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鮮的大蒜頭大量的上市,這時往往是大蒜最便宜的時候,很多精明的主婦往往會趁這時囤上一些,畢竟大蒜是廚房的必需品,還是消耗品,日常用量非常大。趁便宜的時候多買點,也是能節約不少開支的。
然而,大蒜買多了不怕腐爛發芽嗎?如果保存不當,不是一樣會造成浪費,得不償失?我相信,精明的主婦,自都有一套很好的儲存方式,況且,現在網絡信息方便,網上也分享了很多關於大蒜儲存的方式。只不過,也正因為方法太多,五花八門,更需要大家仔細篩選。
網傳大蒜的儲存方法有很多,比如放「小蘇打」,用「蘋果」等等。然而通常一通折騰後,很多人卻發現,這些方法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大蒜該發芽還是發芽,該腐爛還是腐爛,只是白白浪費了食材和精力。
其實大蒜儲存並不是什麼難事,以前農村裡常用的老辦法就很好用。不知道大夥對小時候房前屋後懸掛著的蒜辮子是否還有印象?一旁懸掛著的,也許還有臘肉。自古,咱們就不缺儲存食物的方法。 那時候的農村,把大蒜收割回來後,通常都是用這個辦法儲存大蒜的,放上大半年也不會發芽,隨吃隨取,還非常方便。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個實用的「老辦法」吧。
晾曬儲存法
第一步:
大蒜在儲存之前,要找晴好的天氣將大蒜先晾曬一下,把表面的水汽都曬乾。如果是買回來的幹大蒜,只要稍稍曬1-2個小時就可以了,去除大蒜表面的溼氣。而現在剛上市的這種新蒜,含水量比較大,可適當延長晾曬時間。如果是自家收割的溼大蒜,就需要晾曬2天了,如果太陽過大,可以用蒜葉適當遮擋,不宜直接暴曬過久,還要記得經常翻動,每個面都晾曬到。
第二步:
大蒜完全晾乾後,減去葉子和根部,剝去浮皮,把破皮和有部分腐爛的這些大蒜挑揀出來,把挑出來的好的大蒜編成辮子,栓成一串的大蒜,不會編辮子也沒關係,找一根棉線,將大蒜一個個都拴起來,拴成一串就可以了。
第三步:
把編好的大蒜懸掛在背陽、通風的地方,比如窗邊,房簷下。掛好後就不要再去動它了,要用的時候再去摘取即可。
這樣保存大蒜的方式是最傳統和最有效的,看起來沒什麼「科技含量」,卻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經驗。
我是小喬的美好食光,每天在這裡與您分享我的美食生活。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請關注我,也期待您的點讚,收藏和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您的肯定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