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Tina大王】查看往期內容
英文原版繪本講解 | 雙語帶娃
提起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最煩惱的問題是什麼?除了吃喝拉撒的瑣碎日常,以及不敢鬆懈的能力培養,剩下的恐怕就是孩子「陰晴不定、說變就變」的情緒了。前一秒還在嘻嘻哈哈跟你特別親切,下一秒立刻大發脾氣、嚎啕大哭,讓人摸不到頭緒。爸爸媽媽不禁要問了:
我只是今天沒有做他喜歡的飯菜;
我逛街沒有給他買想要的玩具;
我誇了鄰居家的孩子沒有誇他...
就因為這些小事就要面臨孩子的各種情緒失控,不禁感嘆難道別人家的孩子都是這樣無理取鬧嗎?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也會表現的很焦慮不耐煩。要麼選擇置之不理,任由孩子哭鬧,要麼就是用強硬的態度抑制孩子的情緒,結果卻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應...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是錯誤的示範,堅決不可取。
想要讓孩子從小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容易情緒不穩定,從源頭入手!
1.孩子年齡小,寶寶的大腦發育不完善,自控能力不足,無法像大人那樣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當需求沒有被滿足、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等等不如意的情況發生時,他們便會立馬「大動肝火」,情緒極為不穩定。
2.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是愛發脾氣的高峰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面臨著自我意識的初步形成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當孩子想要的東西用語言表達不出來時,就很容易煩躁。
3.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及性格塑造都很重要,如果父母經常表現出暴躁的情緒,那麼自然不能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4.睡眠不足、過度疲勞或身體不適等因素也可能會影響孩子情緒的穩定性,所以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生活狀態和身體情況。
2—6歲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是一張海綿,迫切地吸收著外界環境給予的各種刺激。而這種刺激主要來源於家庭。在孩子性格成長的時期,情緒管理的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的每個故事都有明確的主題意義,它包含了孩子真實生活場景中常常會產生的情緒,這些情景你家的孩子也許也正在經歷。
這套繪本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包含膽小害怕、內向害羞、愛發脾氣、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等等。孩子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要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當他們能夠識別出來的情緒越多,就越能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控制消極情緒的繪本,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如果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就要試著想一些美好的事物,然後會發現原來事情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糟糕!
家長在給孩子閱讀的時候,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推進變換語氣,特別是在菲菲生氣的時候,可以注意節奏的停頓和面部表情的變化,強調菲菲非常生氣!等菲菲恢復平靜後,則可以將書中的寓意傳達給孩子,告訴孩子「情緒的自我調節」的重要性,用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引導。
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一隻會傳染噴火病的蚊子咬了壞脾氣的阿古力,導致阿古力一生氣就會噴火,而大火燒掉了自己的牙刷、漢堡、朋友...究竟要怎樣才能滅火呢?和孩子一起探索這個答案吧~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需要獲得爸爸媽媽的理解和回應,心理學上我們把這種需求稱為共情或者同理。孩子從降生到這個世界時就產生了各種情感,這些來源於他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孩子都會向父母發出信號,當要求不能得到照顧和滿足時,自然會產生壞情緒。
所以,父母需要有感知孩子需求的敏銳度,及時恰當地給予回應,讓孩子有安全感,認為自己是被理解、被愛的。
這本書把「壞脾氣」塑造橙小精靈的形象,趣味性強,孩子更加容易理解。值得學習的是書裡的爸爸媽媽處理小男孩壞情緒的方法,先向孩子解釋發脾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再教會家長一些幫助孩子趕走「壞脾氣小精靈」的方法。
❤ 多聆聽、多幫助,接納孩子發脾氣時的消極情緒。
❤ 幫助孩子學會用一種安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
❤ 確保孩子的睡眠充足。
❤ 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人。
❤ 建議用其他事情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引導他控制壞脾氣,比如畫畫、聽音樂、做手工...
❤ 讓孩子學會坦然接受,學會正面思考。
美國兒童心理學專家傾情打造,符合兒童心理認知的有趣故事。用最簡單的方式教會孩子情緒管理技巧。當喬西生氣時,媽媽就會通過「笑臉獎勵計劃」讓他用更好的方式表達憤怒的情緒,也讓喬西出現了更多的笑容。
我覺得家長也可以學習這樣的方式——拿出一張紙,在上面畫滿圓圈。每當孩子說出自己生氣的原因,就可以在其中一個圓圈裡畫上一個笑臉。等畫滿所有的笑臉,就能實現一個願望,但是如果孩子鬧情緒,就會被沒收玩具,還得坐「反省椅」。
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獎勵計劃以及懲罰機制。針對孩子易怒的情緒和傷害他人的行為十分有效。其實生活中的消極情緒也有存在的意義,家長不必急於讓它消失,要引導孩子感受、識別自己的情緒。讓孩子通過練習學會平復自己的情緒。每自己平復一次,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鍛鍊。
孩子情緒上的變化沒有對錯標準,不論是開心、難過、憤怒、害羞都有存在的理由。家長的作用就是引導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耐心地陪伴孩子感受、體驗每一種情緒,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要知道,很多時候,負面情緒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心智和高情商的好時機。
英語行業深耕10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伴魚運營總監。研讀繪本3000冊+,和國際TOP10出版社合作,採購過2500冊+繪本版權,繪本全網收聽量4000w+。曾作為Muellar College文化交流負責人,帶領中國小朋友參加跨文化交流項目。旨在分享優質英文原創繪本故事和少兒英語啟蒙相關內容。教你雙語帶娃,培養孩子的全球視野、道德品質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掃描二維碼加入
Tina大王的官方繪本交流群
獲取更多精彩繪本內容
參考資料:
《中國婦女報》:「學會情緒管理六步驟,讓孩子遠離抑鬱」
教育部關工委:「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