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過《盲井》上過《盲山》,這次一起過《盲·道》還欠李楊的那張電影票吧!

2021-02-10 神隱村影視文化基地

2017年4月22日  15:45

電影《盲道》,在中國電影資料館1號廳準時放映。這部電影歷經一年時間與電影審查部門不斷溝通、修改,終於拿到公映許可證。李楊導演為電影《盲·道》籤名,留檔中國電影資料館,這是個紀念性的時刻!

一個裝瞎的落魄大叔,一個真看不見的流浪乞討女童,一段騙中有騙的中國式「碰瓷」,一段冒險與救贖之旅;浮華都市的燈下黑,地鐵裡的乞討江湖,從農村到帝都的千裡摸黑,近在身邊的流浪蘿莉小史詩!

近幾年,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我們習慣於把能引起人的共鳴的作品稱為好電影。感同身受所以熱淚盈眶。現代人很忙,忙著生活,忙著證明自己的存在,忙著讓自己不那麼忙,總有些身影,總有些聲音只是過眼雲煙,比如:中國社會的底層人民。

幸運的是,中國有這樣一個良心導演,他始終關注中國社會底層。李楊的早期作品電影《盲井》,根據真實的黑煤窯偽造礦難、殺人詐保案改編,並寫實地記錄了煤礦業底層工人的生存現狀;而《盲山》將一種批判的眼光投向了中國長期不斷的社會問題——人口拐賣。依舊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了女大學生被販賣至山區、慘遭強暴的故事,這在當時一度引爆社會輿論。時至今日,買賣婦女的案件在中國部分落後的農村地區,仍時有發生。因為真實,所以《盲井》於2003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盲山》國內公映版,在警察的幫助下,雪梅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那裡。海外公映版,雪梅為救父親,把菜刀砸向自己痛恨的黃德貴.

此次李楊導演睽違十年,終攜《盲·道》回歸「盲系列」。其間辛酸不言自明,《盲·道》因題材原因,只劇本審查階段就經歷了長達一年的修改。但是這些都改變不了李楊關注底層的初心,繼礦工生存與拐賣婦女之後,《盲·道》將鏡頭轉向因人口拐賣與民工潮而產生的百萬流浪乞討兒童。電影人要不忘初心,李楊坦言:「接下來可能會拍商業片,但我拍攝的電影永遠都會關注底層,關注小人物,關注弱勢群體。」

繼《盲山》、《盲井》之後,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導演李楊「盲」三部曲收官之作《盲·道》正式定檔2月2日,為流浪乞討兒童/失明兒童發聲。每個孩子,都該回家。

眾網友、影友及李楊的粉絲也紛紛表示:

從《盲井》《盲山》到《盲·道》,

始終沒有被商業綁架,依然堅守藝術,

致敬這位良心導演!

導演李楊砸鍋賣鐵拍的良心電影,

片子能過審挺不容易的,

支持導演!支持《盲·道》!

2月2號全國上映一定去影院支持《盲·道》。

小寒大寒,又是一年。願每個流浪兒童都能,回家過年!

相關焦點

  • 導演李楊就電影《盲·道》向影迷致歉
    繼《盲井》、《盲山》之後,柏林銀熊獎導演李楊「盲三部曲」收官之作《盲·道》目前正在全國熱映中。
  • 《盲井》之後,《盲·道》真就不行了???
    所以,當拍了《盲井》與《盲山》兩部良心華語片之後,我們對李楊導演的期待自然會高了太多。當他的第三部「盲」電影——《盲·道》上映之後,自然是吸引太多人關注。只不過,這一次的評價,實在有點可怕:實際上,去年4月,本片就曾在北京的中國電影資料館放過一場,而關於《盲·道》的差評,也是從那場開始的。印象中,主創一度以為他們是被水軍黑了,因為那場之後的評價,確實有點讓人發慌。不過,以我的了解,去資料館的那場觀眾,不但不是黑子,反而都是李楊的粉絲,是將其《盲井》或《盲山》視為影史經典的影迷們。
  • 電影《盲·道》2.2將映,李楊導演「盲三部曲」收官
    繼前兩部引發社會普遍反響的《盲井》、《盲山》之後,此次李楊攜新片《盲·道》歸來,已是砥礪十年,才有此收官「盲系列」的力作。電影《盲·道》聚焦底層乞討兒童,講述了一個落魄搖滾大叔與流浪失明女童的冒險與救贖的故事。本片中,李楊導演首次嘗試自導自演,塑造片中的「落魄大叔」趙亮一角。從官方發布的海報看,作為主人公的盲女晶晶雙膝跪倒,面前是乞討用的破舊瓷缸和盲杖。
  • 頭條丨李楊《盲·道》北京盛大首映 底層三部曲公益收官
    ▲華揚聯眾創始人蘇同作為「盲」系列的最終章,在《盲井》《盲山》先後收穫不俗的口碑和社會反響後,《盲·道》無疑承載著主創和觀眾的許多回憶和殷切期望。《盲井》開拍前,為了捕捉符合劇本的真實語言,他到山西、內蒙古、寧夏的煤礦待了4個多月,整天和礦工一起下井、吃飯、聊天。拍《盲井》時,他孤身跑到四川,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採訪了二三十個被拐婦女。改編《智取威虎山》劇本時,李楊準備了兩個多月的採訪、調查研究,用20多天時間寫出了第一稿。影片中地道的「黑話」對白出自他手。
  • 《盲·道》導演李楊:流浪兒童,多年來一直放不下 | 一刻 · 專訪
    繼《盲井》、《盲山》之後,李楊電影「盲系列三部曲」收官之作《盲·道》於2月2日全國上映。他的新片《盲·道》如何堅守那個「盲」字承載的來自社會人文的意義? 《盲·道》是講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幫助與被幫助的故事。
  • 「盲井」和「盲山」之後, 獨立電影還是摔死在了銀幕上.
    這記耳光是摑在導演李楊臉上的。 被稱為中國獨立電影脊梁的李楊的電影作品掛上龍標本來是夠稀奇的了。 作品表裡赫然放著神作《盲井》、《盲山》的他,拿出品質遠遜於前兩者的《盲·道》,就更加讓人瞠目結舌。 作為「盲」系列三部曲的完結之作,觀眾們期待的自然是可與《盲井》、《盲山》比肩甚至有所超越的《盲·道》。
  • 《盲井》導演李楊:我希望更多人聽到我的聲音,哪怕聲音支離破碎
    十八年的時間裡,他拍了三部電影,這樣的情況,也遇到過三次。拍《盲井》的時候,他夢見過塌方。礦井裡突然出現了狀況,便趕緊叫大家往外跑,可自己卻半天都跑不出來。拍《盲山》的時候,李楊會夢見被拐賣的婦女,想著各種辦法逃出去,但總也逃不出去,最後被逼到懸崖上了,他會被嚇醒。到了這次拍《盲·道》,就會夢見又來噩耗了,比如撤資了,突然沒錢了。電影拍完之後,噩夢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四味毒叔|李楊:在《盲井》裡的王寶強和《盲山》裡的黃璐
    譚飛:導演,我們還是拉回我最喜歡的《盲井》跟《盲山》吧,我們來講講這兩個電影,這兩個電影是我認為你的創作力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也是最心無旁騖的時候,因為你剛才也說了就是,可能你現在陷入到很多事情中李楊:他是被保護得非常好,這個人也好,但是我這個挑選演員的條件是他每個人都要有不同,所以很多人說你要怎麼去調整演員,我當然知道,我相信《盲·道》我再拍一遍,我錢再多一百萬到兩百萬,我的表演肯定不是這樣子。那我可以一遍一遍找到自己要找的那個感覺,不那麼緊張,我現在所有的緊張都是,明兒開不了鍋,拍不完了。
  • 李楊:與現實死磕的十幾年
    拍完《盲井》之後好幾個月,李楊都做惡夢,夢到井下塌方;拍完《盲山》,他也老是做惡夢,總夢見白雪梅逃不掉,被抓住。之後他寫出一個叫《盲流》的劇本,時間在《盲山》之前。《盲流》的沒過審,李楊就先拍了《盲山》。《盲山》在國內短暫公映,外界普遍評價,《盲山》已經不如《盲井》來的銳氣逼人。在《盲流》難產的那些年裡,流浪兒童成了李楊的一個心結。「每次在街上看到這些孩子,我就想到自己還有個片子沒拍。」於是他改換了方向,做了個溫暖的故事,就是如今上映的《盲·道》。
  • 首發丨導演李楊:劍客不老
    李楊老了,那張從前國家話劇院演員的臉上有了分明的溝壑,鬚髮沾染雪色,肚腩也微微隆起。他比懷揣400美金便赴德留學的年輕後生老,比《盲山》裡「風度翩翩」的人販子老,當然還比那個為拍攝《盲井》幾番涉險的導演老。
  • 電影《盲•道》首曝海報定檔2月2日 「盲三部曲」正式收官
    繼前兩部引發社會普遍反響的《盲井》、《盲山》之後,此次李楊攜新片《盲•道》歸來,已是砥礪十年,才有此收官「盲系列」的力作。從官方發布的海報看,作為主人公的盲女晶晶雙膝跪倒,面前是乞討用的破舊瓷缸和盲杖。畫面有意只保留了晶晶的下半張臉,反而讓主人公有了一種更廣義的流浪兒童群像的代表意義。下井翻山再上道 劍客李楊的三次亮劍打開李楊導演的微博,赫然在目的是「劍客李楊」這個導演自選的稱謂。
  • 國內最被低估的導演李楊:視而不見為「盲」
    42歲的導演李楊安慰大家「沒事兒,繼續拍」——這是電影《盲井》的拍攝現場。主演之一是當時才17歲的王寶強。《盲井》讓李楊拿到臺灣金馬獎、柏林銀熊獎。但李楊並不出名。他最近一次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是在今年7月27日。那天,他在新浪微博上曬出其電影《盲道》的公映許可證。經過與電影審查部門長達一年的溝通和修改,電影終於拿到了「出生證明」,可以在電影院與廣大觀眾見面了。
  • 【綠芽推薦】電影《盲·道》:每個孩子,都該回家
    繼《盲井》、《盲山》之後,「盲系列三部曲」收官之作《盲•道》確定將於2月2日全國公映。
  • 不為錢,傾家蕩產拍電影,拍了《盲井》、《盲山》以及《盲道》
    在看完《盲·道》之後,估計就比較難得看到李楊導演的作品了,說實話,在了解了李導的導演生涯之後,我很有感觸,他為了這三部作品犧牲了太多,曾經擁有著在北京買十套房的資產,結果全心全意投入到導演事業上去了,而幾乎沒怎麼賺到錢,第三部還是在朋友的接濟下才勉強度過難關。
  • 頭條丨電影《盲·道》曝先導預告海報 流浪女童碰瓷落魄大叔
    繼《盲井》、《盲山》之後「盲系列三部曲」收官之作《盲·道》
  • 電影《盲•道》曝三部曲海報特輯 底層故事十年絕響
    不論是之前的《盲井》、《盲山》還是十年後終於回歸的《盲•道》,三部曲一以貫之以「盲」字。特輯中李楊首次向大眾闡述了自己做「盲三部曲」的初衷。按李楊的話說:視而不見即為盲,把底層人的命運忽略了,這本身就是「盲」。在海報中,疲憊的「少年礦工」王寶強、絕望的「被拐女大學生」黃璐,手持盲杖挽手並行的「流浪失明女童與落魄大叔」組合,盡顯社會底層眾生相。
  • 在線觀看《盲山》,版權所有者李楊導演放棄版權,歡迎轉發、觀看
    電影「三盲」(《盲井》、《盲山》、《盲·道》)的導演李楊日前發朋友圈稱放棄
  • 一個個口口聲聲欠一張電影票,翻起臉來比誰都快
    欠一張電影票,只是流傳在影迷圈子的一種說法。否則嚴格講,多數影迷欠下李楊的,應該是兩張電影票(《盲山》、《盲井》)。
  • 李楊:楊冪不是個演員,完全是個面癱!
    2017年5月10日,《盲山》《盲井》《盲·道》李楊導演在微博上轉發毒舌電影毒Sir的一篇文章,《楊冪們拿了這種國際影后丟誰的臉》。當時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李楊 楊冪#火速登頂熱搜,楊冪的粉絲們一下子炸了,紛紛跑到李楊導演微博下評論和留言:「賤客就是賤客,就是來蹭楊冪熱度;不過是想借著楊冪再火一把;哪裡來的三流野雞導演;我希望有一個敢死隊把你殺了
  • 又是一年畢業季《盲山》《盲井》推薦馬上要步入社會的你看一下
    那我推薦你把李楊導演的「雙盲」電影《盲山》與《盲井》看一下。多了解這個社會的另一面。電影《盲山》,女主由黃璐主演,女主雪梅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去城裡打工。初入社會,在找工作的時候,雪梅屢屢碰壁,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熱情的姑娘胡曉曉,答應幫自己工作。在工作和金錢的誘惑下,雪梅跟著這兩個「藥材商」去深山「收購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