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玩遊戲,玩的不是遊戲,玩的是感情

2021-01-08 格林眼

漫長的疫情禁足,聚眾要被驅,聚餐屬規則,對友情也是考驗呢。

你多久沒和朋友一起玩耍了?抑或,你多久沒和朋友聯繫了?微信群聊那種可不算。

講友情的電影,我看過很多江湖情義,看過很多青春作伴。

而講中年人生活講中年友情的,最近看了兩部——《抓人遊戲》、《遊戲之夜》。

這裡面的成年人以玩遊戲維繫友情,但不是現在時興的電玩噢,是復古的真人遊戲。

所以《抓人遊戲》和《遊戲之夜》,不是香豔的《危險性遊戲》,不是科幻的《安德的遊戲》,不是架空的《飢餓遊戲》,不是穿越的《勇敢者遊戲》,不是驚悚的《13駭人遊戲》,不是史詩的《權力的遊戲》,不是身份差異的《貓鼠遊戲》,也不是高智商的《模仿遊戲》。

抓人遊戲 Tag

五個成年人每年投入一整個月玩一個小孩遊戲的故事。

少年時的玩伴,隨著時間流逝和人生軌道交錯,慢慢成了過客,這是常態。

而有五個好哥們,Jerry、Callahan、Hogan、Randy和Sable,從1980年代起就一起玩一個叫「Tag」的遊戲(你跑我追,追到後用手觸碰身體),一玩就是三十年,每年的五月,不管身處何處,都會進行「Tag」追逐。

他們信奉的理念是:隨著年齡增長,只要不曾停止玩樂,我們就不會老;可一旦停止玩樂,我們將永遠老去。

如今的Hogan是醫學博士,Callahan成了公司老闆,Chilli失業又失婚,Sable身陷心理危機,而Jerry是健身屆明星教練。

最神秘的是Jerry,一年裡很少和其他四位有聯絡,只有五月的「Tag」大戰才會出現,但這麼多年來,Jerry從來沒輸過。

這個遊戲沒有贏家名號,只有最後一名的輸家,這名輸家在接下來一年裡都活在恥辱裡。

又到一年五月,Jerry將於5月31日結婚,Hogan說Jerry這個賽季過後就要退出這個遊戲了,於是四個夥伴執念於一定要Jerry輸一次。

影片主要劇情就是他們這最後一戰的過程。

小時候玩Tag,區域可能就是街道上、操場上。成年人的Tag可是跨州追趕,因為他們已生活在不同城市,散布在科羅拉多州的丹佛、俄勒岡州的波特蘭、華盛頓州的斯波坎等地,聽起來就很不可思議吧。

但本片是根據真實事例改編。

作為成年人,他們對這個遊戲的投入程度和勝負心是令人咋舌的。

例如會放低身段到對方公司應聘當上清潔工,例如私闖民宅還墜樓,例如公眾場合撞破玻璃一躍而下,例如各種設局伏擊(甚至有叢林陷阱),還例如讓母親撒謊讓準新娘假裝流產…

最後Hogan大鬧婚禮後,還來個反轉。原來jerry並沒要退出遊戲,是Hogan謊報軍情,目的是和其他三個夥伴團結起來迸發最強力量玩一輪Tag,Hogan被查出長了腫瘤,身體狀態可能下一年不能玩Tag了。

但在醫院裡,趁著5月結束前最後幾分鐘,他們又追趕著玩起Tag來,並且擴大陣容,首次允許妻子入局。

Tag遊戲的真正意義,不是比拼誰最能逃跑,還是尋了一個理由,讓彼此可以站在一起,靠得更近。

這種Bromance(男人間的友誼),是每個男人都想擁有的友誼吧。

直到最後,jerry還是遊戲之王,他的身手簡直像在拍動作片,高出其他人好幾檔段位,因為他的扮演者是傑瑞米·雷納——復仇者聯盟裡的「鷹眼」。

遊戲之夜 Game Night

這片子裡的遊戲開始是比較溫和的,如果說Tag遊戲是比身體素質,這裡的遊戲是智鬥,是玩知識搶答、你畫我猜那種。

玩遊戲也是一個小隊,夫妻倆Max和Annie(他倆當初也是在酒吧裡玩問題搶答遊戲相識的),加另一對夫妻Kevin和Michelle(青梅竹馬結成眷屬),還有一個單身男子Ryan。

他們形成了一個傳統,就是定期到Max和Annie家裡舉辦遊戲之夜。

按照套路,自然是要人物安排困境,用經歷遊戲後突破困境來作為戲劇張力,也以便作為最後主題升華之用。

給Max和Annie安排的是Max心理壓力大,精子活性不足,導致Annie始終未孕。

Kevin和Michelle則是當年戀情暫停期間,Michelle和一個名人有過一夜情,而Michelle一直不肯說是誰,導致Kevin耿耿於懷。

而Ryan是個蠢逗的花花公子,帶去參加遊戲之夜的女伴每次都不同。

有一次Max的哥哥Brooks也加入了遊戲,並碾壓了Max,兄弟倆之間存在著那種常見的「弟弟活在哥哥陰影下」。

Brooks邀請其他人下次到他新租的大house去玩更刺激的遊戲之夜。

影片主要故事就是發生在Brooks家的這一次遊戲之夜。

這次他們沒再玩知識搶答、你畫我猜了,Brooks請了遊戲策劃公司來玩真人情境遊戲,類似於何炅他們《明星大偵探》那種。

結果假劇情成了真事件。黑幫分子闖進來劫走了Brooks,其他人還以為是預先安排好的,見狀不驚,兩兩結對開始在室內各顯神通找線索。

當他們終於驚覺一切為真,轉而開始了蹩腳的營救Brooks之旅。

從玩遊戲變成實戰,期間各種笑料不斷,但都充滿了光環,被子彈打穿手臂也無大礙,遇到困境都能智商開掛,設定很高端的黑幫組織也都成了花拳繡腿。

結局自然是勝利大團圓,兄弟獲得和解,夫妻間更加珍愛彼此,Annie成功懷孕,單身男則懂得認真去喜歡異性。

全片笑點密集,雖然橋段誇張但沒落入到尬。

而且女主也對喚起觀眾好感助益良多,可能就像詹妮弗·安妮斯頓,有她參演的片子,衝著觀眾緣,即使劇情爛一點也容易獲得包容——《遊戲之夜》預算3700萬美元,美國本土票房近7千萬美元,全球票房則超過1.1億美元。

飾演Annie的是瑞秋·麥克亞當斯,她的觀眾緣來自演過很多純愛片女主,《戀戀筆記本》、《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時空戀旅人》、《誓約》等,笑容很治癒,演技也算自然。

飾演Max的是傑森·貝特曼。其實他的片子我們看過不少,也是因為詹妮弗·安妮斯頓。

他倆合作過《分手男女》、《換精計劃》、《惡老闆》、《惡老闆2》、《辦公室聖誕派對》。

《遊戲之夜》帶來最顯著的開示是,伴侶之間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實在是維繫感情最有效的基石。

相關焦點

  • 哥玩的不是遊戲,玩的是回憶
    4.炸彈人——泡泡堂的祖師爺 類型:無法定義(不是動作不是體育不是射擊不是益智不是戰棋不是RPG不是賭博不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誰能抓住人性的弱點,誰就抓住了市場。 仙劍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小說、電影、遊戲...找到一個好劇本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如果這個好劇本還是悲劇,那就等於成功了3/4。5.同級生2——這個冬天有異性 類型:H-game/RPG?養成?
  • 適合異地情侶一起玩的遊戲,增進感情
    異地的情侶,往往沒有共同的活動和共同的話題,所以會考慮線上的遊戲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並非所有的遊戲都適合情侶玩,也並不是所有的遊戲都能增進感情,相反,不是一路人,玩不到一起去,勉強一起玩,總有人不愉快。
  • 玩遊戲還是玩社交?
    說到國內的遊戲市場環境總有一部分玩家提出中國的遊戲環境是不是已經沒救了,先來看看國內遊戲行業的兩個惡性死循:一個是買斷遊戲裡,如果兩個人一起玩同一個買斷遊戲。一個是盜版,一個是正版。另一個是一個遊戲出現後,就必然會出現開掛的。外掛的問題相對嚴重後,直接影響遊戲體驗,最終遊戲徹底涼透。
  • 不玩遊戲,難道玩你嗎?
    我說我們遊戲網癮少女都顧不上參與雙十一,遊戲難道不比直播間裡花錢香嗎?結果姐妹說自己不愛玩遊戲,天生就不愛玩。我說不不不,你話說太早了,你可能還不太了解你自己。這年頭啊,沒有不愛玩遊戲的女孩,只有還沒開始玩遊戲的女孩。
  • 何猷君、奚夢瑤玩遊戲引熱議,網友:電子競技沒有感情
    看來玩遊戲容易暴躁、影響感情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事實。為什麼玩遊戲容易發生矛盾其實,大家玩遊戲的時候容易發脾氣,主要是因為代入感太強,對輸贏比較在意,玩著玩著就忘了雙方的關係和玩遊戲的初衷。戚薇說,其實剛開始和老公玩遊戲原本並不是為了贏,只是為了互動。但沒想到倆人玩著玩著會因為這個發生矛盾,氣得一肚子火。
  • 救救孩子,從玩遊戲開始
    加強網路遊戲的監管力度,給少年兒童帶來一個純淨的網絡文化空間勢在必行。」 而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的一篇《遊戲玩到啥程度才算「病」》卻說:「遊戲不是洪水猛獸,不要談遊色變。」 成人世界對要不要、如何讓小孩玩遊戲,在態度上是有微妙的矛盾的。
  • 陰陽師:玩的是遊戲練的是心跳
    初中時全寢室都玩這個,當時我同學第一個ssr青行燈,他堅持打了半年棄坑了,我們寢室大佬拿了陸生和也棄坑了(最近又被我喊回來了),我第一個ssr狗子,那時有個ssr不管是啥直接起飛(心理作用),啥都先給ssr用,像養兒子一樣,隨著初中畢業,室友棄坑,我都熱情好像也燃燒殆盡,在賣藥郎出來的時候,棄坑了高中來了,分班前依舊沒有玩yys的衝動,偽神時期被大傢伙的熱情帶動,帶上我的狗子妖刀花鳥卷應援。
  • 馬斯洛需求理論: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
    現在,陳先生覺得很苦惱,孩子上小學了還一直那麼貪玩,還玩遊戲上癮,肯定會影響學習。但每次明令禁止孩子玩遊戲,他就哭鬧甚至威脅被不去上學了。 其實遊戲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必要的需求,而讓他們沉迷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孩子自身內在動機和需求,比如在遊戲裡可以尋求自信心滿足、尋求陪伴等等。
  • 兒子的故事 (十二) —— 玩遊戲
    兒子喜歡遊戲卡,與其他孩子不同,他從不玩遊戲卡,只是收集它們放在卡冊裡,每天整理、撫摸、欣賞,捨不得在玩耍遊戲卡時被輸掉。當我們在亞特蘭大居住時,認識了一群從國內來的訪問學者,他們的情況跟我差不多,以前不是醫生,就是大學教師,到美國後都在大學的實驗室裡從事生物醫學研究工作。
  • 遊戲圈公認!「最難玩」的這些遊戲,你玩通關了嗎?
    遊戲圈公認!「最難玩」的這些遊戲,你玩通關了嗎?EVE星戰前夜這款遊戲,可以說是遊戲圈內公認的高難度遊戲了,在這款遊戲裡面,最稀有的不是各種土豪大佬,不是什麼泰坦戰艦,而是一個剛剛入門的萌新。對於所有的遊戲而言,星戰前夜裡面的萌新數量絕對是少之又少了。
  • 《心跳文學部》——是我玩遊戲,還是遊戲玩我?
    敲黑板提示:本遊戲可能會引起未成年人以及心理承受力較弱者的不適,量力而行!嗨,這裡是莫妮卡!歡迎加入文學部!我一直夢想著,可以為我熱愛的事物做些特別的事情。既然你成為了社團的一員,那麼你就可以幫我在這個可愛的遊戲裡實現夢想!
  • 我們玩著遊戲慢慢變老,但為什麼不接受老年人玩遊戲?
    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德舒特與無數高齡玩家一起玩遊戲,他發現這個群體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於考驗反應和策略性的遊戲,在擊敗德舒特的時候他們會感到自豪,卻同時又因為自己玩電子遊戲的事實感到尷尬甚至羞愧。一位叫做Bernadette的玩家(註:為保護個人隱私,德舒特在他的研究報告中使用了化名)甚至引用《聖經》,來為自己用Game Boy玩遊戲的行為做辯解。
  • 元旦快樂玩遊戲
    我喜歡這場好玩的聯歡會,大家玩得也不亦樂乎。元旦快樂玩遊戲潘一諾  周四下午,為了迎接元旦,教室裡被裝飾得美不勝收。同學們也開心地玩了很多遊戲。雖然遊戲種類繁多,同學們也玩得不亦樂乎,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數青蛙」啦!
  • 「這雖然是遊戲,但可不是鬧著玩的.」
    《刀劍神域:序列之爭》終極預告「這雖然是遊戲,但可不是鬧著玩的。」——「刀劍神域(Sword Art Online)」設計者茅場晶彥。生活中喜歡玩遊戲的小可愛一定不少,無論是什麼遊戲,相信作為玩家的你會在很多時候,恨不能鑽進遊戲裡去親自上陣。而今天萬二要介紹給大家的這一部動畫電影,就要給大家這種,親臨遊戲的痛快感。《刀劍神域:序列之爭》是由伊藤智彥執導,並與《刀劍神域》輕小說原作者川原礫共同譜寫了劇本,A-1 Pictures製作的動畫電影。
  • 在非洲玩遊戲
    《刺客信條:黑旗》首次加入了海洋場景和海戰元素,可以指揮一艘海盜船,在廣袤的加勒比海上漫遊冒險文二偏愛以「航海時代」或「遠航」為題材的藝術作品——無論是遊戲,還是其他形式的。但他也坦然地說,自己其實沒有玩過太多以航海時代為題材的遊戲。真正吸引他的,不是「航海」本身,而是其中蘊含著的某些東西。
  • 當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我們在玩什麼?--個人向2020年度十佳遊戲總結
    當我決定寫下這篇年度遊戲總結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十分糾結。到底要不要把我心裡想的東西寫出來呢?遊戲,在很多人看來,是洪水猛獸,是毒害年輕人的精神鴉片。當我們形容一個人愛打遊戲的時候,我們顯然並不是在誇他。我們在投簡歷的時候說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通常也不會說自己愛打遊戲。可是,在我心中,遊戲和電影、書籍、繪畫、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並無不同。
  • 玩遊戲賺錢,遊戲試玩新平臺-聚享玩上線了!!
    在遊戲試玩這個行業今年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像BAT、魏蜀吳三國鼎立一樣,本來聚享玩是行業的NO.1。但是今年6月份網站改版之後,用戶體驗明顯沒有之前的好了,加上站長提成模式的改變,很大一部分站長開始放棄聚享遊,轉入其他遊戲平臺,比如天天鑽、快樂賺等,這是行業裡的第一件大事。 第二件大事是今年冒出的好幾家遊戲試玩平臺,比如集趣、聚聚玩、茄子玩、7U。
  • 今日遊戲推薦:Switch的五大必玩遊戲!入坑必玩系列!
    由於Switch從2017年進軍國內市場至今三年多,越來越多的人逐步掉入任天堂的「陷阱」,現在Switch的遊戲陣容相當豐富,從最開始的只有塞爾達的「益智類遊戲」到現在的無法超越的「大作」,那麼目前Switch平臺上有哪些遊戲是必玩的呢?
  • 當年玩紅白機遊戲被我們坑過的隊友,遊戲就得這麼玩
    當年玩FC遊戲最大的樂趣在於什麼?就是在於隊友之間的互動,兩人要是合作的好的話,就以很輕鬆的通關,整個過程都是比較暢快的。不過當年我們可不是這個玩的。合作可以,但是必須得保證自己一方不受損害的情況下才可以,一般到了關鍵時候隊友就是拿來賣的。於是一群小夥伴互相坑,互相出賣,結果兩下就掛完了。
  • 初次玩GTA遊戲,你是這樣玩嗎?
    國內很多玩家初次接觸GTA遊戲一般都是:罪惡都市、聖安地列斯。因為是初次接觸,當時遊戲還沒出漢化版,所以都是看著英文去玩的,不懂英文的玩家就會玩出花樣來,各有各的玩法,那麼你們第一次玩GTA遊戲是怎樣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