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員兩升胡椒春節難過,歐洲同行:太氣人了,不帶這麼炫富的

2020-08-28 史話海說

要說國產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絕對算得上是良心之作,自2007年首播以來,以9.7的高評分長期霸佔榜首。既然是好劇,自然有其好的千般道理,萬種理由,今天,咱們且拋開劇中波詭雲譎的權謀政爭和智計百出的陰謀詭計,且說說其中的一宗小物什,這宗物什在劇中僅是一件小道具,但若的眼當時的世界,卻引動了無數英雄浪子以滿腔的豪情熱血義無反顧的撲進那浩瀚無邊的大洋,且前赴後繼,並由此開創了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

我們先看看究竟是什麼物什擁有如此大的魔力。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劇照

劇中,嘉靖45年春節前夕,海瑞出任戶部雲南司主事。海瑞出任這一職位其實是被人設計,海大人為官清廉,為人耿直,屢屢不遵守官場潛規則,讓他老人家的上官們且是狼狽了幾位。於是,便有高人設計他來頂一個大雷,而這個大雷將在他的戶部主事任上劈落。春節前三天,京城的官員們便在戶部廣盈庫前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來領這一年來所拖欠的薪俸的。沒錯,大明的官員不僅薪俸低,而且還欠薪。嘉靖四十五年,朝廷的財政狀況十分不樂觀,官員欠薪從年初就開始了,雖然戶部也竭力輾轉騰挪,多方籌措,到年底仍然是欠下了京城官員們半年多的薪俸。而年關已到眼前,戶部再無餘地拖延,也只有抱著醜媳婦總得見婆娘的念頭硬著頭皮發放祿米。在有心人的設計下,海瑞便在主持發放祿米的戶部官員中。既然鋪陳了好久,又有高人設計,祿米發放當然不會順利嘍。劇中借海瑞與國子監司業李清源的對話交代了此次祿米發放僅有每人兩鬥米,兩升胡椒,十吊銅錢,並交代了這些物什僅值三兩紋銀(小說中是五兩),但李大人的欠薪卻達到了二十兩之多。於是,李大人發出了就這麼點東西怎麼過得了年的悲嘆,隨後帶領眾官員砸了廣盈庫並直接引發了後續西苑禁門前眾官員與嘉靖帝的對峙等等一系列精彩又刺激的劇情。

拋開米和銅錢不談,捧著兩升胡椒過不了春節,這話若是傳到李大人的西方同行們耳中,恐怕得是另一種感覺:都是統治者,炫富至於如此這般的赤裸裸與野蠻嗎?!

攪風攪雨的胡椒

我們今天要說的那宗小物什,便是胡椒。此時是1566年,大航海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了半個世紀有多,東(中國和印度以及沿岸諸島)西(主要指歐洲)方已經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聯繫。雙方聯繫的主要方式便是貿易,而貿易的標的,除去中國的絲茶瓷之外便是東南亞的香料,而在諸多香料之中,胡椒又是最重要也最受青睞的物什。

艱難的大航海時代

歐洲自古羅馬時期便已經品嘗到了胡椒的味道,這種能夠引燃味覺的奇妙感覺令羅馬人及其後來的統治族群完全不能自拔,而胡椒也一直是陸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之一。但陸路運輸的有限運力和長途風險以及無數中間商的層層加價使得胡椒運到歐洲時已經價比金銀,在胡椒貿易中甚至發生過往胡椒裡面摻雜銀屑以增加重量的「弄虛作假」行為。尤其是14世紀奧斯帝國的興起幾乎壟斷了東西方貿易的陸上通道,這使得歐洲對於東方商品的需求長期處於極度饑渴狀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巨量的財富被揮霍到了對香料的需求上。迫於巨大的財政壓力和對東方財富,尤其是香料的渴求,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首資助的一批又一批的探險家踏上了從海上尋找東方財富之地的徵程,這便是大航海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大航海是由歐洲人香料的渴求而被激活的。15世紀初,他們成功了,並且建立與東方的直接的海上聯繫。整船整船的香料被運到歐洲,但歐洲人對胡椒的熱衷似乎已經烙印到了骨子裡。胡椒一度成為貴族身份的象徵,要評價一個家族是否為真正的貴族,其硬指標之一便是「他家裡有沒有胡椒」。在社會經濟層面,胡椒甚至成為了如金銀一樣「天生的貨幣」,在中世紀的歐洲,胡椒不僅被廣泛作為市場交易的一般等價物,甚至一些國家的稅收也可以用胡椒繳納,在西方文化中有peppercorn rent的詞彙,意為「胡椒租金」。胡椒作為貨幣的慣例一直延續到上世紀。

1976年現在的伊莉 莎白女王訪美,在紐約的一所教堂內接收了279粒胡椒,以此以此作為美國所欠下的279年的租金,租金為一年一粒,算是了結了一樁公案。雖說胡椒租金的儀式大於實際,但也反應了胡椒在西方文化中的超然地位。

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到16世紀下半頁,雖說東西方已經有相對暢通的海上貿易線,但由於葡萄牙西班牙與先後崛起的英國和荷蘭的利益衝突日益激烈,雙方不約而同的以破壞對方海上貿易為手段來打擊對方,所以,胡椒這樣的高級香料並沒有走入尋常百姓家,而是一直延續著中世紀那樣的傳奇故事。這一局面直到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了香料貿易才得以緩解。

而明朝的中國,胡椒雖然同樣價值不菲,但相比歐洲卻是另一番光景。

東西方都為之瘋狂的香料


中國相當長時期內胡椒也有著相當超然的地位。比如唐朝宰相元載被抄家後抄得胡椒800石,約合現在64噸。64噸胡椒,你倒是準備燉多少肉啊。這一局面到明朝時已經大有緩解。明朝雖然長期奉行海禁政策,但那是對民間貿易的限制。官方所主導的朝貢貿易體系幾乎貫穿了整個王朝的始終,而東南亞各國的主要輸出商品正是各種香料。

據《明史》載:(洪武)二十年(真臘等)貢胡椒一萬斤、蘇木一萬斤。帝遣官厚報之。

二十三,年貢蘇木、胡椒、降香十七萬斤。

而鄭和下西洋所帶回來的香料更是數以百萬斤計。

鄭和下西洋上貨出海

有大量且穩定的香料輸入,尤其是明朝與東南亞各國的海上貿易本質上屬於一種近洋運輸,相對西歐不僅在航程上短得多,更規避了遠洋航行的巨大風險,遠洋風浪遠不是近洋所能比擬的。少了許多損耗成本,其到岸價格當然比歐洲要優惠得多。胡椒在明朝雖然價格同樣不菲,但至少不再是所謂「貴族身份的標誌」。以明朝社會為背景的長篇巨著《金瓶梅》中便有這樣的記載。

李瓶兒:「奴這床後茶葉箱內,還藏三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蠟、兩罐子水銀、八十斤胡椒。」

西門大官人將這批物資變現後得銀380兩,可見,此時對於尋常富裕人家來說,胡椒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什了。

胡椒,由於其獨特的味覺感受在東西方都獲得了青睞,又由於東西方不同的地緣條件和經濟形態,而在富貴中各有不同。這也是為什麼李清源大人們手捧著兩升胡椒而悲嘆過不了年,而歐洲人則要頓足捶胸大呼奢靡。

相關焦點

  • 「胡椒直言」理工男讀方方《武漢日記》,沒見過這麼玩「雙標」的
    胡椒希望看到的,是粉絲在他文章中說「我在衛生間見到了胡椒,他從頭到尾都蹲在馬桶上」,這樣才是準確、不會產生誤導的。可是,胡椒也知道,粉絲如果這麼寫、那就不吸引眼球了:因為在衛生間看到人蹲馬桶有什麼稀奇呢?絕對不會勾起讀者獵奇的欲望。
  • 大明,就是這樣被朱元璋和「讀書人」聯手帶向不歸路的
    現在可好,反正讓老百姓服役不需要自己花錢,那就可勁的用。你說要耕田沒時間服役,那就交錢,交了錢就可以不用來了。人丁稅從漢代開始,是各朝代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但人丁稅直接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瞞報人口,並造成大量的流民和僕役。因為地是瞞不過去的,上級官員過來就能看到,但是人是活的,是可以流動的,所以人丁稅的徵收難度遠遠高于田賦。
  • 胡椒如何外來?黑白胡椒又有何淵源?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香料之王」——胡椒。我們現在到西餐館吃飯,桌上一定有兩樣東西,胡椒和鹽。如果桌子上有三個瓶子的話,那很可能是黑胡椒、白胡椒和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道:胡椒大辛、大熱,純陽之物。腸胃寒溼的人吃胡椒比較合適,身患熱證的人吃了則會動火傷氣傷陰。關於吃胡椒,李時珍自己深有體會。
  • 唐朝宰相竟因為小小的「胡椒」被挖了祖墳?
    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在播出時掀起不小的熱度,影視劇以豔麗誇張的色彩帶我們重新回顧了曾經的盛唐氣象。或許有的人會讚嘆手腕狠絕的天才少年李必,或許有的人會歆羨義氣強悍的孤膽英雄張小敬,但肯定所有人都會對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恨得牙根痒痒,那人便是元載!
  • 悅讀筆記|你不知道的胡椒的前世今生
    2.1、胡椒——特別的調味品書中所說的胡椒是黑胡椒,原產地在印度,作為烹飪界的不可或缺的一道香料。馬上想起了黑椒牛扒、胡椒豬肚雞,雖然我不是一個資深的吃貨,沒有看過這本書不知道原來「會用到胡椒的混合香料多達數十種」,法國的混合四香料、印度馬薩拉,也不知道胡椒除了驅寒還能利尿、促消化、消炎甚至對於癌症治療也有幫助。
  • 《大明王朝1566》古怪的模範官員
    歷時近三個月,斷斷續續地把《大明王朝1566》重新看了一遍。正如《雍正王朝》,或者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不管什麼時候看,也不管看了幾遍,每次都有新的感觸。萬曆十五年正好是歷時18年的隆萬大改革的結尾,而這部《大明王朝1566》則正是開啟了這場改革的序幕。
  • 大明遺風:清末朝鮮老照片,官員穿衣服像明朝,男人束髮不扎辮子
    秦漢時期的《山海經》也有關於朝鮮的記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之。」【圖為李氏王朝的大臣】李氏朝鮮也叫朝鮮王朝,這是朝鮮歷史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時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個時期更加系統的、更加科學的推行了《訓民正音》,即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韓文雛形。
  • 大明衣冠現實版與萌版的對比
    1.皇太子(親王)常服 《大明會典》記載皇太子常服:「永樂三年定,冠:烏紗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親、郡王及世子俱同);袍:赤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蟠龍一;帶:用玉;靴:皮為之。」親王常服「冠、袍、帶、靴俱與東宮同」,世子和郡王的常服也和皇太子、親王相同。
  • 唐朝奇案:宰相屯大量胡椒惹怒皇帝,最後被滅門,祖墳都不放過
    胡椒粉這東西,如今家家戶戶都有,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調味品,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卻有位宰相,因為在家裡囤了大量胡椒粉,最後被滿門抄斬,連祖墳都被皇帝派人給掘了。這個宰相就是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面亮相過的元載,那麼他最後又是如何因屯胡椒粉,而招來殺身之禍的呢?
  • 從窮書生到大唐宰相,元載死於64噸胡椒,64噸胡椒相當於多少錢?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更是不下一百人之多,在這眾多位高權重的宰相中,有一個人膽子大、才氣大,名氣也大,但一般人並不了解他。他與長孫無忌、姚崇、李林甫等大佬同列唐朝十大宰相花名冊中,想不到吧!他就是元載。想必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元載這個名字,還是在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他是一個奸邪、無恥、擅於鑽營,為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
  • 大明最後的英主——朱厚照
    承領之人,豈無侵克本庫?內官自請查弄,豈可不查?什麼情況?內庫的銀子,幾百萬兩,沒有完善的帳本和印薄,很多人可以隨意支取,浪費嚴重。一代名君朱佑樘,就這麼管錢?腦子是不是有問題?朱厚照決定改變這種情況,第一件事情,就是用自己以前的太監班底去制衡文官集團,奪取政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八虎的職位。
  • 唐朝第一貪官被抄家時,搜出60多噸胡椒,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唐朝第一貪官 800石胡椒為什麼讓唐代宗如此暴怒,原來在唐朝胡椒一種是非常昂貴的香料,一般人根本用不起它,也不像現在這樣胡椒成為我們日常炒菜的佐料。800石胡椒相當於現在的60多噸,差不多值三億元,放在今天這也是一位巨貪,他還有其他財物,可見元載貪汙有多厲害,與和珅不相上下。
  • ...歐洲央行官員Pablo Hernandez de Cos表示,歐洲央行「隨時準備...
    2020-09-02 00:55:51來源:FX168 【歐洲央行官員:央行準備必要時調整所有工具】歐洲央行官員Pablo Hernandez de Cos表示,歐洲央行「隨時準備必要時調整所有工具」。
  • 明史愛好者,明末時期,為什麼佔世界GDP百分之五十的大明失敗了?
    就連1900年被內外折騰的死去活來,快要斷氣的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達1億兩白銀之巨。大明如此巨大的體量,稅收為何卻如此微薄?以至於崇禎會發不起軍餉,最後落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這詭異的表象背後,實際上隱藏著帝國數百年以來的積弊和腐敗。
  • 朱祁鎮被稱為「大明戰神」是他打仗很厲害嗎?
    然而在電視劇中有這麼一個人,他不會打仗,不懂兵法卻被網友戲稱為「大明戰神」,這個人就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鎮,他的父親是曾開創過明朝宣仁之治的宣宗皇帝朱瞻基,在當時是百姓公認的好皇帝,而他的母親就是大明的孝恭孫皇后,在劇中,孫太后的一句退出長城、保爾全屍,是多麼的霸氣,完全是巾幗不讓鬚眉啊。然而,這麼精明的父親和霸氣的母親生出來的兒子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敗家子。
  • 大明王朝:躲著嘉靖帝擦眼睛的呂芳,透露官場傳話大智慧!
    而呂芳當天的種種行為,除了馬屁拍得很以外,還有另外的目的……《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48期:大明王朝中呂芳躲著嘉靖帝擦眼淚,透露官場傳話的深深套路!一、嘉靖帝見呂芳要把洗過腳的茅臺酒帶回去,急忙勸阻說這種酒拿回去喝會生病的。
  • 【春節】官員不相信因果報應?
    [摘要]現在的官員迷信,卻並不信因果報應,在他們看來,只要賄賂了神佛,買通了術士,按照術士說的去操作,就自然吉人天相,一路順風,哪怕作惡多端,哪怕天良喪盡,好像神佛也必然會保護他們。就人們的視線所及,出名的佛寺、道觀,出入其間,大把布施的不是老闆就是官員,有點名氣的卦師和風水先生那裡,常來常往的,也是官員居多。時常見到這樣的場景,也不知哪裡來的肉頭和尚,打著名號都是下山的活佛,周圍晃動的,依舊不是老闆就是官員。做官的人,有點兒迷信,一點都不奇怪,特別是環境不確定,機遇也不確定的時候。
  • 沒煮熟的鴨子也飛了,女子:太氣人了
    楊女士:「別人都說煮熟的鴨子飛了,我這次還沒有下過都飛了,真是太氣人了。」楊女士說,周末回了趟長壽老家,父母拿了兩隻養了幾年的老鴨子,說給外孫燉湯。當天中午,楊女士在家裡忙活了一上午,才把鴨子殺好。鴨子殺完之後,上午11點鐘,楊女士拎著鴨子來到農貿市場,想請人清理。
  • 經典重鑄 7youxi《大明徵途》帶您熱血歸來!
    不再是沙城爭霸,不再是江湖血雨,不一樣的傳奇,不一樣的《大明徵途》!7youxi《大明徵途》5月25日14:00火爆來襲。這次不僅僅只是傳奇,熱血重鑄,傳世經典,更直接的刺殺,更直接的毒殺,更暴力的天火焚燒。江湖血雨起,只待君歸來!7遊戲官網:www.7youxi.com
  • 李湘帶王詩齡走進了奢侈品店,網友:忘了之前炫富被抵制了?
    李湘帶王詩齡走進了奢侈品店,網友:忘了之前炫富被抵制了?網友急急忙忙的拿起手機,拍下幾張照片,照片中王詩齡和李湘絲毫看不出前幾日王嶽倫事件對他們的影響,依舊在無憂無慮的逛街。其實原因很簡單,李湘家都很喜歡吃,不單單是我們常見的烤鴨等等,更多的是一下補品,什麼燕窩、阿膠都是經常要拿出來品嘗一下的。這也只單單的吃,這算是小數,來看看李湘家的浴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