法加工的牛奶,被稱為「巴氏滅菌奶」。巴氏滅菌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牛奶正式脫離「自然物」屬性,成為一種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商品,牛奶的推廣範圍得到擴大。但由於巴氏滅菌法只能殺死原奶中的一般致病微生物,並不能有效地殺死牛奶中含有的其他有害微生物,因此這種巴氏滅菌奶的保存環境較為嚴苛,只能在4℃左右的環境中冷藏,保質期只有7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