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獲釋後每天上百患者聯繫我

2021-01-17 央廣網

  2013年8月下旬,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查辦一網絡銀行卡販賣團夥時,將曾購買信用卡的陸勇抓獲。2014年3月19日,陸勇被取保候審。7月21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

  2015年1月15日,陸勇被沅江市公安局押回沅江。1月27日,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起訴,而法院也在當天就對「撤回起訴」做出準許裁定。在兩天後,陸勇獲準取保候審,免於強制羈押。對於撤回起訴的理由,檢方截至昨日仍未作出明確解釋,只模糊提及司法解釋發生變化。

  一切源於一枚被白血病病友視為救命稻草的高仿黃色小藥片。由於未經國家藥監部門審批,至今它仍屬「假藥」範疇。2002年,被查出患病後,陸勇開始連續兩年服用每盒價格在23500元的抗癌專利藥物格列衛,「一年下來的費用近30萬元」。而能吃得起這種藥的,僅是極少數病友。陸勇記得,數百人的病友QQ群裡,幾乎每個星期都有QQ頭像不再亮起。由於難以承擔高額費用,2004年,陸勇開始接觸印度仿製抗癌藥,並還將這種方式介紹給國內其他病友。2013年,印度藥價格降至200元每盒,是正版藥的百分之一。

  捲入案件15個月,當事人陸勇仍堅信自己無罪。他希望儘快恢復平靜生活,並坦言以後會繼續幫助病友,但「肯定會更加謹慎」。陸勇還萌發了成立基金會的想法,在國家醫保層面不能完全覆蓋的情況下,展開互助自救。「我們每一個白血病患者,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尊嚴地活下去。」

  對話

  關於代購

  北青報:當初你是怎麼接觸到印度仿製藥的?

  陸勇:我是2002年查出慢粒白血病的,當時抗癌專利藥瑞士格列衛價格很昂貴,也沒有任何慈善活動,患者得自費購買,每盒23500元。一年近30萬元,我吃了兩年。家裡負擔太重了,能否找到匹配的骨髓移植也是問題。我自己也很糾結,就上一些國外論壇,瀏覽一些這個領域的前沿學術。2004年6月份,我看到一篇介紹韓國慢粒白血病人的文章,有兩句話讓我眼前一亮:第一句是2001年時,韓國慢粒白血病患者已經從印度買到仿效藥;第二句話是價格是正版藥的三分之一。後來,我才從日本輾轉買到印度的這種藥物,當時每盒4000元人民幣。拿到這個藥後,看到藥盒上有製藥企業的聯繫方式,我便嘗試發了一份傳真,希望能直接購買。我是國內第一個跟印度公司聯繫的人。試吃了一個療程後,感覺效果可以,我就告訴QQ群裡其他病人。於是,到2004年9月份,大家都買到這個藥了。

  北青報:後來你就充當起了銷售商及病友中間人的角色?

  陸勇:好多患者不懂英文,我開始就幫他們翻譯、轉發郵件。對印度公司而言,我是第一個跟他們聯繫的中國人,他們認為通過我會比較方便,所以後來遇到網銀升級的問題時,他們就跟我商量。剛開始,我們找了兩名雲南病友,由他們提供匯款帳戶,印度公司給他們提供免費藥品。但後來交易數額大了,兩名病友怕被警方懷疑洗錢,不願意繼續提供。所以我在網上買了一個信用卡帳戶,給印度公司使用。這才形成類似代購的事實。但其實我並沒有代購。

  北青報:之前不少媒體稱你是作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捲入案件。但你好像認為自己被誤解了?

  陸勇:對。我只是把自己購買抗癌藥的辦法告訴大家,讓大家也自己去按照我這個辦法跟印度方面聯繫,按照他們提供的流程購買,價格按照我之前談好的最便宜的價格賣給大家。只是跨國匯款(美金)有點麻煩,很多病友英文不好,不知怎麼辦理。在跟印度公司反映後,對方在中國國內開通人民幣帳戶,簡單方便。但後來網銀頻繁升級,還要綁定手機號,每次都需要帳戶開設人來中國辦理,很麻煩。印度公司就讓我幫忙,找一張信用卡。

  所以,我是因為在網上買了一張信用卡提供給印度公司使用,才出了問題。不管買藥、付款,全是病友自己完成的,不是我買了再轉給他們。

  關於假藥

  北青報:有統計過幫多少病友買過藥嗎?

  陸勇:上千人不止。

  北青報:購進未得到藥監部門審批進入的都屬於銷售「假藥」,你怎麼看待這個界定?

  陸勇:藥效有效、能控制我們的病情,我們就認為它是真藥;至於法律上認為未經過審批就是假藥,我們也很難理解,可能是出於國家管理層面的考慮吧。但是我覺得,這裡面還是要有一定的區分,我理解所謂的假藥,是不含有效成分的藥品。

  北青報:這個過程中,會有病友認為你牟利或者有私心嗎?

  陸勇:我沒有賺一分錢,警方查得很清楚。他們(有些病友)覺得我在裡面有利益,我從不解釋,沒有意義。我沒有通過藥價來掙錢的動機。我有自己的公司,帳面餘額少說也有幾百萬,沒必要再花時間去弄這個。再說,我自己也是一個患者,2002年到2004年吃了那麼貴的藥,一年將近30萬人民幣,兩年都快把家底掏空了。所以我能理解其他患者的那種無助感受以及一人患病給整個家庭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所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願意幫助他們,讓我們這個群體有一條路。

  關於互助

  北青報:你一直在強調靠互助?

  陸勇:其實,QQ群裡好多病友都在互助。只是我的情況被媒體爆出來了,讓更多人知道了而已。現實就是在好多省份,格列衛沒有進醫保,患者吃不起,那我們自救還不成嗎?你還要把我抓起來?(笑)

  北青報:既然是做幫助別人的好事,第一次被警方找上門時是什麼反應?

  陸勇:我覺得肯定是網上買信用卡出的問題。患者自購進口藥是合法的。

  北青報:今後還會繼續幫病友買印度藥嗎?

  陸勇: 還會幫,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但是我會更謹慎一點。另外,不會做上網買信用卡這種可能觸犯法律的事情。

  北青報:繼續沿用原來的方式?

  陸勇:方式會轉變。我們會向法律專家或律師諮詢,請他們來指導我們,看怎樣做更合法、更簡便。

  我們國家太大了,很多事情政府暫時還沒能力解決或者不便解決,大家只能互助。我想,可以成立一個基金會,通過這個平臺召集更多志願者,用專業化的手段來幫助大家是最好的辦法。畢竟光靠我一個人的力量不現實。我自己也要工作、生活。

  關於未來

  北青報:前幾天從看守所回來後,你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陸勇:每天得有上百名患者要加我QQ,還有人找到家裡。我真顧不過來了,有點力不從心(呵呵笑)。

  北青報:檢察院撤回起訴,你怎麼看這個結果?

  陸勇:我當然很高興,給了一個公正的處理,我又恢復了自由。

  北青報:你認為自己在這件事中是一個什麼角色?

  陸勇: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大家。但是大家的認可超過了我的想像,讓我有點驚訝。

  北青報:如未發現新證據,檢察機關應在一個月內做出不予起訴的決定書。你有收到這份決定書嗎?

  陸勇:沒收到。

  北青報:輿論都很關心檢方撤回起訴的依據,聽說你跟律師也沒有被明確告知?

  陸勇:法律的問題我不想談,還是法律專家們說的更權威。我一個老百姓,說了也沒用不是?

  北青報:不過這件事還是讓公眾了解了你背後的大量白血病患者的群體困境。

  陸勇:隨著國家對這些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重視,我想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把「救命藥」納入醫保。現在已經有人大代表跟我、跟記者聯繫,準備兩會上提相關的議案。

  文/本報記者 孫靜 實習生 王倩 趙亞萍

  作者:孫靜 王倩 趙亞萍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 電影與「真實」, 徐崢背後是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在《我不是藥神》的幾場宣傳活動中,這位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都有出席,站在徐崢、寧浩這些明星主創身邊,一遍遍講著自己沒有通過代購格列衛仿製藥掙過病友一分錢。  格列衛是讓許多慢粒白血病患者又愛又恨的一種藥,臨床實驗表明,它對控制慢粒白血病的發展效果顯著,但一盒只能吃一個月的藥售價達23500元,讓很多患者惆悵。 陸勇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這樣形容:「我每天睜眼吃這個藥的時候,感覺吞進去的都是錢,一顆200塊,一天就吞進800塊錢,吃了兩年,足足花了60萬。」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命購買印度仿製藥被抓,現狀如何?
    相信喜歡看電影的影迷們都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票房率很高的電影,這部電影反映了社會問題,很多人看完了這部電影會潸然淚下,為那些白血病患者感到同情。陸勇通過銷售仿製的藥品,通過低價銷售的方式救活了一大批患者,但最終還是觸犯了法律被警方抓獲的一個故事情節。其實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社會情節改編的,電影主角陸勇的原型是陸勇。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因幫病友代購救命藥入獄,如今近況如何
    這款名為「格列寧」的藥,被白血病患者稱為「救命藥」,它能有效抑制慢粒白血病,拯救無數患者的生命。但說實話,售賣這種藥是違法的,因為格列寧是「仿製藥」,說白了就是真藥的複製品,由於製造商不需要付巨額專利費,所以價格低廉。而片中程勇的原型陸勇,則因為低價售賣抗癌藥「格列衛」,而遭到逮捕,如今5年過去,他現狀如何?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病友代購印度仿製藥入獄,今怎樣?
    《我不是藥神》於2018年上映。這部由徐崢等人主演的電影,講述了程勇從一名保健品商販到一名藥神再到進入牢獄的故事。這部影片上映後,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它讓人們再次審視買藥難買藥貴這一問題,將中國當今的醫療現狀深刻的展現出來。
  • 藥品代購也瘋狂 印度世界藥房東風代購靠譜嗎?
    然而,雖然海外代購藥品的價格只是國內市場上同類藥品的十幾分之一,但由於代購渠道缺乏監管,服用代購進口藥的患者的健康有極大風險。此外,從事海外代購藥品還面臨著違法的風險——根據我國法規,凡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均以假藥論處。
  • 國內賣幾萬的抗癌藥,印度只要幾百塊,吃了不會有問題嗎
    健康從你選擇關注我開始 每天17:30更新偶爾加塞兒 小A去年到印度旅遊,家裡的親戚朋友們知道了,都讓他幫忙帶點抗癌藥回來。國內一盒抗癌藥幾萬塊,印度的才不到一千,價格相差太大了,小A害怕是假藥,親戚們被騙。 然而患胃癌的大姑卻說,這藥是仿製藥,效果跟美國正版差不多,但卻比國內便宜好幾倍,她吃了2年,感覺也沒什麼副作用,讓小A放心代購。
  • 徐州版《我不是藥神》:8人走私印度抗癌藥金額達3000餘萬,檢方:不...
    張某等人與印度人相勾結,將未經批准進口的印度仿製抗癌藥從海關走私入境囤倉,後劉某某等多個代理商利用微信等渠道銷售至全國各地,涉案金額達3000餘萬元。《我不是藥神》劇照面對這件特殊的案件,徐州市人民檢察院一方面指導鼓樓區檢察院與公安機關積極溝通,把立案範圍僅限於嚴重擾亂國家對藥品的管理秩序、以營利為目的銷售印度仿製抗癌藥行為,對於僅為了病患使用,只收取適當工本費的不予認定犯罪。
  • 《我不是藥神》爆火 直擊抗癌藥高價之痛
    攝影:李秀芝    7月5日零點正式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火了,11天票房超23億。影片的主人公程勇,機緣巧合下為了幫慢粒白血病人,從印度帶回了天價藥(格列寧)的仿製藥並私自販賣。再次將「看病貴」「仿製藥」這些話題引入了人們的視野。>>詳細     當前,進口抗癌藥多是「天價」,特別是進口靶向藥,價格昂貴,「一人得癌,全家返貧」。
  • 我市13種抗癌藥降價成效顯著
    隨著「17+13+X」種抗癌藥惠民政策機制的建立,我市在抗癌藥的採購、使用、報銷、保障等方面不斷簡化程序,重點落實國家談判的17種抗癌藥、省談13種抗癌藥降價政策,切實保障這些降價「救命」藥買得到、用得上、可報銷,減輕癌症患者用藥負擔。
  • 還記得「我不是藥神」裡為救命購買仿製藥被抓,原型陸勇如今怎樣
    前兩年有一部爆火的電影想必很多網友都看過,那就是《我不是藥神》,當時這部電影首日上映票房就突破3個億,兩天票房突破了2個億,各類網站的評分均在9分,可以說是近些年來華語電影中難得的資本口碑雙收的佳作。當初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火爆?
  • 《我不是藥神》的哪些細節是你沒有注意到,想想卻很可怕
    徹底知道代購藥物的風險後,電影中的程勇退縮了。他遣散了團隊,剪短了頭髮,改行做起了服裝生意。2如果說他誤打誤撞的開啟代購行業造福了不少白血病人,那麼他停業後這些白血病人就回到了解放前了。換一個說法,這個藥可以讓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從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現在的90%左右,並且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該藥價格十分昂貴。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在中國內地每盒的售價約為23000-25800元人民幣。而印度仿製格列衛每盒的代購價格卻是500-1000(據說代購成本價是200元)。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因代購印度仿製藥救人入獄,現狀如何?
    電影中令人震撼和共鳴的臺詞有很多,其中最讓人無法釋懷的當屬老太太替程勇向警察同志求情的這一句:「我病了三年,四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輩子不生病,啊?你們現在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 今天《我不是藥神》提前上映 牽動萬千醫藥人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半夏7月5日零點,電影《我不是藥神》提前上映。這部以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為原型的電影,早已傳遍醫藥人的大半個朋友圈。不少人認為,這部電影能夠拍出來,能夠公映,已是制度上很大的進步。
  • 同款抗癌藥網上價格「真假莫辨」 售價為何相差1.55萬?
    但高昂的價格驚得袁先生出了一身冷汗:60粒膠囊一瓶,價格5.3萬元,這還只是一個月的用藥量,老父親每天吃兩粒就是1783元。儘管袁先生是外資企業高管,每月有4萬多元的收入,但是面對每月5.3萬元一瓶的抗癌藥,也讓他感到喘不過氣來,「就算我不吃不喝,但也要還房貸、養小孩呢。」 聽醫生說,賽可瑞有免費贈藥的慈善項目,「我仔細研究過了,發現那個項目是幫扶低保貧困患者的,恐怕我家不夠條件。」
  • 我不是藥神,我是醫生!
    實際上,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他所代購的是治療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瑞士諾華的「格列衛」在國內售價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製藥僅200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鋌而走險。
  • 《我不是藥神》原型:醫保新政策後 找我尋藥的人少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白血病患者,是一個真實的人 最近一部國產好劇《我不是藥神》正在朋友圈刷屏,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元,而口碑卻創造了國產電影的新高,數萬網友觀影后在豆瓣給出了9.1的高分。賣印度神油的老闆程勇(徐崢飾)在其中發現商機,從印度代購,賣給國內的白血病人,被病人封為「藥神」。故事的原型叫陸勇,他表示其中很多情節都是當年他和病友們親身經歷過的,並曾為電影中的這些片段流下了眼淚,他說自己確實「不是藥神」,「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白血病患者,是一個真實的人。」2004年,陸勇發現一款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品,價格便宜得多,效果與原藥品幾乎相同。
  • 「我不是藥神」成歷史 回歸良法善治
    (此前報導:藥品管理法修訂草案三審:進口未批的境外新藥不再按假藥論處)從去年熱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及其原型陸勇案,到今年的聊城假藥案,代購境外抗癌新藥被認定為假藥,不時引發廣泛關注。特別是在我國居民癌症高發的當下,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尤為重視。因為這隨時都可能直接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 《我不是藥神》奇蹟上映!國家釋放了這些重要信號!
    實際上,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他所代購的是治療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瑞士諾華的「格列衛」在國內售價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製藥僅200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鋌而走險。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活命購買印度仿藥被抓,現在情況如何
    《我不是藥神》講述了一個依靠賣印度神油為生的中年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之中,發現了印度仿製的一種可以治療白血病患者抗癌藥物,當時這種藥物在國內是非常昂貴的,就因為這樣讓他看到了買印度仿製藥可以賺取大量錢財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