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蝙蝠中隊》這首歌曲我想大多數人都聽過,是劉德華演唱的,出自《美麗的一天》專輯,無論是歌詞和曲調都很憂傷,當時我聽這歌曲時也是覺得歌詞如大多流行歌曲一樣,都是杜撰的,但後來我好奇的搜了一些資料,沒想到這竟然是真的。
首先說下故事的背景
1953年韓戰結束,東西方進入冷戰時期,美國渴望搜集我國大陸的電子情報。於是蔣介石指派兒子蔣經國和CIA(美國中央情報局)籤約,雙方以「西方公司」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成立34中隊和35中隊,直接受命於宋美齡,專門替美國搜集情報,偶爾也空降情報員。(註:34中隊是黑蝙蝠中隊,35中隊是黑貓中隊,以下只介紹34黑蝙蝠中隊)上圖是黑蝙蝠中隊成員與蔣介石的合影。
34中隊行動時晝伏夜出,與蝙蝠的習性相同,於是該隊被命名為「蝙蝠中隊」。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鬥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
出於安全考慮,執行任務的B—17、P2V型偵察機都漆被成黑色,因此這支中隊又被稱作「黑蝙蝠」。「黑蝙蝠」一般在下午4時左右出動,黃昏以後進入大陸空域。他們憑藉先進的電子設備,利用夜幕掩護,沿著100米至200米低空飛行,有時為了躲避雷達,甚至在30米左右超低空飛行。
由於經常進行超低空飛行,「黑蝙蝠」每次出航總像跟死神挑戰一般,沒人能保證一定可以安全返航。在密集的炮火中竄逃,對「蝙蝠中隊」隊員而言,更是家常便飯。上圖是1959年5月29日在廣東被擊落的815機尾部殘骸。
每次「黑蝙蝠」完成任務返航後,早已在新竹基地守候的美方人員立即登機拆卸飛機上的電子偵察設備,然後用專用飛機直接送回美國進行研究分析,其結果,臺灣方面僅僅能夠得到美方視情施捨的一星半點而已。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美國人對收集到的情報是滿意的,不然他們不會迫使「黑蝙蝠中隊」繼續飛翔,全然不顧每次10人以上的慘重傷亡。而「黑蝙蝠」飛翔的十年,正是我國軍事工業從無到有、全面打下穩固基礎的十年,也是我軍從近代軍隊向準現代化軍隊轉型的關鍵十年,而躲在背後的美國人,得到了他們自認為在未來對華戰爭中幾乎可以穩操勝券的關鍵情報。上圖是又一架黑蝙蝠飛機被我軍擊落。
由於黑蝙蝠是偵察機,所以都沒有裝備自衛武器,其躲避大陸防空力量打擊的手段除了黑色機身、利用暗夜、選擇安全航線外,最重要的是電子幹擾和優異的低空性能,還有飛行員的膽略和精湛技藝。
一般來說,「黑蝙蝠」飛入大陸領空後,解放軍軍雷達就會陸續開機,北京總部與各防空指揮部之間電波不斷,而偵察機上的電子設備便趁機截獲、測錄數據,返航後將獲得的情報與其他手段的偵察結果進行比對研判分析,便可判斷出我方雷達波段以及飛彈、高炮、殲擊機等防空武器陣地的位置、指揮調度呼號等。幾次積累後,「黑蝙蝠」就可以迅速探知自己被哪臺雷達發現,隨即開動大功率幹擾機對與該雷達相聯的防空武器系統進行電子幹擾,使解放軍難以對其進行準確定位。
早期「黑蝙蝠中隊」的入侵方面確實曾經解放軍束手無策,甚至有一架偵察機連續飛越九省,在韓國降落,非但沒有被擊落,反而讓解放軍損失了 6 架飛機(都是追機時不慎墜毀,當時飛機夜航能力極弱,又沒有機載雷達,解放軍強行在夜間追趕也是拼了,所以撞山什麼的不可避免),也由此拉開了臺灣和大陸之間偵察與反偵察的序幕……
直到 1955 年,大陸才有針對型的開展了夜間訓練,指揮和協同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建立了以作戰基地為中心的雷達情報網,另外,這一段時間,開始有少量的戰鬥機開始進駐福建前線,從此,「黑蝙蝠中隊」的飛行任務變得不再那麼輕鬆。
黑蝙蝠中隊的隊員為保住機密,即使飛機被擊中也不跳傘逃生,選擇如蝙蝠般消失在歷史的黑暗中。1974年4月,臺灣當局終止對大陸的低空偵察任務,34中隊的番號撤銷。至此,該中隊在對中國大陸的偵察生涯中有超過140名空軍軍官喪生。
然後,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1959年5月29日是個蝙蝠們倒黴的日子,34中隊飛行員李德風照例和妻子孟笑波話別,當天天空飄著細雨,她多麼盼望任務會被取消。他昨天出任務,今早才到家,進門不到兩小時,隊上又來催行,估計兩天下來,總共飛行時間有30多小時,也就是48小時不能成眠,雖說飛機上有3位飛行員可輪班,但恐怕沒有人有閒情睡覺。
深夜11時10分,中國大陸廣州的雷達站發現「八三五」號機(李德風駕駛)正從廣西返回廣東境內,準備出海返航,再過3分鐘就要脫境,大陸軍方把握最後機會,空18師夜航大隊中隊長蔣哲倫駕駛米格17升空迎敵,於23時26分30秒進入攻擊航路並開啟機載雷達搜索發現目標,眼看就要出海的「八三五」號機陷入危機,先後兩次中彈,第一次被米格機攻擊起火,沒中要害,仍強撐著,機上人員一面救火,一面超低空朝南逃離,但在雷達的下遭到鎖定,沒多久,米格—17隨著火光追了上來,「八三五」號機再也撐不住,終於墜落於恩平與陽江兩縣的交界山區,飛機起火撞山爆炸,機上國軍成員全部被擊斃。
「八三五」號機失事,當時臺灣軍方的說辭是飛機在執行空投任務中,在廣東上空失蹤,機員生死未卜。事實上,所有偵察機墜毀,遺眷接獲的通知都是「失蹤」,而不是「死亡」。在資訊封閉、軍方刻意隱瞞下,家屬總存著一絲希望,或許跳傘逃生、或受傷被俘。
三十幾年過去了,家屬期待的奇蹟並沒有出現。遺眷傅依萍表示,父親到底是出什麼任務、在什麼情況下出事,她到33年後,1992年歲末才知道真相。當然,最後的結果並不是像《黑蝙蝠中隊》MV中的父親歸來,歸來的只是骨灰盒。
當然,34中隊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到1976年,臺軍陸續購入32 架美國海軍退役的S-2E及S-2G反潛機,34中隊的番號才得以恢復,但其任務已由滲透及特種作戰改為以反潛作戰為主。注意圖上的臺軍飛行員隊徽,還是那隻黑蝙蝠。
個人見解,我認為劉德華的這首MV是歌頌臺軍的34黑蝙蝠中隊,因為這個34中隊是為美國CIA賣命的,都是直接運往美國,他們死了也並不是英雄。歌頌這個中隊確實有些反動性質,但不知何原因中國大陸沒有禁這首MV。當然,有些網友也認為劉德華只是歌頌悽美的親情,所以,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你又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
如果有什麼建議和想知道哪方面的知識,可以在留言處給我留言,我每條留言都必回~!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很不錯,就請轉載到你的朋友圈中,你們的支持是我今後創作的動力!!!最後別忘了讚一個此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