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診斷更準確!今天帶您認識膽道橫紋肌肉瘤!

2020-12-23 澎湃新聞

「拍一拍」,診斷更準確!今天帶您認識膽道橫紋肌肉瘤!

2020-07-07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1歲9個月大的壯壯(化名)因排白色大便7天來我院就診。入院查體,全身皮膚及鞏膜黃染,未見瘀斑及出血點,腹部稍膨隆,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腹軟,肝脾觸診不清,未觸及腫物,無壓痛及反跳痛。行影像學檢查,左右肝管近肝門區擴張。肝門區-膽總管區可見不規則團狀佔位性病變,大小約3.3×3.0cm,呈囊實性,邊界模糊,下緣顯示不清,外緣與膽囊緊鄰,肝內膽管擴張,膽總管擴張,胰頭段突然截斷。增強掃描病變可見多發分隔影及散在片狀相對低強化區,分隔呈明顯強化。

影像診斷為肝門區-膽總管內囊實性佔位,考慮膽管橫紋肌肉瘤不除外,肝臟腫瘤侵蝕膽管不除外。活檢病理為膽道橫紋肌肉瘤(胚胎型)。

什麼是膽道橫紋肌肉瘤?

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兒童期常見的軟組織腫瘤,約佔兒童期惡性腫瘤的4.5%。

起源於兒童期向橫紋肌方向分化的間葉組織,可發生於有橫紋肌的部位,也可發生於橫紋肌較少,甚至無橫紋肌的組織。病理上分為胚胎性、腺泡性、多形性三種類型,其中胚胎性又可分為梭形細胞性和葡萄簇狀兩類。

兒童以胚胎性最為常見,其中梭形細胞性常見於腹膜後及睪丸旁等部位,葡萄簇狀好發於襯有黏膜的中空臟器,如膀胱、陰道、膽道等,表現為息肉樣、菜花樣腫塊,預後較好。腺泡性好發於較大兒童,多位於軀幹和四肢,預後較差。多形性一般僅見於中老年男性,以深部肌肉多見,預後較差。

原發於膽道系統的胚胎型橫紋肌肉瘤,又稱葡萄狀肉瘤。以2~6歲兒童多見,發病高峰為4歲,發生於10歲以上者少見。

膽管腔內滿布息肉狀或葡萄簇狀小囊泡樣組織,呈串珠狀,直徑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半透明,易誤認為是良性病變。

膽道橫紋肌肉瘤的影像表現

CT見肝門區或膽管內低密度不均勻性腫塊,強化後增強,其上方膽道擴張。經皮穿刺膽道造影可見充盈缺損,其上方膽道擴張。

MRI表現主要有:

①膽管走行區軟組織腫塊,形態不規則,邊界尚清;

②T1wI呈稍低信號,T2WI呈明顯不均勻高信號,DWI高b值病灶呈明顯高信號;

③腫塊內部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灶;

④病變主要沿膽管壁浸潤生長,可侵犯胰腺,使胰頭顯示欠清;

⑤MRCP示病變區呈高信號或稍高信號,可能與病變的不同病理階段有關,也可能與所使用的掃描儀不同有關。

特別提醒

 膽道橫紋肌肉瘤主要需與膽總管囊腫鑑別,特別是膽總管囊腫合併感染。膽總管囊腫信號較均勻,邊界清晰,膽管常呈囊袋狀改變,一般不強化,擴散加權成像未見明顯擴散受限;胚胎型橫紋肌肉瘤可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強化。發生於膽管的橫紋肌肉瘤較少見,易誤診,需要仔細翻閱影像表現,不放過任何細枝末節,才能做出更準確的診斷結果,更好地服務於臨床,讓患者少走彎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疑難病例治療:小兒盆腔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治療
    腫瘤組織由各種不同分化程度的橫紋肌母細胞,其中以發育後期的梭形肌母細胞為主要成分。多形性、異形性明顯。排列紊亂。可見帶狀細胞、串珠狀細胞、球拍狀細胞等。 胞漿內易見縱紋,而橫紋少見。核分裂像易見,此瘤罕見。診斷時必須排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及其他多形性腫瘤。惡性度高,術後易於復發和轉移,預後差。      由於小兒的腫瘤分化較低,有時單純的光鏡病理檢查不能準確地進行鑑別診斷。
  • 發現皮膚有腫塊,要小心是橫紋肌肉瘤
    橫紋肌肉瘤是是一種惡性腫瘤。一般起源於橫紋肌細胞或這種細胞分化的間葉細胞。一般兒童身上的患病率高。 橫紋肌肉瘤一般分三種分別發生於不同的年齡時期。 一、胚胎型橫紋肌肉瘤。
  • 出國看病科普:軟組織肉瘤的分類、家族遺傳、患病風險、症狀和體徵
    · 軟組織肉瘤有50多種亞型。有些類型更容易影響兒童,而另一些則主要影響成人。這些腫瘤很難診斷,因為它們可能被誤認為是許多其他類型的腫瘤。  · 軟組織肉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地方,但最常見的類型發生在手臂、腿部和腹部。  · 軟組織肉瘤屬於罕見癌症,不到所有新發癌症發病人群的0.5%,且類型多達50種以上。
  • 盛諾一家出國看病科普:軟組織腫瘤以及軟組織肉瘤的類型
    經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因為有50多種不同類型的軟組織肉瘤,所以將它們描述為相關疾病的家族而不是單一疾病更為準確。特定類型的肉瘤通常根據其最相似的正常組織細胞來命名,如下所示。這與大多數其他類型的癌症不同,其他癌症通常以癌症開始的部位命名,例如胃癌、肺癌、肝癌等。有些肉瘤看起來不像任何正常組織,被認為來自幹細胞或其他原始細胞。
  • 16位肉瘤專家親情奉獻 中國首部軟組織肉瘤領域科普書正式發布
    12月20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解讀系列巡講——鄭州站(第九場)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新書發布會開幕,來自國內的學界領軍人物和醫療者大咖齊聚鄭州,圍繞軟組織肉瘤醫學熱點、診療臨床經驗和規範管理進行研討交流,分享軟組織肉瘤方面最新的前沿進展
  • 出國看病科普:什麼是「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的名稱是特指一類從良性至惡性轉化過程中的一系列病變,後者更具侵襲性,更易於出現復發和轉移。對不同亞型的特徵和生物學行為的認識有助於指導對該疾病的治療和善後。雖然軟組織肉瘤有關評價與治療的原則同樣適用,但脂肪肉瘤有一些獨特的特徵,需要特殊考慮。
  • 高一女生被罰深蹲200下引起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到底是什麼?怎麼...
    近日,江西撫州一高一女生因聽寫英語單詞表現不佳,被老師罰做200個深蹲,致其橫紋肌溶解,從而導致了肝腎功能損傷一事 引發了網友熱議。提到橫紋肌溶解症,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不是吃小龍蝦會得嗎?其實過度運動、過量食用海鮮等都會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 國內首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發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近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解讀系列巡講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新書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肉瘤專家委員會主辦,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軟組織肉瘤是運動系統中除骨骼以外的軟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雖然發病率較低,但存在惡性程度高、預後差、隱匿性強、早期症狀不典型等特點,加上公眾的認識不足,造成了該病的漏診漏治、誤診誤治。
  • 因運動過度,她得了橫紋肌溶解症
    為了鍛鍊更充分一些,宋女士沒有停下來,依然堅持不放棄,持續得踩呀踩,甚至她還為自己的堅持和毅力暗自得意。回家之後,她的雙側大腿肌肉開始酸痛,她認為這是運動的後遺症,所以也沒有太當回事。不過,等休息之後症狀沒有減輕,反而逐漸加重,雙側大腿肌肉酸脹、疼痛,蹲下、起立都感到困難。此外,還有個異常的情況,她上廁所發現自己的小便像濃茶一樣。
  • 我院成功獨立開展多例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PTCD)
    2019年12月13日,我院超聲科、肝膽外科為收治的一位72歲高齡膽總管癌引發梗阻黃疸的患者進行了微創新技術診斷。
  • 90歲膽道惡性梗阻無法手術怎麼辦?ERCP術顯身手
    醫院肝膽外科熊立新主任帶領診療團隊分析病情後,為路爹爹實施了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術,成功放置了膽道金屬支架,膽道順利疏通,術後第二天,路爹爹便下床活動,術後患者黃疸明顯下降,肝功能很快恢復,目前已康復出院。什麼是ERCP?
  • 膽俞單穴治療膽道蛔蟲症、膽絞痛、膽囊炎
    (如圖)    【主治】(1)膽道蛔蟲症 (2)膽絞痛(3)膽囊炎    【機理】膽俞穴為膽的背俞穴,具有調理膽經之氣,解痙鎮痛之功。膽絞痛及膽道蛔蟲症於發作時放血1-3次即可,每天1次,膽囊炎則隔天放血I次,共5-7次即止。    操作:以細三稜針點刺雙側穴位皮膚,拔罐各吸出血液5-10ml ,膽道蛔蟲症以小兒為多,雙穴放血共約2-5ml。
  • 三人花上千元吃小龍蝦後兩人患橫紋肌溶解,店家:產品合格,補償一萬
    當天晚上,劉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就診,當診斷結果出來時她傻眼了,不僅診斷患有橫紋肌溶解症,自己的血壓也飆到了148/93mmHg,而自己平常血壓基本正常,並沒有高血壓的症狀。劉女士提供的就診報告令劉女士訝異的是,與自己一同吃小龍蝦的小姐妹朱女士,在吃完小龍蝦一小時後出現了類似的症狀。今天早上,小時新聞記者聯繫上了朱女士。
  • 什麼是橫紋肌溶解症?早期症狀很明顯,需及時處理
    還有報導說一位23歲小夥子,因工作忙,天天吃一些重油重鹽的外賣,有一天吃著飯,突然就噁心嘔吐、四肢肌肉酸痛乏力,接著出現胸痛及醬油色的尿,尿量逐漸減少,急忙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急性腎功能衰竭、高鉀血症、重度代謝性酸中毒,在ICU住了7天,險些喪命。據了解,入夏開始,各個醫院收治的橫紋肌溶解症的患者是慢慢增加的。
  • 息肉和肉瘤有什麼區別?身上出現了腫塊就一定是癌症嗎?教你分辨
    相信每個人體檢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自己身上長出肉瘤或者腫塊,更怕是惡性腫瘤。一般身上有腫塊或是肉瘤,醫生都會建議患者進行病理性的檢查,來判斷是腫塊還是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為什麼有腫塊就要進行病理檢查?
  • 求醫問藥,為您支招 | 帶您認識這個容易誤診的中耳炎性疾病
    因其臨床表現與普通中耳炎類似,常不容易在第一時間獲得正確診斷。因其治療方式特殊,如不能準確診斷,也就很難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這就造成了臨床上這一部分病人常常病程遷延,久治不愈。01臨床表現1、耳流膿。特點是中耳腔有大量黃白色黏稠分泌物(圖1),分泌物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查可見大量嗜酸粒細胞浸潤(圖2)。
  • 吳敏霞老公因吃三斤小龍蝦 患橫紋肌溶解症住了一周ICU
    橫紋肌溶解症指的是一系列影響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應的多種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導致的橫紋肌損傷,同時多會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得了橫紋肌溶解症,患者身體會出現典型的「三聯症」:受累肌群疼痛、肌無力、肌腫脹等局部表現。發熱、噁心、嘔吐、全身乏力等全身表現。少尿、無尿、深色尿等急性腎衰竭表現。
  • 醫生詳細告訴您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比較常見的導致右上腹痛的原因。01一、肝臟病變。很多肝臟疾病都可以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對於膽囊及膽道結石的診斷,主要還是依靠超聲檢查。對於膽囊結石,超聲診斷準確率一般都非常高,而對於部分膽道結石,需要藉助CT或者MRCP檢查進行確診。
  • 給您提個醒!練猛了小心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有這些症狀需警惕
    於是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集團祁東縣人民醫院就診,接診醫師詢問病史後,當時懷疑「橫紋肌溶解」,立即完善相關生化檢查。 其實,近年來,有關過度運動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急性腎衰竭的報導屢見不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這所謂的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橫紋肌】通俗點說,身上的「瘦肉」都是橫紋肌。 【橫紋肌溶解】橫紋肌的細胞,細胞壁被破壞,然後細胞裡的東西就流出來了,就像「溶解」了一樣。
  • 廣州復大醫院:區別脂肪瘤與脂肪肉瘤
    2019年1月她確診惡性脂肪肉瘤,因為腫瘤太大無法繼續手術,她經歷了6次化療、25次放療,其主治醫生表示脂肪肉瘤目前暫無特效藥,發病率約十萬分之一;經過手術化療已延長生命,但近一兩月她體內的腫瘤生長很快,生存期限可能僅剩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