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重現》經典永不老

2020-11-09 roller
為了James McAvoy重看老片,劇終時卻感嘆莎士比亞的妙筆與改編者的匠心。經典改編說難也難,說易也易.

下流者,不知哪裡塞進幾個正當妙齡無臉易無腦的女演員,哭哭啼啼無事生非造出一番桃色花邊,便美名曰"英雄之人性"與"時代要素".而好的改編,卻能直指原作核心,牢牢抓住亙古不變的人性與衝突.於是,時光流逝,鎧甲變為白袍,麥克白依然是麥克白.

就在開場十分鐘前,他快樂而鮮活,做喜愛的職業,在工作時歡唱,為人尊重卻無需暴虐,沉醉於愛情之美,沐浴於友情的活力.一句話,在謀生之途上實現理想,每一分每一秒都做真實的自己----如此完美,多少人渴望而不可求.

接著,預言出現欲望浮現,快樂如潮水般退去,露出底下猙獰的礁石.他得到了"公平",奪回了"應得"的.自此失去愛、信任與快樂,染上謀殺擦洗不淨的血汙,生活中只餘陰霾與錯亂。

PS:以古典式背景為幕布,以高聲呼和為背景的激烈對撞,幾乎是莎翁悲劇的一大標誌。編劇以家具裝潢及街頭常見的球迷衝突巧妙嵌入,可謂舉重若輕,絲毫不見經典現代化易有的突兀與生硬。

PS:James McAvoy 超美阿~~~看起來纖細瘦弱的身板,將廚師白袍穿得宛若T臺走秀,迷人啊迷人XD

相關焦點

  • 《莎士比亞重現》觀莎士比亞重現之麥克白有感
    BBC在2005年就曾製作過總共四部的系列電影《莎士比亞重現》,用將古代搬到現代的方式,分別向觀眾講述了四個莎士比亞筆下的著名故事,今天要說的是其中的第一部,也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莎士比亞寫道,人生「去來如一,滿亦完」。當我們經歷人生起伏到達最圓滿的成熟期時,我們的人生之戲亦即將落幕。但我們不應為此而感到悲傷,因為我們有了戲劇等藝術形式,人生不再虛無,因為「只要地球上還繁衍生物」,戲劇「就將承載你的故事長存於世」。
  • 英國本土劇團攜莎士比亞經典劇目《哈姆雷特》來漢
    《哈姆雷特》劇照  荊楚網消息(記者 石倩)莎士比亞經典悲喜劇一直是國際戲劇愛好者的必修課,哈姆雷特更是經典中的經典。6月9日,荊楚網記者獲悉,6月12日19時30分,英國TNT劇院攜莎士比亞永恆經典悲劇《哈姆雷特》來武漢中南劇場演出。   《哈姆雷特》由英國新潮劇展引進,TNT劇院的演繹致力於經典的復活而非簡單重現。雖然不是絕對照本宣科,但均從原著出發,絕無無端的添加或簡化。
  • 《莎士比亞重現》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學校英院大廳中間放著一樽莎士比亞半身像,託柱上面刻著「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以前沒覺得什麼,看完BBC的Retelling突然腦子裡面蹦出來這句話。選的四部劇,三喜一悲,長短比較討巧,能編成迷你劇,劇情也合適,能結合當下重新製作。BBC強大的編劇對這四部在臺詞,情節,人物設定上的各種巧思新意,讓人驚喜連連。
  • 《奧賽羅》:當莎士比亞遇見威爾第
    在歌劇史上,從經典文學汲取靈感並不罕見,誕生於450年前的文豪威廉•莎士比亞就是一座永不枯竭的靈感寶庫。當兩位藝術巨匠超越兩個多世紀的"隔空對話",碰撞出了文學名著改編歌劇的精彩典範——《奧賽羅》。這也是威爾第曾在《阿依達》後沉寂16年厚積薄發的輝煌之作。為了重現莎翁原著的戲劇效果,威爾第進行了空前的嘗試與革新,生動完整地刻畫出了"悲劇英雄"——摩爾人將軍奧賽羅、邪惡陰險的旗官亞戈,以及善良無辜的苔絲黛蒙娜。
  • 《莎士比亞重現》論詩意哲學人文主義的重構
    BBC的這套《莎士比亞重現》(Shakespeare Retold)拍於2005年,包括四大悲劇裡的《麥克白》,四大喜劇裡的《無事生非》和《仲夏夜之夢》,以及《馴悍記》。 對於沒有讀過莎翁原著的人來說,藉由這部劇入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變相地完成莎劇的基本掃盲工作。畢竟原著裡太過於詩意的語言,不是太適合現代飽受詬病卻頗為流行的快餐式閱讀習慣。
  • 影評:執著所成就的永恆經典《莎士比亞的秘密》
    執著所成就的永恆經典文 / 吳若綺《莎士比亞的秘密》
  • 莎士比亞經典戲劇《李爾王》的中國之路
    ——導演李六乙《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其四大悲劇之一。故事來源於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8世紀左右。後在英國編成了許多戲劇,現存的戲劇除莎士比亞外,還有一個更早的無名氏作品,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改編此劇而創作的。
  • 《莎士比亞重現》贊。
    這就是莎士比亞悲劇現代版本的逼真詮釋嗎?或許吧...更加深愛James McAvoy。覺得Keeley Hawes 演的ELLA也很棒。
  • 《快樂大本營》致敬香港回歸20年 經典永不落俗
    原標題:《快樂大本營》致敬香港回歸20年 經典永不落俗   據悉,節目現場張智霖、謝娜重現了94版《射鵰英雄傳》、宋茜重現林青霞版《東方不敗》等經典影視劇畫面,節目最後李維嘉、容祖兒合唱了由羅大佑填詞創作的歌曲《東方之珠》。   其實說起致敬,早在2015年9月的一期節目中,《快樂大本營》就已向經典港片橋段發起過致敬。
  • 《女巫的子孫》:不僅是莎士比亞經典的改寫,更是一場自我救贖
    說來實在慚愧,自詡讀過了很多的書,但是對於很多名人大家的著作依然僅止步於了解的程度,並不曾細細讀來,甚至都不曾聽聞,其中就包括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我不曾讀過,也沒有想過要去讀一讀,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自己的興趣索然,然而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因為一部改寫莎翁的作品,而對他的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部作品就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女巫的子孫》,它改寫自莎士比亞的劇作《暴風雨》。
  • 莎士比亞愛情經典語錄,愛情名言名句,文學句子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16. 幸運是愛情的維繫;愛情的鮮豔的容色和熱烈的心,也會因困苦而起了變化。——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17. 情人們發的誓,是和堂倌嘴裡的話一樣靠不住的,他們都是慣報虛帳的傢伙。——莎士比亞《皆大歡喜》18. 戀人們發誓要做的事情,總是超過他們的能力,可是他們卻保留著一種永不實行的能力。
  • 《莎士比亞重現》隨感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在兩個相愛的人口中,散發著玫瑰香味。如果足夠相愛,就相信自己和伴侶,因為小小的陰雲去傷害所愛的人,不值得。但是現實和劇本的差距就在於,現實中很難找到自己所愛的人,在聖壇前站在你旁邊的那個人未必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吧。【喜】馴悍記:"I don't wear sneakers at least on holidays."一句話把老公收歸麾下。
  • 美劇主角愛讀書:謝耳朵經典語錄出自莎士比亞
    美國網刊《Slate》上一篇文章,統計了世界範圍內作品被影視劇改編最多的作家,史蒂芬·金僅僅排在第18位(排在第一位的是莎士比亞)。就美劇而言,史蒂芬·金作品的改編率和上鏡率在當代作家中絕對是佼佼者。這裡亂入下老金的八卦。他有自己的圖書館,據說有17000多本書,喜歡看漫畫書和J.K.羅琳的「哈利·波特」,從來不接自己的電話,害怕飛行和數字13。
  • 給孩子的莎士比亞,經典大師作品不能錯過!
    一套權威性震撼人心的西方殿堂級讀物精美插圖、通俗易懂、鮮活有趣附贈音頻、課程、剖析書籍匯聚而成的莎士比亞文學從小讀經典名著,加以思考,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處。今天尾爸給大家推薦這套由國內莎士比亞研究專家羅益民教授主編的《給孩子講莎士比亞》,這才是真正適合孩子的莎士比亞!全書一共20冊,收錄了莎翁最經典的20部戲劇,並且配有精美插圖,再現戲劇風貌。
  • 福祿居 | 老香港風情餐廳,經典港味重現!
    ﹀踏入<福祿居>,仿佛穿越至香港富麗堂皇的酒樓,經典港味重現,菜品卻意外的親民,有種特殊的知行合一。﹀﹀擂沙湯圓,驚現上海著名點心,老香港入駐魔都總要來點入鄉隨俗的誠意。滾著大量花生粒的軟糯湯圓,咬後湧出黑洋酥餡兒,趕緊吸進嘴裡,滿口的甜蜜順滑。
  • 英國TNT劇院 莎士比亞經典名劇《暴風雨》
    英國TNT劇院演繹莎士比亞力作《暴風雨》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
  • 莎士比亞十句經典名言,句句充滿智慧,值得細細品讀
    我家中藏書,有很多莎士比亞的作品,有莎士比亞喜劇、悲劇全集,有莎翁的詩集,還有一本莎士比亞的傳記,還有很多跟莎士比亞相關的其他一些書籍,總之還不算少。因為莎士比亞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位作家,我覺得他不僅僅用偉大兩個字形容,簡直可以稱得上卓越。威廉·莎士比亞出生於1564年4月23日,去世於1616年5月3日。今天既是他誕辰456周年紀念日,又是他逝世404周年紀念日。
  • 莎士比亞的英美劇時代
    電影《麥克白》劇照BBC在2005年11月推出過一系列迷你劇叫《莎士比亞重現》(Shakespeare Re-Told),是眾多翻拍莎士比亞作品中比較值得看的一部。它將莎士比亞的《麥克白》、《馴悍記》、《無事生非》、《仲夏夜之夢》完全置於現代背景,取莎翁原作之精髓,重新創作,每集都採取不同的編劇。這4部中,最值得推崇的是《麥克白》。
  • 歐洲歷史人物復原圖,聖誕老人沒有那麼慈祥,莎士比亞有點老
    首先是伊莉莎白,2018年,英國藝術家馬特·科利紹推出了機器人項目青春面具,通過這個機器人還原了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臉,還原的人臉比圖畫看起來要老一些,伊莉莎白統治時期,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西班牙藝術家薩爾瓦·魯阿諾發起了一個名為「凱撒羅馬」的項目,重現了尼祿(Nero)、屋大維·奧古斯都(Octavian Augustus)和卡裡古拉(Caligula)等羅馬皇帝的面孔。為了儘可能逼真地描繪它們,這位藝術家研究了硬幣上他們的頭像以及其他記載。尼祿16歲時當上了皇帝。
  • @您 有一封來自莎士比亞的【邀請函】
    這不,上海電影博物館即將迎來英國國家劇院現場Nt-live 8月第二輪11部經典舞臺作品。本輪放映片目是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所製作的全新系列,放映活動將展映11部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的影片。全明星陣容的豪華配置將讓電影迷們感受到熒幕偶像在戲劇現場舞臺上展現的無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