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有約》停播,曾「領先二十年」的臺灣綜藝如何在幾年內敗落?

2021-02-08 看電視

由「綜藝大姐大」張小燕主持的《小燕有約》已經在春節前停播。張小燕手上僅存的一檔節目落幕,又一位臺灣王牌主持人結束所有綜藝主持工作。與內地綜藝的火爆相比,臺灣綜藝的迅速敗落讓人唏噓。


文 | 江來

今日(2月26日),臺灣媒體報導,由「綜藝大姐大」張小燕主持的《小燕有約》已經在春節前停播。繼2015年底《康熙來了》停播後,又一臺灣一線主持人領銜的綜藝節目停播。

雖然《小燕有約》的創辦時間、大眾影響力無法與《康熙來了》相提並論,但作為臺灣綜藝圈「三王一後」之一的張小燕手上僅存的一檔節目,其落幕,也意味著又一位臺灣王牌主持人結束所有臺灣綜藝主持工作。

 

收視不佳、配合電視臺編排

「三王一後」之一的張小燕停播所有節目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張小燕主持的訪談節目《小燕有約》已經停播。至於停播原因,與收視率不佳、電視臺編排變化或都有關係。

此前,張小燕在中天主持多年的《SS小燕之夜》就因收視不及預期停播,而後轉戰TVBS電視臺,重啟《小燕有約》,然而播出不到一年,該節目收視表現依然不佳。

另一方面,《小燕有約》的停播也是為了配合電視臺的編排。據報導,張小燕對節目停播回應:「由於電視臺接下來要打選舉戰,趙少康政論節目延長變2小時,算是配合政策。」

張小燕是臺灣綜藝圈資歷和地位最高的主持人之一,也是人稱「三王一後」(張菲、張小燕、胡瓜和吳宗憲)中的唯一女主持人。

生於1948年的張小燕,1953年便以童星身份步入演藝圈,已叱吒臺灣娛樂圈65年。隨著1968年主持臺視《兒童世界》,張小燕正式開啟主持人生涯,1978年跳槽到華視,而後獨撐華視綜藝大局三十年,曾主持《綜藝100》《超級星期天》《快樂星期天》《小燕有約》等眾多在臺灣頗具影響力的綜藝節目。

張小燕,是臺灣最具標識性的主持人之一,在臺灣的知名度和口碑無疑是主持人最為頂尖的,曾六度獲得臺灣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還以演員身份收穫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獎。

張小燕駕馭的節目類型頗為全面,訪談節目尤為擅長,其溫暖、幽默、機智的主持風格深入人心,以其名字命名的《小燕有約》,是臺灣最火的訪談節目之一。

劉德華、郭富城等不少大咖明星來臺,都指定上張小燕的節目,梁朝偉、陳奕迅、周杰倫、李榮浩、歐陽娜娜一家等都曾做客《小燕有約》。

2017年,張小燕陸續結束手上所有工作,包含出售豐華唱片經營權、辭去飛碟電臺董座、停掉《SS小燕之夜》《K歌大明星》等節目,甚至還退出了臺視除夕節目《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主持工作,僅剩TVBS《小燕有約》一檔節目。然而,這檔節目也於年前停錄。

此次,隨著《小燕有約》的停播,張小燕手上的節目全部謝幕。節目停播後,她表示,「我覺得老天爺要我休息,去年一整年都很緊繃,壓力大,現在稍微休息一下很好,這個圈子待久了,最習慣的事情就是節目開與停,有舍必有得吧。」

在她看來,做節目都是順著時代潮流,天時地利人和很重要。現在臺灣電視圈環境大不如前,但她並沒想過徹底退休,仍會繼續主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新的突破。

 

臺灣綜藝衰落與內地市場繁榮鮮明對比

臺灣電視人集體北上依舊面臨嚴峻挑戰

近幾年,臺灣綜藝圈的落寞,不斷引起行業的關注。尤其是2015年《康熙來了》的停播,更被視作臺灣電視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在內地綜藝市場火爆、現象級節目頻出的對比之下,臺灣綜藝的現狀更惹人唏噓。

除了臺灣知名度和人氣最高的一線節目陸續傳出停播消息外,臺灣綜藝的當家主持人、製作人也紛紛離開臺灣綜藝圈、進軍內地綜藝行業,曾經「領先二十年」的臺灣綜藝,甚至開始跟風、借鑑內地當紅綜藝。無論怎樣掙扎,臺灣綜藝的頹勢仍然難以挽回,近幾年,敗落趨勢甚至愈演愈烈。

題材、類型單一,生產力和創新力不足,是臺灣節目沒落的直接原因。近二十年來,臺灣綜藝始終沒能跳脫出觀眾熟悉的套路,節目形式無法跟上國際創新潮流,各大電視臺的主打節目仍是棚內綜藝、訪談、遊戲等有限的品類。

臺灣綜藝的市場生態已然無法與內地相比擬。與電視臺競爭環境、綜藝市場的發展程度等差異有關,臺灣綜藝與內地綜藝在資本運作、製作規模、創作手段和理念等方面都拉開了非常大的距離。

高品質節目難出、廣告創收微薄的臺灣綜藝,既流失了本地觀眾,也失去了在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

而隨著內地綜藝市場的繁榮,大波臺灣製作人、主持人北上。視頻網站自製綜藝崛起後,臺灣製作力量更加速入局新一輪綜藝競爭。

網絡綜藝自製元年起,多檔網絡自製節目背後都有臺灣綜藝人的參與,蔡康永、小S等一線主持人均在內地開闢了全新的網綜品牌,蔡康永更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網綜主持人之一。


但近兩年,臺灣電視人在內地綜藝行業的存在感越來越弱,即便是最當紅的臺灣主持人,也或多或少在內地遭遇「水土不服」,曾打造出《康熙來了》等現象級節目的製作團隊,進軍內地後,也未能產出播放量、品質和口碑比肩內地頭部綜藝的節目。

即便內地市場空間廣闊,北上的臺灣電視人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跳出熟悉的臺灣電視土壤和擅長的綜藝領域後,他們如何適應綜藝形態和潮流快速更迭的內地市場,找到自身創作優勢與內地觀眾需求的對接點,成為決定其發展之路長短的關鍵所在。


由輝煌到式微,臺灣綜藝發展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和遭遇的挑戰,也給內地業界以警示和啟發。在成熟的市場環境和生產機制支持下,內地電視人延續較高的創新能力和製作水準,方能帶動行業再上一個臺階。

看電視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

相關焦點

  • 名嘴張小燕主持的《小燕有約》停播!背後是臺灣綜藝整體沒落的時代縮影?
    曾經號稱「領先二十年」的臺灣綜藝,近年來的發展卻呈現出每況愈下的情形。
  • 《小燕有約》繼《康熙來了》停播,「北上」會是臺綜的一次救贖之路?
    2月26日,根據臺灣媒體報導,由「綜藝大姐大」張小燕主持的《小燕有約》因收視不如預期被傳停播。隨後,主持人小燕姐發表相關言論,稱「我覺得是老天爺讓我適時休息」。 這是繼2015年臺灣綜藝《康熙來了》停播之後,又一檔因「收視不佳」而被停播的大型臺灣綜藝節目。根據相關新聞反饋,臺灣當地人民在得知此消息後,反應頗為平淡、甚至有些「冷漠」。
  • 8年臺綜《小燕有約》停播 張小燕證實:休息也好
    網易娛樂2月26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小燕有約》節目驚爆收攤,張小燕縱橫臺灣演藝圈65年頓失舞臺!69歲綜藝大姐大張小燕去年辭去飛碟電臺董座、出售豐華唱片經營權、也停掉《SS小燕之夜》《K歌大明星》等節目,甚至還退出主持8年的臺視除夕節目《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最新消息傳出,她手上唯一主持的TVBS的《小燕有約》節目年前已因收視不如預期而悄悄喊停,過年後就不再進棚錄影,縱橫演藝圈65年的她頓失舞臺!
  • 《小燕有約》繼《康熙來了》停播,「北上」會是臺綜的一次救贖之路?(內含《閨蜜2》送票結果)
    2月26日,根據臺灣媒體報導,由「綜藝大姐大」張小燕主持的《小燕有約》因收視不如預期被傳停播。隨後,主持人小燕姐發表相關言論,稱「我覺得是老天爺讓我適時休息」。 這是繼2015年臺灣綜藝《康熙來了》停播之後,又一檔因「收視不佳」而被停播的大型臺灣綜藝節目。根據相關新聞反饋,臺灣當地人民在得知此消息後,反應頗為平淡、甚至有些「冷漠」。
  • 《康熙來了》停播 臺灣綜藝是如何沒落的 奇趣冷知識
    其實臺灣中天電視臺,早已引進節目版權,並掀起了島內收視風暴。臺灣已故知名藝人高凌風曾斷言「大陸綜藝至少落後臺灣綜藝二十年」,這句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兩地電視人的共識。然而短短幾年時間,兩者之間,已悄然經歷了一場身份轉換。如今,家喻戶曉的《康熙來了》也正式停播,這也為臺灣綜藝的沒落劃上了一個句號。
  • 臺灣綜藝節目你們怎麼了?
    其實臺灣中天電視臺,早已引進節目版權,並掀起了島內收視風暴。臺灣已故知名藝人高凌風曾斷言「大陸綜藝至少落後臺灣綜藝二十年」,這句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兩地電視人的共識。然而短短幾年時間,兩者之間,已悄然經歷了一場身份轉換。
  • 我與《小燕有約》節目
    對於小燕姐,我心裡有著一種親切感。上世紀90年代初,她的廣播節目《小燕有約》在「中廣流行網」播出時,那時我聽得並不算多。真正開始認真聽並喜歡上這檔節目,是在1993年。那年臺灣的飛碟唱片和上海的東方廣播電臺合作,每晚九點播出《小燕有約》節目,主要介紹飛碟旗下的專輯及歌手,不時會有大牌的歌手的訪談。
  • 臺灣綜藝走入寒冬
    而在兩年前,臺灣兩檔超過10年播出史的綜藝節目《綜藝大哥大》《你猜你猜你猜猜猜》(原名《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由於收視率低迷被迫停播,曾火爆一時的《王牌大賤諜》等綜藝節目也跟觀眾拜拜……雖然臺灣綜藝節目每年新增不少,但還沒被觀眾記住名字就倒掉的也很多。「臺灣綜藝已經邊緣化了,真的是完了!」臺灣知名製作人、藝人趙正平說。此前,臺灣綜藝節目製作人詹仁雄更發文稱「綜藝節目危在旦夕」。
  • 被臺灣綜藝碾壓數十年後,大陸綜藝是如何逆襲的?
    數十年前,臺灣著名搖滾歌手、演員、主持人高凌風說:「臺灣綜藝領先大陸二十年。」十年前這句話是毫無疑義完全正確的。而在十年後的今天,臺灣綜藝和大陸綜藝互換了位置。2016年是內地綜藝節目的井噴年,據統計,2016年爆發了至少400檔綜藝節目,但存活率不足25%。不過相比大陸,臺灣卻是另外一番景象,2016年臺灣停播了《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等幾大超十年的老牌節目,整體綜藝狀況一片蕭條,哀鳴遍野。縱觀臺灣綜藝與大陸綜藝的發展歷程,則更像一個富家子弟被一個後起之秀打敗,家道中落的故事。
  • 臺灣綜藝節目沒落 內地逆襲
    你以為僅僅是內地觀眾大力追捧《爸爸》《好聲音》這兩檔節目?其實臺灣中天電視臺,早已引進節目版權,並掀起了島內收視風暴。視頻:臺灣綜藝節目現狀調查 《康熙》製作費僅為《鋒味》十分之一,時長約4分9秒臺灣已故知名藝人高凌風曾斷言「大陸綜藝至少落後臺灣綜藝二十年」,這句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兩地電視人的共識。然而短短幾年時間,兩者之間,已悄然經歷了一場身份轉換。
  • 臺灣綜藝節目爛到大陸跑來採訪「臺灣電視產業出現什麼問題?」
    其實臺灣中天電視臺,早已引進節目版權,並掀起了島內收視風暴。臺灣已故知名藝人高凌風曾斷言「大陸綜藝至少落後臺灣綜藝二十年」,這句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兩地電視人的共識。然而短短幾年時間,兩者之間,已悄然經歷了一場身份轉換。
  • 臺灣綜藝節目都爛到沒人看了,還敢大言不慚批《極限挑戰》!
    臺灣已故藝人高凌風曾斷言「大陸綜藝至少落後臺灣綜藝二十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的確是兩地電視人的共識。當時一些綜藝老將的節目也被停播,臺灣綜藝圈「三王一後」(張菲、張小燕、胡瓜和吳宗憲)時代終結。以內地綜藝《12道鋒味》為例,投入到單集的製作費用,超過100萬人民幣,而臺灣最貴的單集製作是《康熙來了》的十萬元人民幣。如《國光幫幫忙》、《小燕之約》等普通訪談類節目,每集製作費用僅有4—5萬元人民幣。
  • 臺灣綜藝你怎麼了?藝人紛紛北上製作人離職
    就在剛剛,蔡康永在微博上宣布退出《康熙》,小S也緊隨其後表示共進退,網友們一下就全不好了:「難道伴隨了我們整整12年的《康熙來了》(視頻)要停播了嗎?」12年時間是什麼概念?足夠讓你上完兩次小學,少女變孩媽了!這檔開播了12年的節目,它承載了太多榮耀,也折射出臺灣綜藝節目的整體環境——從巔峰到沒落。
  • 蔡康永或轉戰內地撈金 臺灣綜藝節目到底怎麼了?
    再加上內地綜藝節目的興起,主持人和通告咖們紛紛北上撈金,連節目製作人也開始轉型離職,臺灣綜藝在人才留守上,已經出現了重大的缺口。2013年,吳宗憲在臺灣主持的《周六大挑戰》收視低迷,電視臺不再與其續約,吳宗憲在臺的所有綜藝節目停播。
  • 臺灣著名主持人張小燕祖籍是官陂?
    人生經歷 【1953年】張小燕五歲,開始演戲,成為臺灣電視公司基本演員,從此進入臺灣演藝圈。【2004年12月20日】張小燕主持的衛視中文臺新節目《星空新視界》首播,於每周一至周五23:00播出。【2005年7月】張小燕因與衛視中文臺理念不合,所以離開衛視中文臺,《星空新視界》停播。同年,張小(全部)燕的父親過世。【2006年10月】張小燕出席華視35周年臺慶酒會,為員工票選的「經典華視人」之一。
  • 大小S合體,豆瓣9.0,臺灣綜藝人「北上」找對路了嗎?
    臺灣綜藝人「北上」屢屢受挫的問題究竟在哪?這一次,《我們是真正的朋友》能給出小S答案嗎?由盛轉衰的臺灣綜藝已故的臺灣知名藝人高凌風曾評價說:「內地綜藝至少落後臺灣綜藝二十年。」這句話放在十年前臺灣綜藝的黃金年代,並不算誇張。上世紀中後期,臺灣經濟的飛速發展,曾創下過GDP年增長率9%的經濟奇蹟,在當時與香港、新加坡、韓國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 後康熙時代的臺灣綜藝們
    臺灣綜藝在大陸的終點似乎大家都有共識——2016年年初康熙來了停播。至此以後半年馬英九退位,國民黨黯然離場,兩岸關係極速地冰凍,九二共識被民進黨曲解成了一國兩制 ,我們童年時期背誦的鄉愁,兩岸一家親取代成臺蛙 灣灣去死。而我年紀不大,見證了兩岸同胞說散就散 短兵相接,也是一種滄桑的歷史感。
  • 辛曉琪坐輪椅錄製《小燕有約》,回首療傷歌后心路歷程
    近日,辛曉琪受臺灣綜藝教母張小燕邀請,帶傷參與《小燕有約》節目錄製。
  • 廣角鏡 ▎臺灣綜藝豈能輕易狗帶
    《康熙來了》正式停播了,小S和蔡康永流著淚跟我們告別。這些年,《康熙來了》幾乎是我們看大千世界的望遠鏡,是暴露明星屎尿屁的八卦周刊,是逗樂我們的男同學,是深夜讓你流過淚的情歌。伴隨著康熙的停播,唱衰臺灣綜藝的論調已經愈演愈烈,製作資金的短缺,人才的流逝…很多節目關停,但仍有很多節目開設,在這些還在活躍的綜藝中,不知未來誰能接棒康熙。
  • 大陸綜藝產業日漸火爆,臺灣電視主持人紛紛北上現狀盤點
    圖表 2017年—2020年網絡綜藝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關鍵不同於衛視綜藝,網綜所表現出的獨特活力吸引了不少臺灣知名主持人的加入,蔡康永、小S、陶晶瑩、侯佩岑、張宇等均在其列。那麼這些年臺灣綜藝都經歷了什麼?這些主持人又是如何適應新環境的,獲得了怎樣的發展?囿於製作費、舊的觀念把路越走越窄的臺灣綜藝說「臺灣綜藝節目影響了80後一整代人」,這評價一點也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