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跑了三年配速依然很慢?

2020-12-26 溫泉的朋友們

跑了三年,速度仍然很慢。通過其它的訓練方法,我們需要突破身體的舒適區,突破速度的瓶頸。

很多跑步者,儘管跑的年齡很長,但在配速上並沒有進步,總是固定在一定的範圍內。快速而不能起動,緩慢而不能前進,看不到任何進步的可能。

一般人為什麼要參加跑步訓練?減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肥,其次才是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或使自己更健康。只有極少數的賽跑者能夠達到10公裡、半馬或全馬的成績,他們將「以他們自己跑得多快為目標」。很明顯,健身目標是決定跑步速度的重要因素。

對大眾化的跑步者運動目的,不外乎兩類:

首先,大多數人的目標是減肥,保持身材,保持健康。總的來說,這類人並不在乎跑步速度有多快,只要能夠達到他們的健身目標就好。特別是每次跑步的速度,要根據每次跑步所採取的方案而定,如慢跑、勻速跑、輕快跑、短跑等,速度各不相同。「快」與「慢」並非一個統一的、絕對的數字,而是由每個人的實際情況決定的。例如,「快」的配速可以通過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5%到78%之間來控制,而「慢」的配速則因年齡而異。

其次是大眾跑者中的佼佼者,也就是那些已經能夠進行長距離跑步的運動員。這樣的跑步者需要在準備階段,安排專門的速度訓練內容。經過科學、刻苦的訓練,速度可以提高。與一般跑者相比,如果沒有進行針對性的速度訓練,僅僅是一味地勻速跑,在體能、耐力達到一定程度後,速度就很難再提高。

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位分跑者正遭遇跑步瓶頸。通常都是採用同樣的配速跑,經過一段時間後,我們的身體就會適應現在的跑步強度。這樣人體就產生了記憶效應,形成了配速下的舒適區域。當速度提高時,我們的身體會拒絕以較快的速度跑步。

此時,我們需要通過其他訓練手段突破速度瓶頸,突破身體的舒適區。

那什麼是這些培訓手段呢?

一、間歇跑的訓練。

斷續跑訓練可以促使我們的心肺遠離舒適區,增加我們的最大攝氧量,增強身體對抗乳酸的能力,增強我們的耐力,從而提高我們跑步時的速度平衡。

一周可進行一次間歇跑訓練。以95%的最大心率在訓練中跑6組800米,組間休息時間是跑上一組的一半。

二、力量訓練。

希望跑得快,跑得穩,跑得輕鬆,沒有強大的核心肌肉力量和腿部肌肉力量的支持是很難做到的。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深蹲、蛙跳、平地支撐、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卷腹、弓步、單腳跳、提踵等鍛鍊方法來加強核心肌肉力量和腿部肌肉力量。

三、乳酸門檻跑。

可在平時跑步過程中加入乳酸閾值進行跑步訓練。

每20分鐘,我們可以在乳酸閾水平上跑20分鐘。在訓練之前先跑3 km熱身,在訓練之後再慢跑2 km。

如此訓練一段時間後,我們的乳酸閾值就會提高,心肺就會適應較大強度的跑步,最大攝氧量,耐力就會大大增強。因此,我們在平常的跑步過程中,配速會更快更穩定,這樣我們就可以突破自己的速度瓶頸。

這類運動具有動作的周期性和節奏性,其運動速度的快慢取決於兩個指標:步頻和步幅,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你可以跨出幾步,而且每步的長度是多少。無論你改進了哪一種,還是同時改進兩種,這兩種方法都能提高速度。

(1)改進步頻方法。首先是要增強雙腿交替的協調性和節奏感,實質上要求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抑制作用的轉換速度,其次是要提高臀腿肌肉的收縮和放鬆能力,這將為跑步者提供更大的動力,同時也將使跑姿協調而輕盈。因此,除了跑步本身,交叉訓練也非常重要。例如,一些長跑訓練專業書籍建議跑步者在跑步時安排一定的原地自行車快攻訓練,以提高腿部交替運動的協調感,培養節奏感。

(2)改進步幅的方法。同時還需要增加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同時還需要通過增加跑量來不斷改進跑步姿勢。

又具體一點,參加什麼運動對提高步頻和步幅有好處?快步跑,原地自行車快步訓練,原地抬腿跑,短距離折回跑等等都可以。另外,適當的腿臀部力量訓練,有利於臀部肌肉的強健,有利於下肢關節的發力和跑步時的穩定。

相關焦點

  • 入門跑者,如何找到合適的配速?附跑者配速等級表
    | 什麼是配速?| 所謂配速(pace),就是我們跑每公裡所需要的時間。 這裡有一些針對入門跑者的一些小技巧,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速。來自美國的專業跑步教練安德魯·卡斯託給大家提供了一些秘密的小建議,能夠讓你快速找到合適的配速,同時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 別被「跑步很簡單」之談所蒙蔽。跑步,不僅要用腿,更要用腦。
  • 跑個配速520我愛你
    今天,就想跑個配速520,我愛你,送給曾經努力的自己 昨天,有個朋友看了我的跑步日記《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堅持跑步,來一次脫胎換骨的自己》後,在我文後留言「好吧,明天我也開始跑步」。我們都是從小白演變到大咖,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發現跑步對自己的確帶來了改變,不知不覺也離不開跑步了。
  • 盲目最求配速?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 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 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 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 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 忘掉配速吧!會跑步的人更看重這個
    看到跑友們紛紛跑步打卡都會下意識點開圖片,看看他們跑了多少公裡,跑了多少配速……久而久之,曬跑量,拼速度,追求更快的日常跑步配速就成了跑圈中不那麼健康的風氣。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比起一味求快,打好基礎耐力才是跑者更應注重的關鍵。忘掉速度,回歸跑步本源事實上,大約有70%-80%的跑者看上去對配速極為敏感,但自己跑起步來卻對於速度沒有概念或者盲目追求快。
  • 蘇晨:科學配速最後一公裡 跑贏脫貧攻堅馬拉松
    廣大幹部只有不驕不躁,既不能胡亂衝刺、直喘粗氣,也不能總是停下、彎腰喘氣,要科學合理配速,才能安全又穩健地跑贏脫貧攻堅馬拉松的「最後一公裡」。保持向前不退的姿態,才能到達脫貧終點。脫貧攻堅如同跑馬拉松,沒有退路可言,不進就是退,慢進也是退。
  • 50歲開始跑步鍛鍊並不晚,別在乎配速,運動心率才是重點!
    重點不在「配速」,而在於「如何適應」實際上,只要你平時不運動,無論是50歲以下,還是50歲以下,剛開始跑步時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階段,不應強調「配速」,更應關注「如何適應跑步帶來的影響」。如果此時,要求一位從不運動的50歲的中年人,「以每公裡6分鐘」的配速跑5公裡,那無異於讓他去死。一他根本跑不動,也保持不了這個配速,二他身體會承受不了,引發嘔吐、頭暈,甚至更嚴重的情況。 貼士:「每公裡6分鐘」的配速,在資深的跑者來說,屬於一個非常大眾的配速水平,相當於30分鐘跑完5公裡。
  • 簡單的訓練方法,卻提升了最佳配速!
    其中,D隊一位隊員在沒有盡全力的情況下跑出4分34秒的配速,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25公裡最佳配速。 接下來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和大家聊一聊,大眾跑友提升「配速」,靠什麼? 運動基礎—— 該隊員從2018年9月份開始學習跑步,此前沒有任何運動基礎,跑步初期距離為5公裡,配速7分左右。目前全馬最好成績:2019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跑出的3小時58分。
  • 你知道,跑步時的最佳配速是多少嗎?
    每一個跑步的老鳥都知道,跑步的能力強弱並非看一個人跑得有多快,而是看他跑步過程中配速的控制能力。正確的配速可以幫我們降低身體的負擔,同時達到最大效率的燃脂效果。那,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跑步的最佳配速呢?配速:跑步的節奏在說最佳配速之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配速的概念:配速,每跑1公裡/1英裡(國內通常指每公裡)所需時間,用來形容速度的快慢,用時間單位來表示,一般以「X分X秒」來描述。
  • 煙臺一大神路跑168公裡,平均配速5分32秒
    隨著馬拉松整體實力的積澱,越來越多的跑友正在創造自己的奇蹟。撰文/eto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煙臺一大神路跑168公裡,平均配速5分32秒4月12日,煙臺大神楊濤完成了一個168公裡的路跑,用時15個半小時,平均配速5分32秒,在煙臺跑圈引發熱議
  • 黃磊曬跑步一年變化,配速7分07秒到5分47秒,網友:太慢了
    最近,我國著名演員黃磊在個人社交帳號上曬出了他一年的跑步變化,其中配速從去年10月8日5公裡7分07秒到今年10公裡5分47秒,並且最快的一公裡用時3分55秒,這是有一個質的提升。不過還是有網友留言表示:這個成績太慢了。
  • 冬天,為何「配速」會下降?
    #第一周訓練計劃解讀訓練內容:3次有氧訓練(16~25公裡)、1~2次慢跑訓練(12~20公裡);訓練跑量:「A/B」配速組:80~97公裡/周;「C/D」配速組:50~61公裡/周;訓練強度:心率:140~145次
  • 8分鐘跑完一公裡,這樣的速度算「慢」嗎?
    討論速度快或者慢,一定要找一個參照物。如果你和奧運冠軍來比較跑步速度的話,那八分鐘跑一公裡實在是太慢了。但是如果你和一個很胖的胖子來跑步的話,那你的速度要比他快很多。
  • 黃磊曬跑步一年變化,配速從7分07秒到5分47秒,網友:這太慢了
    最近,我國著名演員黃磊在個人社交帳號上曬出了他一年的跑步變化,其中配速從去年10月8日5公裡7分07秒到今年10公裡5分47秒,並且最快的一公裡用時3分55秒,這是有一個質的提升。不過還是有網友留言表示:這個成績太慢了。
  • 如何避免馬拉松後程總是掉速跑崩?
    ,但實際比賽過程中,卻發現後程仍然會出現明顯的掉速,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如果平時只進行5分配速的LSD,比賽中卻需要以4分配速跑,那麼肌肉和心臟等身體器官都不能很好地適應。所以,在一個完整的馬拉松備戰周期中,LSD應放在早期進行,積累有氧耐力,在訓練中後期,一定要進行比賽配速跑或者乳酸跑的練習。
  • 跑步5KM配速在多少比較適合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運動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化,跑步就是其中一項,對於很多跑者來說,5KM就是自己鍛鍊的方式,那麼,5KM的訓練,配速在多少比較適合呢?
  • 人為降速?為什麼4G網速越來越慢
    5G推出後,很多人都抱怨4G網速越來越慢了,之前用都很流暢,5G一推出卻變了,甚至有種種傳言稱運營商為了推廣5G故意降速4G,儘管這種質疑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但卻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首先,明確一點,故意降速是沒有的,運營商表示不背這個鍋,在市場競爭面前,如果一家網速變慢,自然會損失客戶,運營商在主動降低4G網速時不可能不謹慎考慮,沒必要為了推廣5G網絡而去限制4G網絡的網速,這樣往往得不償失,白白的把客戶推到對手或者讓人投訴工信部留下口實。
  • Tempo Run究竟應該怎麼跑?別被字面意思糊弄了
    《丹尼爾斯的跑步公式》一書的作者Jack Daniels認為跑者在比賽過程中能夠持續一個小時的較快配速可以視為乳酸配速。精英跑者常常用半程馬拉松配速來完成乳酸跑,因為他們半程馬拉松的完賽時間通常都是一個小時多一點。對於普通跑者來說,能夠以比賽狀態在一個小時左右完成15公裡、12公裡或者10公裡的平均配速也可以相應的作為乳酸配速參考。
  • LOL:手速慢適合玩什麼英雄呢?這三個絕對適合手殘黨玩家
    手速慢適合玩什麼英雄?這不就是在說手殘黨適合玩什麼英雄嗎?抱歉,我無意嘲笑任何人的意思,因為我也是一名手殘黨玩家。玩lol的時候,經常被宿舍大腿嫌棄,作為過來人,推薦幾個我覺得比較容易玩的英雄。1.蓋倫不要問為什麼,總而言之玩蓋倫就是好玩。
  • 配速6分鐘,在跑圈是什麼水平?
    慢跑五公裡,每公裡在六分鐘左右,是大多數男性跑步者經常跑步的速度,如果女性跑這個速度,應該說是比較快的。慢跑的速度,與慢跑訓練時間的長短,慢跑者的年齡、體重等相關。以前是小年輕,覺得跑得快就是帥,所以那時候苦練五公裡,最後練進了19分鐘!不過現在觀念變了,現在認為跑步就是為了健康,所以現在我每次都是花30分鐘慢跑五公裡,配速6分!
  • 韓寒17分半跑5KM,達標三級運動員!你的5公裡跑屬於哪一級?
    點開跑步數據仔細看,5.02公裡,用時17分31秒,平均配速3分29秒,步頻達到了193!堪比國家三級運動員的水平啊,不得不說,太豪橫了!還記得上次韓寒曬跑步數據,是在4月8號,5公裡跑出了18分36秒的成績,平均配速3分43秒,如今,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韓寒5公裡又快了1分鐘,38歲的年紀,這個進步速度非常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