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車企復產眾生相 歐洲率先復甦 英美等待五月天

2020-12-24 汽勢傳媒

汽勢Auto-First|劉冀然

在按下長達數十日的「暫停鍵」後,歐美地區的汽車工廠正在迎來日漸清晰的復工時刻表。目前來看,由於各國家、地區間疫情控制情況存在差異,車企復工進度的先後順序也已基本明晰——歐洲率先復甦,英美尚待5月。

與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不同,德國從未禁止汽車工廠生產,但考慮到「出行限制令」和「店鋪限制令」,此前德國地區的汽車工廠由於工人無法到崗而紛紛停產,經銷商也全部關停。而隨著德國疫情得到初步穩定控制,該地區工廠正迎來復工潮,且各個車企均有自己的「小妙招」。

大眾宣布將於4月20日重啟德國茨維考和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工廠,借鑑大眾在中國地區30餘座工廠「零感染」復工的寶貴經驗,大眾對其歐洲廠房進行了改造,確保工人之間保持1.5米的距離,還啟用了錯開輪班和午休時間以降低工人交流頻率等約100項臨時措施。此外,大眾旗下各品牌位於俄羅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工廠也將從4月27日起陸續復產,而位於美國、南非、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的工廠將在5月後復產。

與大眾步調一致,戴姆勒也將在下周以「單班制」的「戒備狀態」初步恢復漢堡、柏林和特圖爾海姆工廠的生產,辛德芬根和不萊梅的工廠也正在為恢復生產做準備,但具體復工日期尚未公布;寶馬則尚未公布最新的復產計劃,暫時保留其此前官宣「停產至4月底」的狀態。

相比德國,法國車企面臨的復工考驗顯然更為複雜——除了政策端的「停工令」以外,法國工業復產還需得到工會的同意。

在中國遺憾做出燃油乘用車退市決定的雷諾,顯然將更依賴其在歐洲地區,尤其是法國本土所創造出的優勢成績,但法國極左翼工會CGT則以「口罩依然優先供給醫護工作者,車企工人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口罩」為由,拒絕其在4月底、5月初復產。退而求其次,無奈的雷諾只得在4月13日率先恢復了葡萄牙和俄羅斯地區的產能。

為工人發放口罩、發放單獨的菸灰缸以保證抽菸的工人無需聚集在一個區域密集接觸、讓工廠的門保持開放狀態以方便工人無需接觸門把手同行,以及每隔60分鐘對生產工具和工作檯進行消毒,並將接送工人的巴士數量提升一倍——儘管復工初期的保障措施相對完備,但PSA集團瓦朗謝訥變速箱工廠的復工申請仍未能獲得工會的允許。據法國媒體報導,工廠管理層與工人代表的復工談判已在4月17日重啟,目前尚未做出定論。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在法國工會的嚴苛管控下,反倒是日本車企豐田成為了首家與法國工會達成協議的汽車製造商——4月15日,豐田位於法國北部的工廠獲準從4月21日起復產,該工廠將生產雅力士車型,但復工後生產節拍放緩,由此前的「三班倒」降至「單班制」。

義大利方面,此前堪稱「歐洲最嚴」的經營禁令有所鬆動,但FCA集團顯然更加重視其位於美洲地區的主銷車型生產線,從目前的已公開的信息來看,FCA已有了明確的復產時間表。

4月20日,FCA墨西哥薩爾蒂洛的工廠將率先復產Ram Promaster車型,考慮到該車型經簡單改制便可用作救護車使用,最早復產該車型存在助力抗議的成分;而出於純粹的「商業考慮」,4月27日該工廠將復產北美地區熱銷車型Ram 1500 Classic皮卡;5月4日,底特律、俄亥俄州託萊多、加拿大布蘭普頓的FCA工廠也將復產牧馬人、道奇挑戰者、Charger、克萊斯勒300等主銷車型;綜合考慮地區光控力度和車型生產需求的急迫程度,伊利諾斯州的Jeep自由光工廠、生產Jeep Gladiator的託萊多南部工廠、組裝道奇酷威和Jeep指南者的墨西哥託盧卡工廠,以及位於加拿大溫莎的小型貨車工廠則被列入5月18日「最後一批」重啟生產的工廠名單。

與歐洲多地相比,英美兩國的疫情控制的拐點尚未出現,復產進度也大多延後至5月中旬。

由於英國延長了封鎖期,賓利宣布英國北部的克魯工廠停產將延長3周至5月11日。無獨有偶,在美國也做出延長封鎖期的決定後,與賓利「英雄所見略同」,斯巴魯等多家國際汽車製造商都將北美地區工廠的重啟日期由5月4日推遲至5月11日。

當然,汽車生產線停擺期延長,並不意味著英美的車企工廠處於「賦閒」狀態——包括英國的邁凱倫、勞斯萊斯,以及被納入「大美國經濟復興工業組」的通用、福特、菲克和特斯拉在內,眾多汽車車間正在全力轉產呼吸機和其他醫療物資。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擁有無塵車間、巨額產能,以及某些汽車零部件生產技術可轉化為醫用物資生產力等「先天優勢條件」的汽車企業,正在全球抗疫大戰中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誠然,產能復甦只是汽車產業恢復元氣的第一步,而後還將面對經銷商復工、剛需消費解放等多重考驗,但汽勢Auto-First認為眾志成城的全球汽車人定可打出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歐美車企復產眾生相:歐洲先復甦 英美等待五月天
    在按下長達數十日的「暫停鍵」後,歐美地區的汽車工廠正在迎來日漸清晰的復工時刻表。目前來看,由於各國家、地區間疫情控制情況存在差異,車企復工進度的先後順序也已基本明晰——歐洲率先復甦,英美尚待5月。而隨著德國疫情得到初步穩定控制,該地區工廠正迎來復工潮,且各個車企均有自己的「小妙招」。
  • 中國車企逆風「走出去」
    業界指出,中國車企的海外布局將迎來新趨勢,依託技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逆勢發展亮點頻出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外車市形成不同程度的衝擊,但從2020年9月以來中國汽車出口量連續大漲,不僅顯現全球率先復甦的勢頭,且在海外市場增速持續提升,而新能源和智能駕駛領域則成為市場亮點。
  • 經歷340天的漫長等待後 海南省的西沙郵輪航線率先開啟復
    來源:央視340天漫長等待,今天,這個行業按下重啟鍵!今天,一度停擺的國內郵輪業迎來喜訊。在經歷340天的漫長等待後,海南省的西沙郵輪航線率先開啟復航,其中「南海之夢」號郵輪今天復航,「長樂公主」號郵輪計劃在明天復航。
  • 疫情蔓延,大眾/豐田/寶馬多家車企關閉工廠,進入銷售庫存狀態
    先是疫情在中國的爆發,導致海外車企的供應鏈出現中斷,而現在全球疫情的來勢洶洶導致歐洲和北美多家車企不堪重負,再度出現關停危機,為今之計只有停工才能保全有生力量。受疫情影響,關閉工廠的車企有多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 插混在歐洲 是車企的救星還是披著羊皮的狼
    雖然當時這款車已經研發出來了,但最終因其重達近兩噸、續航裡程非常有限以及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等問題而未能量產。  一個多世紀以後的今天,插混技術終於流行起來。目前,插混車的純電續航裡程在50至70公裡,且已經有車企推出了續航裡程達80至100公裡的車型。車企聲稱,如果插混車的電池能定期充電,其電池續航裡程將能夠覆蓋大多數司機的絕大部分行程。
  • 美國制裁中企,歐洲卻成了「受害者」?這三點值得玩味
    歐洲國家和科技企業長期被美國單方面制裁所折磨,的確受到了較大的傷害,而美國實行這些貿易政策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制裁中企,卻沒想到讓歐洲感到很受傷。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不牢靠歐美的「兄弟情」由來已久,是建立在歷史和文化傳承之上的,二戰之後歐美更是表示要將跨大西洋夥伴關係進行到底,在多方面實現友好合作。
  • 插混在歐洲,到底是車企的救星還是披著羊皮的狼?
    雖然當時這款車已經研發出來了,但最終因其重達近兩噸、續航裡程非常有限以及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等問題而未能量產。一個多世紀以後的今天,插混技術終於流行起來。目前,插混車的純電續航裡程在50至70公裡,且已經有車企推出了續航裡程達80至100公裡的車型。車企聲稱,如果插混車的電池能定期充電,其電池續航裡程將能夠覆蓋大多數司機的絕大部分行程。
  • 插混在歐洲,到底是車企的救星還是披著羊皮的狼?_易車網
    雖然當時這款車已經研發出來了,但最終因其重達近兩噸、續航裡程非常有限以及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等問題而未能量產。一個多世紀以後的今天,插混技術終於流行起來。目前,插混車的純電續航裡程在50至70公裡,且已經有車企推出了續航裡程達80至100公裡的車型。車企聲稱,如果插混車的電池能定期充電,其電池續航裡程將能夠覆蓋大多數司機的絕大部分行程。
  • 「Made in China」無所不能,車企跨界產口罩為戰「疫」
    10天造一所醫院,讓「Made in China」重現江湖,更讓世界對中國速度刮目相看,對於汽車行業而言,儘管過去兩年市場大環境不太景氣,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更無異於「雪上加霜」。不愧是造神車的,車企在組織醫療物資生產上的神速值得欽佩。上汽通用五菱從提出想法到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僅花費了不到5天時間。2月6日,在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汽通用五菱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按照項目計劃,日生產量預計可達170萬個以上。
  • 風箱老鼠兩頭難 車企老闆伏案嘆息全是苦
    廢紙類似於我們不太熟悉的鈦白粉等原材料,原紙則類似於汽車零部件,最終產成品紙箱與汽車相近。兩大產業不僅面臨著停工時間過長導致的原材料供應減少,還要疊加運輸行業尚未完全恢復運轉,運價上漲10%~20%的影響。價格變動引發的連鎖反應,層層傳導,最終由消費者所承擔。
  • 打出惠企「組合拳」 增添復產「電動力」
    復工復產以來,江門經濟加快復甦,市場活力逐漸增強。乘著復甦回暖的春風,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積極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打好惠民利企「組合拳」,多措並舉為當地經濟復甦保駕護航。就在3個月前,江門供電局的惠企政策為這家工廠迎來一場「及時雨」。2月下旬,江門新會供電局得知諾文(新會)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在即,新會供電局會城供電所客戶經理立即前往該公司進行溝通了解。在完成基本信息收集與溝通後,客戶經理告知了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的相關政策優惠。
  • 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巴黎開唱 「音樂教父」李宗盛力挺越過...
    「華人第一天團」五月天「第10代大型巡迴演唱會」全新世界巡迴LIFE《人生無限公司》演唱會從去年3月開業以來,創下高雄4場20萬人、香港10場10萬人,北京鳥巢2場20萬人、北美七城7萬人次,桃園11場26.4萬人,與超過230萬社員度過「最好的一天」,不斷在全世界締造新紀錄,在全球社員的助威下,《人生無限公司》不停地開疆拓土,展開歐洲巡迴演唱會,成為橫跨歐美亞三大洲全球最大的「公司」。
  • 白宮制裁中企,中國還未反擊,歐洲率先火了,曝光美國「小心思」
    據環球網12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18日,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在內的59家中企列入所謂「實體清單」,進行對美出口「管制」。不僅如此,22日,美國國會反華議員魯比奧、麥考爾還呼籲川普政府繼續強化上述「管制」措施,阻止中芯國際獲得美國先進技術。
  • 復產!商業體開業!無錫即將全面復甦!
    1.無錫的確診病例連續3天0增長!梁溪確診者全部治癒出院!2.全國新增治癒病例首次超過了新增確診病例!昨日,無錫發布11號通告,正式啟動了城市的大面積復甦!全文如下:各市(縣)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質安站,各有關單位:根據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下發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期間安全有序做好建築工地復工工作的通知》(錫防指辦〔2020〕 16號)、《關於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 通告》(第11號)的文件精神,現就推進住建行業有序開復工(復 業)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53天,12組對比圖,見證北京的復甦!
    如今,北京已經復工復產半月有餘,這座城市已逐漸復甦。今天,我們回到曾經拍攝的地方,見證北京復甦的每一個瞬間!復甦前的人行道△如今無論是站臺等車的人群,還是車廂乘客都比1個月前有了明顯增加,沒想到有一天看到地鐵逐漸擁擠,竟也成了值得高興的事。 感謝有他們,為城市復甦「保駕護航」 熬過了春節的蕭瑟,如今的北京,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整座城市都在重現生機。
  • 新京報:新能源車補貼延長 政策庇蔭車企能否躺贏?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新京車評|新能源車補貼延長,政策庇蔭車企能否躺贏?3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促進小汽車消費三大舉措。這次國常會出臺的延期政策,對亟待拉升銷售的新能源車企,特別是造車新勢力們無異於「雪中送炭」式的重大利好。以至於新能源龍頭車企特斯拉的中國區對外事務副總陶琳在其微博歡呼:喜大普奔。
  • 「無錫溫度」促臺企全面復產
    無錫最大的臺企健鼎電子是最快實現復工、安全有序生產的企業之一。江陰開發區、臺辦工作人員助力臺企瀚宇博德落實復工返崗大巴。並肩抗疫 合力復工這是一個不平常的春天。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在錫臺資企業的復工復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 車企復工復產進行時:零部件供應在恢復,料本月汽車銷量大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推遲復工復產的車企,正在以及將要迎來第二、第三波復工潮。2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獲悉,中汽協調研發現,截至2月18日汽車行業的復工率已超過了75%。車企再迎復工潮2月17日,車企又迎來一波復工潮。
  • 中歐投資協定背後的汽車博弈:歐洲車企謀求股比最大化的機會來了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向歐盟敞開大門,意味著:歐洲,主要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可以在中國市場設立100%控股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及其新能源技術公司;在智能汽車領域,歐洲車企不再被要求成立合資公司,也沒有技術轉讓一說;中德雙方已經建立的合資公司,德方甚至可以突破75%的股權上限。
  • 歐美油氣巨頭轉型:歐企「逐綠」,美企「不積極」
    歐美油氣巨頭轉型:歐企「逐綠」,美企「不積極」 2020-10-19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