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一怒而諸侯懼,居而天下息,秦國「戰忽局」才是頂級的戰忽局

2021-01-16 騰訊網

在春秋戰國時期,鬼谷子是一個特別神秘的人。

首先此人很長壽,大約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間都在世,要知道當時的人均壽命才30歲左右。他雖然足不出戶卻能夠輕易左右天下大勢,他的弟子遍布列國,孫臏、龐涓、商鞅,蘇秦、張儀、毛遂,幾乎每一個弟子都是攪動天下風雲的大人物,尤其是今天要出場的這位張儀同志,不但深得鬼谷子縱橫之術的精髓,而且真正詮釋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絕佳技藝,這個技藝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叫做「忽悠」,所以很多網友戲稱張儀乃是「秦國戰略忽悠局的首席局長」。和其他國家動起嘴來根本「不講武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勢利之徒。

那麼就讓我們走進勢利之徒張儀的內心世界,來看一看屬於他的抱負和理想。

張儀者,魏國安邑人也,年少之時就拜入了鬼谷子門下,和蘇秦是師兄弟,共同學習遊說之術。蘇秦主修「合縱」,主張聯合山東六國來共拒強秦,而張儀自創「連橫」,用遠交近攻之術瓦解六國聯盟,以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列國君主,利用各國的弱點逐個擊破,讓他們困於眼前的利益對秦友好,眼睜睜看著秦國慢慢強大。《韓非子》一書中曾說:「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鬼谷子高徒這一縱一橫,簡直就像是在下棋一樣,所謂的大爭之世,不過是人家的棋盤罷了。

然而「連橫」之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當時秦國遵循商君之法強勢崛起,依靠著函谷關的地利,進可攻退可守,這對山東六國威脅很大,尤其是公孫衍帶領秦軍收復河西之地後,山東六國開始商議合縱攻秦之策,妄圖把秦國扼殺在崛起的初期階段。

所以此時的秦國很尷尬,你說他強大吧,他確實強大,但還沒有強到足以和六國開戰的地步,齊國和楚國隨便挑一個出來,都能讓他喝一壺,六國一起上,他必死無疑,對於秦國來說,東出還在其次,防止其他六國聯合起來搞自己才是關鍵。於是秦國版的「戰略忽悠局首席局長」張儀同志就義不容辭地擔當了這個重任!

魏國失去了河西之地後,魏國人公孫衍突然良心發現,覺得對不起自己的母國,於是辭去了秦國大良造之位回到魏國,專心「合縱」山東六國要搞垮秦國,大魏王好不容易盼到一位重量級流失人才回歸,當然對他委以重任,並支持他搞出了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相王」,意思是讓這五個國家互相承認,各國君主都擁有「王」的稱號,然後團結起來應對外部威脅。

面對第一次五國合縱,張儀的辦法是先籠絡齊楚,穩住有實力的大國,然後對已經衰敗的魏國又拉又打,先佔領了魏國的蒲陽,然後又還給魏國,用魏國的城池當禮物送給魏國,騙取了魏國上郡的十五個縣,然後又利用魏國的懼怕心理,迫使魏國承認秦惠文君稱王,這使得五國聯盟互生嫌隙,不攻自破,這是連橫破合縱的第一波攻擊。

公孫衍見一計不成,於是再度策劃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以楚懷王為聯盟老大,

還聯絡了秦國背後的義渠部落,妄圖讓秦軍陷入兩線作戰的絕境之中。這一招還真靈,秦軍為應付五國聯軍把兵力都派到了函谷關,雖然函谷大勝,挫敗了五國聯軍,但西部兵力空虛,義渠人偷襲成功,秦國損失慘重。於是張儀趁機鼓動齊國攻伐趙國,結果趙國連遭慘敗,大將幾乎喪盡,損兵8萬多人,齊國的舉動讓其餘五國心驚膽戰,列國合縱本來就是各懷鬼胎,誰知道什麼時候會被人背後捅上一刀呢?於是五國合縱再告慘敗,公孫衍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之上。

韓魏趙因為損兵折將,不得不在張儀的威逼利誘之下和秦國盟好,不是送質子就是割地賠款,這反而引起了齊楚兩個大國的警覺。於是齊王和楚王決定聯合伐秦,這兩個國家都是當時的超級大國,兵多將廣,財力雄厚,比所謂的五國聯盟要強太多了,秦國當然也感覺到了齊楚之盟的威脅,於是派遣「戰忽局局長」張儀親自粉墨登場,前往楚國遊說楚王。

張儀到了楚國之後,親口對楚懷王說:只要您願意和齊國斷交,我秦國願意贈送商於之地600裡給楚國。這個楚懷王也是個見利忘義之圖,一聽說有600裡肥沃的土地,還沒等土地到手呢,就直接宣布和齊國斷交,並且還派遣使臣去辱罵了齊王,直接把事情弄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所以說這個做生意不能急,急了就容易吃虧,電信詐騙不能信,信了就容易上當。齊國的使臣跟著張儀回到秦國之後,發現所謂的「商於之地六百裡」,是一塊大小僅有六裡,名叫「六百裡」的土地,那種感覺就像你在直播間買了某網紅力挺的燕窩,到手之後發現只是糖水,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

我堂堂楚懷王當然不能忍了,於是楚懷王發兵十萬徵討秦國,結果到了邊境卻發現以逸待勞的秦軍早就磨刀霍霍,要拿他們的人頭去換取秦國的爵位了。此戰楚軍被斬首八萬,還順帶丟了漢中之地,這可是兵家之要地呀!人家張儀走一步看十步,一步一步把楚懷王給帶進了溝裡。

楚懷王賠了夫人又折兵,於是乾脆下血本,表示願意獻出黔中郡給秦國,只要秦王把張儀交給楚國就行。本來秦王不同意,畢竟張儀的作用比一塊土地要大很多,但張儀向秦王主動請纓,表示他不但能給秦國換來黔中郡,還能毫髮無損的回到秦國,秦王這才同意他前往楚國。

到了楚國的張儀馬上就被楚懷王抓了起來,楚懷王準備拿張儀祭天,恨恨地出一口惡氣,但人家張儀早有準備,他前往楚國之前就買通了楚國的大臣靳尚,讓這個靳尚去忽悠楚懷王身邊的愛妃鄭袖,忽悠內容如下:張儀是秦王最寵愛的臣子,秦王馬上就會帶著土地,珠寶以及能歌善舞的秦國美女來楚國救出張儀,楚懷王好色天下皆知,一旦楚宮裡面的秦國美女多起來,娘娘您可能就要失寵啦!

這個鄭袖才幹掉一個魏美人,當然害怕再來一堆秦美人,於是整日給楚懷王吹枕邊風,楚懷王耳根子軟,最終放了張儀,張儀最終安全回到了秦國,楚國白白失去了黔中郡,再次被騙的楚懷王反應過來之後氣的直吐血,如果當時有槍,我估計他能槍斃張儀一千遍。

憑藉著一張伶牙俐齒的巧嘴,六國君主被張儀挨個忽悠了一遍,沒費一兵一卒就讓秦國得到了很多城池和盟友,等到秦國兵戈相向的時候,諸國才反應過來上了張儀的套,所以張儀的名聲在當時很臭,有時候連得了便宜連秦國人都為張儀感到臉紅。齊愍王甚至還對張儀發出了全國「通緝令」:只要張儀走到哪裡,我就帶著齊軍打到哪裡。這種待遇,就連秦王都享受不到,可見齊王對張儀的恨,一點也不亞於楚懷王。

所以張儀這個人絕對不是謙謙君子,他亦正亦邪,為了國家大事可以不擇手段,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勢利之徒。可在這個勢利之徒的心中有那麼一桿秤,時刻衡量著著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桿秤叫做「東出函谷,一掃六合」,在張儀眼裡,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國是天下人之國,跟什麼秦王魏王沒有半毛錢關係,他真正的志向是幫助天下一統,結束大爭之世,讓七國之人不再兵戈相向,讓天下百姓能夠共享安樂。

所以儘管他欺詐列國,儘管六國之人都欲殺他而後快,他依然是談笑生風,該來來該去去,忽悠起來一點也不含糊,此乃真國士也!

好啦,戰忽局長張儀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啦,最精彩的大爭之世,你還想聽誰的故事,告訴通曉君,我們一起打開戰國時代的大門!

相關焦點

  • 金政委開微博了,戰忽局倆大佬順利會師!
    沒錯,就是他,我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來自著名神秘組織「戰忽局」(Strategic Foolyou Agency)的金政委。7月31日晚,金燦榮發布了人生中的第一條微博,並@了戰忽局局長、老搭檔張召忠求carry:意不意外?驚不驚喜?他還取了個和@局座召忠 完美對仗的名字:@政委燦榮。
  • 戰忽局曹科長:屈原投江是為了防止秦始皇焚書坑儒!
    所以大陸網友給他一個職位,「戰忽局科長」,人稱曹科長。話說曹科長的奇葩言論可遠不止這些。曾聲稱兩岸加強關係,就相當於掏空臺灣,到時候不用解放軍佔領,用經濟統戰就可以佔領臺灣。曹科長每上一次節目都能成為網民的笑點,有網友表示:曹科長為了祖國大業冒著生命危險忽悠彎彎,可以考慮提拔為戰忽局副處了。
  • 《大秦帝國之天下》定檔,段奕宏飾演一代名臣呂不韋
    ,為八十六年後的嬴政統一天下做了很大的貢獻。,成為了天下的主人。六國合縱慾滅秦國,而當時的秦國遠不及魏國、趙國、齊國、楚國的軍事實力。張儀遊說六國,大破合縱,更是留下了「張子一怒而諸侯懼」的傳言。張儀傾其一生,為了秦國的國際地位周轉。幾次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打破了秦國要滅亡的風險。
  • 現代聖杯戰爭來襲,局座化身Ruler,寶具「永不落幕的戰忽局」
    現代聖杯戰爭來襲,局座化身Ruler,寶具「永不落幕的戰忽局」。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眾所周知,在《Fate stay night》動漫中,英靈有著本土加成的設定。那些在本土被召喚出來的英靈,實力往往更加強大。因此如果聖杯戰爭發生在我們身邊,想要贏得聖杯戰爭的話,召喚本土英靈還是很有必要的。
  • 秦國在統一天下之前,為何總遭諸侯鄙視?
    毫無疑問,秦國在春秋戰國的數百年間始終是不受待見的,這不僅體現在天下即將統一之前,秦國因對其餘諸侯的損害而招致仇恨,也表現在秦國尚屬弱小之際,蜷縮西陲仍舊不被諸侯視為「同類」。在列國紛爭的亂世,依靠武力實現兼併之舉的國家比比皆是,為何獨獨秦國備受詬病?
  • 秦時明月:鬼谷縱橫門檻有多高,安居則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
    鬼谷縱橫派在諸子百家中,雖然屬於人數最少的門派,歷代鬼谷子只招收兩名弟子,一為縱,二為橫,加上鬼谷子,也不過三人。但天底下沒有任何一股勢力敢小覷鬼谷,數百年來一直左右著時代的興衰,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時代,每一代王朝的興衰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鬼谷。
  • 戰國時代天下紛爭,合縱連橫唇槍舌劍
    直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該流派才日漸式微。然而,今天的很多心理學與語言藝術理論又來自該流派。 漢朝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倆所著的《太史公書》,也就是《史記》,囊括了先秦諸子百家。其中有老莊的清淨、孔孟的仁義、墨翟的兼愛、申商的法術、惠施與公孫龍的離與合,鄒衍與鄒奭的談天與雕龍,更有用三寸舌撥動天下的蘇秦與張儀。
  • 張儀:憑藉一張嘴,出將入相,撬動諸侯
    但,張儀此後不僅靠著舌頭高官厚祿,更是將天下諸侯攪得天翻地覆。 萬事開頭難,初出茅廬的張儀亦是在遊說諸侯的過程中處處碰壁。有人及時點撥,你不是有個同學叫蘇秦嗎?他現在在國際社會可是如魚得水,你去找他,還愁沒官做沒錢花沒關注度嗎?▲蘇秦  【劇照】 張儀被一語驚醒,他滿懷憧憬跑去趙國。
  • 《大秦帝國之縱橫》繼商鞅之後秦國最忠義大良造,為何掛五國相印,畢生都在抗秦?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公孫衍在當時一些人的心目中是與張儀齊名的,但傳下來的事跡不多。此後,秦國東出之心昭然若揭。此前,河西是秦國通向中原的門戶,魏國佔據河西之地,死死地壓制著秦國,卡死了秦國通往中原的道路,秦國東出之心從沒有從帝王心中斷過,對於秦國來說,只有佔據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史上也曾多次進攻河西,但都沒有能夠打通中原通道。
  • 秦國開國君主到秦國被正式列為諸侯的第一任國君的兩位君主
    申、駱再次聯姻,西戎都歸服,所以您才坐穩王位。求您仔細考慮一下。」於是周孝王說:「從前伯益替舜帝主管牲畜,牲畜繁殖得很好。所以封有土地,賜姓嬴。現在他的後人也替我養馬,我就分給他土地,讓他作為一個附庸國。」便把秦地賜給非子,讓他重新延續嬴氏的祭祀,號稱秦嬴。而且也不廢黜申侯女兒的兒子成做大駱的宗脈,以便與西戎和睦。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非子死後,其子秦侯繼任秦國國君之位。
  • 為什麼說秦國統一天下比歷史上任何朝代更難
    但是看一下秦國的發展、壯大、一統天下的過程,卻感覺是一段非常勵志的歷史。是經過幾代、十幾代、幾十代國君持續不懈地艱苦打拼,才成就的偉業。正如題主所言,秦朝統一天下比任何朝代都艱難。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立國到稱霸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二是統一天下時,受到強大對手頑強的抵抗。
  • 鬼谷是個小門派,通常只有師徒三人,怎麼做到一怒則諸侯懼
    「一怒則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這樣的門派你說是小門派,那恐怕就沒有大門派了。 不過,蓋聶也沒有完全在說謊,從門派規模上來說,一代鬼谷子一次只收兩個弟子,一縱一橫,師徒也就三人,在諸子百家中這樣的人員配置確實少得可憐。
  • 原創|大秦帝國頂級設計師秦孝公看天下
    而秦國另一位天才領袖功不在秦始皇之下,他就是大秦帝國的頂級設計師秦孝公。賈誼《過秦論》:「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秦孝公制定了秦國總體發展戰略規劃,樹立了吞併八方、統一中國的雄心。他打破了人才重用規則,任用一個中庶子衛鞅總領國政,開啟徹底變革!
  • 為什麼說秦國統一天下比歷史上任何朝代更難?
    但是看一下秦國的發展、壯大、一統天下的過程,卻感覺是一段非常勵志的歷史。是經過幾代、十幾代、幾十代國君持續不懈地艱苦打拼,才成就的偉業。正如題主所言,秦朝統一天下比任何朝代都艱難。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立國到稱霸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二是統一天下時,受到強大對手頑強的抵抗。
  • 學習用典|(118)天下篇: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在齊桓公稱霸天下的過程中為什麼很少看到晉國、秦國的身影?
    春秋時期,諸侯各自封地稱王,周王室名存實亡,諸侯王紛紛爭霸天下,可是真正在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也只有晉,楚,齊,秦,宋,魯等幾十個諸侯國。