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吉亞醫療:腫瘤醫院的頂尖王者,獲得一眾頂級風投的青睞?

2020-12-27 騰訊網

6月8日,港交所發布了海吉亞過聆訊公告,這家帶著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名號的公司,通過了港股主板上市聆訊僅用了四個月時間,其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及海通國際。

但凡國際大行摩根史坦利保薦的公司,港股投資圈都會高看一眼,而海吉亞控股除了保薦人陣容豪華外,同時也聚集了一批風投界的「頂流」機構。公司招股書中披露,IPO前控股股東朱義文、朱劍喬父女合計持有57.71%的股份;第二三四大機構股東華平投資、博裕廣渠、中信資本分別持有17.24%、7.75%、5.17%,其餘華蓋信誠持有2.35%,中銀粵財持有2.35%,長嶺資本持有2.85%,藥明康德持有2.37%。

截止到目前,海吉亞醫療集團擁有及經營7家民營營利性醫院,管理3家民營非營利性醫院,以及向14家醫院合作夥伴就其放療中心提供服務,是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機構。

在資本市場的道路上,民營專科連鎖醫院不乏先行者,主營業務在中國大陸的上市醫院集團已有四家:愛爾眼科、通策醫療、康寧醫院和和美醫療,但四位「前輩」在股價表現上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走勢,有心的朋友從財務數據可以窺見:股價長期走牛表現背後是業績的長牛。

從賽道上來看,海吉亞作為腫瘤專科醫院龍頭,和愛爾、通策一樣,顯然受益於國內老齡化加劇的長期趨勢,前景十分光明。而反面來思考,你會發現當前海吉亞正處於向發展的重要節點,其大舉通過外延式併購的手段不斷地在考驗公司管理層的運營能力和融資能力。但能夠吸引如此多機構大佬入駐的公司,無論管理層能力還是公司基本面,必然不是泛泛之輩,海吉亞到底「美」在哪裡?

一、拋開個性化治療,放療是傳統癌症治療手段中最靚的仔

癌症,是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而中國是目前癌症病發人數最多的國家。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在2018年癌症患病人數為428.5萬人,患病人數全球最高,預計未來將保持較快的增長。與此同時,中國近5年的存活率僅為40.5%,遠低於美國的存活率66.9%。

隨著行業技術的發展,靶向治療漸漸走入歷史舞臺,但是已上市的藥物覆蓋的病種數仍然有限。目前主流治療腫瘤方式還是以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來進行。

三大傳統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對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的效果各有千秋,但不同治療方案對機體的損傷或者副作用大小不一。

為什麼我們說放療是三大傳統癌症治療手段中最靚的仔?原因有三:

1、放療覆蓋的適應症廣,當前滲透率低,成長空間廣闊

放療到如今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它幾乎可以用於所有的癌症,甚至有不少腫瘤可以通過放療治癒,如:口咽、舌根、扁桃體癌的放療治癒率為37%-53%,上頜竇、鼻腔篩竇癌放療治癒率在 38% -40% ,很早期的時候舌癌、鼻咽癌和宮頸癌放療治癒率是 86%-94%,食管癌早期放療治癒率為80%左右 、中晚期治癒率在8% -16% 。

而Radithe Oncol 2005年的數據顯示,在70% 的腫瘤患者需要進行放射治療,其中55%的腫瘤患者可以通過放療治癒,手術貢獻度為49%,放療貢獻度為 40% ,化療貢獻度為11%

有數據測算顯示,預目前真正接受放療的癌症病人僅有10-15% ,如此看放療滲透率、成長空間十分廣闊。

2、放療是目前最具性價比的癌症治療手段

放射性治療是近年來發展較快和最具成本效益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根據瑞典議會醫療保健技術評估委員會SBU的預測,放射性治療費用是手術治療費用的50%。

放療技術發展很快,從早期的二維放療發展到現在三維、四維放療,定位的精準度越來越高, 放射的劑量也在不斷減少, 靶點之外的劑量衰減很快,周邊組織受影響程度減少。隨著放療設備技術的進步,「能手術儘量手術」的觀念也正在逐步向「能不手術儘量不手術」轉化。

3、放療設備國內保有量低,預計未來發展迅速

放療設備主要包括直線加速器、伽馬刀、X刀、射波刀、質子重離子等。在臨床運用中,放療設備主要以伽馬刀和直線加速器為主,性價比相對更高,其他設備基本全部來自進口,投資和運營成本非常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

目前,我國放射性醫療設備的普及率較美國及歐洲發達國際尚有一定的差距。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末,我國每百萬人擁有放射性治療設備1.1臺,遠低於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

從伽馬刀和直線加速器的保有量來看,顯然直線加速器的裝機量、普及率更高,伽馬刀的發展空間巨大。從原理上來說,直線加速器的原理主要是通過物理加速器方法發射出高速運動的粒子,對機體病變部位進行照射。而伽馬刀通過伽瑪射線的聚集摧毀目標腫瘤,無需做外科手術,同時伽馬射線聚焦在病灶而對其他有機體輻射較小。因此對患者的傷害非常小。從兩者的優缺點來看,伽馬刀在治療腫瘤時的優點相對更多,但兩者也存在很好的互補性。

乘著國內腫瘤發病率日漸提升、伽馬刀當前國內滲透率快速提升、鼓勵民營醫院發展的東風,海吉亞醫療漸漸發展成為國內放療設備保有量最大、放療產生收入最高的民營醫院集團,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海吉亞旗下的子公司 —— 伽馬星。

伽馬星科技是中國最主要的伽馬刀生產商,其聯合創始人宋世鵬被譽為「中國伽馬刀之父」。

相遇即是緣分,好的方法就是對自己是最好的幫助。最近對炒股有什麼不懂的,可危,yq3034,來領悟伽霓的風採,避免一些胡言亂語。

而在公司創立之初,伽馬星科技就獲得了由IDG資本、聯訊創投、啟明創投與上海天使投資的873萬美元A輪融資,技術帶頭人實力備受大佬們的認可。目前海吉亞擁有42臺國內最先進的專利立體定向放療設備,在專利技術方面海吉亞醫療集團處於領先地位。

可以說,在腫瘤放療領域,海吉亞的實力絕對名列前茅。不難理解,頂流機構大佬們看重的是:好賽道 + 領先的放療設備研發製造能力 + 醫院平臺資源(病患流量、產業協同性等)。

二、連鎖專科醫院,已經被驗證的成長模式,

在前面說到,民營專科連鎖醫院已有登陸資本市場的先行者,無論是愛爾眼科或是通策醫療,都為後來的各細分領域的連鎖醫院玩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路徑,腫瘤科與眼科、牙科相似,都是屬於強需求的賽道,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海吉亞的發展。

為何連鎖專科民營醫院更具備投資價值?

1、與綜合醫院差異化競爭,專科醫院盈利能力突出

專科醫院與大型綜合醫院定位不同,民營專科醫院更能通過科室優勢和品牌維護來切入患者心智,在腫瘤科方面,一二線城市反饋相對不明顯,三線及以下城市更加能夠體現。以地區來統計,三線及其他城市佔中國腫瘤醫院市場最大比例。三線及其他城市腫瘤醫院產生的收入由 2014年的人民幣1136億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 1881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3.4%,預期由 2019 年的人民幣2128億元進一步增至 2024 年的人民幣383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2.5%。

另外,相較於綜合醫院而言,專科醫院盈利能力顯著,參考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的2019年披露的信息來看,毛利率分別在49.30%、46.08%。從專科醫院利潤率排名來看,腫瘤醫院處於中流水平。

2、可通過兼併收購,快速做大規模

我們回看全球目前已上市專科醫院集團的歷史,都是以連鎖的模式進行快速擴張,網絡狀覆蓋多級市場。其中眼科醫院最為典型,2012年,全球7家眼科醫院均具有連鎖網絡。其中最大的為在加拿大上市的TLC Vision,它旗下擁有80多家醫院,年均收入達到18.76億元。最小的為印度的Lotus眼科醫院,也在印度南部擁有4家醫院,年均總收入為0.22億元。愛爾眼科在上市前於全國12個省(直轄市)設立了19家連鎖眼科醫院,2008年的門診量累計達63.11萬人次,手術量為6.64萬例,門診量、手術量均處於全國同行業首位。

所以,通過快速兼併收購,使專科醫院集團形成網狀連鎖化,這無論從獲客的數量、廣度,或是提升自身醫院品牌溢價,還是管理形成標準化、控制單項目成本都有顯著的效應,這是1+1>2的操作。

3、投資回報周期相對較短,易於資本運作

融資是醫院集團實現快速增長的有力武器,通過積極資本運作,醫院集團可以實現紅籌結構搭建、併購擴張、獲得槓桿、私有化再上市等多種目的。

愛爾眼科從成立到上市只用了6年,海吉亞用了10年,可見發展之迅速。

愛爾眼科在上市前三年間為擴大規模、避免同業競爭分別合併哈爾濱愛爾和瀋陽愛爾,並收購了廣州耀東英智眼科醫院90%股權,迅速進入了華南地區的眼科市場。在登陸創業板的第二年,愛爾眼科一年之間發布了11次併購公告。藉助品牌與資金優勢,採取橫向擴張與縱向滲透並舉的連鎖發展策略,通過收購或新建方式不斷完善連鎖網絡布局。自2009年上市,愛爾眼科2009-2012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分別達到39.4%,38.0%,42.8%,51.4%,不僅實現了規模、技術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也實現了全國性的布局,並為三級醫療服務體系的搭建奠定了基礎。

從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的視角來看,醫健基金的存續期一般不到10年,恰恰時間是最大的敵人,民營專科醫院可快速做大做強的路徑,顯然更具備投資價值。目前國內眼科、牙科、精神科都出現了連鎖巨頭,而海吉亞作為目前國內腫瘤科連鎖醫院集團的C位,眾多機構押注其成為未來的腫瘤科連鎖巨頭,這不難理解。

三、海吉亞未來業績增長看哪裡?

海吉亞醫療的業務模式相對比較簡單,分為醫院業務、第三方放療業務和醫院託管業務。

(1)醫院業務:經營公司自有的民營營利性醫院及提供一系列腫瘤醫療服務及其他醫療服務。按服務過程又分為住院服務和門診服務,一般來說住院服務指住院過夜或者不定期的患者進行治療,而門診醫療服務一般指住院時間少於24小時的患者進行治療。

(2)第三方放療業務:為民營醫院合作夥伴提供放療中心諮詢服務、授權使用放療設備及提供放療設備的相關維護和技術支持服務,一般收費模式為按照合同,提供放療服務後,收取直接收入的百分比。

(3)醫院託管業務:管理及經營公司擁有舉辦人權益的民營非營利性醫院並從中收取管理費,這部分收入不多。

從公司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到,從毛利率角度來看,三項業務中醫院業務以及第三方放療業務毛利率逐年遞增。公司的醫院業務毛利率由2017年的18.9%增長至2019年10月的25.2%,第三方放療業務毛利率由61.6%增長至64%。但醫院託管業務的毛利率在2019年10月有所下滑,從上一年的78.7%下滑至70.7%。

毛利潤對公司業績貢獻度方面,醫院業務佔公司毛利總額的比重約66%,第三方放療業務佔公司毛利總額的比重約32% 。這不難解釋,相比第三方放療業務,醫院業務的收入項更多,且公司擁有多家自營醫院,所以收入佔比較大,而其中住院醫療服務的次均收費又遠遠高於門診醫療服務

那麼,未來海吉亞醫療業績增長的動力和關鍵因素取決於什麼?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醫院業務中的住院業務收入是公司的「扛把子」,內生看住院就醫人數的增長態勢和次均收費的是否提升,外延看公司收購醫院質量來擴大規模。而第三方放療業務,則是靠BD更多的合作夥伴來提升收入

2017年至2019年,海吉亞醫療實現營收5.96億元、7.66億元和10.85億元,年複合增長34.9%;淨利潤分別為-4651萬元、242萬元和398萬元。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成功的在2018年實現了盈虧平衡,相較2017年,2018在住院人數上僅實現了不到2%的增長,但在住院醫療次均收費上就提升了33%+,這顯然是公司未來實現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

可以說,海吉亞此次港股IPO,僅僅是一個開始,本次招股募集的資金,將很大一部分投入到兼併收購醫院資產上來。

海吉亞擁有著國內規模最大的腫瘤醫院資產,並且具備領先的放療設備研發製造能力,無論從賽道、行業競爭格局、機構股東背景上來看,可以說是前途無限。

有位前輩曾經總結:研發代表未來,產品代表競爭力,營銷代表利潤兌現速度、管理代表經營風險。我認為在思考一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資的問題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風險,對於海吉亞也一樣,只有合理的去思量未來的可能出現的風險,才能夠有資格去談未來能在這家公司獲得多少回報。

拋開政策性風險,我們認為在擴張模式大致已然定型的情況下,公司管理運作能力決定了海吉亞未來發展的上限,雖然眾多機構的加入對於創始團隊的評估有了很好的背書,但未來我們需要從更多的事件和角度去評估

相關焦點

  • 新股評級 海吉亞醫療: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外延式收購是福還是...
    海吉亞醫療新股評級詳解:  一、行業前景(佔比5%) 6.5分  2015年至2019年,中國公立醫院數量由13,069家減少至11,930家,而民營醫院數量快速增長,由14,518家增至  隨著生物創新藥研發成果逐步落地,靶向藥物相繼上市,未來的腫瘤治療市場將會變得更加多元,傳統的化療以及放射性療法可能被新的療法所替代,市場空間將會收縮,海吉亞的核心業務可能因此受到不利影響。  二、市場地位(佔比10%) 7.5分  目前,國內醫院依舊以公立醫院為主,但民營醫院呈現增長態勢,競爭實力逐步增強。
  • 內生增長不足流動負債猛增 海吉亞醫療赴港「求金」
    來源:智通財經網帶著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的名號,海吉亞醫療控股僅用四個月時間便通過了港股主板上市聆訊。6月8日,港交所發布了海吉亞過聆訊公告,其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及海通國際。智通財經觀察到,海吉亞醫療是一家專注於連鎖腫瘤治療及腦科醫療機構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的公司。
  • 海吉亞、康基醫療、甘李藥業三家醫藥股同時上市
    海吉亞:「中國最大腫瘤醫療集團」暴漲40%高瓴投了「中國最大腫瘤醫療集團」:海吉亞醫療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吉亞」)。6月29日,海吉亞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78。資料顯示,創立11年,海吉亞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腫瘤民營醫療集團,經營十家以腫瘤科為核心的醫院網絡。並且,這家公司很賺錢:根據招股書, 2017-2019年,海吉亞營收分別為5.96億元、7.66億元和10.8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4.9%。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醫藥O2O、藥明康德、君實生物
    專題文章上,新增藥明康德、君實生物、澤璟製藥的案例梳理,針對欲登港股的海吉亞醫療、中國口腔醫療集團,也做了業務盤點;同時,億歐大健康在近期內專訪了康乃德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潘武賓、智塑健康創始人張靖。企業動態上,瑞德西韋迎來最新進展,吉利德宣布啟動兩項Ⅲ期臨床研究;此外,眾巢醫學正式掛牌納斯達克,發行價4.00美元。
  • 醫療分析平臺Zephyr Health獲谷歌風投1750萬美元投資
    Zephyr從多個來源收集數據,從而使醫療專業人員能為患者的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案。該資料庫也可以用來衡量藥物和相關產品在某個地區的受歡迎程度,使醫院能預測、分析藥品的銷售並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
  • 賦能湖南省腫瘤醫院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紅網時刻11月17日訊(通訊員 彭璐)近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舉辦。本次大會秉承「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的主題, 20餘位院士、2000餘位頂尖腫瘤學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學領域精英集結。
  • 全球頂尖外科中心用上「青島科技」!青大附院與海信聯合研發的醫療...
    而這樣的奇蹟,得益於新技術與智能化在指導精準醫療和手術運用上帶來的極大進步。近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聯合研發的高端醫療設備,創新打造以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為核心引擎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登上了世界最高的醫學科技舞臺。
  • 31個項目IPO,總體市值翻3倍,上半年有哪些醫療領域標的值得關注?
    國產醫療器械高端化趨勢進入資本化階段 5月中旬,國內4家臨床階段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產品開發商之一的沛嘉醫療登陸港交所。這家美敦力、大冢中國、微創醫療前高管創立的高科技公司,從發展之初就受到頂級投資機構的關注。
  • 信陽市腫瘤醫院開展醫療、護理核心制度知識競賽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史敦月 袁靜)12月25日下午,信陽市腫瘤醫院每年度的醫療、護理核心制度知識競賽在該院多媒體會議室舉辦。來自臨床、醫技科室的醫護人員共組成11支醫療參賽隊伍、7支護理參賽隊伍,圍繞醫療、護理核心制度知識展開激烈競賽。
  • 凝聚大病不出島的民生力量——海南省腫瘤醫院建院五周年發展紀實
    於麗娟教授是國內頂級的腫瘤影像專家,30多年的影像從業經歷,10萬多例的影像經驗,煉就了對腫瘤影像診斷的「火眼金睛」,在業界知名度極高。她也從北國冰城來到海南,加盟海南省腫瘤醫院。海南省腫瘤醫院院區一景。
  • 大醫鑄精誠 揚帆激浪行——海南省腫瘤醫院5周年發展紀實
    我們一投是在海南這片熱土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我辦醫院的初心很簡單,就是讓海南擁有自己的腫瘤專科醫院,讓海南的腫瘤患者不再為治病奔波受苦。」蔣會成說。  初心就此埋下。辦一家能為老百姓解決看病難問題的醫院,辦一家國內外20年都不落後的醫院,成了蔣會成回饋瓊島的心願。  願望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省腫瘤醫院項目在原址剛一動工,就險些遭遇「難產」。
  • IPO日報|京東今起招股,入場費約1.2萬港元;眾妙娛樂向港交所遞表...
    眾妙娛樂向港交所遞表據港交所6月7日披露,眾妙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中泰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眾妙娛樂專注於主播的孵化和管理、網絡娛樂內容製作和發布及內容營銷。海吉亞醫療通過港交所聆訊 據港交所6月8日披露,海吉亞醫療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吉亞醫療」)通過港交所聆訊,其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及海通國際。
  • 產醫協同關愛女性健康 五家醫院攜手聯影醫療組建乳腺「新月聯盟」
    近日,由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共同牽頭,攜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同發起的乳腺聯盟——「新月聯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 醫療援疆 情系和田——北大腫瘤醫院卓明磊醫生援疆之行
    2020年9月27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一科的卓明磊醫生榮獲全國第四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卓明磊從醫十餘年,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深受患者好評。他年平均接診患者四千餘例,熟練掌握胸部腫瘤診療技術,在肺癌靶向治療和神經內分泌腫瘤綜合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 美國十大癌症醫院排行榜,赴美治療腫瘤必讀指南
    這些上榜醫院代表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當下前沿的醫療水平。2. 2020年3月至今,新冠疫情幾乎讓所有美國的癌症醫院瀕臨癱瘓。雖然它們大部分只開設了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醫療系統,並且幾乎全部停止了非緊急的擇期手術以及國際病人的收治,但這些癌症醫院仍在艱難地開放。3.
  • 山西白求恩醫院精確打擊腫瘤,五千萬元購進世界頂尖放療利器
    讓腫瘤患者實現精準放療,提高療效的同時,還能大大減少放療的副作用。11月23日山西白求恩醫院發布消息,一種名為「TOMO(螺旋斷層放療系統)」的世界頂尖放療利器已經落戶該院,其「高精準、廣覆蓋、副作用小」的特點將為全省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 江蘇腫瘤醫院排名前十,江蘇腫瘤醫院
    核心提示:那麼江蘇腫瘤醫院排名前十的有哪幾家呢,相信很多被腫瘤所困的患者都是想知道,雖然廣東的醫院很多,但是專業的專科腫瘤醫院卻不是很多哦,建議患者可以到廣州的專科腫瘤醫院且醫療技術水平高的醫院去看一下比較好。
  • 廣東腫瘤醫院排名前十,廣東腫瘤醫院
    核心提示:那麼廣東腫瘤醫院排名前十有哪幾家呢,相信很多被腫瘤所困的患者都是想知道,雖然廣東的醫院很多,但是專業的專科腫瘤醫院卻不是很多哦,建議患者可以到專科腫瘤醫院且醫療技術水平高的醫院去看一下比較好。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院區一體化發展 承載「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只掛了一個號,卻能讓腫瘤內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學科的醫學教授坐在一起,「就為你而來」,這是徐女士沒想到的。對患乳腺癌十年的她而言,「看病,最在意的就是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一個治療的方向」。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她要到了這個答案。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每年全世界有超過700萬人死於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