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戰爭方式(坦克的出現)的改變,二戰對戰雙方,已經由塹壕戰對射,轉變為閃電戰和遭遇戰。尤其遭遇戰已經成為二戰巷戰的主要作戰方式。根據史料記載,二戰遭遇戰作戰距離普遍在100米左右,而且大多沒有心理和生理準備。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種火力強大的槍械。這也是衝鋒鎗這種武器,能得到重用的關鍵。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MP40衝鋒鎗,被譽為二戰綜合性能最強衝鋒鎗。相對較英國的司登衝鋒鎗、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MP40衝鋒鎗有這不可比擬的優勢。更為關鍵的是,MP40衝鋒鎗在這兩款衝鋒鎗之前,因此MP40也被稱為二戰衝鋒鎗的「先行者」。
1940年,也就是二戰爆發一年之後。納粹德軍裝備的MP38衝鋒鎗,由於成本過高、耐用性不佳等問題,已經不能適應當時戰爭的需要。因此德國軍工設計師,在其基礎上推出了MP40衝鋒鎗。
和MP38衝鋒鎗不同,MP40衝鋒鎗大量採用鋼板衝壓工藝,使得衝鋒鎗製造成本顯著降低。雖然在精細化程度上有所降低,但卻便於大量裝備部隊。1940年,MP40衝鋒鎗正式裝備德軍,從1940年到1945年的5年間,MP40衝鋒鎗共生產120萬支。無論北非沙漠、大西洋水域,亦或是東歐平原,只要有德軍士兵的地方,就有MP40衝鋒鎗!因此很多軍迷都叫MP40衝鋒鎗—「德軍士兵象徵」。
然而,MP40衝鋒鎗雖然綜合性能優異,但始終存在一個不足,這個不足就是射速。在當時,世界各國都在製造衝鋒鎗,英國的司登衝鋒鎗射速都有550發每分鐘,俄羅斯的波波沙,射速更是達到900發每分鐘!相比之下,MP40衝鋒鎗,射速只有500發每分鐘。相當于波波沙的一半,而這個差距在實戰中幾乎是致命的。
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與蘇聯紅軍展開巷戰。而在巷戰中,MP40和波波沙也終於有機會一決高下。因為射速太慢,手持MP40的德軍士兵在遭遇戰中非常吃虧。經常是自己的槍還沒打出幾顆子彈,就已經被波波沙傾瀉的彈雨壓制。德軍士兵大量傷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可否認,即便MP40衝鋒鎗有射速慢的缺陷,但它的精確度以及32發彈匣供彈量,從某種程度來說,MP40衝鋒鎗就好像衝鋒鎗裡的精確打擊武器。可以幫助德軍士兵完成遠距離精準打擊,甚至執行一些特種作戰任務。而這也是MP40衝鋒鎗能成為空降兵專用的原因。
和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MP40衝鋒鎗雖然先進,但並未達到所謂人手一支的水平,二戰期間德軍共投入600多萬部隊,120萬支MP40不可能裝備這些人,因此在當時的德軍中,MP40隻有班長和老兵才能使用,而普通士兵更多用毛瑟98式栓動步槍。這也從側面說明MP40衝鋒鎗的重要性,對於MP40衝鋒鎗,大家還有什麼故事嗎?分享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