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舌頭】酒鬼的鄉愁—莫裡斯•鬱特裡羅(上)

2021-02-19 art舌頭

主編微信art1009jian



莫裡斯·鬱特裡羅(MauriceUtrillo),1883年12月誕生於巴黎。年輕的母親是蘇珊娜·瓦拉東,一個有名的模特,普維·德·夏凡納、愛德華·德加、彼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以及亨利·德·圖魯茲﹑勞特累克等著名畫家的筆下都出現過她的身影。在自己的勤奮努力下,蘇珊娜·瓦拉東後來成為一個有才藝的畫家。

對於鬱特裡羅來說,不幸的是母親無法告訴他父親是誰,母親的情人眾多,其中不乏當時與後來成為聲名遐邇的大藝術家,他出生後,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這個孩子的父親,而母親也從來閉口不談,直到1891年,他的其中一位老情人米歇爾·鬱特裡羅站出來說:「好吧,我是隔壁老王」,才算給了小鬱特裡羅一個正式的名分,但有證據表明,鬱特裡羅與這位西班牙人並無過多相似之處,所以,此舉更像是西班牙老王的慈善之舉,當然,由於成年後的鬱特裡羅功成名就,專好扒人隱私的好事者多了起來,然而令八卦者失望的是,雖然德加、高更、梵谷、畢卡索、勞特累克都曾經是鬱特裡羅母親蘇珊娜的好友,但有資料表明,鬱特裡羅的父親更可能是一位叫波西的酗酒者,並不是藝術家破壞教具所致,無論如何,私生子的陰影從此跟隨著他。他人的嘲弄伴隨他走過渾渾噩噩的青少年時期。

鬱特裡羅是一位留守兒童,母親雖然是一位模特,但是卻相當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藝術家的生活裡,孩子永遠似乎會成為一個嚴重的負擔,所以,

外祖母並不能真正取代母親的地位,尤其是鬱特裡羅這樣的問題兒童,鬱特裡羅自小便與眾不同,他容易發怒,經常痙攣,而外祖母解決的辦法是,往酒裡參點水灌暈小鬱特裡羅,以此來平息鬱特裡羅的不安,如此下去的直接後果便是,鬱特裡羅上癮了,肥皂猜測,鬱特裡羅可能是藝術史上最早有酒精依賴症的藝術家。

還沒有破繭化蝶的女藝術家把孩子放在了自己的母親那裡,代為撫養。

我們不能就此便責怪那位可憐的外祖母,也許嗜好酒精的基因埋藏在骨子裡,或者年幼的鬱特裡羅早早成熟敏感,沒有父親的天空永遠陰雲密布,他需要用暴力來發洩他的痛苦與不安。

5歲時,母親將他送到一所護士學校,原意是希望能夠有專業的輔導人員來矯正這個已經出現問題的孩子,但適得其反,離開親人讓小鬱特裡羅憤怒不已,他害怕這所學校,嚴厲的老師,嚴格的管理讓鬱特裡羅恐懼,而他對待恐懼的方式是--焦慮、燥鬱、攻擊,在他注滿乙醇的猛烈攻擊下,強大的學校妥協了,「鬱特裡羅童鞋,你被開除了。」

畢業後的鬱特裡羅看起來很正常,再也不滿大街的跟人要酒了,去除酒精的大男孩顯得過於安靜,多少讓他的文藝媽媽感到既高興又有點不安。文藝女青年給孩子遞上了自己的畫筆,事實證明,這是這位文藝女青年這輩子幹過的最靠譜的一件事,它不僅拯救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還為這個世界點燃了一顆閃閃發光的星。

所以那些不懂的藝術在生活中扮演何種角色的同志們注意了,鬱特裡羅用他的實踐證明,藝術撫慰心靈的良好功效。

在他眼裡,母親是位偉大的女性,他對她敬愛不已,最初作畫時總是署上全名,綴以母親的姓,寫作莫裡斯·鬱特裡羅—瓦拉東,以此表達自己的感情。

年輕的鬱特裡羅越來越依賴酒精才能逃離這個世界,為了能喝上一口他什麼都可以幹,喝上幾口後他什麼都敢幹,他的母親蘇珊娜困惑不安,文藝女青年解決困惑的辦法是,趕緊跑到她的那些藝術家情人那裡尋求安慰,浪漫的藝術家們給予蘇珊娜的安慰不多,「瞧,寶貝!酒精不是什麼大問題,靈感的助燃劑而已,來來來,幹上一杯!」

直到蘇珊娜的閨中好友勞特累克去世,文藝女青年才恍然大悟,酒精也是可以殺人滴。

而這時鬱特裡羅的酒癮達到了人生高峰,在他母親的幫助下,專管酒精依賴症的聖安娜醫院接受了他,三個月後醫院給鬱特裡羅頒發了治癒系畢業證書。


想查詢您喜歡的藝術家只要輸入對應數字即可!

art舌頭已經為您推出的藝術家有:

不要主義——西班牙藝術家米格爾•巴塞羅 1

詛咒死亡來讚美生命——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 2

孤獨和疏離感是我創作的動力——日本畫家奈良美智 3

切肉機——美國畫家萊昂•戈盧布 4

木頭裡的人——德國藝術家史蒂芬•巴肯豪爾 6

沒什麼不可以冒犯的——保羅•麥卡錫 7

悲愴的理想境界——美國繪畫大師羅斯科 8

無題女人——美國女藝術家辛迪•舍曼 9

世界是我的工廠——美國大師安迪•沃霍爾 10

白社會裡的黑色變奏——美國黑人藝術家巴斯奎特 11

繪畫自身的行動——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 12

被壓縮的生活——奧地利藝術家赫爾曼•尼奇 13

我是最偉大的天才藝術家——德國畫家馬庫斯•呂佩爾茨 14

苦修者——義大利繪畫大師莫蘭迪 16

走進西方藝術家工作室 17

空——法國藝術大師伊夫•克萊因 18

人間喜劇——義大利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 19

眼中刀——比利時畫家米歇爾•波瑞曼斯 20

圖伊曼斯法則——比利時畫家呂克•圖伊曼斯 21

黑暗的物質角力——英國繪畫大師弗蘭西斯•培根 22

我的傳記是德國的傳記——德國藝術大師安塞爾姆•基弗爾 23

眼鏡蛇——丹麥著名藝術家阿斯格•喬恩 24

身體之國——英格蘭女藝術家珍妮•薩維爾 25

個人和歷史碰撞在肖像裡——南非女藝術家瑪琳•杜瑪斯 26

超自然的孤獨——阿爾貝託•賈科梅蒂 27

狂暴的印象——英國女畫家塞西莉•布朗 28

「它是真的嗎?那又怎樣」——美國概念藝術家約翰•巴爾代薩裡 29

快樂塗鴉——美國藝術家基思•哈林 30

藝術無所不能——蘇格蘭藝術家查爾斯•埃弗裡 31

重建記憶——法國著名藝術家克裡斯蒂安•波爾坦斯基 32

繪畫是人——英國著名畫家盧西恩•弗洛伊德 33

用信念作畫——英國繪畫大師萊昂•科索夫 34

我是造物主——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35

回憶主義——德國大師格哈德•裡希特 36

反式繪畫——德國大師西格瑪•波爾克 37

歷史蠕動——德國萊比錫畫派代表人物尼奧•勞赫 38

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振蕩——彼得•多伊格 39

你們是平庸的!——美國著名藝術家傑夫•昆斯 40

通靈術——美國繪畫大師賽揚•通布利 41

致幻的時代——德國著名畫家達尼爾·裡希特 42

難得一見的德國藝術大師約瑟夫•博伊斯手稿 43

推翻「自己」的人——德國著名女藝術家蕾貝卡•霍恩 44

新鮮空氣——美國畫家薩姆•弗蘭西斯 45

公牛先生——畢卡索 46

你的就是我的——美國藝術家大衛•薩利 47

「美的囯」——美國大師賈斯柏•瓊斯 48

畫不好的美國畫家——Neil Jenney 奈爾•詹尼 49

暴力藝術——德國畫家馬克斯•烏裡克 50

這裡沒有女人——美國畫家蘇珊•羅森伯格 51

洞穿——美國藝術家羅伯特•戈伯 52

荒誕組織——美國抽表大師菲利普·古斯頓 53

蜘蛛女人的自白——法國女藝術家路易絲·布儒瓦 54

原生態藝術——法國畫家杜布菲 55

繪畫就是行動——美國抽表大師弗朗茨·約瑟夫·克萊恩 56

以藝術的方式把世界消費掉——烏爾斯•菲舍爾 57

藝術界的新王爾德——德國表現主義大師萊納•費汀 58

流浪者之歌——義大利超前衛藝術家山德羅•基亞 59

記憶雕塑——哥倫比亞著名女藝術家多瑞絲•薩爾塞多 60

景觀切口——美國畫家亞歷克斯•卡茨 61

世無界——加納藝術家埃•阿納斯威 62

腦子裡的橡皮擦——美國藝術家克里斯多福•沃爾 63

感官世界的沉思——安尼施·卡普爾 64

倒置的是世界——德國表現主義大師巴塞列茨 65

叛徒A.R.彭克 66

殉教——比利時女藝術家貝林德·德·布魯伊克 67

自性書寫的繪畫密碼——德國表現主義大師瓦特•斯圖爾勒 68

二的境界——奧地利藝術家埃文·沃姆 69

歷史深處的回憶——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約爾格•伊門多夫 70

隱喻的黑話——美國著名畫家雷蒙德·帕迪伯恩 71

迷鏡——義大利貧窮主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託 72

義大利超前衛藝術家恩佐•庫奇的法則 73

繪畫裡的野蠻人——維爾納·比特內爾 74

你就是卡通——美國藝術家喬治·康多 75

千變萬化的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阿爾伯特·奧倫 76

英國當代繪畫大師——弗蘭克·奧爾巴赫 77

基情四射的藝術——吉爾伯特與喬治 78

繪畫的隱秘聖歌,義大利超前衛藝術家——米莫·帕拉迪諾 79

我不是書法家——井上有一 80

德國的繪畫新銳——喬納森•米斯 81

非常不「荒誕」的Ugo Rondinone 烏戈·羅迪尼 82

極端的繪畫——德·庫寧 83

英國三八女漢子,藝術家薩拉.盧卡絲(SarahLucas) 84

時代的精神——柏林漢堡火車站博物館 85

有爭議的畫壇壞孩子——艾裡克·費謝爾(Eric Fischl) 86

西班牙的東方禪修者——塔皮埃斯 87

讓·穆克——靈魂雕塑後面的秘密 88

對真實的挑釁——託馬斯·魯夫(Thomas Ruff) 89

一個地道的屌絲,好萊塢大亨——美國當代藝術家朱利安·施納貝爾 90

反不反傳統,它都是蓬皮杜 91

繪畫是他的真實生活——比利時藝術家恩索爾 92

高級藝術家積極拆除概念——義大利藝術家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 93

荒誕的能量體——匈牙利藝術家Balázs Kicsiny 94

並沒有限制——比利時著名畫家拉烏爾•德•凱澤 95

黑暗料理——義大利繪畫鬼才尼古拉•薩莫利 96

不要主義——西班牙藝術家米格爾•巴塞羅 97

問題製造者——德國藝術家馬丁·基彭貝爾格 98

現形——美國天才藝術家馬修·巴尼 99

「平庸的繪畫」?——美國畫家約翰·科林 100

問「我」——美國女藝術家艾倫·伽拉格爾 101

說不!——西班牙著名藝術家聖地牙哥·西耶拉 102

藝術女魔頭草間彌生 103

和世界私奔——日本傳奇女藝術家小野洋子 104

黑畫——法國藝術家皮埃爾·蘇拉熱 105

極簡的能量場——美國極簡主義大師巴內特·紐曼 106

女人便是藝術——義大利女性藝術家瓦妮莎·比克羅夫特 107

新媒體之禪——藝術大師白南準 108

極簡主義的感官世界——美國藝術家弗瑞德·桑德貝爾 109

無窮物——義大利藝術家吉爾伯特·基裡奧 110

張開本能去表現——德國表現主義大師諾爾德 111

如果唐老鴨會畫畫——德國畫家安德勒·布徹爾 112

無人區——美國藝術家麥可 E·史密斯 113

藝術在悲劇裡誕生——繪畫大師蘇丁 114

我希望人們可以感知到自己存在的大小——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 115

不安定的抽象——藝術家漢斯·哈同 116

流行的爸爸——英國波普藝術大師理察·威廉·漢彌爾頓 117

走近洞穴的人——大師盧齊歐·封塔納 118

變為己用——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利希滕斯坦 119

藝術是如何搞了生活——美國大師勞申伯格 120

我喜歡將繪畫變成夢魘——英國藝術家格倫·布朗 121

神秘的藝術恐怖分子——班克斯 122

不尋常的視覺——德國著名畫家馬蒂亞斯·威舍 123

流亡的線條——南非著名藝術家威廉·肯特裡奇 124

我改變畫法——法國抽象畫家貝爾納·弗裡茨 125

生活中應該開放的結局——大衛·霍克尼 126

失去之地——藝術家鄧泰 127

讓雕塑動起來的人——美國藝術家考爾德 128

一聲不吭的舞臺與畫布變成了表演者——美國藝術家吉姆·戴恩 129

石在——藝術家徐赫 130

內含物——美國藝術家羅伯特·莫裡斯 131

壞口味——李迪曦 132

它物的生命源——藝術家約翰·張伯倫 133

藝術家Andrej dubravsky 134

吞噬自己的人——美國藝術家達納·舒茲 135

我信任黑暗——畫家朱乒 136

非物之物——物派大師李禹煥 137

格物——日本物派大師菅木志雄 138

我的眼給你自由——德國藝術家沃夫岡·提爾曼斯 139

藝術是為了不讓這個世界倒退——大師羅伯特·馬瑟韋爾 140

給世界補刀——大師阿努爾夫·萊納 141

色的場——女藝術家海倫·弗蘭肯特爾 142

「能」的時間——日本藝術家杉本博司 143

藝術無家可歸——藝術家大衛·哈蒙斯 144

白馬非馬——藝術家雅尼斯·庫奈裡斯 145

瓦萊麗·赫加蒂的毀滅 146

建造是為了挑釁——藝術家漢斯·哈克 147

「雕塑家」中的雕塑家——查爾斯·雷 148

不!完美的身體——馬克·奎安149

黑暗出返——張博夫150

(歡迎收聽「art舌頭」,謝謝與您分享國內外藝術前沿資訊!)

您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關注我們:

1,點擊屏幕標題下淺藍色art舌頭即可;

2,或者在【添加好友】中搜索【公眾帳號】中查找arttongue;

相關焦點

  • 【VISION-NIGHT】鬱特裡羅:蒙馬特的鄉愁
    對於這一點,作為母親的蘇珊娜從來閉口不談,直到1891年,她的舊情人之一米歇爾•鬱特裡羅(Miguel Utrillo)將自己的姓氏給了小莫裡斯,此舉看起來更像是發慈悲之心,莫裡斯跟這位法律意義上的父親並無相似之處。儘管如高更、畢卡索、梵谷、德加等等這些先後出名的傑出藝術家都是蘇珊娜的友人,但多少令八卦者們失望的是,莫裡斯的父親很可能是一名叫做波西(Boissy)的慢性酗酒者。
  • 【art舌頭】不被馴服的繪畫——卡爾•霍斯特•赫狄克
    art舌頭已經為您推出的藝術家有:不要主義——西班牙藝術家米格爾•巴塞羅 1詛咒死亡來讚美生命——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 2孤獨和疏離感是我創作的動力——日本畫家奈良美智 3130內含物——美國藝術家羅伯特·莫裡斯
  • 蒙馬特的玫瑰屋之夢 — 鬱特裡羅
    莫裡斯·鬱特裡羅法國畫家
  • 巴黎之子 鬱特裡羅
  • 【art舌頭】這個男藝術家長了一顆女人心——英國畫家stephen mackey
    基於這個想法,俺們還是把史蒂芬·麥基發在art舌頭裡,art舌頭已經為您推出的藝術家有:不要主義——西班牙藝術家米格爾•巴塞羅 1詛咒死亡來讚美生命——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 2孤獨和疏離感是我創作的動力——日本畫家奈良美智 3
  • 鬱特裡羅 | 法國畫壇最傑出的天才畫家之一
    莫裡斯·鬱特裡羅(Maurice Utrillo1883-1955)生於巴黎蒙馬特。
  • 【art舌頭】神秘的藝術恐怖分子——班克斯
    ,即使在帝都,某個藝術區你也能看見疑似班克斯的塗鴉,也許他真的來過,留下世界上最著名的塗鴉,然後悄然離去,連塊轉頭都沒帶走,老實說,肥皂懷疑帝都某些個塗鴉真的是班克斯作品的時候,真心害怕那堵牆被哪個有眼無珠的開發商拆掉,它可是有可能是超級有名的藝術家班克斯的作品啊?
  • 【art舌頭】畫是人——英國著名畫家盧西恩•弗洛伊德(下)
    (本文art舌頭首發,轉載務必註明來源,違者必究,歡迎收聽「art舌頭」,謝謝與您分享國內外藝術前沿資訊!)
  • 《莫裡斯》莫裡斯
    但是 後面莫裡斯爬窗一吻!!確定了草坪上 纏綿的握手!莫裡斯徹底沉淪 clive 反而冷靜了 但這時候還是很不舍難過的 莫裡斯的眼神有點驚恐但是莫裡斯很堅定 他覺得沒有錯也沒必要 巴裡大夫母親妹妹都沒有動搖他久別重逢 兩人火熱皮帕小姐的聲音好好聽爵士被抓後 clive徹底害怕了但是他也很痛苦 他暈倒了 莫裡斯情不自禁的不顧場合的吻了後面clive開始疏遠了 拋棄了管家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
  • 08A | Turning Images of Earth Into Abstract Art
    這只是比爾·莫裡斯(Bill Morris)最近在Instagram上發布的眾多引人注目的圖片之一,他是佛蒙特州伯靈頓一家數據分析公司Faraday的製圖師。莫裡斯說,他的靈感來自梅雷迪思·謝夫·金(Meredith Scheff King),一位最近用衛星圖像製作水彩畫的藝術家。他想嘗試類似的東西,但沒有那種藝術天賦。人工智慧就是從這裡來的。
  • 雷蒙德·錢德勒:「我的父親是個酒鬼」
    莫裡斯和弗洛倫絲在拉勒米又待了幾個月,弗洛倫絲在這裡懷上了雷。雷總是認為,如果他們一家人能夠留在這裡,也許生活不會那麼艱辛,但是事與願違,莫裡斯的工作迫使他繼續向芝加哥行進。莫裡斯對芝加哥特別熟悉。工作初期,他多數時間都生活在這裡,後來他工作時也常常經過此地。此前,弗洛倫絲雖然也來過芝加哥,不過只停留了幾小時,就換乘火車前往拉勒米。
  • 《莫裡斯》關上的窗戶
    儘管結尾的莫裡斯得到了亞力克的救贖,但我任舊意難平。可能是少年時代的故事總是更純粹一點,也可能克萊夫更漂亮一些。但正如莫裡斯最終的選擇,亞力克適合他——少年人熱烈的愛意和一腔孤勇,像極了從前的愛人,也像極了未曾改變過的自己。看完Maurice有很多感受:二十世紀初的英國風貌、強烈的時代壓力、置身戶外的溫暖觸感……還有主角及其愛情之間的對比。從小接受著傳統教育,禮貌克制的莫裡斯陷入愛河後勇敢又熱烈。
  • 《莫裡斯》勇敢者的遊戲
    和莫裡斯的言語交談中,也多有不滿和責備。當克裡夫從希臘回來之後,來到了莫裡斯的家,和莫裡斯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想要中斷和莫裡斯的關係,表明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兩人的身份,地位,所有的一切一下,都會消失。莫裡斯表示,那又怎樣,我最珍貴的東西是你,就算失去其他一切,只要你還在就好。兩人爆發爭吵,莫裡斯傷心不已,哭著喊:你走了我要怎麼辦。
  • 《莫裡斯》翻窗表白
    有趣的是學生時代的莫裡斯翻窗表白克萊夫,而步入社會之後的莫裡斯被斯卡德翻窗表白。兩段愛情都是從窗戶開始的,就像是於夜深人靜,無人知曉時,偷偷進入你的心。我不覺得克萊夫對莫裡斯是真正的同性之愛,他愛的只是「愛情」本身,無論這愛情是異性還是同性。
  • 《莫裡斯》兩段愛情
    莫裡斯留起鬍子。不久,克萊夫在劍橋曾經的同學以「不道德罪」被逮捕,事情登報,仕途盡毀。面對同學這樣的結局,克萊夫開始畏懼,退縮。大病以後,他開始能夠欣賞女性的美,誇耀莫裡斯的妹妹「你的聲音很像莫裡斯,很好聽。」就這樣,選擇保全地位、前途與名譽,同時也不再喜歡著莫裡斯的克萊夫不久後娶妻,只留下莫裡斯依舊。
  • 錯生性別的莫裡斯的一生
    「我相信錯生性別的衝動——至少我的體驗如此——遠不止是一種社會衝動,還是生物性的、想像性的,尤其在本質上是精神性的。」莫裡斯是一位值得被牢記的奇人:家境殷實,在牛津接受教育,「二戰」後聲名鵲起,被譽為「我們這一代的首席記者」;成為旅行家和作家,遊歷世界,創作了名作《不列顛和平局面》三部曲。
  • 英國作家簡·莫裡斯逝世,她以男人和女人的身份遊歷了整個世界
    莫裡斯在位於威爾斯的家裡莫裡斯曾被《經濟學人》譽為「我們這一代的首席記者」,她登過高處,跟隨並報導了人類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新聞;也去過遠方,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然而她冒險的旅程遠不止在地域上,也在心靈上——在生命的前38年裡,她一直以男人的身份生活,在那之後,「他」變成了「她」,開啟了另一種性別的人生。
  • 工藝美術運動的教父——威廉·莫裡斯
    暑假到來,放了假的學生撒歡兒跑回家,苦B工作黨卻仍舊留在工作崗位上,甚至還要面臨加班的困擾……哎,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
  • 禁忌時代 濃情激蕩《莫裡斯》
    ——王爾德     緣分這個東西很奇妙,誰能想到,出生於基督教貴族家庭,有兩個姐姐,在片頭懵懵懂懂,還被亞伯拉罕學院老師在沙灘上畫圖進行啟蒙性教育的小莫裡斯,在劍橋怦然心動的初戀,不是她 ,而是他。     一個風華正茂,一個英俊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