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八)旗包箱

2021-03-01 早安京劇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一)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二)舞臺監督【附:我與金少山(上)】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三)我與金少山(下)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四)音樂組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五)揭秘「大衣箱」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六)簡單講講「龍套」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七)

(作者:宋寶羅)

旗包箱

 

  為什麼叫旗包箱,「旗」是主要的,「包」是各種劇目凡是要用的道具,還有小型布片,如橋,井,碑,樹,小山片等等都由旗包箱管理。

   旗包箱這項工作非常煩雜,要有很好的能力和記憶力,還要有地方存放,過去後臺或宿舍有管旗包箱的房子,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太多,如:虎形,龍形,狗形,驢形,鹿形,羊形,圖畫等等。

 

  如《紅鬃烈馬》中的馬形,《八大錘》的假手,《舉鼎觀畫》的兩個獅子,圖畫,《御碑亭》的亭子和御碑,《野豬林》的山神廟門,《趙氏孤兒》裡醫生背的藥箱,《審頭刺湯》用的假人頭,《拿高登》用的石鎖,磨盤,《惡虎村》裡面的十多個酒罈子等等等等。

  旗包箱管的旗子就更多了,如龍套的標旗,飛虎旗,八掛旗,令旗,報子旗,水旗,火旗,帥字旗,三角形的龍旗,杏黃旗,還有大將中的「姓字旗」,如關,趙,穆,梁,嶽,扈,武鄉侯等等。

洪雲豔演《大英節烈》


  還有羅漢頭,魁星頭,雷公閃電,各種顏色的馬鞭子,拂塵,驢鞭子,堂板,鴨子棍,枷,魚枷,手拷,練鏈條,各種刑具,枷棍,手拶子,火盤等等。

   旗包箱還有臺上用的東西如:印盒,文房四寶,香爐,燭臺,酒杯,酒壺,酒盞,高腳式的酒壺,菜刀,剪刀,針線笸籮(演拾玉鐲用),摺子,酒罈子,小水桶,柴擔子,嚴肅牌,迴避牌,三口鍘刀,雨傘,《梅龍鎮》上用的茶盤子,各式燈龍,有的像宮燈式,有的只有一條綠包綢子和一塊紅布,就是一個提燈,如《黃金臺》,裡用的(因為要用腳踢一下)

《石秀探莊》

每出戲中要用的小道具都歸旗包箱準備,因為戲太多了,一下子說不清楚,總之旗包箱的工作太複雜了,搬來搬去真是夠辛苦的。
  另外,還有一個很具藝術性的浪漫主義,如挑水的水桶,《泗州城》用的,樣子跟小痰盂式的,臺上挑起來很美,如果用兩隻真水桶就不像樣子了,還有《探莊》石秀挑的柴擔,要作成很小很小的兩捆草,挑起來還要裝著很沉重的樣子,這才是藝術美。

相關焦點

  • 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12)撿場師傅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一)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二)舞臺監督【附:我與金少山(上)】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三)我與金少山(下)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四)音樂組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五)揭秘「大衣箱」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六)簡單講講「龍套」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七)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八)旗包箱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九)包頭桌師傅京劇舞臺幕後的18位師傅
  • 18位京劇名家同臺獻唱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
    12月18日晚,石家莊人民會堂燈火通明,京韻聲聲,來自全國的18名京劇名家齊聚,同臺聯袂演繹經典戲曲唱段,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為觀眾帶來一場國粹饕餮盛宴。演出現場此次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在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全體演奏員帶來的鏗鏘悅耳的京劇曲牌聯奏中拉開帷幕,隨後,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優秀青年演員帶來名段聯唱。整場演出分為冀京風採、流派紛呈、八方來賀、國韻流芳等四個篇章。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18日公映
    東南網9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文/圖) 中國「京劇電影工程」重頭戲《大鬧天宮》18日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該片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共同承擔創排拍攝。《大鬧天宮》是從崑曲中沿襲下來的京劇劇目。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18日全國上映
    受訪者供圖 福州晚報訊 日前記者獲悉,中國「京劇電影工程」重頭戲、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共同創排拍攝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將於18日與全國觀眾見面,屆時全國公映啟動儀式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京劇界名家大腕們將親臨現場。
  • 北京京劇院舉辦京劇沙龍 專家稱青年演員亟需成長舞臺
    八年間,除了擂臺賽還舉辦了四屆擂臺邀請賽,從中獲益、成長起來的青年演員有近百位之多,這些青年演員已經成為劇院人才梯隊「青年領軍」和「魅力新星」的中堅力量,甚至向「領銜主演」、「劇院中堅」兩個梯隊上升,充分說明擂臺賽為劇院人才梯隊培養和建設作出的貢獻。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孝曾 戲夢 攝  「今年的比賽時間是從3月12日到3月31日,包含15場比賽和5場展演。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讓有限的舞臺變成為無限的舞臺
    它嚴格遵守了京劇舞臺上的規範,但又用電影化的手段往前進行了改造和推進。這部電影將虛和實結合得挺好。天宮用了很多虛擬和特效,但視角是舞臺的視角。雖然用了很多特寫和一些中近景,但它始終有一個全景給大家看,告訴大家這是一個舞臺上的京劇電影,這特別讓我感動,既有創新的精神,也有守正的態度。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舞臺版福州首演
    12月9日晚,由中國11個藝術院團的逾百位優秀演員聯手打造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舞臺版在福州鳳凰劇院首演。 劉可耕 攝劇中孫悟空到御馬監養馬。劉可耕攝孫悟空返回花果山,樹立起「齊天大聖」的旗號。劉可耕攝孫悟空返回花果山,樹立起「齊天大聖」的旗號。
  • 京劇世家梅氏家族:為戲痴迷,史上真實的程蝶衣
    同光十三絕「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在當時京劇旦角表演藝術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是徽班進京後由演唱徽調、崑腔衍變為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是四代京劇梨園世家的創始人,曾被清末畫家沈蓉圃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而流芳千古。
  • 最新開票 話劇《網子》帶你看看京劇幕後的藝術
    該劇可謂是戲劇舞臺史上最專業的有關京劇的表演,一開場就把觀眾的拉到了上世紀的戲班後臺,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戲班後臺的樣貌。舞臺布景也頗為考究,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戲班後臺的樣貌,在聲聲鼓點中一臺好戲即將開鑼。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移師京劇舞臺
    以上疑惑乍聽起來與本文主題無關,但它卻引起了我年輕時借調到天津市京劇團工作的一段美好的回憶。  1964年,天津市京劇團(即今天津京劇院)排練演出了現代京劇《六號門》,這是天津第一次創作排演大型現代京劇劇目,劇情是20世紀40年代天津碼頭工人反抗惡霸把頭壓迫的故事。  話劇是舶來藝術,所以和西方劇團一樣擁有行當齊全的舞臺美術人員。
  • 「一桌二椅」難道就是京劇舞臺美術的全部?
    幾乎不能再簡陋了——大幕一拉開,舞臺上空空蕩蕩,就只有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這,難道就是京劇舞臺美術的全部?這,難道還能講出道理?桌椅是擺在屋子裡的,京劇也以表現屋子裡的事情居多,一桌二椅經常還就是當作生活中的桌椅來用的。但是,京劇表現的「屋子」各式各樣,一會兒是皇帝的金鑾寶殿,一會兒是書生的雅致書齋,一會兒是吵鬧的酒樓茶館,一會兒是將軍的邊塞帳篷。
  • 京劇界貢獻巨大的三位重量級人物
    今天來說說,京劇界有三位不得不說的重量級人物,堪稱裡程碑式的大腕,他們就是——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三位先生,逐一為大家介紹。京劇開山鼻祖——程長庚先生在京劇第一代人物中,程長庚先生絕對是無出其右者。京劇關羽的「紅生」形象,就是程長庚所創。最早的《擊鼓罵曹》劇中,禰衡擊鼓一節,擊鼓由鼓師操作,為了提升舞臺感染力,程長庚要求演員自己打鼓表演,雖然增加了表演難度,但是演出效果大大提升。清後期道光十八年(1838),程長庚父親病故,按制他回到家鄉守喪。
  • 【愛上國粹】北京亮相天樂園,全球首家國粹京劇體驗館,分分鐘愛上京劇
    總面積近5000平米的天樂園,亮相文化的進駐,打造了京城文化地標 一站式京劇主題體驗館京劇博物館、亮相時尚京劇演出京劇主題攝影、國風生活館等200位有效座席在「亮相文化」的打造下,京劇不再僅僅是一臺戲,更成為了戲劇、戲曲以及影像藝術、裝置藝術、空間藝術等當代舞臺藝術相融合的一臺滿足視聽體驗的「劇場秀」。
  • 于素秋:上海京劇名伶:香港電影明星
    于素秋(1930年--2017年),出生於梨園世家,父親是京劇演員于占元。
  • 他是他……那些京劇舞臺之外的「梅蘭芳」
    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以嗓音圓潤、唱腔柔婉、身段優美、表演細膩位列「四大名旦」之首,是國粹京劇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對京劇的傳承與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 當京劇舞臺響起西皮圓舞曲
    小劇場京劇《鑑證》劇照攝影/劉昂 ◎水滿則溢當光緒和夢中的珍妃跳起華爾茲,舞臺上響起圓舞曲,只不過這是一首用胡琴伴奏的圓舞曲。字幕一出,觀眾哈哈大笑,隨即一陣掌聲,「西皮圓舞曲」。這是11月14日北京繁星戲劇村上演小劇場京劇《鑑證》時的一幕,臺下坐的大部分是年輕觀眾。演出結束,很多觀眾離場時說「這戲不錯」「這戲還成」,在今天的京劇演出市場,特別是對新編京劇來說,實屬不易。《鑑證》講的是戊戌變法十年後,光緒帝臨死前發生的故事。
  • 「師傅誕」與「八和」
    但是,由於客觀原因,這個活動曾停止了很長時間,行業裡的許多藝人都不清楚這個活動的來歷,也沒有加入粵劇八和組織。更有人問,華光師傅是教你們做戲的師傅嗎?在今天,筆者願意在此略作解釋。  鑾輿堂牌坊   一、師傅誕。在民間信仰中,人們都知道華光是天上的火神。廣東南海、順德、寶安等地有不少鄉村也敬奉華光師傅。
  • 京劇行話集錦
    京劇戲班的舊俗。舊時京劇演員在臺上演出中間,常由檢場人員上臺遞送茶水, 讓演員當場飲用潤喉。 50年代提出淨化舞臺,此俗遂除。[捧角]行話。亦稱捧場。指通過包購戲票,鬨堂喝彩, 撰文揄揚等手段, 造成聲勢, 以達到抬高某演員或劇團身價地位的目的。[明場]行話。相對暗場而言。凡演員在臺上表演的情節,都稱明場。
  • 英志先生隨筆:我與京劇
    再往後,我當了教師,一年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發,京劇與其它傳統文化一起,被全盤否定,不僅是京劇,一切戲曲都停演了。更令人傷心的是,以破四舊為名,有些地方竟將那漂亮的戲裝道具等付之一炬。然而令人驚喜的是,文革中八個京劇樣板戲陸續誕生,後又被拍成電影放映。那時,大喇叭裡播放著京劇樣板戲選段,電影放映隊下鄉映出的影片,除了「三大戰」以外,也都是樣板戲。
  • 盤點《京劇貓》十二宗派,吃貨白糖竟是……
    而第一位從萬物中感悟到韻的就是貓的鼻祖修,修把感悟到的韻力傳授給了十二位弟子,也就是後來十二宗派的創始者。其中手、眼、身、步、唱、念、做、打八個武宗,主司戰鬥與守護,稱為八方。納、督、錄、判四個文宗,主掌秩序與平衡,稱為四守。所以大家又稱十二宗派為八方四守。十二宗成為守護貓土和民族和平秩序的偉大組織。傳說修並不屬於這十二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