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肉瘤專家親情奉獻 中國首部軟組織肉瘤領域科普書正式發布

2020-12-23 網易河南

12月20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解讀系列巡講——鄭州站(第九場)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新書發布會開幕,來自國內的學界領軍人物和醫療者大咖齊聚鄭州,圍繞軟組織肉瘤醫學熱點、診療臨床經驗和規範管理進行研討交流,分享軟組織肉瘤方面最新的前沿進展,共同探討醫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肉瘤專家委員會主辦,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論壇分為兩部分,上半場為柔情篇《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發布,下半場為領航篇《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巡講。

軟組織肉瘤是眾多癌症中發病率較低的一類,在惡性腫瘤中僅佔1%,屬於小眾腫瘤病,但該病又存在惡性程度高、預後差,隱匿性強、早期症狀不明顯等特點,在臨床上極為複雜難治。由於我國早些年缺少專業科室和專科醫生,致使科研和臨床寥寥可數,網絡上相關研究和報導零散且缺乏系統性,大眾對這種認知幾乎為空白。部分臨床醫護人員對軟組織肉瘤的規範化診治存在認識不足,導致患者診斷錯誤、治療不及時、誤解症狀、不堅持治療等情況時有發生。

據了解,該書籍由學界權威學術團體及頂級專家聯合打造,主編是CSCO肉瘤專家委員會全國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腫瘤科主任牛曉輝教授,編委會成員均來自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肉瘤專家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CACA)肉瘤專業委員會專家團,都是全國各大軟組織腫瘤治療中心的資深專家。

(北京積水潭醫院 牛曉輝教授)

《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主編牛曉輝教授,會議協辦方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徐文先生分别致辭。參與此次新書撰寫的16位專家,其中有11位來到了現場,和現場學會、企業領導共同啟動《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新書發布儀式。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 徐文博士)

(從左到右:北京積水潭醫院 黃真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 徐海榮教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馬劼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羅志國、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吳荻教授、正大天晴藥業集團 周潤潤女士、 河南省腫瘤醫院 張建功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 牛曉輝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沈靖南教授、正大天晴藥業集團 徐文博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周宇紅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張星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 丁宜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 劉巍峰教授)

在學術會議研討部分,學界領軍人物和領域名家大咖從軟組織肉瘤診斷要點和難點、最新治療方法和應用進展、病例討論三部分進行系統論述和探討,分享了醫院規範臨床診療路徑和診療方法的一些經驗。在開放式討論環節,專家學者針對醫者和患者關心的話題知無不言、互通有無,在場的從參會者一致認為這是一場很有價值的軟組織肉瘤學術交流活動,促成學術與實踐的相育和相長。

當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變化等誘因讓癌症成為不速之客,「帶瘤生存」成為患者常態,如何預防和及早發現疾病的苗頭,踐行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患者獲得更有尊嚴、更高質量的生活成為醫者和藥企關注的焦點和肩頭的責任。這項以科學普及為目的的公益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家中國本土藥企,正大天晴始終以患者為中心,不斷進取,通過積極研發創新藥品,讓每一位患者都可以有尊嚴、高質量的生活,希望為推動中國臨床腫瘤診療及發展添磚加瓦,為腫瘤醫生,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逐步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政策中,引導和支持健康產業加速發展。順應腫瘤領域發展的方向和步伐,曾經的醫學難題近年來正逐漸受到中國社會的認識和關注,也獲得了中國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本次會議的隆重召開,對促進軟組織肉瘤藥物研發和臨床應用、開拓治療新思路,推動臨床診療規範、促進國內軟組織肉瘤領域學術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來源:商訊 責任編輯:嶽丹傑_HN010

相關焦點

  • 中國首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正式發布
    央廣網鄭州12月22日消息(記者王勇生)12月20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解讀系列巡講——鄭州站(第九場)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新書發布會開幕,來自河南省及國內的學界領軍人物和醫療者大咖齊聚鄭州,圍繞軟組織肉瘤醫學熱點、診療臨床經驗和規範管理進行研討交流
  • 國內首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發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近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解讀系列巡講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新書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肉瘤專家委員會主辦,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軟組織肉瘤是運動系統中除骨骼以外的軟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雖然發病率較低,但存在惡性程度高、預後差、隱匿性強、早期症狀不典型等特點,加上公眾的認識不足,造成了該病的漏診漏治、誤診誤治。
  • 盛諾一家出國看病科普:軟組織腫瘤以及軟組織肉瘤的類型
    下面的列表描述了幾種常見的軟組織肉瘤。  · 惡性周圍神經鞘腫瘤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在諮詢專家後得知,軟組織肉瘤列表,有些軟組織肉瘤是非常罕見的,並沒有全部列在這裡:  · 成人纖維肉瘤:通常影響腿部、手臂或軀幹的纖維組織。
  • 出國看病科普:成人軟組織肉瘤的分級和分期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成人軟組織肉瘤的分級和分期。
  • 阿黴素+Olaratumab對晚期軟組織肉瘤的生存期影響
    阿黴素+Olaratumab對晚期軟組織肉瘤的生存期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2:52:53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William D.
  • 出國看病科普:軟組織肉瘤的分類、家族遺傳、患病風險、症狀和體徵
    · 軟組織肉瘤有50多種亞型。有些類型更容易影響兒童,而另一些則主要影響成人。這些腫瘤很難診斷,因為它們可能被誤認為是許多其他類型的腫瘤。  · 軟組織肉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地方,但最常見的類型發生在手臂、腿部和腹部。  · 軟組織肉瘤屬於罕見癌症,不到所有新發癌症發病人群的0.5%,且類型多達50種以上。
  • 出國看病科普:什麼是「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的名稱是特指一類從良性至惡性轉化過程中的一系列病變,後者更具侵襲性,更易於出現復發和轉移。對不同亞型的特徵和生物學行為的認識有助於指導對該疾病的治療和善後。雖然軟組織肉瘤有關評價與治療的原則同樣適用,但脂肪肉瘤有一些獨特的特徵,需要特殊考慮。
  • B細胞影響肉瘤患者的生存和免疫治療
    B細胞影響肉瘤患者的生存和免疫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7:13 2020年1月15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Wolf H.
  • 廣州復大醫院:區別脂肪瘤與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的治療原則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由於脂肪肉瘤對周圍組織浸潤廣泛、無明顯包膜並沿組織間隙生長,所以術後容易復發,5年復發率可達80%。對於脂肪肉瘤的手術治療推薦在安全可行的情況下,採用廣泛切除的治療原則,以防止復發。
  • 疑難病例治療:小兒盆腔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治療
    另一個主要的組織亞型是胚胎型橫紋肌肉瘤,已經知道其在11P15位點雜合性喪失,而且這種雜合性喪失包括母親的遺傳信息和父親遺傳物質複製在這個位點上喪失。可能是11P15位點上雜合性喪失反映了未被鑑別的腫瘤抑制因子行為的喪失或者IGF-II活性喪失和在胚胎型橫紋肌肉瘤中11P15上的11P15腫瘤抑制因子行為的喪失。
  • 甘肅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醫院:肉瘤韓國帥小夥在復大治癌
    軟組織肉瘤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發病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收治了一位來自韓國的英俊小夥子,樸駿(化名),患多發性肉瘤。  據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牛立志教授介紹,肉瘤的特點,主要是在局部生長速度比較快,因為肉瘤對於放化療敏感性不強,切掉一個便會再出現一個。往往患者會陷入手術,復發,再手術,再復發的循環中。但是,無法逃避的現實是許多患者在幾輪手術之後,已經無法再耐受新一輪的手術了。
  • 18歲女孩被脂肪肉瘤奪去年輕生命,只有一字之差千差萬別
    18歲善良女孩曹依婷脂肪肉瘤是什麼?脂肪肉瘤是軟組織惡性腫瘤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它主要發生在深層脂肪,最長見於人的大腿內側和腹腔腹膜後。早期脂肪肉瘤除了可發現腫物外,並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因此不容易引起病人的注意,一旦引起疼痛時,說明腫瘤已經影響到神經,腫瘤多數已經很大,甚至發生轉移。治療後復發的風險也會很高。
  • 今天帶您認識膽道橫紋肌肉瘤!
    今天帶您認識膽道橫紋肌肉瘤!什麼是膽道橫紋肌肉瘤?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兒童期常見的軟組織腫瘤,約佔兒童期惡性腫瘤的4.5%。起源於兒童期向橫紋肌方向分化的間葉組織,可發生於有橫紋肌的部位,也可發生於橫紋肌較少,甚至無橫紋肌的組織。病理上分為胚胎性、腺泡性、多形性三種類型,其中胚胎性又可分為梭形細胞性和葡萄簇狀兩類。
  • 背部長肉像麻袋,男子8斤肉瘤背了20年,醫生花了5小時才卸下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整形外科主任 張金明 教授來自茂名的年輕患者李先生日前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接受了一臺特別的手術:常年來一直受背部「像麻袋一樣的大肉瘤」困擾的他,在接受了背部病變組織切除後,
  • 愛不罕見,非小細胞肺癌之癌王肺肉瘤癌何時有春天
    目前,在腫瘤治療領域,有一個類型的癌種收穫了最高的關注,最多的研發投入,藥物也是最多的,靶向、免疫、細胞療法,各種新興療法應有盡有,這就是肺癌。Karim等發表了一項回顧性研究,該研究對比了手術加化療、單純手術、單純化療、單純觀察的治療效果,中位生存期分別為457天、713天、256天、205天,最短的只有7個月不到。
  • 發現皮膚有腫塊,要小心是橫紋肌肉瘤
    橫紋肌肉瘤是是一種惡性腫瘤。一般起源於橫紋肌細胞或這種細胞分化的間葉細胞。一般兒童身上的患病率高。 橫紋肌肉瘤一般分三種分別發生於不同的年齡時期。 一、胚胎型橫紋肌肉瘤。
  • 本溪女孩惡性骨肉瘤已經截肢
    燕東e網(本溪門戶網)本溪廣播電視臺傾情打造權威網絡發布 強大粉絲陣容新聞爆料.慈善求助.特色推薦.合作推廣
  • 男子兩年肚子裡長個25公斤肉瘤 比三胞胎孕婦肚子還大
    當醫生從他肚裡取出25公斤罕見脂肪肉瘤時,令醫生都驚訝。45歲的小利(化名)是葫蘆島市建昌縣王寶營子鄉貧困戶,和古稀父親一起生活。2016年3月,小利去外地一家煤礦打工,僅幹了3天活兒就感覺全身乏力,身體像被掏空了似的。經醫院彩超顯示,其腹部有200×300mm的腫瘤,醫生說要5萬元押金才能手術。因當時手裡沒錢就返回家,由於手術費沒籌集到,只能幹挺著。
  • 深圳二醫院完成華南地區首例巨大股骨骨肉瘤複合人工血管人工關節...
    原來黃小姐於2015年上半年突然發現右大腿疼痛腫大,去深圳某大醫院檢查確診為股骨骨肉瘤,醫生告訴她這是一種高度惡性骨腫瘤,必須做截肢手術才能救命。黃小姐不甘心年紀輕輕就成為缺一條腿的殘疾人,堅決不同意截肢。經一位好心的骨科醫生介紹和推薦,她來到市二醫院求救於骨關節科張世權主任。  張世權主任仔細查看了她的病情,認為可以採用保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