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3!《風味中國2》講美食依然高水準,談人生談出新高度

2020-11-17 北晚新視覺網

今天又要給大家介紹一部紀錄片正式介紹前有個友情提醒——本文謹慎在飢餓狀態「享用」

熟悉紀錄片的讀者應該都猜出來了,沒錯,就是最近在播的《風味人間2》。

其實這部紀錄片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

之所以沒有早早地介紹,

其實是因為藝綻君想一次性多攢些素材

畢竟,這一季的《風味人間》依然保持了超高的水準

目前播出後的豆瓣評分是

9.3分

近期些微有些劇荒的疫情期間

還能拿到這麼高的評分

《風味人間2》應該算表現很好的續作了

既然是美食紀錄片

話不多說,

還是先上圖吧

怎麼樣?

看完是不是覺得

還是一樣的,「好吃」?

不光好吃

第二季的主題其實也很特別

從每一集分集的小標題就能看出來

整個片子核心要表達的內容

這張預告海報

就綜合了全部8集的內容

看看他們的標題吧——

01

1甜蜜縹緲錄 2螃蟹橫行記 3醬料四海談 4雜碎逆襲史

5雞肉風情說 6顆粒蒼穹傳 7根莖春秋志 8香腸萬象集

明明是做美食

標題卻寫出了江湖氣

仔細研究這種五字造句法

可以發現每一集的主題可以被概括為

「甜蜜」「螃蟹」「醬料」「雜碎」

「雞肉」「顆粒」「根莖」「香腸」

既有某種食材,又有某種做法,還有某種配料

切入點看上去很小

但如果想要講清楚任何一個主題

其實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再加上《風味人間》系列

已經不像之前的「舌尖」系,專注中國美食

從第一季開始

「風味」打出的口號就是遍訪世界美食

「遍尋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

拍攝超過300種美食」

如果粗略地估算

這大概相當於8集的長度裡

平均每集出現37.5種美食

再加上單集50分鐘左右的時長

平均每1.33分鐘就會有一種新的美食出現

所以,點開這部紀錄片的你

做好準備接受美食的轟炸了嗎?

熟悉美食紀錄片的觀眾一定知道

「風味」系列能有這麼高的水準

說到底還是有之前「舌尖」班底的底蘊

總導演陳曉卿、解說李立宏、作曲阿鯤

幾乎可以算美食紀錄片的「王炸」組合

更不要說

沈宏非、蔡瀾、陳立這樣的美食顧問「天團」

這種硬核的創作團隊

讓風味系列不光是看上去好吃

還有精準的解說與畫面

用觀眾的話說

「一看就是很懂吃的班底創作出來的」

入門級的表達

是一種食材的多種做法

像第二集裡世界各地的各種螃蟹和做法

北極的帝王蟹,中國的大閘蟹

這些算是聲名在外的食材

而佤族的溪蟹

威尼斯的軟殼蟹

還有韓國的醬蟹

可以說是有些冷門

至於各地不同的加工手法

就更是五花八門

而加以微距的拍攝,具體某種材料的加工手法

可以說既滿足了一個食客才能懂的口腹之慾

又補充了紀錄片愛好者的知識點

前面講到

《風味人間》單集的標題很有趣

「食材/配料+武俠詞彙」的表達

似乎將美食變成了江湖

而「風味」系列還有一個讓人回味悠長的點

是它的文案

先看第一集的片頭文案

在風味星球上,有一種味道,吸引人們深入險境。這種味道,穿過舌尖,給全身心傳遞著安全美好的信號。它藏身大千世界,也牽動滋味江湖。我們在日常點滴的歡愉中,縹緲世事的況味裡,與甜一次又一次相逢。

聊怎麼吃大閘蟹

文字搭配上李立宏的配音

就差說到吃貨心裡去了

蒸熟的黃油蟹,肉黃相融,難分彼此。蟹黃飽滿醇厚,伴有沙沙的質感。厚實的黃油,貼服在背殼下,牙感Q彈,鉗肉金黃透光,薄薄的遊泳足,竟也被黃油佔領。

這一季裡搭配文案使用的

還有恰到好處的名人名言

描寫雞頭米,用的是汪曾祺

「雞頭米老了,夏天就快過去了。」

——汪曾祺

說食物的遷徙

用的是馬辛傑·菲利普(英國戲劇家)

無畏的人隨遇而安,所到之處都是故鄉。

——馬辛傑·菲利普

而陳曉卿出品的美食紀錄片

最動人的一點

莫過於看似講美食,實則談人生

幾乎每一個美食背後的人的故事

都被用心地呈現

勞作者的艱辛、與食物的互相饋贈不是拿來煽情的手段

而是真正理解美食與人類天然關聯之後

對人生的體悟

最後,讓我們用片中的文案收尾

執著於給大家推介美食紀錄片

不只是因為片子看起來真的很好吃

有些感動和當初「舌尖1」帶來的驚豔一樣

地大物博,山河萬物

中國人在食物上傾注了太多食物以外的情感

鄉愁、美好、幸福

以至於遷徙、困難、災禍都不能

阻擋我們對美食的嚮往

這是人之本性

也是生而為人、幸甚至哉的小小希冀

願這份美好,向你傳遞

時空的界限仿佛隨之消解,相似的味道,同樣慰藉今人與往昔。

對於家的記憶,被寫在勞作的鹽田,微涼的海風,燦爛的煙花裡,也寫在一道道的食物當中。

它像手掌紋一樣被我們緊握,日月輪轉,再揉眼時,風景變了,味道還在。

 

 

來源:藝綻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2》豆瓣9.4高分回歸,我們和陳曉卿團隊談了談
    4月27日,總製片張平接受一點劇讀採訪時,《風味人間2》豆瓣剛剛開分,9.5分的高分讓她坦言「還是蠻感動的,感謝大家的厚愛」,不過在製作上他們始終信奉「竭盡全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截至寫稿時,豆瓣評分人數近萬,四星及以上好評超過95%,知乎上亦有92%知友進行推薦,認可度可見一斑。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美食紀錄片,吃貨:都是下飯神劇!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美食紀錄片,吃貨:都是下飯神劇!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飲食是非常講究的,而且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過程中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10部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美食紀錄片,這幾部美食紀錄片也是小編非常喜歡的,甚至有吃貨看過後說,這些紀錄片都是下飯神劇,如果你是一個吃貨,一定不要錯過哦!
  • 《風味人間2》回歸,我們和陳曉卿團隊談了談直擊靈魂的「甜蜜誘惑」
    4月27日,總製片張平接受一點劇讀採訪時,《風味人間2》豆瓣剛剛開分,9.5分的高分讓她坦言「還是蠻感動的,感謝大家的厚愛」,不過在製作上他們始終信奉「竭盡全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截至寫稿時,豆瓣評分人數近萬,四星及以上好評超過95%,知乎上亦有92%知友進行推薦,認可度可見一斑。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在技術層面之外,《風味人間》更重要的變化在於其主題架構上採用了一種更加「世界主義」的視角,通過與國際團隊合作,拍攝範圍從中國拓展到了全球各地。比如《風味2》中「雞肉風情說」一集,就涵蓋黑龍江的小雞燉蘑菇、雞肉餃子,非洲的烤雞、馬拉松雞,韓國的參雞湯、炸雞,安徽宿州的雞絲參湯、燒雞等十幾種雞肉料理。
  • 《風味人間2》:模版擺拍+矯揉文案,陳曉卿這次翻車了嗎?
    《風味人間2》開播整整一個月了,在豆瓣依然保持了9.3的高分​但這次的美食紀錄片真讓人有點提不起勁。首先就是通篇矯揉造作的臺詞,不知道是哪位高中林黛玉+知否知否的傑作。在第三集《醬料四海談》裡面,這些略顯尷尬的辭藻大量堆疊讓人雞皮一地。如:「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有更廣闊空間?
    在技術層面之外,《風味人間》更重要的變化在於其主題架構上採用了一種更加「世界主義」的視角,通過與國際團隊合作,拍攝範圍從中國拓展到了全球各地。比如《風味2》中「雞肉風情說」一集,就涵蓋黑龍江的小雞燉蘑菇、雞肉餃子,非洲的烤雞、馬拉松雞,韓國的參雞湯、炸雞,安徽宿州的雞絲參湯、燒雞等十幾種雞肉料理。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的「鐵三角」打造《風味人間》
    4月26日,《風味人間》第2季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該片由《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中的「鐵三角」:「導演」陳曉卿、「配樂」阿鯤和「解說」李立宏聯手打造,走遍全球精心打磨一年半,帶領觀眾在一朝一夕之間體會滋味萬千。首播後豆瓣開出9.4分的高分,口碑持續走高。
  • 《風味人間》第2季用筷子吃遍全球 美食紀錄片讓人們尊重彼此差異
    從尼泊爾的崖蜜到挪威內瑟比的帝王蟹,從河南平輿的芝麻醬到蘇州的三蝦麵,從秘魯的土豆料理到中國的粉條和魔芋,《風味人間》第2季聚焦甜味、螃蟹、雜碎、雞肉、蛋卵、醬料、香腸和根莖八大主題,兩個月的時間裡陪伴觀眾享受了五洲四海的風味之美。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陳曉卿 如果你是吃貨,也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話,相信你對陳曉卿這個名字一點兒也不會感到陌生。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
  • 《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 從食物裡感受對生活的熱愛
    從尼泊爾的崖蜜到挪威內瑟比的帝王蟹,從河南平輿的芝麻醬到蘇州的三蝦麵,從秘魯的土豆料理到中國的粉條和魔芋,《風味人間》第2季聚焦甜味、螃蟹、雜碎、雞肉、蛋卵、醬料、香腸和根莖八大主題,兩個月的時間裡陪伴觀眾享受了五洲四海的風味之美。
  • 大武漢真好吃|7部關於武漢的豆瓣高評分寶藏紀錄片
    《早餐中國》豆瓣評分 8.8  Tips:可在騰訊視頻免費觀看>美食大佬陳曉卿和沈宏非傾情推薦的大型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致力講好100個中國早餐日誌傳奇故事。《青春夜佰味 | 中國高校美食地圖》豆瓣評分 7.1 Tips:芒果TV免費觀看芒果TV
  • 綜藝推薦|豆瓣高評分的國產綜藝,好看又能漲姿勢~
    《聲入人心》的36名選手,被稱為「三高」選手,音樂專業素養高、演唱音域高、身材顏值高,隨便挑一個都是畢業或就讀於國內外頂尖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比如伯克利音樂學院、朱莉亞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
  • 《風味人間》第二季,風味足夠,人間略少
    21:20上線這個時間也令人痛恨抑制住回歸的欣喜看了兩期才寫卻對一集就飆高的豆瓣評分感到疑惑它真的值9.4嗎?重點左不過是風味和人間1風味要說風味這檔能夠繼承《舌尖》衣缽的美食紀錄片自然足夠風味製作團隊還是沿襲上一季的班底
  • 豆瓣高分《風味人間2》 鮮活「在地飲食」傳遞美味歡樂
    《風味人間2》劇照。 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近期在騰訊視頻播出,浙江衛視同步播出。與第一季在豆瓣取得的9.1分相比,第二季播出過半已經拿到了9.4分的高分,可以說是平穩過渡、略帶驚喜的表現。
  • 從《人生一串》到《風味人間》,國產紀錄片們是如何「返老還童」的?
    近日,陳曉卿的稻來傳媒聯合騰訊企鵝影視打造的《風味人間》上線,目前已播出的兩集總播放量已經超過了2億。和陳曉卿之前打造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一樣,《風味人間》還是能輕易撩撥起觀眾的味蕾。 但區別於《舌尖上的中國》的是,這次的《風味人間》走出了國門,將美食尋根之旅的範圍擴展至了全球,在內容上更為多元和包容。
  • 《風味人間》第2季:美食與靈魂
    作為資深吃貨,筆者幾乎不會錯過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但萬花叢中過,心中總留著一席之地給陳曉卿的《風味人間》。第1季每每重溫仍口齒留香。盼望著盼望著,將近快2過去了,第2季終於「上菜」。又到了饕餮的時刻了。「風味」是美食紀錄片的主體近年來,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並不鮮見。
  • 《風味人間2》熱播,美食紀錄片何以「撩撥」人心?
    《風味人間2》來了,「吃貨」們圍上前去好不熱鬧,首播豆瓣評分9.4。    「觀眾是美食紀錄片的核心服務對象,節目製作者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我們是謙卑的故事講述者。」談及節目首播即獲網友好評的「要訣」,《風味人間2》總導演陳曉卿接受人民網文娛部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豆瓣9.4分,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2》來了!
    今日BGM:《風味人間》紀錄片原聲4月26日晚,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如期而至。
  • 世界視角巡航全球美味《風味人間2》收官
    海報近日,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落下帷幕。這部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自開播以來就憑藉超高製作水準和獨特性的內容,引發強烈反響,在海內外觀眾中均獲得一致好評。
  • 豆瓣高分10部國產美食紀錄片,乾飯人必囤~宅家不無聊
    02 人生一串   第1/2季豆瓣評分:8.6~9.0單集時長:30-45分鐘光看鏡頭就能滿足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人生一串》第一季一播出,就引發了「擼串圈」不小的轟動,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0分。豆瓣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