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本榨光價值的藝人,誰是下一個?

2020-09-03 娛樂預言師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抄襲必究。

藝人,顧名思義指的是文藝工作者。

也許從前的娛樂圈講究的是藝術創作,然而今天的娛樂圈更多的是一種資本化市場。

圓桌派》裡面提到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懷才不遇。哪怕你就有一分的才華,都會被利用榨光。

我覺得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現下的娛樂圈。


01

今天的娛樂圈流量為王。你可以沒有實力,只要你的顏值夠高,你的關注度夠高,哪怕有關你的話題是負面的,只要你能吸引人的眼球你就會被捧。

乍一看,好像這樣的環境對藝人比較有利,對觀眾相對的不利。

事實上,這只是資本的另一種捧殺手段。要知道,資本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

當一個藝人有流量的時候,公司和市場都會不停的讓藝人拋頭露面,去接一切能夠有曝光率的節目,去拍IP劇,甚至是創造一些有關藝人的周邊產品來販賣。這一切的安排,目的只是在藝人有流量的時候把他的價值最大化。

而大部分的藝人以為不停的曝光就是「紅」的代表,這樣馬不停蹄的工作著,甚至活在別人給自己編制的美夢中,導致藝人對自己的能力不自知,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

那些所謂的營銷,所謂的人設只不過是資本的一種為藝人增值的手段。然而在不停曝光中的藝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實際業務能力,這就造成了藝人「可替代性」極高的現象。

當藝人失去了新鮮感和市場的青睞時,最先拋棄他的不是觀眾,而是娛樂圈這個市場。

李誕曾經說過:「娛樂圈就是一個你身邊人,不停騙你的地方。」

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因為毀掉一個人最快的辦法就是一味的誇獎他。


02

在捧殺中藝人漸漸忘記了成長和磨練自己的能力。尤其跟藝術有關的職業是需要去沉澱,去體會生活和提高自己文化修養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深層次的表現力。

迪麗熱巴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說過:以前我拿到劇本,讀完劇本再寫個人物小傳,再加上跟導演溝通和自己調節,我覺得我呈現的已經達到了我的90%。但是後來發現沒那麼簡單,哪怕是了解了故事背景,跟作者和導演都進行了溝通,但是還是遠遠達不到把一個角色深入的演出來。

迪麗熱巴的這段話表達了一個演員對自己缺乏深層次表現力的力不從心

其實迪麗熱巴是一個很有天賦的演員。當初讓她大火的《克拉戀人》中高雯一角,迪麗熱巴演繹的很成功,活潑可愛演技裡透著靈性。誰曾想,高雯竟然是她演藝生涯的巔峰,之後的作品再沒有一個角色讓人驚豔。

《閨蜜的旅行》中婁藝瀟曾經提到過迪麗熱巴連續工作四年沒有休息過一天。在佩服她的同時也很惋惜。連續工作多年的成績單中,保證了數量卻沒能保障質量。

在這麼多的作品中,除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還算有點口碑,其餘的食之無味,味如嚼蠟。

在拍戲的基礎上,迪麗熱巴還有代言,各大晚會,以及從沒掉檔過的綜藝節目需要參加。在這樣一個沒日沒夜需要展現自己的環境,迪麗熱巴要如何沉澱?如何靜下心來鑽研一個角色?

迪麗熱巴不止一次表達過自己對表演的熱愛。

我能感受到在綜藝節目中她並不享受,她真正想當的就是一個演員。然而給了她機會的公司,同時也毀了她。作為投資在她身上的資本,不允許她安安靜靜的去當一個演員,也不會允許她一年只接一部好劇,好好研究人物角色。

熟悉迪麗熱巴的人應該都知道,迪麗熱巴是一個很保守的女生。早年最多就是露個腿,後來哪怕有幾次穿了低胸的禮服她也是全程都在拿手擋著。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裡,迪麗熱巴的禮服越來越低。當然她的好身材露出來也挺好的,但是她自己本人真的願意嗎?

反正我看到的是,隨著她禮服領口的越來越低,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

娛樂圈的「女神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鮮肉時代」。帥氣的男藝人更受到業界的重視,也有更強大的流量基礎。

很顯然,迪麗熱巴的商業價值在掉落。

而那越來越低的禮服領口,代表著資本正在榨光她身上所有能帶來關注的條件。


03

如果說迪麗熱巴在娛樂圈屬於被「冷落」的代表,那麼如今娛樂圈的頂流肖戰就是「當紅炸子雞」的代表。

肖戰一路行來並不容易,除了姣好的外在條件,在社會上打磨過的他更有閱歷和感悟。這對他作為演員的事業發展很有幫助。

但是隨著《陳情令》大火以後,幾乎大大小小的綜藝節目,雜誌採訪,活動和各類產品代言推廣上都能看到肖戰的身影。

網上各種跟拍肖戰的視頻裡,他日以繼夜的奔波在各大通告的路上,臉上寫滿了一個字,累。

瞧瞧這密密麻麻的通告,這還只是電視節目,還有單曲,代言,雜誌採訪和拍戲等工作。幾乎是沒有一口喘息的機會。

對於他的經紀公司,對於娛樂圈,肖戰攜帶的流量和話題就像一群豺狼面前的一塊肉,恨不能將他吃幹抹淨。

誰都看得出來,過度的曝光對藝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對於演員來說,過度的曝光會減少角色的說服力。

相信藝人本身也是知道比起大量沒營養的營銷,不如一部實實在在的作品來的穩當。然而,跟經紀公司籤了11年的迪麗熱巴也好,籤了10年的肖戰也好,對自己的事業規劃是沒有話語權的。

縱然藝人有天賦,有想法,有創造力,在資本的面前不過輕如鴻毛。

資本重視的是收益的大小和收益的快慢。

藝人這個職業本就是一種消耗式的職業,當藝人被快速消耗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們給自己「充電」時,終有一日他們的所有價值會被榨光。

當然,熬過去了自有一番天地。沒熬過去的,註定只是資本運營中的一枚棋子。

我是娛樂預言師,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我請轉發和關注我喲。

相關焦點

  • 虛擬主播「造神」:資本進場,誰會是下一個贏家?
    作為一個資本瘋狂湧入的產業,虛擬主播的未來將駛向何方? 奇蹟變得廉價的背後是資本的雀躍 虛擬主播的玩法是通過與偶像運營相似的「老帶新」模式,不斷培養、推出新生來搶佔虛擬主播市場的粉絲資源。 日前,行業第一虛擬主播沉沒,其吞噬的粉絲資源被再一次釋放回了虛擬主播市場之中。
  • 誰是吳磊被禁的惡魔?是藝人通貨膨脹還是無情的資本
    說到娛樂圈,我們都應該知道,因為這個圈子的競爭力一直很強,很多明星藝人都能發展得很好,但他們往往吐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備受爭議,例如,吳磊因為一些問題而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討論。說到這裡,吳磊是被禁止的,到底是誰是在扮演惡魔嗎?是藝人在資本運作中過於膨脹還是過於無情?
  • 【隨便看看】影視項目藝人資本證券化的一般騙錢套路
    -上市公司-機構投資人-散戶╮( ̄▽ ̄")╭PPT上的模式到底能不能成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敢買,然後還能繼續賣到下家手裡——於是一個拼投資眼光的遊戲變成了人性博弈的遊戲真是愉快的幾年啊——為什麼不去搶銀行,比寫PB騙錢要敞亮得多吧以上都是廢話嗯,回過頭來說影視項目公司藝人資產證券化的問題首先呢,要強調一點,流量藝人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是整個影視生產鏈中少數能消除不確定性的元素之一雖然效果並不好測評,而且同類元素的疊加效應比較弱但是項目公司的藝人資產證券化在高估值的背景下的確就是赤果果的騙錢
  • | 東峰資本的價值投資
    誰願幹這破活兒?"在優秀藝人資源中,大部分新籤約的藝人一開始從學校發掘,之後進行自我培養後籤約。笑果文化作為藝人的獨家經紀人,全權負責著藝人的演藝活動安排和相關權利的處置,而藝人委託笑果文化為唯一代表,收取籤約合同項下的演藝活動和相關權利所獲得的全部收入。
  • 新華社追問: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
    其中給「劣跡藝人」粉墨登場搭建舞臺的某些資本力量也成為熱議話題。那麼,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如何遏制資本把「劣跡」當賣點的不良行徑?資本以及某些竭力為「劣跡藝人」粉飾的媒體應承擔哪些責任?我們繼續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 趙麗穎VS資本:揭秘明星如何與資本博弈?
    同時,也讓女主趙麗穎紅遍街頭巷尾,商業價值實現大幅躍升。商業價值這個詞,大家可能不熟悉。我來通俗講講在資本視角裡,明星商業價值如何衡量?你們看到市面上明星排行榜,指標有很多,社交熱度,明星咖位,圈粉力等等。但,資本是務實的,只考核離錢最近的指標。
  • 新華社追問「劣跡藝人」:誰在給他們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
    其中給「劣跡藝人」粉墨登場搭建舞臺的某些資本力量也成為熱議話題。那麼,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如何遏制資本把「劣跡」當賣點的不良行徑?資本以及某些竭力為「劣跡藝人」粉飾的媒體應承擔哪些責任?我們繼續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 新華社追問影視從業者抵制於正郭敬明: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舞臺
    其中給「劣跡藝人」粉墨登場搭建舞臺的某些資本力量也成為熱議話題。那麼, 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如何遏制資本把「劣跡」當賣點的不良行徑?資本以及某些竭力為「劣跡藝人」粉飾的媒體應承擔哪些責任? 我們繼續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 資本也會失手?看看被明星「反噬」的資本
    明星和資本,本就是相愛相殺的存在。現在的大部分流量明星是資本博弈的產物,在一個流量明星形成過程中,資本無處不在。2011年以來隨著影視行業的加速發展,資本開始迅速入局明星與資本的「聯姻」也迅速多了起來。我們常說明星是資本的工具人,什麼千萬粉的偶像、什麼頂流大咖、什麼小鮮肉、老臘肉,一旦與資本扯上關係,他們就淪為了資本賺錢的工具。比如吸引人眼球的娛樂圈「對賭」。
  • 吳磊被封殺是誰在作妖:藝人自身太膨脹還是資本運作太無情?
    提到娛樂圈這個圈子的話,大家應該都知道,由於這個圈子的競爭力一直都非常大,因此很多明星藝人雖然可以發展得非常好,但也常常因為各種的事情備受大家的吐槽和爭議,比如最近吳磊就因為一些事情備受大家的關注和討論。說到這裡的話,吳磊被封殺,到底是誰在作妖呢?
  • 百度終於下場造車,資本先瘋了,下一個被點燃的是誰?
    傳言了近一個月的百度造車消息,塵埃落定。在智能汽車領域,百度越來越表現出它的野心了! 上一個交易日(1月8日),百度股價創出新高,收盤240.25美元,市值達到819億美元。
  • 蒙格斯報告:價值銀行 從規模銀行走向價值銀行(下)
    作者朱小黃博士投身銀行業30餘年,經過長期的觀察與思考,在書中勾勒了一個中國過去與當下經濟金融現狀縮影,同時也為亟待進行的中國經濟金融改革提供了一種思路和路徑。《價值銀行》朱小黃 著中信出版集團本文寫於2014年5月4日,原文《從規模銀行走向價值銀行》內容較長,分上、下兩篇刊載。
  • 樂華估值下降背後:電影票房失利,藝人影響力下降,資本寒冬來襲
    樂華文化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高品質娛樂產品的開發、藝人價值的深度挖掘以及優質影視劇項目投資製作,集藝人經紀、藝人培訓、音樂製作發行、影視劇投資製作等多項內容於一體,旗下藝人有韓庚、周筆暢、黃徵等。 共達電聲是來自山東濰坊的一家電子通訊企業,2012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這已經是第二次共達電聲和樂華文化之間的擬收購交易案了。
  • 鮮肉+資本=利益!演員身份耽誤了他們的商業頭腦
    粉絲經濟庇佑下的「小鮮肉」「小鮮肉」對於人們來說,已經漸漸地由一個群體變成了一種現象。我們不妨以文章開頭琪琪口中的鹿晗為例。高中時期在韓國被星探相中後,鹿晗正式成為了一名練習生,被公司以接近「完美」的形象打造。
  • 文化新觀察|如何遏制資本把「劣跡」當賣點的不良行徑?
    其中給「劣跡藝人」粉墨登場搭建舞臺的某些資本力量也成為熱議話題。那麼,誰在給「劣跡藝人」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如何遏制資本把「劣跡」當賣點的不良行徑?資本以及某些竭力為「劣跡藝人」粉飾的媒體應承擔哪些責任?我們繼續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 國家美術·熱點丨文藝IP,下一個資本的新入口?
    文藝IP,下一個資本的新入口?
  • 吳磊被封殺是誰在作妖:藝人自身太膨脹還是資本運作太無情
    眾所周知,娛樂圈裡面的事情,是是非非的,誰也說不清。因此,在娛樂圈中,明星和演員想要更長久的生存下去,除了自身的實力過硬之外,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的經紀團隊和背後的資本大佬。其實,字面意思很簡單,那就是&34;。單打獨鬥可是沒有一點好處的。
  • 音樂版權「淘金熱」:資本趁火打劫?
    除此之外,夏奇拉(Shakira)、殺手樂隊(The Killers)、卡爾文·哈裡斯(Calvin Harris)和夢龍樂隊(Imagine Dragons)等知名藝人先後出售了自己的詞曲版權,售價均不菲。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對於資本來說,2020-2021年似乎是一個出手買歌的好時機,儘管這難免讓人覺得有點像「趁火打劫」。
  • 十年,李湘看清一個王嶽倫,而你嘗試一次價值投資,誰更難?
    做事有先後,如同做價值投資的股票,你重倉投入了,得先解套,再談換主力的問題。十年看清一個人和十年一次價值投資,誰更難?購買一個低估的優秀企業的股票是正確的,但當人人都做正確的時候,實際上就潛移默化的變質了,變成了購買一個高估的股票了。有人說茅臺持有10年以上,到現在翻10倍,足夠證明價值投資的正確性,那麼現在的茅臺沒有被高估嗎?持有人會安心的持有到下一個十年嗎?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