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歷史學者批新版歷史教科書為臺獨鋪路

2021-01-10 騰訊網

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歷史學者30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去中國化」內容,未來10年會有400萬學子受影響,他們呼籲高雄市長韓國瑜等2020參選人表態,若當選是否會廢除新課綱。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指出,新課綱的歷史教科書有三大問題:第一,民族上去中國,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甚至以血源DNA否定臺灣人與中國人的關係;第二,文化上去中國中心論,用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歷史事實,完全漠視兩岸地緣與歷史關係,試圖讓中華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力,等同於東洋、西洋及其他文化;第三,直接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也就是否認中國在臺灣的合法治理基礎。

吳昆財批評教科書「把有爭議的寫成沒爭議的」,像是南島語系有三大來源的說法,課本卻只說其中一個;把沒有爭議的變成有爭議的,像《開羅宣言》學界都認為沒有爭議,但課本就認為有爭議。

臺中二中歷史教師伍少俠表示,課綱強調多元,寫出來的課本「以多元之名、行教條之實」。他指出,高一新課本臺灣史有個命題是「現代國家型塑」,臺灣仍是地名,在臺灣史裡談現代國家型塑,到底是什麼目的?另外,課本中講「二二八被殺害的本土精英」,卻完全不提日本人對臺灣人的荼毒和傷害,這種反中媚日的課本只能當反面教材。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也質疑,教科書以「清帝國」取代清朝概念,影射是和日本帝國一樣的外來政權,他呼籲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

潘朝陽表示,30年來綠色政權的臺獨教育非常成功,新課綱就是最後一塊拼圖,如果明年選舉藍營沒辦法贏得政權,教育臺獨恐將走向法理臺獨。

吳昆財呼籲,所有在野的2020參選人,包括韓國瑜和可能參選的柯文哲、郭臺銘等人,都必須表態:第一,是否同意違反歷史事實的臺灣史?二,如果當選,是否廢除新課綱和教科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學者批「臺獨」教育惡意更改歷史 臺青要找回中國心
    臺灣教育界的「媚日」問題被島內民眾詬病已久,甚至出現在歷史課本中直接稱日本為「母國」的情形。島內眾多學者批評臺當局實施「媚日」、「去中國化」教材,炮製最「獨」教科書,切斷兩岸的歷史聯結,向臺灣青少年灌輸「臺獨」思想。
  • 蔡英文政府灌輸「臺獨史」犯眾怒 臺教育界奮力搶救中國歷史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5月上臺以來大搞「文化臺獨」,在教育領域「去中國化」,灌輸「臺獨史」,最近更大幅刪減初二歷史教科書中國歷史的內容。島內輿論痛批蔡政府炮製最「獨」教科書,凌亂無序的歷史內容不僅疏遠青少年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也削弱了年輕一代的文史素養。臺灣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呼籲各界共同搶救中國史。有臺灣老師表示會再篩選書目,提供學生參考。也有學者倡議大陸方面編寫網版教科書供臺灣學子學習。 「這次課綱修改表面上是簡化內容,大幅刪減中國史,但其實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字裡行間的意識形態。」
  • 九月開學,臺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具體實行從李登輝時代開始,臺當局以自由化、多元化的民主為名,取消教科書統一標準本,決定開放審定教科書,推行中學教科書自由市場化的「一綱多本」政策,出版界可以依臺灣「教育部」定的課綱自行編教科書,送臺灣「教育部」審定後出版。  因此,臺灣的歷史教科書,會有很多個版本。
  • 九月開學,臺灣毒害下一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具體實行從李登輝時代開始,臺當局以自由化、多元化的民主為名,取消教科書統一標準本,決定開放審定教科書,推行中學教科書自由市場化的「一綱多本」政策,出版界可以依臺灣「教育部」定的課綱自行編教科書,送臺灣「教育部」審定後出版。因此,臺灣的歷史教科書,會有很多個版本。臺灣新歷史教科書。
  • 蔡英文又拿歷史教課書「撒氣」!民進黨的數典忘祖怎能改變真實歷史...
    張大林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日前,民進黨當局推動編修的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引發島內輿論一致撻伐。有臺媒痛批,「狂野的歡愉將有殘暴的結束」,綠營恣意屠殺歷史教育、違逆學術倫理,終將被歷史本身反噬。事實上,「臺獨」分子刪史、篡史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李登輝時代,這位「日本心」的「臺獨」政客就曾拋出所謂「同心圓史觀」,即「以臺灣為中心,一圈圈往外認識世界、認識歷史」。這種反智動作,無異於讓人們從原本就跑偏的日心說倒退為地心說。在李登輝推動下,這一荒謬的「同心圓史觀」逐漸成為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思想。
  • 臺灣新歷史課綱「去中」媚日 學者怒批數典忘祖
    臺灣新歷史課綱「去中」媚日 學者怒批數典忘祖 2018年08月27日 11:14: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課審大會」近日決定
  • 【潘朝陽】「去中」臺獨歷史教育的圖謀及未來
    他以日文撰述了其臺獨史觀的《臺灣:苦悶的歷史》,後經臺獨分子譯成中文,在臺灣流行暢銷。臺獨史學者──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被獨派視為臺獨「聖經」。它以黑白雙元二分的分離主義史觀論述臺灣史。其說法是:在臺的中國統治,包括明鄭、清朝、中華民國都是負面的;日本的殖民治理,在他看來不是殖民,而是現代化,則是正面的。
  • 李登輝醜陋的「一體兩面」:媚日、「臺獨」,島內網友批「臺灣歷史...
    2013年10月,他再度拋出其「臺獨」論述,稱臺灣和大陸是所謂的「國和國的關係」。雖然早已下臺,李登輝一直不甘寂寞,也始終不願遠離政治。其「媚日」和挺「獨」的立場廣受詬病。2018年,李登輝同島內「獨派」共同成立「喜樂島聯盟」,企圖搞「獨立公投」,對此,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曾發表社評痛批,「喜樂島聯盟」只會造就災難島,不會有喜樂島。
  • 臺灣學者潘朝陽:杜正勝或被列入「臺獨」分子清單
    據海峽導報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臺獨教育的操盤手』,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時,有可能會把這個人列入。」
  • 臺灣高中歷史課本再變臉,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這樣洗腦下一代
    本周,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新版高中歷史課綱。依據此課綱,臺灣高中歷史課從此只講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自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臺灣高中一直設置的中國歷史課不見了,中國歷史與日本史、韓國史並列於東亞史。這就意味著,如果接受這樣的教育,臺灣的孩子從此只認臺灣歷史是自己的歷史,而中國歷史是「東亞史」,是周邊國家的歷史,與己無關。
  • 臺網友:李登輝蔡英文有共同點,都是愛日本勝過愛臺灣
    蔡英文被批「媚日」近日,臺灣大學名譽教授黃光國批評稱,蔡英文在今年3月接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即以「媽祖林默娘」為主題,舉辦展覽,還在今年臺北燈節將媽祖設計成日本動漫人物,臺當局「農委會」日前突然對外發布,新增寵物食品、肥料及幼鰻的輻射標準,臺當局「原能會」也公布,成立專屬食品的輻射檢驗實驗室,檢驗能量從每月1400件提升到1700件。報導稱,這實際上是替日本核災食品再度輸臺鋪路。有臺媒預測,重啟核食輸臺的時間表應該不遠了,寵物食品、肥料、幼鰻訂立輻射標準,只是開放的敲門磚。
  • 臺灣學者潘朝陽:「臺獨教育」操盤手杜正勝或入「臺獨」分子清單
    杜正勝吳生林 「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臺獨教育的操盤手』,大陸制定『臺獨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將終身追責。如何擬定這份清單,島內知名統派史地學者、長期公開反對「臺獨課綱」的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教授,今天(11月6日)接受筆者採訪時,談到「臺獨教育」問題,點名「臺獨」分子杜正勝。杜正勝在推行「臺獨教育」中扮演了怎樣推波助瀾的角色?
  • 石之瑜:自願慰安 是臺獨主體精神
    六零年代美國的女性主義者為了刺激平等意識,在胸前T恤上印著:「如果妳被強暴,就享受吧(If you get raped, enjoy it.)」!如此恢復自己與強暴犯在意識上的平等地位。雖然驚世駭俗,引發衛道者撻伐,但指出了詮釋與虛擬是一種意志力的來源。   當下臺獨師生對歷史的詮釋,就是在嘗試這種反轉歷史的意志。
  • 侯漢廷怒斥「臺獨」再發聲| 你們終將成為歷史的垃圾
    「臺版papi醬侯漢廷」日前在節目中怒斥「臺獨」分子,稱他們「終將成為歷史的垃圾」,是什麼讓他如此憤怒?
  • 臺灣青年怒斥「臺獨」:你們終將成為歷史的垃圾!
    」:「你們終將成為歷史的垃圾!」原來,臺灣有關人士呼籲修改教材刪減古文,稱這是與世界接軌普通高中分組提出語文科必讀古文由20篇降為10或15篇《文學臺灣》雜誌社甚至整合135位本土作家來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這些要求「被刪減」的文言文中
  • 「臺獨」用臭豆腐挑撥兩岸關係 臺名嘴:可以假造歷史,但假造不了舌頭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沒想到,連一塊小小的臭豆腐,都逃不過被「臺獨」分子利用的厄運……本來一正常的美食評論,卻被「臺獨」分子拿來大做文章,評論稱「臺灣美食,走上國際」,「用軟實力讓國際社會看到臺灣」。這一「歪解」不由引起網民對於臭豆腐屬中國大陸還是臺灣的爭論。對此,島內政治評論員黃智賢今日(26日)表示,「臭豆腐當然是中國的,中國人早於明朝之前就開始吃臭豆腐。她更進一步痛批,『臺獨』可以『假造歷史』,但是假造不了自己的舌頭。」
  • 民進黨力推的「臺獨」教科書,教育出了臺灣新一代「天然獨」
    如果你翻開「臺獨」教科書,會發現在臺灣歷史書中,有關臺灣的各種記載常常模糊不清、自相矛盾。什麼很多歷史事件僅僅用了短短幾個字一帶而過,有些事情或問題實在沒辦法「一筆帶過」的,通常會出現「待定」兩個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有爭議、不確定。
  • 同仇敵愾:全球華人抗議日本歷史教科書竄改史實
    同仇敵愾:全球華人抗議日本歷史教科書竄改史實   2000年4月,日本的新版歷史教科書書稿出爐,並在2001年4月通過了文部科學省的審定,被確定為2002年日本公立中學的使用教材。這本公然美化侵略歷史、否定戰爭罪行的教科書一問世便激起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亞洲各國人民的極大憤慨,抗議浪潮接踵而來。
  • 那些年,「臺獨」分子給臺灣找來的日本「爸爸」們
    在臺灣的教科書上,都寫著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是臺灣的「鐵路之父」,這也是臺灣民眾的常識,但現在島內卻有人跳出來說,臺灣的「鐵路之父」不是劉銘傳,而是日本人,這讓島內輿論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