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一部作品,射鵰一出,香江震動。射鵰可以從多個緯度去解讀,而郭靖的成長則是一個典型的教育案例,在郭靖成長的人生道路上,有母親李萍、江南七怪、洪七公、周伯通當然還有黃蓉的重要參與和影響,還有一個人也特別值得一說,那就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馬鈺。
師弟丘處機和江南七怪因為郭靖楊康的事打賭,作為全真教掌教的馬鈺來到大漠,隱藏身份默默教授郭靖武功心法,對郭靖日後成長為一代大俠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他性格敦厚,對郭靖也有很大影響。
射鵰裡,這樣寫到,馬鈺道:「敝師弟是修道練性之人,卻愛與人賭強爭…………兩年之前,貧道偶然和這孩子相遇,見他心地純良,擅自授了他一點兒強身養性、以保天年的法門,事先未得六俠允可,務請勿予怪貴。只是貧道沒傳他一招半式武功,更無師徒名份,說來只是貧道結交一個小朋友,倒也沒壞了武林中的規矩。
馬鈺是全真教掌教,深明道家抑己從人的至理,他從內心不想讓師弟丘處機在郭靖楊康比武這件事上壓倒了江南七怪,所以曾經數次勸告丘處機認輸,丘處機卻說什麼也不答應。
於是馬鈺只好遠來大漠,苦心設法暗中成全郭靖。否則哪有這麼巧法,他剛好會在大漠草原之中遇到郭靖?又這般毫沒來由的為他花費兩年時光?若不是梅超風突然出現,他一待郭靖內功已有根基,便即飄然南歸,不論江南六怪還是丘處機,都不會知道此中原委了…………
全真七子中,持這個想法的人還有一個,就是王處一。王處一曾聽丘處機說起過路過牛家村的前後原委,對江南六怪的義舉心下好生相敬。他和馬鈺也是一般的心思,都盼江南七怪能夠獲勝…………
記得當時看到這裡著實腦子裡有點懵,全真教當時是中原武林第一大門派,丘處機是這第一大門派裡的高手。結果師兄弟明著暗著花這麼大勁兒盼著他輸?畢竟最好的結果就是讓郭靖楊康公公平平打一架。
從射鵰的故事推進來說,蒙古大漠之後郭靖和馬鈺也基本再沒有什麼交集..如果不是梅超風的風波,可能郭靖終其一生,都不會再見到馬鈺一面,那個曾經和他一起做遊戲的怪人,也許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一個美好而短暫的回憶罷了。
馬鈺對郭靖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傻小子以後變成了郭大俠,也終究會懂得的一天吧。
無論是金庸小說體系裡,還是歷史語境中,武俠都日漸式微,和現實社會格格不入。我始終認為,武俠精神之所以和現代的社會格格不入。是因為說到底,現代社會運轉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凡事要講對價,一個人的付出和他想要取得的回報,必須對等,人們常說一句莫欺少年窮,那也是因為少年可能會化龍。
但武俠的精神,恰恰是反對價的,反結果的,反功利的,其遵從的是自身的赤子心,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認定一件事情值得去做就會做到底,無論結果如何,行走江湖的過程本身就是值得付出一切的。
飛狐外傳裡,胡斐萬裡追兇,就因為孤兒寡母的血不能白流。
天龍八部裡,蕭峰和虛竹段譽在眾人圍攻的艱難境地,在天下群雄面前向對八拜,就因為是兄弟要有難同當。
射鵰裡,江南七怪把整整十八年光陰放在風沙大漠,就因為與人結交是為朋友賣命,扶危濟困,急人之難,哪還需要斤斤計較討價還價?只要是義所當為,就算把性命付出,也絕沒有二話。
俠義的世界裡,莫欺少年窮,就算少年不但窮,而且慫,但只要我看見了,我就容不得眼前有不平事。
傻不傻?確實有些傻。
劃不划得來?真心划不來。
要不他們怎麼說,人生如露,大夢一十八年,天下豪傑豈不笑我輩痴絕耶?
而在馬鈺身上,既有為了道義雖萬千人吾往矣的豪氣幹雲,更多了那種謙謙君子抑己揚人的溫潤氣質。
全真教是當時天下第一大門派,馬鈺是天下第一大門派的掌門人。
但在馬鈺們看來,天下第一大派的凡塵俗世,是可以不要的。全真第一高手丘處機的面子,是可以不要的。乃至全真教教主曾經幫助過一個小男孩這段記憶,也是可以不要的。
出門一笑無拘礙,雲在青天水在瓶。
馬鈺作為全真教掌教,在胸懷氣度和處事溫和上,是丘處機所不能比的。
全真七子在金庸筆下其實是個不大討人喜歡的組合,但是因為馬鈺,這個組合好了很多,他也是全真七子中我最欣賞的一個,丘處機作為道人,雖然也古道熱腸,勝負世俗之心太重了些。
郭靖和蕭峰是金庸筆下兩位大俠,他們身上似乎頗有相似之處,但其實人物氣質大相逕庭。
面對險境和對手,蕭峰會說,慕容公子,莊幫主,丁老怪,你們便是三位齊上,我蕭某何懼?
但當日終南山,郭靖只會淡淡一笑,他說這上天梯的功夫好多年沒練給擱下了,這才出了亂子。隻字不提為楊過大耗內力。
蕭峰粗獷豪邁,就像一頭雄獅,郭靖則篤實質樸,像一頭大象,更近似於中國儒家傳統的君子人格。
很多年後,當楊過和郭靖兩位當世大俠對飲三杯傾吐肺腑,楊過忽然想起二十餘年前,郭伯伯也這般攜著我的手。他對我一片至誠,從沒半分差異,可是我狂妄胡鬧,闖下多大的禍事,倘若我終於誤入歧途,哪有今天和他攜手入城的一日。
郭靖的成長有很多人的幫助,武功層面不說了,在價值觀方面,有對他說若有人負了你也莫念他過惡的母親李萍;有面對自己如此笨拙,卻說孩子很好,我小時候也很笨的師父南希仁;還有我與這位小哥素不相識,只是眼看他見義勇為奮不顧身,心下好生相敬,鬥膽求彭寨主饒他一命的王處一。
這是教育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所以,等到郭靖內功已有根基,便即飄然南歸,不論江南七怪還是丘處機,都不會知道在他背後馬鈺的默默幫助。
馬鈺,則會對郭靖的成長悄然微笑。
傻孩子,我知道你終究會回到這條路上。
上善若水,風雨中,俠義的燈火雖然微弱,但不會熄滅。
勇談,只為獨立思考的你
往期文章:
今天是路遙的忌日,邀你一起重讀路遙
《笑傲江湖》究竟發生在哪個朝代?
從蕭峰武學看丐幫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