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南:又到一年殺年豬時
俗話說:「年豬叫,年快到」,這句話說的就是我國一些地區年前殺豬的習俗,稱為「殺年豬」。在農村,農民往往把殺年豬作為年末最後一件大事,這主要是為了各家過年期間準備好充足的肉食,久而久之,似乎人們就覺得惟有殺頭過年豬,大家才算真正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年味兒。
-
殺年豬,吃刨湯
小時候,入了冬,我們就盼著殺年豬。殺了年豬,意味就快過年了,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就都有了。現如今,殺年豬在縣城裡幾乎已經看不著了,可在農村還是頗為多見。偶爾,縣城的周邊也能見到零星的一兩戶人家殺年豬,只是,已遠不如農村傳統殺年豬吃刨湯這般熱鬧了。上周二中午,媽媽打來電話:「女子!明天殺年豬了,回屋來吃刨湯,喝苞谷酒!」
-
過年殺年豬殺出了「黃膘肉」,是怎麼形成的?肉能吃嗎?
前幾天有位朋友給筆者發了幾張照片過來,從照片上可以看到豬肉上的肥膘呈黃色,原來是他自己在過年殺年豬的時候殺出來的,問這是怎麼形成的,能不能吃?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的習俗要結束?農村殺年豬也違法?
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近年來,豬肉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我們對豬肉的需求最大,而且每天都有許多家庭廚房離不開豬肉。到2019年初,大部分地區豬肉價格都在每斤10元左右,還有不到10元的差價。而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價格開始一路飆升,最高時達到了35元一斤左右。即使現在便宜很多,每斤也不過25元多。要想吃到便宜的豬肉,很多人都在關注價格,看看何時降價,趕緊去買些吧。
-
農村如何製作出美味的自製臘肉?要注意什麼?
農村如何製作出美味的自製臘肉?要注意什麼?這個問題對於農村長大又是吃貨一枚的小編來說可是最拿手的,我給大家交流一下!我們農村醃製臘肉一般喜歡選擇冬季,也就是過春節前後,尤其以醃製年豬肉最為拿手。春節在我們南方農村人眼裡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而殺年豬是必須的。
-
骨子裡的鄉愁:殺年豬
殺年豬,應該算是中國大部分農村,一年一次最熱鬧、最喜慶和最具儀式感的過節事兒了。每年冬至一過,鄉親們見面時都會彼此關切地問道:年豬殺了沒?年貨買了沒?娃兒些,今年好久回來?過年可謂是孩子們最渴盼的節日了。一到年底,殺年豬的那段時間,只要知道村裡哪家殺年豬,聽到豬的嚎叫聲兒,孩子們就都會成群結隊地跑去看熱鬧,在現場觀看這種年年都會發生的稀奇事兒了。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記憶中殺年豬王 斌 立冬剛過,一陣陣豬的叫聲把村莊攪得沸沸揚揚,讓人心暖洋洋的:殺年豬了!主人家早早地搭好了案板,支好了掛肉的竿子,準備好淹肉的缸和鹽,把爐子弄得旺旺的,上面燒上開水,然後拿出一隻盆,裡面撒上點鹽、薑末末、辣椒麵、花椒麵什麼的,用開水衝開等它涼了,準備接豬血,凝固了煮一煮就是「血花」了。
-
以前過年前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習俗?現在農村還會殺年豬嗎
等到30號凌晨12點,就開始拜拜、放鞭炮,等30號晚上,也就是年30夜,全家一起聚在一起圍爐,吃年夜飯。以上就是農村過年前,那幾天所要進行的傳統習俗,不過現今農村,還能完整保持著這套習俗的地方並不多就以殺年豬來講吧,在2000年前,確實當時的農民都會殺年豬,但現在農村還保持殺年豬這習俗的地區可不多了。
-
難忘農村的殺年豬
豬的適應性強、長肉快、繁殖多,所以農村一直把養豬作為家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人家都在院門之側壘砌豬圈養豬,少者可供自給,多則可出賣換錢,「圈裡養著幾口大肥豬」被視為家道殷實的標誌之一,「肥豬滿圈」也是普通農家的美好願望。養豬雖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頭卻難得吃幾回豬肉。原因是家裡養的豬起碼要長過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殺或賣),平時殺豬家裡人一時半會吃不完,一般都是賣了換錢花。
-
超市的琵琶腿是什麼動物的肉?
今天小編和大家繼續了解有關肉雞食品加工行業相關知識,從事屠宰行業或者養殖行業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知道咱們飼養的肉雞是如何進行屠宰分割而成為精細化產品的。當然,凡事食品加工的企業,都應該將食品安全時刻放在第一位,顧客至上為原則。
-
汝城風俗|殺年豬
【殺 年 豬】文:周建華臨近年關,在農村各個屋場經常能聽到豬嗗嗗大叫,不用說這是村農家在殺過年豬,這氣氛讓人感受到過年的氣氛那是越來越濃了。殺年豬是農村人準備過年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件大事。汝城人凡事愛討造化以圖個吉利,把殺年豬說成「松豬」,寓意著今後的日子會更加松活,生活富裕。殺年豬前,講究些的人家在打了一封銃子(鞭炮)後,主人才會從豬欄裡放出大豬。
-
2020年末尾,農村習俗:殺年豬,吃殺豬菜
殺年豬,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統年俗。豬,在農村,本來就代表著六畜興旺的意思,農村養豬一年到頭都是給的綠色飼料,吃起來特別的香!同時也是農村人積攢了一年的希望,不是有這樣一句老話嗎!養雞為花錢,養牛為耕田,養豬為過年嘛!
-
臘月醃臘肉:火腿、骨頭鮓、煙燻肉、酸肉、爆醃肉……
(來吧,一起動動手指,隔空蘸點油葷!)火腿:在冷卻晾乾的豬腿上抹上高度酒和食鹽,放在不漏水的器具上醃製浸味,然後取出用重物壓住,待血水、鹽水瀝乾後整腿裝進大口袋裡掛在通風處、穀子堆裡或是火塘上方。食用時可煎、煮、炒、蒸,端午節還可用來製成火腿粽,糕點店裡還有火腿麵包、火腿餅等,深受大眾喜愛。
-
殺豬過年:殺年豬的老講究你知道嗎?
在過去農村過年之前總要進行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殺年豬。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關於殺年豬的一些問題。殺年豬都有哪些講究?殺年豬在過去農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殺年豬的講究也是非常的多,村裡面的屠夫到了春節前這段時間也是個個都忙的不可開交,幾乎天天都要人請屠夫去殺豬。本人老家這邊過去殺年豬一般都是在每年的臘月二十四以後開始,殺年豬之前還要做很多準備。
-
農村殺年豬,講究「三不殺」,你知道是哪「三不殺」嗎?了解一下
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大家準備臘肉、香腸的衝刺階段了,農村裡也開始殺年豬、分豬肉了。 既然要殺豬,那麼肯定也要賣肉,所以殺豬匠實際上也會做一些中間掮客的生意,如果和殺豬匠關係不好的話,自己家的豬殺了肉往往賣不出去。
-
殺年豬:中華民族傳統習俗 民族特點的象徵
殺年豬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在傳統部落時,殺豬是為了過年做準備,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為殺豬過年逐漸形成了一種習俗。每年的臘月,中國農村都在忙碌殺年豬,用來慶祝新年、招待親朋好友,一般殺的年豬是不會拿出來賣的,都會製成臘肉。豬的大部分肉是按血脖、裡脊、硬肋、後秋等分解成塊。
-
殺年豬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土家族殺年豬,與其他民族不同,每年陰曆臘月下旬,無論大家小戶,都把宰殺的豬,慌慌張張藏到大門角角裡。用衣蓋嚴,約摸過一袋煙工夫,再拖出來用開水脫毛刮洗。此事尤其是田家洞的田姓土家人做得認真。一年苦到頭,全家老小還是沒有年飯米,更沒有年飯肉;土司家裡呢,天天殺豬宰羊,打糯米粑粑,熬糖煮酒,長工們看在眼裡,恨在心裡,便想出了個辦法,來出一口怨氣。有一年的臘月二十八目,長年商量好打了半斤包穀燒,半夜時分,悄悄來到土司王的豬圈裡,把一頭大肥豬灌醉了。常言說得好,「酒醉如死人」,何況肥豬,當然更不例外,醉得連哼都沒有哼一聲。
-
老家有種肉叫豬尿包肉
在不發達的年代,我們的前輩用智慧戰勝了落後;就拿我們老家的豬尿包肉來說,這種老工藝的製作技巧和方法,就代替了現在的冰箱。記憶中,老家家家戶戶都有豬尿包肉,有的掛在堂屋山頭牆上,有的掛在廚房,媽媽灌的豬尿包肉我記得最清。
-
【文學】殺年豬 文/敬萱
殺年豬文/敬萱 在東北老家,特別重視傳統春節,時近冬月,村裡家家戶戶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第一件事就是殺年豬,至此,年味也漸漸的濃了。 那年,我十幾歲,家從遠方的縣城搬回老家農村,我第一次趕上奶奶家殺年豬。這天,一家老老少少比平日起得早。
-
農村裡殺年豬的講究,已逐漸在消失的習俗!
殺年豬,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統年俗。在二三千年前,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原始部族,就已有了很發達的養豬業。豬雖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頭卻難得吃幾回豬肉。原因是家裡養的豬起碼要長過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殺或賣),平時殺豬家裡人一時半會吃不完,一般都是賣了換錢花。惟獨過年(春節)是個例外,進了臘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殺豬,為過年包餃子、做菜準備肉料,民間謂之「殺年豬」。殺年豬是為過年做準備,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裡脊、硬肋、後秋等部分分解成塊,和灌制的血腸、粉腸等一起,放進大缸裡冷凍貯藏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