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

2021-01-13 FX168財經網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一個國際組織預測,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滅絕。法新社報導,「北極熊國際」研究人員以北極浮冰融化速度和北極熊可空腹存活時間為基礎推測,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發表於2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研究人員分析12個種群北極熊生存境況,發現如果當前情況得不到改善,這些種群到2100年 文/TIER2020-07-21 14:58:52來源:FX168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一個國際組織預測,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滅絕。法新社報導,「北極熊國際」研究人員以北極浮冰融化速度和北極熊可空腹存活時間為基礎推測,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發表於2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研究人員分析12個種群北極熊生存境況,發現如果當前情況得不到改善,這些種群到2100年將滅絕。由於缺乏數據,研究人員未能預測另外6個種群北極熊的命運。科學家說,全人類要團結起來應對氣候問題,拯救北極熊也是拯救人類自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早已將北極熊列為「易危到瀕危」級別物種,指出氣候變化是導致該物種數量減少的主要因素。

相關焦點

  • 長嘴杓鷸數量銳減,非法射殺可能超乎想像
    Carlisle最大的擔憂之一是愛達荷州西南部部分地區的長嘴杓鷸數量急劇下降,新發現指出了可能的原因。儘管長嘴杓鷸遍布美國西部和墨西哥,未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在他的研究區域,這種鳥的數量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的近2000隻下降到如今的不足100隻。
  • 除了Disney Nature的這些野生動物,它們是地球上數量最少的瀕危動物
    上周五(8月12日)首映的迪士尼第一部野生動物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看哭了不少大人。電影中的野生動物都是瀕危動物,不僅面臨著如何適應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更多的是必須改變動物種群數量銳減的嚴峻現實。迪士尼團隊和陸川都希望通過這部影片,開啟一個保護中國野生動物的計劃。正如當年《可可西裡》影片的影響力,幫助藏羚羊增加了數量,有效解決了藏羚羊種群的延續。
  • 大熊貓已不再「瀕危」,但保護區內大型食肉動物快撐不住了
    但李晟也強調,這四類大型食肉動物數量減少,並不是保護熊貓造成的,而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如果拿大熊貓保護區和我國其他地方,比如華中、華東、華南地區相比,在同樣的時間段裡,這些地方的這些大型食肉動物已經完全徹底消失了。」 大型食肉動物種群下降還有一個大的節點,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型食肉動物種群數量大量下降。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時間:2020-07-22 0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賴以生存的海冰正在快速融化 據本周一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正導致北極熊瀕臨滅絕.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中國寶「藏」|走出「瀕危」:「高原精靈」藏羚羊種群數量已超過20...
    普瓊說,草原是人和野生動物共享的,人可以離開草原到其他地方生活,動物卻只能依靠草原生存。讓普瓊欣慰的是,數十年來,隨著政府、群眾聯合打擊偷獵,保護藏羚羊的力度加大,藏羚羊數量明顯增長。最近幾年,偷獵活動基本匿跡。
  • 氣候變化衝擊食物鏈 南極帽帶企鵝數量銳減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外媒報導,研究氣候變化對偏遠地區影響的科學家表示,自上世紀70年代的調查以來,南極洲西部的帽帶企鵝數量下降了77%。資料圖:帽帶企鵝。隨著時間的推移,食物越來越少,導致這些種群數量越來越少,問題是,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嗎?」1月5日至2月8日,科學家乘坐綠色和平組織的兩艘船「埃斯佩朗莎」號和「北極日出」號前往南極西部考察。探險隊發現,自1971年最後一次調查以來,該地區一個重要棲息地象島的帽帶企鵝數量銳減了約60%,目前不到53000對。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胡璐)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
  • 大型貓科動物有哪些?現存7種大型貓科動物體重概況
    按照目前公認的分類標準,大型貓科動物只有7種——虎、獅、美洲豹、豹、美洲獅、獵豹、雪豹。其中5種為豹亞科,2種為貓亞科。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貓科專家組將貓科動物修訂為2亞科、8世系、14屬、41種、80亞種。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北極熊這一冰雪世界的絕對霸主,是熊科動物家族中正牌的肉食動物,它們98.5%的食物都是肉類。它們最愛的食物是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此外,它們也捕食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小型哺乳動物等。它們偶爾也會吃點「素」,春末夏臨之時,它們會吃點海草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但他們的食譜裡,可沒有垃圾。
  • 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這不是玩笑,英國專家已公開調研數據
    資料顯示,僅是中國,瀕危動物的數量便高達592種,動植物的生存狀況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與重視。另外,英國《每日郵報》7月20日的一則報導寫到,北極熊可能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是非常「懶」的動物,它們一生中有超過66%的時間處於休息狀態,它們可能睡著了,也可能是躺著休息,在這期間,身體對能量以及營養的需求並不大。
  • 陝西子午嶺林區華北豹種群為國內數量最大密度最高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在國際動物學會主辦的《整合動物學》上發表研究成果顯示:陝西延安境內子午嶺林區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華北豹的關鍵分布區,生活在該區域的華北豹種群是國內發現數量最大、密度最高的豹種群。
  • 穿山甲保護升級背後:因「食藥之用」被大量捕殺,種群銳減
    中華穿山甲數量劇減90%穿山甲體形狹長,全身帶有堅硬鱗片,是地棲性哺乳動物,有8000多萬年的進化史,之所以得名「穿山甲」,是因其具備超強的穿土打洞能力,有人認為甚至能「穿透一座山」。穿山甲是整個穿山甲屬的統稱,全球現存8個種屬,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原因並非全來自我們,更多源於它們自身
    最近有專家表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在80年之後也就是2100年滅絕。而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就有北極熊捕殺幼崽的圖片在網上流傳,這是北極熊的天性麼?那麼專家預測的北極熊2100年滅絕就是基於這個食物匱乏所做的麼?接下來就來粗淺地談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要簡單了解一下北極熊這個物種,是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髮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 老虎和狗同樣都是大型肉食動物,為何人類不養老虎當寵物?
    很多人在生活當中可能有這麼一種觀念,就是純天然的產品都要比人工製造的要好,大到藥材小到肉類等日常食物都是如此,現在甚至連各種的化妝品,都需要純天然無添加,仿佛這樣就會使自己更加健康。其實純天然並不一定比人工製造的要好,古人會吃各種純天然的藥物,因為他們無法自己進行加工,但是只靠這些藥物根本治不好一些個疾病,比如肺結核,肺炎等。
  • 「神鳥」卷羽鵜鶘,守護東亞最後的種群
    這些卷羽鵜鶘有的縮著頭在水面休息,有的在水面遊弋,還有幾個圍在一起低著頭捕食。鵜鶘注意到了我們這群人,開始警覺地往湖中心遊動。雖然能見度逐漸轉好,它們卻越遊越遠,我們商量後決定轉移到南岸進行觀察。到達南岸後,大家仔細地掃描了水面,卻沒有發現鵜鶘。岸邊的垂釣者告知:剛剛有一群大鳥往南飛了。
  • 北極熊活不了多久,人類在摧毀它的一切,研究員稱只能活到2100年
    據報導,「北極熊國際」的研究人員,在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認為在2100年,部分北極熊種群或許會從地球上滅絕,這項研究報告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北極熊陷入生存危機的呢?
  • 北極熊可能會在2100年滅絕,可以把它們送到南極生活嗎?
    但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全球氣溫變暖,北極熊的棲息地越來越少,甚至很可能在未來滅絕,2100年或許我們就再也無法在野外看到這種動物了。從名字來看,就可以判斷北極熊是獨屬於北極的生物,既然南極和北極的環境相似,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呢?既然北極熊面臨滅絕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北極熊送到南極,會有什麼結果?
  • 日本「貓島」貓咪數量銳減60餘只,大量貓屍陸續發現,原是八旬老人...
    現在很多地方「聞名」都有在沾動物的光,有的書店養考拉,有的奶茶店養豬仔,還有的飯店養羊駝,總之就是五花八門,但也著實因此積累了一定人氣。 但是,截至今年5月份,島上的貓已經銳減至約30隻,還有40多隻貓的屍體被陸續發現,其中有的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後死去,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 全球變暖,北極熊很可能在80年內滅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彼得·莫爾納博士警告,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的很多種群將在本世紀內消失,到2100年,全球變暖將威脅到北極熊的絕大多數種群。也就是說,北極熊很有可能在未來80年內滅絕!今年早些時候,人們發現失去棲息地的北極熊們在捕食同類——雄性北極熊捕食雌性和幼崽,雌性只好食用自己的幼崽。
  • 美國是怎樣從野生動物屍體堆上崛起的
    美國一些大型超市開始對部分相關商品進行限購,而一些民眾轉而選擇通過打獵來獲取肉食。路透社報導說,最近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新墨西哥州等地,狩獵許可的申請量出現明顯增長,印第安納州狩獵火雞的許可證發放量猛增了28%。根據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數據,3月25日至4月26日的一個月間,華盛頓州未申請狩獵許可而發生的偷獵事件的數量是往年同期的三倍多。沒肉吃就上山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