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綜藝大姐大」張小燕主持的《小燕有約》已經在春節前停播。張小燕手上僅存的一檔節目落幕,又一位臺灣王牌主持人結束所有綜藝主持工作。與內地綜藝的火爆相比,臺灣綜藝的迅速敗落讓人唏噓。
文 | 江來
今日(2月26日),臺灣媒體報導,由「綜藝大姐大」張小燕主持的《小燕有約》已經在春節前停播。繼2015年底《康熙來了》停播後,又一臺灣一線主持人領銜的綜藝節目停播。
雖然《小燕有約》的創辦時間、大眾影響力無法與《康熙來了》相提並論,但作為臺灣綜藝圈「三王一後」之一的張小燕手上僅存的一檔節目,其落幕,也意味著又一位臺灣王牌主持人結束所有臺灣綜藝主持工作。
收視不佳、配合電視臺編排
「三王一後」之一的張小燕停播所有節目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張小燕主持的訪談節目《小燕有約》已經停播。至於停播原因,與收視率不佳、電視臺編排變化或都有關係。
此前,張小燕在中天主持多年的《SS小燕之夜》就因收視不及預期停播,而後轉戰TVBS電視臺,重啟《小燕有約》,然而播出不到一年,該節目收視表現依然不佳。
另一方面,《小燕有約》的停播也是為了配合電視臺的編排。據報導,張小燕對節目停播回應:「由於電視臺接下來要打選舉戰,趙少康政論節目延長變2小時,算是配合政策。」
張小燕是臺灣綜藝圈資歷和地位最高的主持人之一,也是人稱「三王一後」(張菲、張小燕、胡瓜和吳宗憲)中的唯一女主持人。
生於1948年的張小燕,1953年便以童星身份步入演藝圈,已叱吒臺灣娛樂圈65年。隨著1968年主持臺視《兒童世界》,張小燕正式開啟主持人生涯,1978年跳槽到華視,而後獨撐華視綜藝大局三十年,曾主持《綜藝100》《超級星期天》《快樂星期天》《小燕有約》等眾多在臺灣頗具影響力的綜藝節目。
張小燕,是臺灣最具標識性的主持人之一,在臺灣的知名度和口碑無疑是主持人最為頂尖的,曾六度獲得臺灣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還以演員身份收穫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獎。
張小燕駕馭的節目類型頗為全面,訪談節目尤為擅長,其溫暖、幽默、機智的主持風格深入人心,以其名字命名的《小燕有約》,是臺灣最火的訪談節目之一。
劉德華、郭富城等不少大咖明星來臺,都指定上張小燕的節目,梁朝偉、陳奕迅、周杰倫、李榮浩、歐陽娜娜一家等都曾做客《小燕有約》。
2017年,張小燕陸續結束手上所有工作,包含出售豐華唱片經營權、辭去飛碟電臺董座、停掉《SS小燕之夜》《K歌大明星》等節目,甚至還退出了臺視除夕節目《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主持工作,僅剩TVBS《小燕有約》一檔節目。然而,這檔節目也於年前停錄。
此次,隨著《小燕有約》的停播,張小燕手上的節目全部謝幕。節目停播後,她表示,「我覺得老天爺要我休息,去年一整年都很緊繃,壓力大,現在稍微休息一下很好,這個圈子待久了,最習慣的事情就是節目開與停,有舍必有得吧。」
在她看來,做節目都是順著時代潮流,天時地利人和很重要。現在臺灣電視圈環境大不如前,但她並沒想過徹底退休,仍會繼續主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新的突破。
臺灣綜藝衰落與內地市場繁榮鮮明對比
臺灣電視人集體北上依舊面臨嚴峻挑戰
近幾年,臺灣綜藝圈的落寞,不斷引起行業的關注。尤其是2015年《康熙來了》的停播,更被視作臺灣電視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在內地綜藝市場火爆、現象級節目頻出的對比之下,臺灣綜藝的現狀更惹人唏噓。
除了臺灣知名度和人氣最高的一線節目陸續傳出停播消息外,臺灣綜藝的當家主持人、製作人也紛紛離開臺灣綜藝圈、進軍內地綜藝行業,曾經「領先二十年」的臺灣綜藝,甚至開始跟風、借鑑內地當紅綜藝。無論怎樣掙扎,臺灣綜藝的頹勢仍然難以挽回,近幾年,敗落趨勢甚至愈演愈烈。
題材、類型單一,生產力和創新力不足,是臺灣節目沒落的直接原因。近二十年來,臺灣綜藝始終沒能跳脫出觀眾熟悉的套路,節目形式無法跟上國際創新潮流,各大電視臺的主打節目仍是棚內綜藝、訪談、遊戲等有限的品類。
臺灣綜藝的市場生態已然無法與內地相比擬。與電視臺競爭環境、綜藝市場的發展程度等差異有關,臺灣綜藝與內地綜藝在資本運作、製作規模、創作手段和理念等方面都拉開了非常大的距離。
高品質節目難出、廣告創收微薄的臺灣綜藝,既流失了本地觀眾,也失去了在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
而隨著內地綜藝市場的繁榮,大波臺灣製作人、主持人北上。視頻網站自製綜藝崛起後,臺灣製作力量更加速入局新一輪綜藝競爭。
網絡綜藝自製元年起,多檔網絡自製節目背後都有臺灣綜藝人的參與,蔡康永、小S等一線主持人均在內地開闢了全新的網綜品牌,蔡康永更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網綜主持人之一。
但近兩年,臺灣電視人在內地綜藝行業的存在感越來越弱,即便是最當紅的臺灣主持人,也或多或少在內地遭遇「水土不服」,曾打造出《康熙來了》等現象級節目的製作團隊,進軍內地後,也未能產出播放量、品質和口碑比肩內地頭部綜藝的節目。
即便內地市場空間廣闊,北上的臺灣電視人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跳出熟悉的臺灣電視土壤和擅長的綜藝領域後,他們如何適應綜藝形態和潮流快速更迭的內地市場,找到自身創作優勢與內地觀眾需求的對接點,成為決定其發展之路長短的關鍵所在。
由輝煌到式微,臺灣綜藝發展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和遭遇的挑戰,也給內地業界以警示和啟發。在成熟的市場環境和生產機制支持下,內地電視人延續較高的創新能力和製作水準,方能帶動行業再上一個臺階。
看電視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