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扶不扶?路遇疾患救不救?這本不該是問題,但近年不斷由此引發的糾紛,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比如,江蘇徐州的「90後」小夥,曾主動扶起一名騎車摔倒的男子並送醫治療。誰料對方倒打一耙,誣稱小夥撞人。交警多方查閱監控錄像,才還小夥清白。很多類似的新聞都曾引發網友熱議。
春晚小品《扶不扶》劇照
好心人伸出援手卻遭遇「碰瓷」訛詐的事件,以及雙方各執一詞、輿論頻頻反轉的「羅生門」,讓「扶不扶」「幫不幫」成為拷問社會道德的難題。
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被俗稱為「好人法」的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相關業內人士和法律專家表示,中國「好人法」的正式實施,將從法律層面鼓勵更多人「路見危難,伸出援手」,同時對「英雄流血又流淚」說「No」。
民法總則第184條為好人「撐腰」
從2016年12月到今年3月,民法總則(草案)第184條經歷了3次修改。
最初的版本是「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害人損害的,除有重大過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經過三次修改,大會表決稿刪除了前幾次審議稿中的「重大過失」字樣,僅規定「因自願實施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幾次修改釋放了鼓勵大家見義勇為的明確信號。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說:
「第184條回應了近幾年老人倒地不敢扶等社會熱點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突發狀況,一旦倒地不起,大家面臨三種選擇,一是等待公力救援,這種救援很難做到非常及時;二是親友來救助,但很多時候也無法第一時間聯繫到親友;常態是發生意外後身邊的人能夠進行幫助。第184條填補了此前的法律空白,規範了這類行為,從法律層面鼓勵更多人勇敢伸出援手。」
除了第184條,民法總則第121條規範了沒有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的情況下,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進行管理的行為,幫助他人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支付為此產生的費用。
比如受益人心臟病摔倒被好人送到醫院,他應該支付打車費。第183條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情況,如果好人因為救人行為受到損害,侵權人要承擔損失,受益人可以自願給予適當的補償。如果沒有侵權人,或者侵權人逃逸、沒有能力承擔損失時,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的補償。
專家:見義勇為需要「正確姿勢」
如果施救人有重大過失、特別粗心甚至故意造成受益人損害,是不是也不承擔責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認為,第184條並不意味著可以免除所有一切可能的責任,實際應用中還是應該排除特殊情況。
第184條的緊急救助行為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救助人的緊急救助行為是基於自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行為,而不是專業救助行為。
二是救助發生在緊急情勢之下,即受助人的人身健康等處於緊急情況需要獲得立即救助。
三是受助人所受損害與緊急救助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係。如果損害的發生是因緊急救助之前或之後的救助人行為造成的,則不能適用本條法律規定予以免責。
幫忙不添亂,呼喚更多人學習急救知識和技能
相對於「不敢救」的複雜心理,「不會救」的難題看上去並不難解。然而,急救能力不足正是目前制約好人出手相救的掣肘之一。
中國公民在急救知識普及方面還遠遠落後於許多發達國家。數據顯示,歐美發達國家公眾施救普及率比較高(美國高達85%、法國為40%、新加坡為30%),但中國的普及率還不到5%。而公眾急救技能普及率與「是否願救」的意願密切相關。
例如,被稱為「美國好人法」的《好撒瑪利亞人法》由於出現的時間較早,通過「免責式保護」為好人鬆綁。通過法律的保護式鼓勵讓公眾急救技能的普及率得到了極大提升。
王成說,民法總則第184條通過法律形式讓好人出手沒了後顧之憂,但要做到有效及時的幫助,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應該加強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才能讓更多好人出手更專業。
附:醫學科普MV《最炫急救風》
北京協和醫院胸外科醫生邴鍾興主演的《最炫急救風》
網友熱議:
對於「好人法」的到來,網友最關心的又是什麼呢?
@松鼠diff:比起好人法,更想看到訛詐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愛淚痣白:希望以後不會有因為救人而被要求賠償的事情發生!
@美途笑笑:救人還要惹官司這是讓人心寒的地方。就像現實版的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
@沐云:我就怕有些人因為不用承擔責任,大手大腳的幫忙,好心做壞事。
憑藉一部「好人法」,可以徹底解決「好人難做」的尷尬嗎?
這也是道德問題、社會問題,除了立法技術的完善、司法公正的實現,還需要法律與道德的堅守與互動。
「好人法」要想真正落地,至少還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公眾號
第一,社會要更多揚善,對好人的表彰和保障力度,從物質到精神,一個不能少。
第二,堅決懲惡,對於誣陷訛詐者嚴格依法追責。
第三,普及救助常識,讓更多人能有能力進行專業的救助。
好人法來了,你扶不扶?
聲 明
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網、新華社、人民日報(版權歸屬於原作者)
「白銀圈圈」尊重文章及圖片的作者權益,與粉絲共同維護網絡智慧財產權。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通過微信告知(小編微信:Dx1211),我們將及時做出標註或刪除。
資訊丨白銀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暨景泰魚蝦美食節白銀水川康養節盛大開幕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