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這部紀錄片爆火!娃的歷史課可以交給它了

2020-12-17 西安eTV

近日,紀錄片《中國》的播出頻繁登上熱搜,節目播出首日微博話題#紀錄片中國#閱讀量高達2.3億,關聯話題四次登上熱搜。

這屆網友也太會誇了!

評論成功把小編拉入「坑」。

「庭前落花,青梅煮酒,拂雪論劍,殺伐帝王家。」

「萬代千秋,看似波瀾壯闊,卻不過是指尖的一縷沙。鏡頭感和意境感絕了!」

「前段厚重,中段明快,後段廣渺的感覺,這又美又鮮活的歷史感。」

題材更是得到歷史學專家的認可!

這是一部特別注重以思想創新、文化文明和高質量精神生產為主線,回顧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作品。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國史學科專家組成員 王子今

紀錄片《中國》向我們展示每一個時代,那些有能力主宰國家發展方向的人所做出的努力。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權家玉

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歷史場景,條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瀾壯闊的社會演進,均被隱藏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背後。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李軍

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中華文明

源遠流長

今日中國

從歲月深處走來

傳承軒邃的血脈

到底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

取名為《中國》?

《中國》與以往大多數紀錄片不同:不局限於某一段歷史、某一個主題或者某個事件的講述。「了解自己從哪裡來,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好奇心。」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開啟了一次滿載信仰與心血的尋根之旅。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數千年的歲月從未斷流,橫亙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記錄了太多星河璀璨,如何選擇和取捨,成為《中國》面臨的第一道難關。

它採用以思想和制度的發展為主線的結構方式,挖掘每朝每代中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通過他們的命運,映照出歷史的流變,以點帶面展現中國歷史、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春秋時期的一集,講述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孔子拜會老子的故事,勾勒出中華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圖景;

第二個便是陳蔡之厄,展現了中國精神早期最嚴峻的時刻。

第一集《春秋》

講述了孔子坎坷的一生

他向平民敞開知識的大門

哪怕只有一條幹肉的酬勞

都可以來他這裡學習

後世稱之為「杏壇」

這也成為孔子人生中

少有的一段快樂時光

孔子化身「小迷弟」

不遠萬裡來到洛陽

會見思想界泰鬥老子

中華大地「雙星閃耀」

成就了中國歷史上

最具象徵意味的思想碰撞

「周遊列國」

一個輕鬆又浪漫的名字

可背後的顛沛流離、甘苦況味

恐怕只有孔子和他的弟子明白

狂人?聖人?相去何若?

他以一己之力遊說天下

卻也沒能安慰暮年的孤獨

在周濤飽含情感的旁白中

讓觀眾好像始終站在孔子身邊

見證了他作為理想主義者

光榮而又悲戚的一生

「娃的歷史課它可以包了」

紀錄片的旁白以孔子奔波的一生為線索,中間串聯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故事。等於你看故事時,還有人幫你從旁講解,多麼省時省力的文史學習啊。

比如:在講述孔子為什麼要復興周禮時,畫面是幾個彪形大漢攻擊一個小孩子,並往地上扔了一條魚,這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嗎?

有網友表示,看完影片,娃的歷史課它可以包了。娃看完以後強烈要求改天看其他集。

紀錄片《中國》,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國「通史」,是了解歷史發展的簡明「大綱」。

中國在分、統、亂、治中,形成了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不同歷史時期,都為此在某一個維度建立了深厚積澱。

《中國》並沒有按照刻板的線性結構展開,而套用了戲劇化的方式從中間打開,先由春秋戰國時代講起,慢慢向後來的盛唐時期延展,第一季用12集將這幅歷史畫卷徐徐展開。

解決了結構問題,《中國》背後的創作團隊面臨的第二道難關,是如何將這些僅僅存在於文字中的歷史,用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 創作團隊把舞臺擺在大自然、錄音棚裡,讓紀錄片《中國》呈現出的每一幀如詩如畫。

《中國》邀請到原全國青聯常委、北京演藝集團首席演出官、著名主持人周濤擔當配音,這也是歷史紀錄片第一次啟用女聲配音。

另一個「第一次」是在視聽技術方面,《中國》採用8K高清晰度的拍攝,運用全境聲前沿技術,配以屏保級的精美畫面和情感充沛的音樂。

在總導演李東珅和聯合總導演周豔看來,「梳理漫漫來時路,不只是為了了解歷史知識,更是為了走好今天和未來的路。」以古人的奮鬥與逐夢故事為尺,我們從中汲取力量,不僅可以增進對中國悠久歷史的了解、令視野更加開拓,更能增強身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豪感。

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這是一部年輕人可以看懂的歷史故事

《中國》打破傳統的時間線敘事結構

以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為主線

挖掘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和故事

服化道極度貼合歷史

留白式的構圖

加上大量的慢鏡頭

朦朦朧朧的寫意風格

中國人,千山萬水走過,風霜雨雪經過
再回首,已是千年
統一的中國氣象萬千
不朽的思想傳承至今
碰撞、吸收、交匯、融合
當歷史積蓄千年的力量被點燃
這片土地載滿了希望與榮耀
偉大的思想
值得有趣的延續方式
看一部紀錄片
可以經歷人生百態
可以看盡世間萬千風光
和動畫片、電視劇相比
紀錄片更能引領孩子們了解歷史、人文。
老師家長
快帶孩子看起來吧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報 共青團中央

●據說,眼保健操還可以這樣做~~~

●兩小學生課堂上打鬧 這位老師的做法 讓朋友圈沸騰了……

●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我們一起努力!

●「騎馬舞」 「獨輪車」 「武術操」 爆紅 這些特色課程你的學校也有嗎?

●「禁限塑」之後 這些事兒你需要了解~~~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爆火,網友紛紛表示:娃的歷史課它可以包了
    最近,有部紀錄片登上了熱搜。從播放開始,僅僅一天,在視頻網站上的累計播放量就已經超過了1000萬次,甚至有專業人士稱它拍出了「電影的質感」。才華橫溢的網友更是花式讚美:「庭前落花,青梅煮酒,拂雪論劍,殺伐帝王家。」「萬代千秋,看似波瀾壯闊,卻不過是指尖的一縷沙。鏡頭感和意境感絕了!」
  • 知識儲備 | 這部紀錄片爆火,又多了一部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的紀錄片.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李軍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有時間的話,不妨帶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
  • 這部紀錄片爆火!這些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教育光影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李軍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老師家長,有時間的話,不妨帶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
  • 超讚丨這部紀錄片爆火,很多老師家長已經帶娃看起來了!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國史學科專家組成員 王子今紀錄片《中國》向我們展示每一個時代,那些有能力主宰國家發展方向的人所做出的努力。——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權家玉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歷史場景,條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瀾壯闊的社會演進,均被隱藏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背後。
  • 這部歷史紀錄片火了,老師家長帶娃看起來!
    「前段厚重,中段明快,後段廣渺的感覺,這又美又鮮活的歷史感。」這是一部特別注重以思想創新、文化文明和高質量精神生產為主線回顧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作品。紀錄片《中國》向我們展示每一個時代,那些有能力主宰國家發展方向的人所做出的努力。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歷史場景,條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瀾壯闊的社會演進,均被隱藏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背後。
  • 這部紀錄片爆火!這些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老師們、家長們,有時間的話,不妨帶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這是一部特別注重以思想創新、文化文明和高質量精神生產為主線回顧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作品。
  • 最近這部紀錄片爆火!這些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歷史場景,條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瀾壯闊的社會演進,均被隱藏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背後。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 紀錄片《中國》爆火!這些中華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李軍 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 這部刷爆B站的紀錄片,怎麼還沒火!
    前不久爆火的《極地》,每集半小時。美輪美奐的雪域高原和淳樸憨厚的藏區人民。沁人心脾又動人肺腑。最近,派爺又搜羅出一部高分預定的紀錄片。跟《極地》一樣短小精悍,澄澈動人。但又……「騷氣」十足。上線不久就刷爆B站,滿屏彈幕都在打抱不平為何「謎之不火」。少見的以動物園為視角的紀錄片,隨便一個暫停都能萌出老父親的淚水。派爺本人沉迷舔樹的長頸鹿,優雅中透著一點頑皮。探頭探腦的獴哥,和《獅子王》裡調皮搞怪的丁滿一毛一樣。
  • 這兩天,這部生猛紀錄片在美國爆了!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Netflix將這段離奇經歷拍成了紀錄片《養虎為患》(Tiger King),吸引了數百萬因疫情宅家的觀眾觀看,並讓它成為了當下全美最炙手可熱的網播節目。#TigerKing 更是登上推特熱搜,分分秒秒都有人在討論、吐槽——
  • 這部紀錄片值得家長帶著孩子看起來!
    這是一部特別注重以思想創新、文化文明和高質量精神生產為主線回顧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作品。紀錄片《中國》向我們展示每一個時代,那些有能力主宰國家發展方向的人所做出的努力。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
  • 推薦紀錄片《幼童》
    姐姐歷史課上到清朝部分了,姑娘覺得比較有趣,這個假期,姑娘的學習目標之一,是清代歷史,剛剛聽完了林欣浩的近代史,這兩天看這部紀錄片《幼童》。
  • 八部BBC紀錄片帶全家一起週遊世界、閱遍上下五千年!
    我們已經給國慶出遊的爹媽們出了不少好主意,給了帶娃邊玩邊學攻略、怎麼給路上一臉懵圈的老外解釋旅遊標誌,但不出去玩的爹媽該說小編偏心啦,沒有貼心給在家的娃提供學習攻略。這不,我們及時給大家推薦八部BBC精彩紀錄片,每部都精彩得無與倫比,帶著孩子既學英語又學歷史地理,客廳裡一家其樂融融共享天倫之樂。
  • 從小讀繪本的娃長大後都咋樣了?這部紀錄片揭示了答案……
    無意中打開紀錄片《英國最受歡迎的童書》,一口氣看完後,我立馬就給身邊的好朋友群發了視頻連結,「相信我,耐心看完,你會熱血澎湃,被童書的力量感動到,直抵人心,會想著立刻馬上就給娃好好講繪本。」後來這部紀錄片我又反覆看了好幾遍,很多地方非常觸動我:讀繪本的小朋友表達能力非常好,小小一個人,有著自己的獨立觀點和閱讀態度↓↓↓
  • 豆瓣熱搜,B站爆火 有時間可以看看紀錄片《剩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豆瓣熱搜,B站爆火 有時間可以看看紀錄片《剩女》 有個詞大家應該都聽膩了剩女。 超過27歲,甚至25歲,就會被叫成剩女,仿佛是沒人要待打折的貨物進入市場被人挑選,而即便不想進入市場,周遭的壓力也會壓得人透不夠氣來。
  • 這10部腦洞開到邊際的科學紀錄片,讓娃分分鐘愛上科學!
    在當時就有很多孩子,因為這部紀錄片,對宇宙、對科學產生了極大的好奇。一顆未來成為科學家的種子就這樣被種下了。它和我們緊密不可分割,絕不是書本上冰冷的公式和拗口的定義。為了讓孩子能好好理解科學,我們找來了這10部科學好片,不僅重塑娃對科學的理解,打開科學學習的思維,還能讓娃在潛移默化中,對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各門科學知識都扒個明明白白,特別適合寒假囤起來慢慢看!
  • 這5部兒童紀錄片讓娃大飽眼福,還能玩著學知識!
    但是這部紀錄片是個例外!解說員楊晨老師不是高冷嚴肅的學術派,相反,他的講解十分有趣接地氣兒。我最喜歡這部片子的地方就在於,它整部都沒有一句臺詞,卻能通過誇張的特效,將小動物們間的殘酷競爭展現的淋漓盡致~孩子在捧腹大笑的同時,還能學到不少知識。比如蒼蠅的複眼,還特意給了個蒼蠅的視角,讓娃能看到蒼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雖然冠了紀錄片的名,但因為故事性超強,所以哪怕很小的孩子也能看懂,不枯燥。
  • 來看這部滾燙熱辣的紀錄片
    來看這部滾燙熱辣的紀錄片 上海38度的高溫和 烈日驕陽無不昭示著這一點。
  • 這部紀錄片太扎心
    米粒媽有個好朋友,老公就是猶太人,他們人在美國,但我格外關注這一家的日常。每次刷朋友圈看到她有什麼新動態,我都特認真地研究一番,總希望從他們帶娃的瑣碎片段裡,挖出點猶太教育的小秘訣教育大於生存的民族,太彪悍了都知道猶太人重視教育,看了這部紀錄片,米粒媽才知道,這個古早的淵源。
  • 這一部紀錄片,爸媽營手工贊!
    每一個爸媽,提起自家娃的電子產品「上癮」都有一大堆故事要講:「是拿起手機就放不下的那種瘋狂。」「沉迷在裡面無法自拔。」「她真的可以無止境的看下去。。」5)歷史課:3D列印還原二戰防空洞歷史老師讓學生們自己設計的小屋,然後藉助3D列印技術打出來,這並不是普通的小屋,而是還原二戰時使用的防空洞。冷冰冰的歷史課因此生動有趣,孩子們在想像中動手實操,通過3D列印復原真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