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看到有人談論如果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方陣對上秦國軍陣誰厲害、或者說亞歷山大看錯地圖,走到印度等搞笑說辭。其實我們大家在中學歷史課上學過的世界歷史中,介紹的亞歷山大簡直開了BUG一樣,東徵西討,完全脫離了地球圈內的戰爭限制,接連滅亡了好幾個當時的文明強國,唯獨放過了中國。那我們先看看亞力山大是怎樣開的BUG。
亞歷山大20歲繼位平叛內部叛亂,徵服整個希臘地區城邦,留下12000步兵和1500騎兵維持對歐洲的勢力,之後他領著30000步兵,5000騎兵開始東徵,打敗波斯國王的駙馬40000人的部隊,一箭未發的徵服了埃及,還被埃及封為太陽神,毫不留情的打敗了波斯國王親徵的龐大騎兵,還擊敗了波斯東部行省的西徐亞人遊牧騎兵,一路幹到了印度,殺了印度的國王兩個兒子一個孫子,然後這個國王死心塌地的效忠亞歷山大。還找人查明印度河入海口,並繪製了海岸線地形圖。當然這些圖啊,文獻啊,你都查不到。只是西方人說亞歷山大做了這些,你向他們要證據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和你耍流氓,抨擊你,污衊你,轉移你的注意力,當你暈頭轉向的時候,他們會給你一個結論,他們是正確的,你是錯誤的。如果你還保持清醒,他們就再炮轟你一頓,直到你不在質疑他們了。西方人的這一套宗教式洗腦法還是相當有用,畢竟給他們的人民洗了2000多年的腦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亞歷山大東徵的疑點。
第一個疑點,人口,古代戰爭潛力還得是人,人口決定了你能不能徵服世界,但是古希臘有多少人口,這個沒有記載,(天哪,他們連這些統治基礎都沒記載,居然記載了天文,物理,數學等等學科,還能琢磨用一根棍子想撬動地球。天哪,居然在公元前3世紀,阿基米德就知道地是球狀的了,果然開的好BUG,脫離了地球圈文化發展規律,我好像知道的太多了!),那麼想知道古希臘有多少人口,我們還得算希臘的耕地多少進一步推算人口,那麼古希臘的地盤其實不足當今希臘版圖的一半。那麼古希臘地盤暫且算6.5萬平方公裡,它的耕地面積不足五分之一(借鑑徐巖松教授說法),古希臘可耕地面積大約1萬平方公裡(大約1500萬畝),土地質量怎麼樣呢,那可是互相隔絕的山地,說它土地貧瘠不為過,這也是為什麼波斯揍過它一回,就再也不來了,簡直是太窮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有能力,先進的民族都是佔領好地方,窮地方都是被趕的沒地方去的人待著。它的氣候十分不利於小麥,水稻等主糧種植,只適合種植葡萄、橄欖之類的作物。但是這玩意不頂飯啊,並且希臘的河流稀少,希臘這麼多的聰明人居然不修水利工程,百思不得姐啊。那麼分析完希臘的耕地情況了,再來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耕地情況,中國土地肥沃,但是據《周禮·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畝,一易之地家二百畝,再易之地家三百畝"。《孟子》」周人百畝而徹「。」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春秋戰國時期一畝地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一畝三分之一),通俗講就是在中國想養活一家人(5口人)你得良田33畝,中田65畝,差田100畝才行,希臘的那耕地,連中國的差田都頂不上。但是我還是給他算成都和差田一個級別的吧!1500萬畝÷100畝×5人=75萬人。難道75萬人靠葡萄之類的當飯?我們再給他折上30%,那麼75萬人×70%=52.5萬人。別和我說希臘人可以進口糧食,這樣的產業結構,直到法國19世紀中期才達到的。公元前是不存在的。52.5萬人可是整個古希臘地區所有人口了,但是希臘有數百城邦,據西方史學家說雅典有一二十萬人口,斯巴達有幾萬人口,那麼馬其頓還能剩下多少人口?馬其頓可是古希臘地區邊邊上的小城邦。萬把人口的馬其頓吞併了整個希臘,那個溫泉關呢?那個世界無敵職業軍團。300人幹掉波斯20000人的斯巴達,面對波斯死戰到底,遇到馬其頓甘願俯首稱臣?
第二個疑點,48500的職業兵力需要多少人口支撐,一個聰明到無以復加的民族又沒有記錄,還是得參考我國文獻,《孫子兵法》」凡興師十萬,出徵千裡,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處騷動,怠於通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也就是說出動10萬軍隊,需要七十萬個家庭供養,按一家五口算,兵民比例1:35。馬其頓48500的職業兵需要1697500人支撐,希臘全境才52.5萬。所以馬其頓不可能有那麼多職業兵,有人或許說遊牧民族全民借兵,記住那是遊牧民族不是農耕民族,人家騎馬搶完就跑,農耕民族就靠兩條小短腿,追擊和撤退!亞歷山大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兵源。
第三個疑點,軍隊不可能都是戰鬥兵種,他得有後勤,輔助兵種。那麼這個比例是多少呢,偉大的希臘人民又沒記載,還得參考我國,希臘的那些大聰明到底再幹些什麼?我國唐代,這可是無論醫療,還是裝備,素質,都比公元前強太多的年代,20000人的軍隊得有三分之一非戰鬥人員,亞歷山大出徵的35000人,得有11000多人的輔助非戰鬥人員。這樣一來亞歷山大的戰鬥兵種成了24000人左右。就希臘那貧瘠的程度,亞歷山大居然可以帶這麼多人,還能帶上30天的補給,天哪(不好意思,亞歷山大讓我吃了一頭鯨)亞歷山大出徵了。
第四個疑點,亞歷山大靠著5000騎兵,他的20000方陣先滅了波斯國王的駙馬,一個擁有2萬騎兵,2萬步兵軍團,還是在平原上,緊接著滅掉了埃及,埃及是第一個統治亞非歐的文明國家(埃及文字都失傳了,西方人是咋穿越知道的),敢和羅馬死磕的國家,居然不發一箭的接受亞歷山大的統治,還奉亞歷山大為太陽神(這個情節,我個人覺得,故事編下去得有一個補給站了,要不然不好往下編了)。然後波斯國王的親徵10萬大軍,包括波斯的4萬騎兵被消滅了(騎兵那時候可是相當於機械化部隊)。咱們都知道,並且都有記載的,歐洲和中亞,都是被遊牧民族虐了又虐的!可是再公元前他們的亞歷山大大帝,靠馬其頓方陣再平原上虐了西徐亞人的遊牧騎兵。可能有人會舉例中國也用步兵對抗過騎兵,但是他們會忽略,大部分時候步兵是被虐的,即使勝了,也是慘勝。這才讓漢武帝決定大規模培養騎兵。而不像亞歷山大帝靠步兵完勝遊牧騎兵,亞歷山大不停的衝向東方,帶領基本完整的還又發展的45000人衝向印度,俘虜印度國王,殺了國王的兩個兒子一個孫子,然後在死心塌地的效忠亞歷山大。這些現實嗎?
第五個疑點,亞歷山大出徵35000人到45000人徵服印度,亞歷山大這個人數保持的特別優秀,我們都知道拿破崙領軍40萬進攻俄羅斯,這個途中,非戰鬥減員16萬,這個時期的法國,無論是交通,營養,醫療,補給,都要比亞歷山大帝時期好的不止是幾個級別。不說打仗,就是從馬其頓走到印度,他還能剩多少人?這個直線距離大約是7800公裡左右。有些人會說中途可以補充兵員,那麼蒙古帝國打埃及的時候怎麼才10000人,按照說可以隨時隨地補充本地兵員,起碼蒙古軍隊10萬以上進攻埃及吧!尤其這種幾千公裡的距離從東方推到另西方,靠的是馬,而亞歷山大靠走,居然在公元前做到了。並且只用了10來年時間。簡直是可笑。
第六個疑點,中國歷史上記載過波斯,記載過羅馬,記載過印度,這樣一位偉大的帝王居然都沒聽說過,沒一點記載。這不符合中國人的風格。那麼亞歷山大再被他徵服的文明裡記載了嗎?很可惜也沒有。波斯沒記載過他,印度也沒記載過,埃及文字斷了傳承了,他們說埃及總督記載了《亞歷山大遠徵記》,他們又覺得不對,又說埃及總督是用希臘文記載的!但是史界有孤證不立的說法,所以就這一個證據不算數。亞歷山大這麼偉大,他的墓沒有發現,就是其他人的墓也沒提到過他。這是不是很可疑啊!!亞歷山大為什麼死的那麼早,其實就是編不下去了,還是把他寫死吧,他再不死肯定要和中國開戰了,中國有完整的信史,這樣就穿幫了。這也是為什麼唯獨亞歷山大放過了中國,其他的文明都斷層了,西方人想怎麼編都可以,唯獨中國不行。有人會說了波斯《列王紀》裡記載了亞歷山大,怎麼能說是孤證呢!那麼請看看《列王紀》裡的亞歷山大是和西方人的亞歷山大是一個人嗎?《列王紀》裡的亞歷山大是波斯人而不是希臘人。
第七個疑點,古希臘地區有數百個城邦,各個城邦之間的曆法都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曆法,他們是怎麼得到確切的公元前多少年的?
《列王紀》成書於公元11世紀。這也能叫歷史記載亞歷山大嗎?那裡面還寫了一個情節,亞歷山大給中國天子寫信,要領兵去拜訪,但是中國歷史對此毫不知情(他們不覺得很尷尬嗎?)。那時候波斯已經被阿拉伯徵服,皈依伊斯蘭教,這也是回歸我的主題《亞歷山大大帝真實存在嗎?他更像是一個歐洲與中亞宗教戰爭下的小說人物》,我所熟知的歐洲和中亞的宗教戰爭(歐洲稱為十字軍東徵)正發生在11世紀,歐洲想徵服中亞,提出我們的亞歷山大大帝再公元前就做到了,而中亞想徵服歐洲,也提出了,再公元前一個叫亞歷山大的波斯人徵服過歐洲。那麼我們也可以徵服他們。雙方渲染小說人物亞歷山大,成就了他不可一世的霸業。
歡迎大家留言探討,反對西方式洗腦的炮轟!
亞歷山大雕像
戰爭
亞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