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接觸的中國古代愛情詩是我哥哥上高中時記載在一個塑料批小本上的這首《上邪》: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當時我還是個正上小學的孩子,應該說,對於愛情屬於似懂非懂的時間,不過,看到這樣的決然的句子,心下還是抖動了好幾下:天下居然就有這樣對愛情的期待如此厲害的女子,詩裡先說了自己對於愛情的渴望,然後就是一堆排比句,給出了這麼多不可能的自然現象,申明只有這些現象發生自己的感情才會消失。
後來我看佘太君嫁女的戲,也有類似的表示,比如「曬乾的雪花要二兩」之類的嫁女條件,大約是受了這位女子啟發的。
曾經瘋狂的電視劇《還珠格格》裡有一集就有女人在高聲朗誦「山無稜」,一下子把我嚇了一跳,因為自己習慣於「山無陵」,突然在這個電視劇裡變成了「Leng」,著實讓我不解,雖然我第一次看到《上邪》的時候對「陵」字還費解了一下,經過我哥哥的解釋才明白了就是「脊」的意思,不過,怎麼說「陵」也比「稜」要雅致的多啊,而且從詩句整體需要在讀音匹配的意義上說,「稜」也顯得格外突兀了,一般地,前兩句應該都取四個聲調中的「二聲」,然後在第三句上以「四聲」結束才比較協調,不知道音韻學中有沒有這個原則,我覺得應該是有的,因為抑揚頓挫是非常必要的。於是,然後我居然就懷疑起瓊瑤阿姨是不是看這詩的時候,把偏旁部首給看錯了,結果把「陵」寫成了「稜」!
後來,我家搬到了北京的中關村,剛好臨近有一條街叫丹稜街,看拼音,是「Dan Ling Street」,才知道其實「稜」字也有一個音讀作「Ling」,詩裡的ling也可以寫作「稜」的,但是讀「Leng」畢竟還是不對的。
山沒了leng,基本算是破壞了整首詩美麗而決絕的味道,倒顯得周星弛味道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