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寫的這首詞,充滿惆悵無奈之感,更寫出了他的人生態度

2021-01-17 品詩詞

晏殊,既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宰相,亦是傑出的詞人,他的一生寫過很多溫潤如玉的詞作。讀晏殊之詞,總會讓我們感受到一絲淡淡的惆悵,但是又能從中悟得一種人生的真諦。諸如他在《浣溪沙》中寫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暮春時節,花朵隨風飄零固然令人惆悵,但是燕子又從南方飛來,大自然有得有失,恰如人生。

晏殊是一位對大自然的變化極為敏銳之人,他的詞大多抒發傷春悲秋之感,最後卻也能從容淡定,這首《酒泉子.三月暖風》便是如此。

三月暖風,開卻好花無限了。當年叢下落紛紛。最愁人。長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且留春。

陽春三月,暖風吹綠了楊柳枝條,也吹開了奼紫嫣紅的鮮花,難怪有那麼多的文人都如此喜愛詩情畫意的春天。

春天固然美好,卻又無比短暫,在人們還沉浸在大好春色之時,敏感的詩人驀然間卻發現枝頭上的花瓣已經開始隨風飄落,此情此景,叫惜春之人如何不感傷,正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對她而言,花朵便是她的生命。

春色漸漸退去,在京城中還有多少人會真正關注大自然中的景致,多少士子在虛浮的功名利祿中奔波。假如現在眼前能有一杯醇香的桂花酒,請不要推辭和拒絕,可以盡情暢飲,在微醉中感受人世間最美好的春天。

對晏殊而言,春風驅散了寒冬,喚醒了新的生命和生機,繽紛的鮮花、青青的綠草、融化的溪流,這一切都為人世間增添了無限美好的景致。但是,時光總是又無情地將這一切美好事物統統帶走。

春天短暫,所以格外珍貴,青春歲月亦是如此。所以人們總是喜歡將春天與青春聯繫在一起。實際上,文人筆下的惜春之詞,絕不僅僅是為了春天的花開花謝而惆悵感傷,更多的是為人生短暫、韶光易逝而嘆息,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可貴。

晏殊在詞中經常提到酒,高興的時候,痛飲幾杯,失意的時候,借酒消愁。實際上,他並非是用酒讓自己過醉生夢死的生活,而是用酒來排遣現實生活中的失意。從這一點看,晏殊絕對是一位理性之人。

這首詞語言清麗雋永,沒有晦澀難懂之詞,所以給人一種行雲流水,自然暢快之感。也讓我們在惜春之中感受到一種曠達和超然。

晏殊可謂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仕途上基本上平步青雲,官至宰相,更是一位珍惜生命、活在當下之人。

相關焦點

  • 晏殊寫的這首詞,典故頗多,告訴我們一個深刻而普遍的人生哲理
    晏殊,可謂是古代文人圈中最幸運的人生贏家之一,他曾官至宰相,基本上一生無憂,享盡榮華富貴,亦不像蘇軾、黃庭堅那樣屢遭貶謫,所以他的詞總是充滿富貴閒愁之感。讀晏殊的詞,在不經意間便會滋潤我們的心靈,並引導我們人生的方向。
  • 一曲《清平樂》,抒發晏殊對舊人的惆悵之情,句句都充滿人生哲思
    晏殊之詞,充滿清新自然之感,字裡行間更是滲透著一種富貴閒愁的氣質。所謂富貴閒愁, 就像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看似毫無緣由,或許僅僅是由於暮春時節的落花,亦或是初秋時節日漸凋零的花草。晏殊是一位對季節觀察極為敏感的詞人,他填的每一首詞,幾乎都有對一年四季變幻莫測的描寫,再加上自己當時的心緒,最終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藝術哲學。今天,我們欣賞晏殊的一首《清平樂.春來秋去》,感悟他對舊人的惆悵之情。春來秋去,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出世上真正的孤獨,無盡的惆悵,讓人讀來心酸
    孤獨是來自於思考的一剎那,在繁華落盡之時,在春花秋月之後,那一切都輕輕地落在心頭,如梅間落雪,卻又時已黃昏。納蘭性德才華出眾,出身世家名門。高處悲風,高處不勝寒,也是陽春白雪的意思了,納蘭把情與愛的生活看得忒重,那如花美眷,那似水流年,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悵,在納蘭的心中隱隱不去了呢。
  • 一首《清平樂》,感悟北宋詞人晏殊的人生態度:及時行樂很重要
    實際上,晏殊的一生也曾遭遇過兩次貶謫的經歷,不過這兩次貶謫相比於蘇軾、秦觀的貶謫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原因有二:第一,晏殊貶謫地方離朝廷不遠,並非蠻荒之地;第二,晏殊貶謫時的職務是知州,有俸祿和官職。可以說,晏殊的兩次被貶只是他一生中很小的插曲,他的一生基本上衣食無憂。
  • 李煜的這首詞,寫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字裡行間流露著無盡的痛苦
    如果李煜沒有背負一個亡國之君的罵名的話,他或許會更加的完美,但他由於是一位亡國之君,多多少少,使得人們提起時,還是會感到惋惜。那麼說起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莫過於他的這首《蝶戀花·春暮》,在這首詞中,李煜把人生的最大的悲哀,描繪的淋漓盡致,字裡行間流露著無盡的痛苦,尤其是最後那一句「人間沒個安排處」,更是讀來讓人肝腸寸斷。《蝶戀花·春暮》五代:李煜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 陸遊描寫夢境,這首詞生動逼真,最後9字更顯壯志未酬的惆悵之情
    陸遊是家喻戶曉的南宋愛國詩人,他自幼接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因為生逢亂世,仕途也一直不順。宋孝宗時期,陸遊曾在嘉州做過代理知州,他在赴任途中路過四川眉山時,結識了名士師伯渾。陸遊與其一見如故,彼此也談得十分投機。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文/秋香不知不覺,又到了秋天。每當這個季節降臨人間,人們心中都會產生一種惆悵之感。只因秋風蕭瑟,花兒凋謝,落葉紛飛,隨處可見一種悽涼的景象。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作為宋代的文學家,李清照自然是才華橫溢。由於李清照的人生充滿坎坷,因此她的文學作品也總是散發出悲情。不過,這首詞卻寫的意境唯美。深秋時節,一片悽涼景象,但是作者卻認為此時不該感傷,應該暢飲美酒,如此才能感受到歡樂。
  • 晏殊的這首詞,描寫了歌女的悲慘結局,可謂是《琵琶行》的姐妹篇
    可以說這首《琵琶行》再一次轟動了整個文壇。 無獨有偶,北宋宰相晏殊也寫了一首關於歌女的作品,名為《山亭柳.贈歌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詞相當於是晏殊版的《琵琶行》。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 這首詞人人傳頌,作者頗負盛名,兩者相輔相成:彼此成就了對方
    女子登樓望遠,或深陷奼紫嫣紅,賞春之興殷殷。春天是個充滿情感的季節,人人熱盼的季節,呼吸醇香,賞著芳菲,沐著春光,高興著,舞蹈著,喜悅洋溢,不忍離去。可時光清淺,春雨纏綿,芳華微頹,雨潤殘紅,風飄柳絮,雨滴彈落窗簷的沉醉,聲聲疏麗,無端閒愁隨雨線延綿,愁結落在憂傷的眉心,打溼了潛藏內心的不舍。雨夜惆悵,為誰染上憂傷,靜靜地念,靜靜地想,回憶和憧憬串串感傷。
  • 人生無奈當如何?看這些詩詞話盡人生之無奈!
    人生充滿無奈,無奈之下當如何?看看古人怎麼來抒發心中的無奈和壓抑。01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花落去是自然現象,正好吧」月有陰晴圓缺「一樣,當你悲嘆於無可奈何時,那種心情也許只過來人才能體會吧?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
  • 王安石晚年隱居在江寧,每日只是遊山玩水,寫下的這首詞更是經典
    宋神宗是想要借王安石之手整治朝綱,可是變法一開始就受到了很多人的阻攔,認為祖宗之法是不可以轉易而變,不過宋神宗還是堅定地支持王安石,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通過這一次變法,無論是宋神宗,還是王安石,那都是在歷史充滿了爭議。但是我們知道王安石一心為民,憂國憂民,心繫天下,是一位響噹噹的君子,只是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
  • 歐陽修很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催人淚下
    但真要說起來,其中絕大多數表現的都是一種人生艱難之嘆、無可奈何之情。正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相信這點大家都深有感觸,畢竟人生很難一帆風順,總會遇到挫折和坎坷。當然,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不如意的事也就不同。但有一種不如意,卻是古今共通,且極易引發共鳴,甚至回想起來,催人淚下,它就是「物是人非」。多少人曾在事過境遷後,深深懷念起故人。
  • 韋莊的這首詞,只有短短34個字,卻寫出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這首詞名為《思帝鄉》,只有短短34個字,卻寫出了愛情最美的樣子。韋莊是晚唐著名的花間詞人,和溫庭筠並稱「溫韋」。他的詞不像溫庭筠那般濃豔華麗,王國維曾盛讚他的詞「骨秀」。他的代表作《菩薩蠻》五首,「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極負盛名,對宋詞影響深遠。而這首《思帝鄉》同樣是千古流傳的名作,以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一個天真爛漫,敢於追求愛情的少女,歷來為人所稱讚。
  • 秦觀美夢醒來寫了首詞,蘇軾讀完落淚,最後5字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柳永詞是人生失意的宣洩和排遣,常常落於歌伶堆,因而多有風塵氣的人間況味,雖傳唱甚廣,卻為文人圈所不喜。秦觀則不然,他的婉約情詞常聚焦於一點深情,其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寫出至情之態,令人斷腸。這樣的深情文字,不僅一般人愛不釋手,就連挑剔的文人們也常常擊節稱讚。如果說,柳永詞裡更多的是人生無出路的迷惘和遊戲態度;秦觀詞則浸潤著對人生的透徹領悟。
  • 陸遊的這首詞,將無奈與愛恨痛怨寫給心愛之人,讀來催人淚下
    這首詞是陸遊先寫給唐婉的,詞的前三句是回憶往昔與唐婉偕遊沈園時的美好情景,僅用十三個字,便將妻子為詞人殷勤把盞時的美麗姿態及兩人之間的柔情密意表達出來。緊接著,從「東風惡」到"錯,錯,錯「,寫出了詞人與妻子被迫離異後的痛苦,幾年來的離別生活帶給詞人的只是滿懷愁怨,三個」錯「字,深刻表達出了詞人內心的痛苦程度,是錯誤,是錯落,更是錯責,感情極為沉痛。
  • 怎樣寫出好文章?這首詞教你4個技巧,瞬間提升深度和格局!
    康震老師介紹:「這首詞寫於1950年,當時新中國成立一周年,舉行了舉國聯歡,主席和社會各界的賢達,一起觀看聯歡會。柳亞子非常激動,寫了一首詞,一方面歌頌毛主席,歌頌共產黨,一方面也為全國人民一起來慶祝新中國成立一周年,主席和其韻,寫下這首詞。」
  • 蘇軾的一首唯美相思詞,短短10句,道盡惆悵和憔悴,讀之心酸無比
    就像宋代大詞人蘇軾一樣,後人提到他,總是將他擺在高高的位置上,讚嘆不絕。可又有多少人會嘗試著去了解他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呢?其實,蘇軾也是凡人,一首唯美相思詞,短短10句,道盡惆悵和憔悴,讀之心酸無比。全詞如下: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裡。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羈舍流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 辛棄疾筆下最惆悵的一首詩詞,語言樸實,卻耐人尋味!
    這首詞是作者帶湖閒居時的作品,通篇言愁。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路的痛苦,也是對南宋朝廷的諷刺與不滿。夏承燾在《唐宋詞欣賞》中評價這首詞時寫到:他這首詞外表雖則婉約,而骨子裡卻是包含著憂鬱、沉悶不滿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