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榮絕密往事:他為什麼沒有像杜月笙一樣離開上海?

2021-02-13 讀報時間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我們

導讀:黃金榮「作秀」式的掃大街,僅此一次而已。他已垂垂老矣,休說是掃馬路,連走路都要人攙扶了。他能以85歲高齡,得以善老在生養他的故土,也是福分了。黃金榮的聲名和罪惡,終於都隨著歲月飄散,塵埃落地,任人評說去了。

這是一張被廣泛傳播、且具有時代更迭意義的照片——昔日青幫頭目黃金榮在上海大世界門前掃地,時間為1951年。從照片上看,八十多歲的黃金榮已衰老無力,拄著一把掃帚,似乎連腿都挪不動了,旁邊兩個垃圾車是空空如也。在今天看來,這場景還真有些讓人心生憐憫——這個垂暮的老頭兒,幹嘛非要被派去掃地,特意在大庭廣眾之前受到羞辱呢?我真的在心裡嘀咕過:政府這麼懲罰一個即將入土的老人,是否有違人道呢?


(黃金榮在大世界門前掃地,堪稱「威風掃地」)

細細了解之下,這幕後的故事還真不簡單。其實,這場面是一個精心作出的安排,背後的決策者層級很高,其來龍去脈頗為複雜。雖然關於黃金榮和青紅幫的著作如今已多到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圍繞黃金榮的終極命運,我還是聽到了一些當事者的親口描述,很生動。其中一位講述者就是著名的劇作家杜宣,當時陳毅市長派他代表軍管會,去向黃金榮做了一次「訓話「,其威懾力竟讓昔日的青幫大佬嚇尿了褲子!

當年在上海灘顯赫一時的青幫大佬黃金榮,怎麼會淪落到如今地步呢?首先要回答的疑問是:他為什麼沒有像杜月笙一樣離開上海?杜月笙在解放前夕帶著全家,包了一艘輪船去香港,請「黃大哥「一起走,而他選擇了留在上海。據事後披露,原因有三個:其一,幫派勢力講的是「地盤」,黃金榮去了香港或臺灣就只能「寄人籬下」,何苦呢,。其二,黃金榮的財產大都是不動產,地皮房子再多也搬不走。其三,他已82歲,老邁多病,自稱廢人一個,不願將屍骨拋在外鄉。然而,所有這些原因都不如最後一條來得重要,那就是:黃金榮已經從共產黨高層得到了某種「承諾」。

這「麻皮金榮」混跡上海大半個世紀,販毒綁票開妓院,什麼壞事沒幹過?現在眼看共產黨得了天下,聽聽他怎麼對人說:「聽天由命罷,反正只有老命一條,隨共產黨把我怎麼樣。我這把年紀了,共產黨總得講點人道……」

其實呢,黃的親密老友楊虎,有一天悄悄前來拜訪,已經給他遞了話,說共產黨希望他黃金榮不要走,留在上海「將功贖罪「。楊虎親口對他秘密交底說:「共產黨的領袖知道你,只要你不再做壞事,可以既往不咎,不來捉你。」並且將一張陳毅手寫的條子交給黃,說可以出示給進城部隊以保安全。這張「保命手諭「是否存在,今天已無從查證,但黃的心腹龔天健和孫子黃起明都聲稱,親眼看到過這張條子。於是黃金榮便讓手下收集門徒的名冊,向地下黨交出了400多名幫派頭目的名錄,並要他們不要輕舉妄動,給自己留條後路。

章士釗夫人也帶來過共產黨方面的口信:「只要在解放後擁護共產黨,不再和人民為敵,我們一定都能按「既往不咎」的政策辦事,希望你留在上海,不要輕舉妄動。「黃金榮瞻前顧後,也覺得留在上海才是上策。他家中的「四教廳」裡,原先高掛著一幅蔣介石親筆題寫、贈送給黃金榮的額匾,上書"文行忠信"四個大字,這時也趕緊摘下來砸了,以表明態度。


(黃金榮住在上海市中心的黃家大院,氣派非凡,地址為「龍門路鈞培裡一號「)

解放上海的槍炮聲響過,人民政府一進城就面臨著混亂不堪的社會秩序。民政局長曹漫之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和公安局長楊帆兩個人化了裝,到街上叫了一輛黃包車,一到上橋就有小孩硬上來推車討錢,下橋就又換了一夥,他們背後都有「老大」控制。這兩位「局座」知道,對大大小小的幫派勢力要動真格清除。

治理舊上海的渣滓、毒瘤、黑道,手段快、準、狠,作惡多端的「斧頭幫」、「碼頭幫」等等,很快被抓了一批,殺了一批,市民拍手稱快。但是,黃金榮卻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很多人以為他已逃離上海,甚或已經死去了。

其實,黃金榮活得很是自在逍遙。人民政府允許他照常經營他的產業,如大世界、黃金大戲院等,每月都有一筆不菲的收入,養著黃家上上下下二十多口人,日常開銷綽綽有餘。他也照樣享受著他的「三件套」:吸大煙,搓麻將,泡澡堂。他對人說,這「三件套」是他最大的享受,要陪他到老死,不管是國民黨當權,還是共產黨掌天下,都是如此。當初杜月笙要拉他一同去香港,黃金榮回答道:「月笙,你替我想想,假使我去了香港,頭一樣,差館(警局)裡發現我抽大煙要捉。第二樣,你叫我到哪裡去找碰銅棋的搭子?第三樣,香港有沒有澡堂 ? 能不能容我這八十多歲的人每天去泡趟浴,這些都是問題。」於是,這黃金榮照樣是天天「三件套」:早晨上茶館,下午搓麻將,晚上泡澡堂,即蘇北人所謂「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也。

不過,這種逍遙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很多市民漸漸知道了黃金榮還好好地呆在上海,非常不滿,一封又一封的信寄到了市政府、總工會和公安局,堅決要求人民政府「為民做主」將黃金榮逮捕槍斃。在一次上海各界代表大會上,總工會女主席湯惠芬上臺發言,慷慨激昂:「我向陳市長要求,向黃金榮這樣手上沾滿鮮血的人,專門和共產黨作對,應當抓起來。」全場熱烈鼓掌。臺下的與會者,包括一些大資本家,都在等著看陳毅如何作答。

陳毅拿起話筒說:「湯惠芬的感情我們理解,但這樣做不合黨的政策。我們在解放前要他不要走,他沒有走,把徒子徒孫的名單冊子都交出來了,憑這點就不能抓、不能殺他,我們要信守承諾。」但是,對民眾的呼聲也必須有所交代啊。

於是,便有了本文開頭杜宣向我講述的故事。 剛滿65歲的他,記憶力十分鮮活,如同描述一場「上海灘」黑幫的落幕大戲。那麼,當時只有三十來歲的劇作家杜宣,怎麼會被派去「訓話」黃金榮呢?原來,杜宣原名桂蒼凌,三十年代就是上海的左翼戲劇家,並參加了共產黨,1938年從日本回國抗戰並參加了新四軍,因此當三野解放上海時,杜宣也是軍管會的一名接管幹部。

杜宣說,那天陳毅市長把他叫去問:「你們對上海的流氓頭子、流氓組織怎麼辦的?」杜宣說,」已向潘(漢年)副市長請示過,他說暫時不要動。「陳毅說:「要給黃金榮一點約束才行!你就代表軍管會找他訓一次話。」杜宣立即著手執行。


(杜宣在家中接受採訪時,已是一位知名的戲劇家)

杜宣代表軍管會前往黃府「訓話「的地點,正是鈞培裡的黃公館。1927年也就是在這裡,黃金榮和杜月笙、楊虎三人密謀了血洗共產黨的「四·一二」屠殺事件。如今乾坤倒轉,必須宣示人民政權的威嚴,杜宣特意穿上一身筆挺的軍裝,腰間別著手槍,帶著的戰士們全副武裝,坐了兩輛掛牌軍管會的中吉普車,威風八面地直奔黃金榮家而去。

杜宣描述了這樣一幕場景:這天下午,兩輛吉普車開到鈞培裡黃宅門口,杜宣代表上海市軍官會,帶領著十餘名全副武裝的解放軍戰士跳下車來,立即就在黃宅的前門、後門都布了警戒(要知道,在黃金榮鼎盛時期,租住在他家周圍的門徒就有上千人,大意不得)。杜宣進了門,走過一條長長的甬道,兩邊站了十來個跟班,一色的光頭,上身白褂下身青褲,打著綁腿,低頭恭恭敬敬地站班。杜宣徑直走進去,只見黃金榮穿一身白色紡綢衫,由兩個徒弟攙扶著顫巍巍地等候在門前,緊張萬分,一股尿液竟然順著褲腿流了下來。他忙不迭地開口說:「我黃金榮在上海灘幾十年壞事做盡,我販賣毒品,販賣人口,殺人綁票都做過,貴軍進城沒有殺我,是貴軍的寬大……」黃金榮年紀太大,牙齒脫落,口音不清,嘟噥的這幾句話,還得由旁邊的徒弟一句句翻譯,才能聽懂。


(昔日黃金榮在「鈞培裡一號」的住宅)

杜宣向他重申了軍管會的「約法三章」:所有幫派和黑社會組織必須停止一切活動,向政府交代以往罪行,不許為非作歹,否則一定嚴懲不貸。黃金榮連連點頭:「是是是,如果我手下的徒弟有誰不守規矩,請拿我是問。」他接著又表白說:「杜月笙是我的徒弟,因為他手上外匯多,跑到香港去了,我問他借20萬他都沒有給,一點不講江湖義氣。」

黃金榮接著又從懷裡掏出一塊金色掛表,說是蔣介石贈給他的,現在上交給政府處理。他指著表蓋上刻的字,只見「金榮夫子大人惠存,蔣中正敬贈」幾個小字清晰可見。杜宣正色道:「我們不收你的東西。「一口回絕了。


(大世界如今已經沒落,但當年的繁華還留在老上海的記憶裡)

這時,黃金榮身邊冒出一個人上前插話說:「黃先生年紀大了,我代他說幾句。我們黃家現在已經學習了貴軍的共產主義,實行了供給制,黃先生的金榮大戲院等兩個劇場、大世界和四條裡弄的房產收入,都平均地分給了下面的徒弟。」

這傢伙自以為聰明,竟想用什麼實行「供給制」來糊弄政府,保護黃家利益。其實在此之前,公安局已調查過此人的真實身份,乃是軍統派去黃金榮身邊的一名大特務。杜宣不動聲色地回應說:「我是在跟黃金榮說話,不是在跟你說話,你是誰,是什麼身份,我們還不了解。」

黃金榮這時又巴結地說:「我還要向貴代表坦白一件事,我的一個孫子,其實是我的兒子。」杜宣猛地一下子還沒聽懂,傍邊那特務便說:「就是講扒兒媳婦的灰。」杜宣說:「我們來不是為了聽你這些烏七八糟的事。」黃金榮還想再「表現」一下,更進一步提出:「為了表示對貴軍的擁戴,我認購一千份公債。」

杜宣最後說:「我們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立功受獎。只要老老實實不再進行一切不利於人民的活動,過去的罪惡,我們可以從寬處理。」黃金榮唯唯諾諾,不敢多吭一聲,仿佛不知所措。杜宣繼續告誡他:「今後一定要老老實實,如發現你再做欺壓人民,違背人民政府的行為,那就要從嚴法辦了。」這時黃才不斷地鞠躬,連聲說:「保證不再做壞事……」杜宣對我描述這一切的時候,就像一幕歷史大戲行將落幕一般,令人難忘。(容我在此八卦一下:杜宣結髮幾十年的老伴葉露茜,曾經是趙丹的妻子,因趙丹被捕入獄、傳說已死亡才又嫁了杜宣)。

然而,晚年黃金榮和上海灘的複雜糾葛,並不能夠到此結束。


(黃金榮又稱「麻皮金榮」,但到了老年,臉上的麻子倒不那麼扎眼了)

不說別的,就拿抽大煙來說,政府明令禁止,但黃裝糊塗,照吸不誤,且家中藏了大量上好的大煙土,據說「足夠他後半世之吸食」。當時黃家上上下下二十多口人,都住在龍門路均培裡一號,生活依舊滋潤。錢從哪裡來呢?原來,人民政府當時允許黃金榮照常經營他的產業,如大世界、黃金大戲院、榮金大戲院等,每月都收入不菲。據說黃金大戲院,就出租給了華東文化部下屬的大眾劇團,每月收入約數百萬元(舊幣)。黃金榮還有幾處房產,也都由門徒承包,對外出租,租金數目可觀,生活開銷還可以應付。

雖然黃金榮對外訴苦說,大媳婦李志清席捲黃家財產去了香港,但據說那乃是黃金榮私下安排的。她不但在香港買下房子,還每月寄錢給上海的黃家。此外,家中成員還有二兒子黃源燾、孫兒、孫媳兩位、門警兩個、女傭三個、男傭五個、司機兩個、三輪車夫一個、燒飯大廚兩名等等。解放後尚且如此,想見他鼎盛時的威風更是如何了得。加上來來往往的舊友、門徒,談不上車水馬龍,但也頗不寂寞,一天開飯五六次,是稀鬆平常的事。無論如何,麻將搭子總歸湊得齊。這似乎比遠在香港的杜月笙,只能聽孟小冬的京劇清唱,顯得略勝一籌。

可是,到了1951年初,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後,黃金榮的日子開始難過起來,市民甚至自發湧到黃宅門口,要求他出來接受批鬥。一封封控訴信、檢舉信,如雪片般飛進市政府和公安機關,懇請政府作主,為民報仇雪恨,這使得黃金榮非常緊張,日夜坐臥不安。

偏偏這個時候,公安局又得到情報,說黃金榮家中藏有槍枝,這下非同小可,局面一下子變得嚴重起來。

黃金榮家藏有槍枝?這情報立刻驚動了公安局。公安局派人前往黃家進行全面搜查,抄出長短槍十枝,其中兩枝已鏽壞,另有子彈數百發,日本刀數把。時值鎮反高潮,黃家匿藏武器案的反響可想而知。當時正值「鎮反」風頭上,公安局一夜之間逮捕了8000餘名幫會流氓和特務分子,黃金榮的門徒丁永昌、曹桂生都已被逮捕,這下黃家私藏槍枝是「撞上了槍口」,他本人真正感到了恐懼,擔心政府隨時會來抓他,甚至會真的槍斃他。他主動交出的一把超微型手槍,就是他的「進步表現」之一。

(黃金榮使用過的「三寸金槍」,現收藏於上海市公安博物館)

黃金榮使用過的這把「金槍」,是比利時造的「李若佛」袖珍轉輪手槍。它的鍍金握把,可以向前摺疊到轉輪下方,摺疊後其體積只有雞蛋大小,可以輕鬆地隱藏在成年人手掌中,故有「三寸」之稱,不過它的口徑卻達到了6.35mm,而且轉輪內可以同時裝填6發子彈。當年誰會知道這個吊在主人腰間、酷似菸絲袋的小皮囊裡,竟然裝著能迅速致人於死地的武器呢?

事後經查,黃家的槍枝是黃金榮養子所藏,他並不知情。但是,民眾要求嚴懲黃金榮的呼聲日益高漲,政府方面反倒有些為難。為什麼呢?因為劉少奇等中央領導曾說過,對黃金榮等幫派首腦採取「觀察一個時期再說」,只要他們不出來搗亂,就不動他們。但是現在對群眾呼聲也不能不有所回應。

於是, 市政府委派副市長盛丕華、及梅達君和方行三個人,在政協辦公地點(即和平飯店)召見黃金榮。盛丕華是開「紅棉酒家」的工商界人士,請他出面參加,也是想減輕黃金榮的緊張情緒。盛丕華首先說:"人代會上有些代表提出控訴,要求政府處理你。你生平罪惡甚大,但解放前幾年未曾作惡,解放後尚能安分守己,且年已84歲,可由你先向人民表白罪行,再行處理。" 

方行接著說:"人民政府未曾處理你,並不是說你沒有罪惡,你應主動向人民交代。可用悔過書在各報刊刊出,內容是承認自己罪惡,擁護政府法令,規勸已被捕黨徒真誠坦白,立功自新,以求得人民的寬大。" 

黃金榮連連稱是,回家後,趕緊囑咐秘書龔天健執筆,起草悔過書。在這份悔過書中,他竟妄稱自己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支持者,救濟難民的"慈善家"等等,又竭力將他的歷史罪行推脫給他人,並沒有悔改認罪的誠意。軍管會駁回了他的「悔過書」,讓他端正態度重寫一份。 這第二封悔過書於5月20日在《文匯報》、《新聞報》發表時,改名為"黃金榮自白書"。


(黃金榮的《自白書》,經修改後發表於1951年5月20日的《文匯報》)

在自白書中,黃金榮簡述自己的生平,歷數自己的歷史罪行,自稱要"重新做人",「報答政府的大恩大德」云云,最後還說:"請求人民政府特別寬恕我,我一定要好好地做愛國的事體。」  

沒想到, 自白書公開登報後,廣大市民不僅不予認同,反而更加激憤。市政府進行專門研究之後,一面召開市民代表座談會,解釋對黃金榮的寬大政策,另一方面,要求黃金榮做一次面向公眾的「低頭認罪」表態。讓他到大世界門前去「亮相」掃地,也算是對市民的一個交代,早日「過關」。這,就是本文開頭那張黃金榮掃地照片的「幕後緣由」。

當時,市政府專門邀請了各大報刊的記者,準時趕到大世界門前拍照,而大世界正是黃金榮權勢如日中天的象徵。這一場事先張揚的「勞動改造「用意深遠,第二天,照片立即出現在國內外各大報刊的頭版,極大地震懾了上海灘殘餘的幫派勢力,巧妙地舒緩了市民心中怨氣。它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當然,黃金榮「作秀」式的掃大街,也僅此一次而已。他已垂垂老矣,休說是掃馬路,連走路都要人攙扶了。而那邊廂在香港,杜月笙在這同一年悽悽涼涼,客死異鄉,只活了63歲。看看當年聲勢顯赫的上海流氓幫派三大首領的命運,張嘯林早已因為投靠日本人做了漢奸,在1940年被軍統「鋤奸隊」打死,接著是杜月笙病死香港,就只剩黃金榮一個人,還算活得最長壽,只不過整日裡提心弔膽,閉門不出,雖然重病在身,卻固執地拒絕去醫院治療。

1953年夏天,不久於人世的黃金榮,讓人在家門口放了一把太師椅,每天都要在這把椅子上坐個半天,默默看著馬路上的車水馬龍,誰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6月20日,一代梟雄黃金榮終結了他的傳奇一生。 


(黃金榮的墓地上如今荒草叢生,又有誰能阻擋命運的輪迴、歲月的銷蝕呢?)

畢竟,能以85歲高齡,得以善老在生養他的故土,也是福分了。黃金榮的聲名和罪惡,終於都隨著歲月飄散,塵埃落地,任人評說去了。 (全文完)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黃金榮 杜月笙:不一樣的「大哥」
    「對於黃金榮與杜月笙,我們至少可以有兩種讀法,一種是如坊間閒人一樣獵奇軼事以消磨時間,另一種,則是把他們與時代的關係梳理清楚,從中發現在社會大趨勢之下,他們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設定邊界。」另一種是,黃金榮離開後,法租界的小流氓失去了老大,進入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街頭打殺不斷,治安一時大壞,於是首腦專程赴蘇州,請黃金榮出山,並將他由探長晉升為領班。租界小流氓為什麼會聽黃金榮的話?因為其中很多人是他的門徒。可是,嚴格來講,黃金榮並不是青幫中人,因為他沒有拜師,直接就按青幫的規矩開山收徒了。用老上海話說,他根本是個「空子」,即冒牌貨。
  • 舊上海灘頭號流氓大亨黃金榮,為何沒有同杜月笙偷渡去香港?
    舊上海灘頭號流氓大亨黃金榮,為何沒有同杜月笙偷渡去香港?1949年4月27日深夜,上海青幫大佬杜月笙乘坐輪船逃往香港,三天後上海解放,其實杜月笙在決定離開上海前親自前往黃公館,拜見恩師黃金榮勸其一同離去,而黃金榮的回答是,我老了,經不起折騰了,聽天由命吧,所以黃金榮留在了上海。
  • 黃金榮為什麼拒絕逃離上海
    黃金榮尋思:自己離開上海,花費一生心血經營的大世界將會成為無主財產。即使由養子繼承,也極可能被共產黨沒收。只要他留在上海,大世界就是他的產業。黃金榮臨死前,將養子黃源濤叫回家中,口傳遺囑,最後感嘆道:「我的一生,都風掃落葉去了,留下的只有這個大世界了。」黃金榮臨終還念念不忘大世界,假若他去了香港,恐怕就要死不瞑目了。「三件套」是黃金榮甘願留在上海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第二種說法。
  • 青幫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的起家史
    一看都這情況了,這些債主一看,這錢也要不回來了,順水推舟吧,站起來恭祝黃金榮又收高徒,這個他欠我們的錢,我們就當隨份子了,這個事就這樣化開了。就這樣,蔣介石拜黃金榮為師傅,所以那時候黃金榮跟蔣介石走得很近。到後來1949年,上海和平解放後,出於上海整個的穩定,只要不出來搞破壞,中國共產黨沒有管黃金榮。那陣兒黃金榮為什麼沒跑到臺灣香港去呢?
  • 黃金榮和杜月笙:曾經的風光與最終的結局
    這位上世紀初在上海叱吒風雲將近半個世紀的梟雄,深知自己雖然看上去是一條無人敢惹的地頭蛇,但在真正的權貴面前,青雲直上或家破人亡,都只是分分鐘決定的小事。向最大最強的政治勢力靠攏,一向是黑社會賴以生存的關鍵。清末民初政局動蕩,上海的實際統治者像俄羅斯輪盤一樣地轉。黃金榮的應對方式就是大面積撒網,寧可薄收也要廣種。寧可錯看巴結一千,絕不任性得罪一個。
  • 杜月笙是黃金榮的門徒,為何最後黃金榮願意平輩相交
    黃金榮和杜月笙的大名想必都知道,在上海呼風喚雨的兩個黑幫大亨,但是他們的關係確實卻是有些亂,黃金榮當年可是上海灘教父,杜月笙初出茅廬的時候只是他的跟班。可是後來為什麼黃金榮卻要屈尊和杜月笙稱兄道弟,兩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青幫頭目黃金榮自稱「天」字輩,杜月笙稱他「恩師」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053字,閱讀約5分鐘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在上海最有影響力的是三大青幫頭目黃金榮、張嘯林和杜月笙,時局動蕩,青幫在上海的勢力無人能擋,這三大幫主廣收門徒做一方霸主。在這三位霸主中,年紀最大的黃金榮,在青幫中地位最高,甚至可以忍受杜月笙稱他為"老師"。
  • 杜月笙為何能夠後來居上?只因這一點他比黃金榮看得透徹!
    比起杜月笙,黃金榮出來混社會要早得多,等於是杜月笙師輩的青幫人物。當杜月笙還只是上海灘一個不起眼的小混混的時候,黃金榮已經做了法租界華探,在上海黑白兩道通吃。但是黃金榮後來的發展卻遠不如杜月笙,杜的實力和名聲都遠超黃金榮,以至於蔣介石率領北伐軍攻入上海後,不找一起闖過的黃金榮,轉而請杜月笙出面對付上海工人糾察隊。
  • 斧頭幫王亞樵,為什麼不怕流氓大亨杜月笙和黃金榮?
    當時上海正是魚龍混雜之時,各種幫派林立,其中以青幫最大。由於其是安徽人,到了上海之後接管安徽旅滬同鄉會。有一次資本家耍賴欠工人工資,王亞樵帶著斧頭幫的大批人員浩浩蕩蕩就去了,從此就出名了。後來李鴻章的族孫李少川知道這件事,親自到到上海找到他。兩人都是安徽老鄉,可能同鄉有些好感在心裡。李少川開門見山說道:希望他能為在滬的安徽籍勞工做靠山,在上海建一個自己的幫派,能在上海立定腳跟。
  • 上海三大亨 杜月笙黃金榮背後的女人
    民國上海灘的傳奇女人,既是黃金榮妻子,又是杜月笙引路人~~林桂生林桂生林桂生出生於蘇州,18歲來到上海,憑著自己年輕姿色美貌處事圓滑,20來歲年紀就是妓院老闆娘。黃金榮在上海有一定的地位,也有自己的幫派,在上海攤魚龍混雜。直到遇到了林桂生,這才有了後期的黃金榮。
  • 民國往事,杜月笙為何在1949年逃離上海?
    引子上個世紀的民國,大量的報章,今已塵封,《圖遊華夏》百家號在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潛心鉤沉,精心整理,匯成《民國往事》系列文章,供讀者朋友再回民國,同探百年間的悠悠往事。本期以1949年杜月笙逃離上海為內容,篇幅較長,全為真實圖文考證分析,喜歡野史的朋友請繞道。
  • 杜月笙的興衰往事
    只不過青幫還沒走完第三步就被我黨給滅了,青幫沒走完,青幫頭目杜月笙卻走完了,這也是為啥現在網絡上對老杜的評價非常非常曖昧,如果不了解他的平生,甚至會產生一種俠之大者的錯覺,甚至多多少少有點慈善家的味道。 不過要想說清楚杜月笙,就得說清楚黃金榮,因為沒有黃金榮,就沒有杜月笙。
  • 人物 上海往事之黃金榮:這個被章子怡戴綠帽的老人家,蔣介石都曾在他面前下跪
    黃金榮向最大最強的政治勢力靠攏,一向是黑社會賴以生存的關鍵。清末民初政局動蕩,上海的實際統治者像俄羅斯輪盤一樣地轉。黃金榮的應對方式就是大面積撒網,寧可薄收也要廣種。寧可錯看巴結一千,絕不任性得罪一個。
  • 張嘯林被暗殺後,黃金榮如何看待杜月笙?和他較勁成立「榮社」
    而他倆曾經的老大哥黃金榮卻在這個時刻卻沒有了動靜,無人知道在得知三弟協助戴笠殺死二弟的他,會是怎樣的看法。日本人佔領上海之後,一時間沒有能力完全控制上海,他們急需要上海有名望的人士幫助他們統治上海市民。上海三大亨就是最佳的人選,在日本人看來,他們可以為名利專做些違法勾當,自然也可以輕易被利益收買,但他們沒想到去請杜月笙和黃金榮之時卻是無功而返。
  • 黃金榮為什麼沒去臺灣或香港,而是留在上海掃大街?
    論資排輩,黃金榮是資歷最老的,不過杜月笙及張嘯林憑藉各自的手段與之並肩而坐,上海也成為了這些人的樂園,門徒上千,黑白通吃,並將觸角延伸到了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像這類人物如果不配合,發動手下搞破壞,對上海的穩定極其不利。
  • 他才是青幫的老大,黃金榮見了叫師父,杜月笙見了直接下跪!他是誰
    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上海灘青幫教父杜月笙。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三足鼎立,其青幫勢力遍布整個法租界,一時之間,風光無限。但是在當時來說,青幫的真正老大,另有其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個番外篇,聊聊上海灘青幫背後的真正的掌權人。
  • 林桂生對杜月笙有大恩,她晚年退隱之後,杜月笙有沒有去看過她?
    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三碗面哲學」,也就是所謂的人面,場面,還有情面。這三碗面很難吃得開,但是杜月笙這麼一個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的人,卻吃得津津有味,並且如魚得水。為什麼?當時的人對於上海三大亨有一個評價:「黃金榮愛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也正是因為他會做人,才能把人生三碗面吃透。
  • 流氓頭子杜月笙的興衰往事
    杜月笙顯然已經被中國人給玩壞了,他如果泉下有知,估計也是看的一臉懵逼。不可否認,杜月笙在漫長的流氓生涯中也有那麼幾點亮光,但終歸到底他還是個黑社會性質的上海流氓,這是怎麼洗也不應該洗白的。1.沒有黃金榮就沒有杜月笙。
  • 杜月笙上海風雲40年,世人說他是上海皇帝,他卻活成悲情梟雄
    可倘若就此收手,黃金榮在上海灘的地位還不至於一落千丈,可腦子發昏出昏招的時候誰也攔不住。他為了娶露蘭春,竟然要和林桂生離婚。他黃金榮能有此番成就,林桂生功不可沒,實實在在的女智囊,最後卻落到這般田地,不過林桂生終究也並非一般女子,不氣不怨,安安靜靜的離開了黃公館。可露蘭春也不是一個安分的貨色,正值壯年的她又怎能安分守己的陪在黃金榮的身邊。
  • 曾綁架黃金榮,逼杜月笙下跪的公子哥,後來他是什麼結局?
    當時在上海,一般人見了他都會躲得遠遠的,畢竟萬一被他咬上一口,你除了自認倒黴,難道還能衝上去跟人家較量一翻?當時,有怕他的,自然就有不怕他的。比如曾經名動一時的上海灘老大黃金榮。一個是混官場的,一個是混黑道的,都是有脾氣有膽量不差錢的人,真要碰到一起,就看誰的手段和後臺更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