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中泛濫的大司馬,誰把這個職位弄沒的

2020-12-23 騰訊網

在沒有大司馬之前,大將軍是最高的軍職,當然,如果說要比較大司馬、大將軍誰更大?可以認為是大司馬,因為曹魏的進位順序是先大將軍,後大司馬。比如夏侯惇,在曹丕繼承王位後,進位大將軍,按照進度,他可以進位大司馬,但是不巧,夏侯惇做上大將軍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後來曹仁接上了他大將軍的職位,並進位大司馬。曹休沒有做過大將軍,直接從徵東大將軍進位大司馬。曹休死後,曹真從大將軍進位大司馬。

曹仁是曹魏第一個大司馬

曹真應該是曹魏最後一個大司馬,之後曹魏沒有再設立大司馬的職位,也就是說大司馬這個職位弄沒了。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臨終讓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佐朝政。曹爽為大將軍,司馬懿為太尉。

據說,當時有人提議讓司馬懿出任大司馬一職。這個動議就司馬懿本人的功績和資歷而言是非常恰當的,因為當時如果司馬懿都不能出任大司馬,那麼更無他人有這個資格。但是,馬上有人反駁,認為歷史上的大司馬大多結局不好,如果讓司馬懿出任大司馬,這不是變相詛咒他麼。於是司馬懿仍然做他的太尉,按照官職看,太尉是低於大將軍的,太尉雖然是三公之首,但是大將軍更在三公之上。

曹魏第二個大司馬曹休

那麼曹爽和司馬懿官職有落差,會不會不平衡?其實這沒有任何問題,主要在於司馬懿是元老級大臣,曹爽只是新秀,人們並不會認為曹爽這個大將軍比司馬懿的太尉更高多少。

那麼曹爽為什麼不爭大司馬一職,而甘願一直做大將軍?我認為很可能是曹爽認為其父曹真是最後一個大司馬,他自認為沒有人可以與其父相比,自己更是帶著敬畏,不如讓大司馬一職空著,反正司馬懿也沒有爭大司馬。沒準,反對司馬懿進位大司馬的人就是曹爽一黨。

曹魏最後一個大司馬曹真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把曹爽處理掉了,魏國從此名存實亡。司馬懿想不想做大司馬呢?他根本沒有把任何官位爵位放在眼裡,他要的是曹魏的江山。政變後沒有多久,魏國皇帝曹芳就想封司馬懿為丞相,加九錫,司馬懿堅決不受。後來,魏主又想拜司馬懿為相國,封郡公,司馬懿再次拒絕。

曹操曾經任過丞相十二年時間,他導演取代漢朝的一套程序就是在他任丞相的期間。司馬懿如果任廢除已久的丞相之職,等於承認自己是第二個曹操,他才不會這麼傻。司馬懿仍然要向天下人表姿態,偽裝成魏國的周公,這樣才更有利於他後續的布局。

司馬懿不做大司馬,是因為這個職位不吉利

當司馬懿都不願意做大司馬,其他人更不可能染指這個職位,故而大司馬就空著了。後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他們最高官職都是大將軍,並沒有進位大司馬。這樣搞一下,大司馬就在曹魏成為歷史。

綜合而論,曹魏把大司馬弄沒了,主要是這個職位本來就設立年限短,還有就是威權人物忌諱這個職位,視為不吉利。

插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揭秘三國 為啥司馬家族是最終的勝利者?
    本期清君將為你講述對漢末三國影響最為深遠的家族——司馬家族。在漢末三國的舞臺上,司馬家族孤注一擲,全部出仕於曹魏,並成為了三國最終的勝利者。由於司馬懿的名氣太大,司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為他的附庸和延續,但事實上他們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選擇。
  • 在三國的亂世中,為何司馬懿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呢?
    司馬懿能夠在三國中脫穎而出,成為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其個人的政治謀略,軍事水平自然是不必多說;不過憑一己之力,或者一個家族的力量就能夠終結一個亂世也是不現實的。司馬懿能夠成功是繼承了曹操建立起的強大北方政權,不論是在經濟、軍事、文化吳國與蜀國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司馬懿最初在曹操哪裡並沒有被重用,司馬懿只是影忍暗中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
  • 【三國夜話】家族風雲之司馬世家——辣手景帝司馬師
    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雖然面臨著「兔死狗烹」的風險,但司馬懿還是保住了兵權,並在曹魏西線部隊建立了獨一無二的影響力,大有尾大不掉的勢態。這麼大手筆的運作,司馬師肯定要參與的,這麼好看的夏侯徽一定也是很聰明的,自然會發現一些細節。可就在夏侯徽處於家國兩難的矛盾當中,還沒做出抉擇,就被心狠手辣的丈夫滅口了。渣男啊,昨晚還同沐愛河,今日便天人兩隔。
  • 文鴛:嚇死司馬師,大破二十萬胡人,堪稱三國末期第一虎將
    說起三國,大家一定會記得不少武將。在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擁有統領軍隊的武將就是最大的資本。而三國的亂世,從來也不缺少武將。
  • 漢末三國為什麼喜歡給文官派武將的官職
    就連諸葛亮一開始的職位是軍師中郎將,典型的武職。 諸葛亮最初的職位是軍師中郎將 其實文官擔任武職的大有人在,甚至可以這麼說,幾乎所有人都任過武職。那麼為什麼漢末三國喜歡給文官派武將的官職呢?
  • 亂世中的士族——諸葛誕
    《真·三國無雙》中的諸葛誕首先,年紀輕輕的諸葛誕已經躋身上流社會,與「當世俊士」夏侯玄等人並稱「四聰八達」。這裡面都是些什麼人呢?我們不妨簡單列舉一下——美男子何晏。何晏身份尊貴,既是曹操的養子,又是曹操的女婿,而且才識過人,被認為是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
  • 三國奇才,一生教育無數謀士,堪稱三國第一伯樂
    司馬徽精通兵法、經學和道學。司馬徽還接待了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位超級土地。司馬徽和鬼谷子一樣,不是自己出山,而是世界在他的控制和期待之下。因此,司馬徽成了三國中最神秘、最強大的隱士。司馬徽,生在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人,品行端正。司馬徽端莊典雅,學識淵博,尤其善于欣賞各種才華。凡是被司馬徽評價過的人,都能一夜成名,身價倍增。
  • 三國亂世是如何統一的?三國歸晉天下一統
    三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戰亂頻仍,民不聊生。不過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麼三國是如何走向統一的呢?司馬昭滅蜀,開啟三國統一的第一步雖然晉文王司馬昭在歷史的名聲非常不好,弒君、謀篡成為他洗不掉的汙點。但是就歷史史實而言,司馬昭還是有自己的歷史功績的,而且功績不小。最典型的功績,就是啟動伐蜀之戰,邁出了三國歸晉的第一步。
  • 司馬家族
    在漢末三國的舞臺,司馬家族孤注一擲,全部出仕於曹魏,並成為三國最終的勝利者,由於司馬懿的名氣太大,司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為他的附庸和延續,但事實上他們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選擇。本期秉承儘量介紹大家不熟悉人物的原則,為您講述對漢末三國影響最為深遠的家族——司馬。司馬家族的淵源司馬,上古官名,在原始社會,這個職位負責掌管火。夏朝時,司馬負責軍事。周宣王時,擔任司馬這一職位的人名程伯,字休父。由於程伯在徵伐徐國時立下大功,就將其官職賜給他作為姓。殷王司馬卬戰國時期,司馬家族出了很多劍術高手,是趙國享負盛名的武術世家。
  • 三國最長壽的幾個人是誰?第一活了104歲,三國長壽記錄保持者
    古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40歲,即使是古代的皇帝,平均壽命也沒有超過四十歲,在所有記錄在冊的皇帝中,平均壽命只有38歲,這樣的平均壽命是非常短的。  古代人平均壽命問題,往往是話題性比較高的談資。三國時期,是歷史上一段大亂世時期,在這樣的亂世中,人們的平均壽命肯定是更低的,根據易中天的推測來看,三國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僅僅有26歲。這樣的平均壽命肯定是非常短。
  • 三國亂世的始作俑者是何人?歷史上的漢靈帝,究竟有多昏庸
    在漢朝的統治結束之後,三國亂世開始,而原來統一的土地也被各大勢力割據。在《出師表》當中,諸葛亮曾經寫到過,「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說的就是如果桓帝和靈帝不那麼昏庸的話,也造不成如今的這種局面,漢室也不會就此衰敗。而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這個人,就是桓靈二帝中的漢靈帝。
  • 三國時期的中郎將是怎麼回事?
    而此後,隨著三國英雄們的出場,張飛、諸葛亮、龐統、曹丕、周瑜……雖然前綴不同,有的是「建威中郎將」,有的是「軍師中郎將」,有的是「五官中郎將」,甚至還有什麼「發丘中郎將」、「典農中郎將」的……光從普遍性看,中郎將這玩意,在漢末三國時候,簡直就是一個爛大街的官職!既然這麼泛濫,一般想來這官位應該是不高、也不重要。
  • 第五十七戰:高平陵之變(1)司馬氏必然興旺的家族密碼
    這個端倪,是父親的教育。我們一旦將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拽進來一塊品讀,司馬懿終身的種種抉擇,就好懂的多了。我們開始講述三國乃至中國歷史中最會布局賽道的家族,司馬家族了。話說四百年前,有一個趙國的年輕將軍出身武術世家,剛上班沒多久,國被滅了。這個年輕將軍叫做司馬卬。
  • 大將軍何進,因做了一件蠢事,直接導致了三國亂世的開啟
    不過,對於此時的東漢王朝,名義上還能控制整個天下,也即還沒有進入到漢末三國時期的亂世階段。但是,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伴隨著漢靈帝的去世,東漢王朝的內部矛盾,無疑進一步激化了。在這個時候,大將軍何進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眾所周知,在古代歷史上,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擁有最重要的兵權。因此,何進的一舉一動,直接關係到東漢的歷史走向。
  • 三國之後的晉朝,為何被後人所忽略?
    司馬懿隱忍了半輩子,終於在高平陵之變後掌握了曹魏的大權,其後曹魏逐漸被司馬家族掌控。到了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這一代,成功地建立了晉朝。作為結束三國亂世的朝代,人們對晉朝的熟悉程度很少。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對於晉朝的描寫也是很少的。
  • 誰是三國第一大法師?
    但是在看似現實冰冷的三國世界裡,其實也含有大量怪力亂神的內容。羅貫中不但描寫了一眾君主、猛將、軍師、美人,也描繪了不少通天文地理,能呼風喚雨,知過去未來的大法師。他們有的避世隱居,有的出沒朝野,有的家喻戶曉,有的鮮有人知。今天,哈叔就來盤點下幾位能人異士,看他們誰才是三國第一的大法師。
  • 三國中笑到最後的家族,司馬家有什麼獨到之處,真相竟然是這樣
    三國戰火紛飛,不管是魏國還是蜀國魏國,每一個國都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可最後《三國演義》中的最後一章,三國統歸西晉宣告了三國最終的失敗,魏蜀吳都成為了歷史的悲哀,而在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司馬家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文姓三國|文鴛:嚇死司馬,逼死諸葛,出場太晚的三國第一英雄
    說起三國武將,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流傳在三國迷之間的一個武力排名:呂趙典,關馬張,黃許姜。
  • 三國劉備 曹操 司馬 的前世今生
    司馬懿為什麼會統一三國?話說有一本叫三國志平話,裡面就有此記載,這本書分成上、中、下三卷,上卷講的是劉備、孫權、曹操等幾個三國人物的前世今生,信不信由讀者自行判斷。這本書淵源於元朝,可見轉世輪迴早已深植在中國人的心中。
  • 三國第一不靠譜獵頭司馬徽
    在劉備入川的軍事行動中,他的冒險進軍路線使自己死於亂箭之下。「自恃手握西川地圖,就以為走小路能出其不意,難道我預料不到嗎?」劉璋集團的大將張任在慶功酒會上得意地說。龐統的冒進也曾遭到同事諸葛亮的勸告,「我夜觀天象,將帥有難,切宜謹慎」,龐統卻懷疑是諸葛亮破壞自己的表現機會,就置若罔聞。在臥龍崗為劉備集團制定奪取荊益、三分天下戰略的諸葛亮,經歷過歲月的考驗,也大失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