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楊就電影《盲·道》向影迷致歉

2021-02-08 快手TV


 繼《盲井》、《盲山》之後,柏林銀熊獎導演李楊「盲三部曲」收官之作《盲·道》目前正在全國熱映中。雖然受到影迷期待,但這部聚焦流浪乞討兒童的現實題材電影卻面臨著異常嚴峻的排片空間(0.2%),且大多非市中心和黃金場。

導演李楊攜主演杜函夢從北京、上海、廣州再到成都路演,與各地觀眾面對面交流。並寫信致謝全國影迷的熱情支持。面對部分尖銳影迷的批評,李楊也表示接受,承認「許多地方不盡人意,(對這部作品)也不十分滿意」,並對這部分影迷的失望表示歉意。

而從2月4日上映第3天起,《盲·道》的上座率從13%上升到了日前的18%(貓眼數據),超過同檔期其它影片,逐漸呈現出逆襲的態勢。

李楊導演的前兩部電影《盲井》(柏林銀熊獎)、《盲山》(入圍坎城電影節),聚焦「黑礦殺人騙保」和「被拐女大學生」,以直刺暗黑現實的力度贏得了無數影迷的喜愛。然而這部揭露流浪乞討兒童現實困境的《盲·道》,卻因「尖銳不足、溫情有餘」以及臺詞配音等問題而受到了部分影迷的批評。

李楊日前也通過「致《盲·道》觀眾的一封信」做出了回應,表示坦然接受。他承認這部電影「因為經濟和各種原因不夠完美,有許多遺憾」,也為了能夠與觀眾見面,「做了大量的修改和妥協。許多地方不盡人意,對這部《盲·道》我也不十分滿意」。並在信中表示「要向廣大的我的影迷粉絲們深深鞠一躬,說一聲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

以下為導演親筆信原文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導演李楊。我的第三部故事長片《盲·道》2月2日正式在全國電影院上映。這是我自《盲井》、《盲山》之後第一部在全國公映的電影。我現在正在全國路演的路上,期待著跟各地觀眾面對面交流和表示感謝!儘管《盲·道》的排片非常之少和非常偏遠,但是我仍然希望你們能走進電影院,去觀看我的電影。能讓中國的廣大觀眾看到(光明正大的看到)我的電影,是支撐我繼續拍電影的一個動力。

  今天我看到一個影迷觀眾的微博,讓我非常感動。這個叫「Mr哦哦隨口」的觀眾這樣寫道,「泰州不放映《盲道》嗎?那我就隨便到一個地方買幾張票了。反正也看不到了,純粹是為了流浪兒童多一點流量,和小我對多點社會困難人們的同情希望他們有更好一點生活的期待,和特困劇組不招安堅持自己想法的感動。真實比遮羞布有意義的多。我能做的很很微微小。哪怕一個兒童過得好一點,會少很多的連鎖悲劇。」

  謝謝你,親愛的朋友。你不僅在無法觀影的情況下,買票支持《盲·道》這部電影。更將它當作對流浪兒童、乞討兒童的關懷和幫助。這恰恰是我拍這部電影的初衷。我拍《盲·道》正是希望通過電影的力量,去引發人們對底層生活的關注,對乞討兒童的關注。

  謝謝你對我的支持。同時也謝謝像你一樣用行動去電影院以及用各種方法支持我的全國各地的影迷和觀眾朋友們。有你們的支持,讓我有繼續前行的動力。

  我知道有許多的影迷朋友們在看完《盲·道》之後相當失望,甚至質疑我是否江郎才盡,問我:從前像手術刀一樣犀利的風格哪裡去了,為什麼《盲·道》變得如此溫情?我承認為了這部電影與觀眾見面,我做了大量的修改和妥協。許多地方不盡人意,對這部《盲·道》我也不十分滿意。我知道你們期待我拍出《熔爐》、《素媛》一樣強有力的電影。在這裡我要向廣大的我的影迷粉絲們深深鞠一躬,說一聲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

  自從十年前我開始關注少年犯罪流浪乞討的兒童群體,就下決心一定要為他們用電影發聲,呼籲人們關注他們幫助他們。直到二零一四年,我用自己不多的存款並且抵押房產借錢去拍《盲·道》,拍攝期間資金斷裂瀕臨破產,最後在好朋友企業家蘇同、郭宇寬和一個不願署名的著名企業家的幫助下才完成了《盲·道》的製作。雖然這部電影因為經濟和各種原因不夠完美,有許多遺憾。但是我在朋友們的支持下,在如此浮華、虛幻、惡搞、虛偽的電影充滿電影院的時代,我逆風而行。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這個時代。

  我希望這部電影傳遞愛、大愛,對底層的關懷和幫助。票房從一開始就不是做這部電影的目的,但是我希望你們走進電影院支持我。我和其他投資人決定將每張電影票中的兩元錢捐助給盲童。

  春節將至,希望你們與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們回家。

內容均整理自網絡,

想看更多精彩勁爆內容嗎?

趕快關注微信,快手視頻帶你飛!

相關焦點

  • 電影《盲·道》2.2將映,李楊導演「盲三部曲」收官
    繼前兩部引發社會普遍反響的《盲井》、《盲山》之後,此次李楊攜新片《盲·道》歸來,已是砥礪十年,才有此收官「盲系列」的力作。電影《盲·道》聚焦底層乞討兒童,講述了一個落魄搖滾大叔與流浪失明女童的冒險與救贖的故事。本片中,李楊導演首次嘗試自導自演,塑造片中的「落魄大叔」趙亮一角。從官方發布的海報看,作為主人公的盲女晶晶雙膝跪倒,面前是乞討用的破舊瓷缸和盲杖。
  • 頭條丨李楊《盲·道》北京盛大首映 底層三部曲公益收官
    ▲「EYE明天」公益行動大合影日前,由柏林銀熊獎導演李楊執導的《盲·道》在京舉行盛大公映發布會暨EYE明天公益行動啟動儀式。導演李楊攜主演杜函夢、于越、胡明等,不走紅毯走盲道,引人矚目。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修改結局後,在北京和廣東兩地區域放映;「底層三部曲」收官之作的《盲•道》,作為李楊首部全國公映的電影,舉辦盛大首映禮。
  • 《盲·道》導演李楊:所謂「佛系」,不過是新時代的阿Q | 專訪
    這幾天,您在為《盲·道》的宣傳奔忙,經受著大量振振有詞,又千篇一律的發問;日子久了,實在會讓人生厭。我從遠方來見您,因此也不想談太多近處的事物。在一意孤行時,是否有時會覺得自己被時代耽擱? 李楊:絕對沒有。有時我會覺得自己跟蘇東坡挺像,只有「滿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
  • 電影《盲•道》曝三部曲海報特輯 底層故事十年絕響
    《盲·道》三部曲海報日前,由柏林銀熊獎導演李楊自導自演、聚焦都市流浪/乞討兒童真實困境的電影《盲•道》發布「盲三部曲」導演特輯及「盲系列」海報。不論是之前的《盲井》、《盲山》還是十年後終於回歸的《盲•道》,三部曲一以貫之以「盲」字。特輯中李楊首次向大眾闡述了自己做「盲三部曲」的初衷。按李楊的話說:視而不見即為盲,把底層人的命運忽略了,這本身就是「盲」。在海報中,疲憊的「少年礦工」王寶強、絕望的「被拐女大學生」黃璐,手持盲杖挽手並行的「流浪失明女童與落魄大叔」組合,盡顯社會底層眾生相。
  • 下過《盲井》上過《盲山》,這次一起過《盲·道》還欠李楊的那張電影票吧!
    這部電影歷經一年時間與電影審查部門不斷溝通、修改,終於拿到公映許可證。李楊導演為電影《盲·道》籤名,留檔中國電影資料館,這是個紀念性的時刻!一個裝瞎的落魄大叔,一個真看不見的流浪乞討女童,一段騙中有騙的中國式「碰瓷」,一段冒險與救贖之旅;浮華都市的燈下黑,地鐵裡的乞討江湖,從農村到帝都的千裡摸黑,近在身邊的流浪蘿莉小史詩!
  • 國內最被低估的導演李楊:視而不見為「盲」
    42歲的導演李楊安慰大家「沒事兒,繼續拍」——這是電影《盲井》的拍攝現場。主演之一是當時才17歲的王寶強。《盲井》讓李楊拿到臺灣金馬獎、柏林銀熊獎。但李楊並不出名。他最近一次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是在今年7月27日。那天,他在新浪微博上曬出其電影《盲道》的公映許可證。經過與電影審查部門長達一年的溝通和修改,電影終於拿到了「出生證明」,可以在電影院與廣大觀眾見面了。
  • 《盲·道》導演李楊:流浪兒童,多年來一直放不下 | 一刻 · 專訪
    ▼talk君想請你去看《盲·道》,要看到最後喔~
  • 李楊:與現實死磕的十幾年
    2007年《盲山》將鏡頭對準拐賣婦女的鄉村,國內上映和國外電影節兩個版本的結局好像一條分叉道,人們不知道李楊下一部會走向哪一邊。等再見李楊已經是2018年,這位在這些年銷聲匿跡,但始終帶著「中國最被低估導演」印記的導演帶著《盲·道》回來,他終於「名正言順」上了院線,依然關注底層,流浪兒童題材聽上去就擲地有聲,卻實在算不上「三部曲」的一個「完美收官」,無論是市場,還是影迷口碑,都不如人意。
  • 《盲井》之後,《盲·道》真就不行了???
    能被一直想起,也是因為這樣的電影,確實有其存在的社會意義。另一方面,說明它是稀缺的。所以,當拍了《盲井》與《盲山》兩部良心華語片之後,我們對李楊導演的期待自然會高了太多。當他的第三部「盲」電影——《盲·道》上映之後,自然是吸引太多人關注。只不過,這一次的評價,實在有點可怕:
  • 首發丨導演李楊:劍客不老
    曾經,李楊在時運不濟時深受李安的故事感染,幾年後金馬獎偶遇,他激動地上前道謝。幾年後,李楊的《盲山》與李安的《色戒》同時在國內上映,他說,不介意大家拿兩部影片比較,那時的李楊意氣風發。可誰都沒料到,這個始終以影像為劍的導演,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盲·道》裡的「老趙」。李楊老了,這或許是許多人在《盲·道》上映後達成的共識。李楊沒作太多解釋,但還有話要說。
  • 【綠芽推薦】電影《盲·道》:每個孩子,都該回家
    在電影《盲•道》中,導演李楊首次嘗試親自出演男一號。而導演李楊拍攝電影前,花了大量時間研究關於流浪乞討兒童的報導,包括好友拍攝的關於流浪兒童的紀錄片《犯罪後備軍》、《打撈三毛》。預告中不止有女童與大叔戲劇性的相遇,還有窮兇極惡的人口販子,他們殘忍地毆打孩子們,強迫孩子們乞討,討不到錢就不能吃飯。而預告中男主趙亮從城市深入到遙遠的山區,晶晶拿著水果刀刺向了人販,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 電影《盲•道》首曝海報定檔2月2日 「盲三部曲」正式收官
    日前,由旗幟(上海)數字傳媒、北京鯤鵬星雲文化及北京小馬奔騰聯合出品,由著名導演李楊執導的電影《盲•道》爆出首款海報,並宣布定檔2月2日國內上映。此次李楊導演睽違十年,終攜《盲•道》回歸「盲系列」。其間辛酸不言自明,《盲•道》因題材原因,只劇本審查階段就經歷了長達一年的修改。但是這些都改變不了李楊關注底層的初心,繼礦工生存與拐賣婦女之後,《盲•道》將鏡頭轉向因人口拐賣與民工潮而產生的百萬流浪乞討兒童。電影人要不忘初心,李楊坦言:「接下來可能會拍商業片,但我拍攝的電影永遠都會關注底層,關注小人物,關注弱勢群體。」
  • 頭條丨電影《盲·道》曝先導預告海報 流浪女童碰瓷落魄大叔
    柏林銀熊獎導演飆演技  騙中有騙「喜當爹」在電影《盲·道》中,導演李楊首次嘗試親自出演男一號,出生西安表演世家並曾在國家話劇院度過七年職業演員生涯的他,在電影中狂飆演技,將一位中年失意的落魄大叔的頹廢、溫情與擔當完美表現
  • 導演李楊:一部好電影的價值比抄10萬遍金剛經有用得多|導演公開課
    李楊導演多年來一直堅持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創作,從電影處女作《盲井》到第二部作品《盲山》,他的電影曾多獲得過柏林電影節、坎城電影節、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提名和獎項。暌違10年,李楊再次回歸,完成「盲」系列三部曲影片《盲·道》。 1月27日的公開課上,我們有幸邀請到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導演李楊來分享「要表達還是要控訴,新現實主義題材怎麼拍?」
  • 《盲井》導演李楊:我希望更多人聽到我的聲音,哪怕聲音支離破碎
    但也正是這位「野雞導演」,在2003年剛出道,便憑藉獨立製作的處女作《盲井》獲得了30多個國際獎項,其中包括第五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藝術貢獻」銀熊獎。這部關注社會底層人性的電影從未獲得國內公映的機會,但是因為盜版和網絡等渠道的廣泛傳播,在影迷中擁有很高的聲望,被認為是中國獨立電影的代表作品之一。
  • 李楊導演批楊冪拿「國際影后」丟臉 被粉絲圍攻後回應:弄虛作假會傷害中國電影
     提示:點擊上方"電影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電影圈最大的商業社群』李楊導演批評楊冪拿下休斯頓電影節「國際影后」丟臉
  • 影片熱薦||《 盲 · 道 》只為扒開現實 直戳人心
    ——李楊電影《 盲 · 道 》聚焦底層乞討兒童,講述了以乞討為生的盲女晶晶(杜函夢飾)由於一次地鐵 「 爭地盤 」 事件,偶然 「 碰瓷 」 假扮盲人的落魄搖滾大叔趙亮(李楊飾),而引發的一段冒險與救贖的故事。
  • 新片推薦|《盲·道》讓每個孩子都讓光芒環抱!
    終於等到你由柏林銀熊獎導演李楊自導自演聚焦流浪/乞討兒童真實困境的電影《盲·道》明日上映"盲三部曲」完美收官繼《盲井》、《盲山》以赤裸裸展現社會底層生存狀況震撼無數觀眾之後,作為「盲三部曲」收官之作的《盲•道》更走溫情畫風。
  • 看完《盲·道》,我想說不是所有現實題材電影都要打高分 | 沸騰
    ▲電影《盲·道》劇照文 | 西坡拍過《盲井》、《盲山》的導演李楊又拍了一部《盲·道》。這三部電影講述的都是底層故事,反映的是底層的粗礪、殘忍、艱辛。 相比前兩部,中間加了點的《盲·道》更溫暖一些,但也缺少了不少「盲味」。 首先我必須說,其藝術成就大大低於前兩部,任何一個完整看過這三部電影的人都會認同這個結論。 看了一眼《盲·道》的豆瓣評分,竟然只有4.5,還不如《小時代》。
  • 李楊:楊冪不是個演員,完全是個面癱!
    2017年5月10日,《盲山》《盲井》《盲·道》李楊導演在微博上轉發毒舌電影毒Sir的一篇文章,《楊冪們拿了這種國際影后丟誰的臉》。當時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李楊 楊冪#火速登頂熱搜,楊冪的粉絲們一下子炸了,紛紛跑到李楊導演微博下評論和留言:「賤客就是賤客,就是來蹭楊冪熱度;不過是想借著楊冪再火一把;哪裡來的三流野雞導演;我希望有一個敢死隊把你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