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一乘禪師 轉發就是法布施
(圖:張衛)
《什麼是無上甚深微妙法》
我們身為凡夫,智慧不究竟圓滿,相應的言行舉止及意念都不是清淨的,分別執著必然產生因果輪迴的業。
修行以開啟智慧為第一,無明是造業的因,只有智慧才能破無明,破無明才能到達覺悟的彼岸。
開啟了智慧,我們這個身體就不再成為無惡不作的,造業的機器,而是能夠眾善奉行,普度眾生的法器。
怎樣獲得智慧?佛法的六度就是獲得智慧的秘訣!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首先是布施,布施不只是施捨財物,凡利他之心皆為布施。布施就是種福田,為什麼要種福田?布施能修養悲心,大慈大悲的心就是大福田,只有這樣的福田才能結出覺悟的菩提之果。
接著是持戒,何為戒?戒即止,戒是戒惡,戒貪。諸惡不作,不貪婪即是戒。戒能增長慈悲,慈悲能幫助持戒。
唯有持戒,諸惡不作時,內心才會清淨,內心清淨即是定,這樣的定就是正定,能夠生長智慧。所以叫「戒、定、慧」。
第三是忍辱,忍辱就是平常心,遇到不幸的遭遇能不生情緒,不喜不憂,不焦不躁,不緊不慢,任何境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持戒是忍辱的前提,一個無惡不作的人是不可能忍辱的,能忍辱也是一種定力。
第四是精進,也就是正精進,布施、持戒、忍辱能夠讓正念相續,正見正行不懈怠,不退轉,就是正精進,只有如是正精進才能得正定。
第五就是禪定,禪定是正精進之果,又是智慧之因。因為只有禪定才能生長智慧。每個人都原本具足了智慧,也就是如來德性,只是因為貪嗔痴而不能證得。智慧在內心清淨時會自然顯現,所以,禪定是獲得智慧的前提。
第六度就是智慧,智慧是六度的核心,其它五度都是為了圓滿智慧的。前四度為了第五度禪定,禪定為了第六度智慧。
只有智慧才能到彼岸,只有智慧才能斷惡從善,只有智慧才能明心見性,只有智慧才能度眾生,智慧究竟才能頓悟成佛!
因此,智慧能生功德,智慧圓滿,功德才能圓滿,功德圓滿才能證道成佛。
可見,無論什麼宗派哪個法門,不持戒開智慧的修行都是邪行外道,不入佛道必入魔道。
以戒為師,依法不依人,開啟智慧就是佛法修行之不二法門,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條途徑,無論大小乘,都依此為唯一的途徑,故名一乘。
因此,佛法即一乘法,一乘法即不二法,不二法即無上甚深微妙法。
往期精彩內容連結
讓你的輪迴越來越精彩
佛教不是迷信的宗教
談談為什麼要修行
煩惱越多越好
你是魔,很好
(圖:張衛)
一乘禪師又名一乘和尚,一乘禪師是眾弟子對一乘和尚的尊稱。一乘禪師苦口婆心弘揚佛陀正法【一乘禪】,傳播佛法真諦。一乘禪師曾得印度古法瑜伽大師親傳,結合現代人的根機,獨創了不二瑜伽【一乘瑜伽】。一乘禪師希望自己的弟子通過參悟「一乘禪」,修煉「一乘瑜伽」,個個都能成為踐行佛法的佛弟子,行梵行的瑜伽行者
掃碼關注
本公眾號內容均為一乘禪師親授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